【點亮心靈·傳遞真愛】李克宿:巧手編織小康夢

2020-12-13 多彩貴州網

  李克宿,1971年9月出生於冊亨縣坡妹鎮大路村李家房組,宏發竹編工藝廠創辦人,幼年因病致殘,不能獨立站立行走,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利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在編織自己的小康夢,並帶動周邊多名殘疾人行走在小康路上。

  李克宿12歲開始學習農技竹藝編織,並將這一手藝作為自己的求生法寶在摸索中開創自己的新未來。八十年代中後期,他主要以編織竹筐、篩子、簸箕等農業生產用具為主。隨著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開始外出務工,竹編用具的市場需求量開始逐年減少,面臨雙手可能無法養活自己的現狀,李克宿沒有退縮,而是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竹編技藝,調整產業方向,適應市場需求。經多方打聽,2013年到四川省青神縣竹藝城參加為期兩個月的平面竹編培訓學習,學習得有編織山水畫、名人書畫和名勝古蹟等。學成歸來的李克宿立馬將農業用具編織向旅遊、觀賞用品編織的轉軌,一心想將自己的產業做大做強,可是藝術品的編織原材料柔韌度需求高,再次愁煞了他。可是面對遇到的困難,這個堅強的男子並沒有退縮,而是再次踏上了學習之路,這一次他不僅要帶回新的手藝,還要帶回四川的竹苗,讓自己家鄉的山綠起來,讓竹編的原材料在自己家鄉的山野裡生根發芽蔓延。他的夢想是讓自己身邊像自己一樣遭遇的殘疾人朋友們也能掌握一門手藝,靠雙手養活自己。於是他開始了在本村開辦殘疾人竹藝培訓班,培訓了一大批掌握竹編技藝的人才。培訓後,李克宿發現他又再次面臨新的挑戰,由於殘疾人文化水平的差異,對竹藝編織的掌握也參差不齊。他馬上調整發展思路,針對不同人群分配不同的竹編任務,技能水平掌握一般的從事粗加工,技藝水平高的從事精細加工。擴大生產規模,帶領大家共同奔小康成為他的夢想,他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努力著、奔走著。

  在李克宿的多方努力下,2016年由他發起創辦的冊亨縣宏發竹編工藝廠成立了,解決了15名周邊殘疾人和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李克宿正用他的智慧和雙手編織自己的小康夢,帶領周邊的殘疾人及留守婦女將夢想編織得更大更遠。

