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元遊玩了劍門蜀道,朝天明月峽,還有雪溪洞,再就是水磨溝,川洞庵還有石筍坪,然後就到了廣元火車站對面,市中心的鳳凰樓,建在高處,出了火車站一眼望見。鳳凰樓高42米,14層,之所以叫做鳳凰樓,傳說武則天出生的時候,有一隻鳳凰繞著她家屋子飛了一圈,然後就向東山飛去了。當時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把東山改名鳳凰山,西山改名烏龍山,以示紀念。圖中就是廣元鳳凰樓,1989年建成,每一層都有瞭望塔,上面是金黃色琉璃瓦。
鳳凰樓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觀,外觀形狀像鳳凰,回首南望,象徵著武則天眷戀故土的鄉情。鳳凰樓這個地方,唐朝的時候是天后武則天的故居。北宋的時候,利州轉運使在這裡修建了寶峰亭,又建造了司馬溫公德堂。元憲宗蒙哥,站在寶峰亭前遠眺,載入史冊。圖中是李白寫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上川北第一樓鳳凰樓,視野開闊,無論是遠眺,鳥瞰,還是用高倍望遠鏡,都可以把周遭景致盡收眼底。北邊就是嘉陵江水,兩岸蓬蓬勃勃的現代化建設,還有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樓房,最遠處的青山如黛墨,連綿逶迤。南邊是現代化的利州工業開發區,與碧波蕩漾的南河水,交相輝映。往西邊看