相關焦點

  • 雙拐撐起編織夢
    他就是冊亨縣坡妹鎮大路村李家房組的肢體殘疾人李克宿。圖為李克宿在編織小病釀大禍,奔跑成夢想李克宿自幼聰明好學,深得父母兄弟姐妹們的疼愛,然而在大山深處的他,怎麼也沒有料到一次小病竟然會奪去了他行走和奔跑的權利。
  • 「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
    為深入推進草原巾幗脫貧行動,進一步拓寬婦女就業創業渠道,推動手工藝技能的發展和傳承,12月3日,集寧區婦聯走進泉山街道通州社區,舉辦了以「草原巾幗助脫貧、巧手編織幸福夢」為主題的2020年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班,旨在進一步提升城鄉婦女自主創業能力,提升婦女審美情趣,感受編織藝術的魅力,
  • 巧手「編織」脫貧夢
    舉報    寒風凜冽,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最低氣溫達零下20攝氏度,44歲的宏偉鄉宏偉村脫貧戶馬長蘭坐在炕頭,熟練地編織著籃子
  • 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要靠勤勞雙手來創造,在商洛市洛南縣,村民們巧手編織出草編工藝品,還出口到了國外,村莊依託優美的自然生態發展美麗鄉村遊
  • 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
    近日,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促進婦女身心健康,圖們市石峴鎮下嘎村婦聯組織農村婦女開展「愛心巧手編織·增添冬日暖意」毛線手工編織活動。據了解,今年夏季,圖們市婦聯組織的「創業創新『她』空間孵化基地『手工編織』培訓班」引起了下嘎村婦女們對手工編織的濃厚興趣,並且通過培訓,大家掌握了嫻熟的手工編織技能。現在已進入冬季農閒時期,眼看村裡許多婦女閒在家裡,於是,村婦聯主席積極組織在村婦女開展起了冬季毛線手工編織活動。「你看我編織的帽子成型了。」
  • 花卉編織的中國夢 小康年
    麻念莊郊野公園小花編織的中國夢小康年公園是對遊客免費的
  • 老湖鎮:巧手編織促脫貧,勤勞生出致富花
    老湖鎮依託巾幗編織協會,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生活」培訓行動,牽頭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實施巾幗巧手脫貧工程,通過創造靈活就業機會,幫助農村婦女和貧困群眾巧增收、促脫貧。在鳳凰家園社區,巾幗編織協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編織物料送到劉培社老人家。
  •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11月7日上午,成都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舉辦「喜樂嘉年華」主題活動暨「巧手奶奶」編織隊啟動儀式。現場還為居民朋友們準備了「少兒籃球秀」、暖愛集市、垃圾分類小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許多轄區居民前來參與。
  • 東營區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馮源11月26日上午,文匯街道勝泰社區開展「巧手編織幸福」手工編織主題活動,轄區共有20餘名居民參加。本次活動旨在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強其動手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 借你巧手為山區的孩子編織「愛」
    本報記者 鄧建青 攝 本報訊(記者 郭紅霞)搓板針、元寶針、鬆緊針……10餘名志願者圍坐在一起,用五顏六色的毛線,變著花樣為山區的孩子們編織一份「愛」。12月17日上午,由《西海都市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城西區虎臺街道辦事處虎臺社區聯合主辦的「針織技能比拼大賽」如火如荼地舉行。
  •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這個村的留守婦女又多了一項技能
    12月5日下午,新洲區辛衝街高橋村村委會活動室,「巧手編織幸福生活」留守婦女手工技能培訓活動在這裡舉行,高橋村30多名留守婦女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啟航社工帶領大家玩起了破冰遊戲。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環節,社工給大家準備了很漂亮的五彩線團,將編織材料發給現場每位村民手中,現場教大家做軸線和編線,並耐心地講解編織方式。學習編織精美的款式、巧妙的編織手法讓在場婦女們的學習熱情高漲。
  • 民間達人創意迎新春 巧手編織「毛線雞」
    在句容,有一對熱愛毛線編織的老夫婦,在閒暇時間,他們用毛線編織出了各種惟妙惟肖的立體作品。農曆雞年快要到了,老兩口用他們特有的方式為大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她主要是編織,我主要給她策劃造型,給她跑跑腿,找找材料。」
  • 「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
    長城網11月21日訊(記者 鄭光昊)近日,石家莊市「巧手創幸福 編織新天地」特色手工藝產品大賽評審會在市人民會堂三樓中型會議室舉行。  此次大賽自10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成都這支「巧手奶奶編織隊」下月出道 織出鞋襪送新生兒
    ↑「巧手奶奶編織隊」成立初心:為新生兒織鞋襪 今年8月,在成都市喜樹路社區成立的「巧手奶奶編織隊」,原計劃11月在社區「正式出道」,但消息已經不脛而走。「那20多位老奶奶,發揮餘熱,要為小朋友們免費織鞋襪。」
  • 貴港:山野芒草變廢為寶 巧手編織掃把增收
    用芒草蕊編織成的掃把深受群眾的青睞,成為創收的一條好門路。日前,記者在那旺屯何家郎的院子裡看到,幾大把1米多長的芒草蕊就堆在院子裡,10多把用芒草蕊編織的掃把顯得格外顯眼。現年71歲的何家郎老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編織掃把。不到半個鐘頭,原本不起眼的芒草蕊在老人的巧手下,變成了一把美觀大方的掃把。
  • 大榆樹鎮開展「巧手點亮生活」手工藝培訓活動
    近日,在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大榆樹鎮便民服務中心在溫馨家園開展「巧手點亮生活」殘疾人手工製作活動。延慶區殘聯:夏雪飛劉勝峰【來源: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黑龍江黎明村:「網紅」明鴿與姐妹們巧手編織好日子
    【視頻】黑龍江黎明村:「網紅」明鴿與姐妹們巧手編織好日子 新華網才萌 製作 新華社記者徐凱鑫 攝製李明鴿在教姐妹們學習編織。新華社記者徐凱鑫 攝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黎明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李明鴿手工編織工作室」,李明鴿和姐妹們編織的物品,小到一個抱枕,大到一件服裝,受到不少「歪果仁兒」的喜愛。因為技法純熟、匠心獨具,李明鴿在短視頻平臺的教學深受歡迎,學員多達數千人。
  • 小小燈籠成致富「法寶」,一雙巧手編織出幸福生活
    逢年過節咱中國人都有掛燈籠的傳統和習俗,紅紅的燈籠掛上牆非常的喜慶,您看我手中的這個燈籠啊,是不是特別的精緻呢,而這樣一個燈籠,全部是靠這樣一根一根的鐵絲編織而來的。我們是來到了承德豐寧縣鐵藝燈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阿姨們也正在進行鐵藝燈籠的編織,我們也來學習一下。
  • 長沙望城金山橋: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
    2020年11月13日上午9:00金山橋街道社工站攜手金山橋志願服務隊長沙醫學院護理學院青志部志願者在觀音湖社區開展以「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為主題的志願活動。中國結藝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志願者們認真地教著社區居民們如何去固定、繞線,如何去穿引、打穗。
  • 男女交往,有這幾種「心靈感應」,十有八九是真愛
    尤其是女生,希望男生懂得自己的一些小細節、小動作和小情緒,所以相比於男生,女生更希望男生能夠明白自己,所以男女情侶交往的時候有了下面幾種心靈感應,十有八九是真愛。男女交往,有這幾種「心靈感應」,十有八九是真愛能感應到對方的情緒,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兩個人在相處久了之後,對方的一舉一動,另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對方想表達什麼,也可以感應到對方的情緒,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應該就是人們所說的默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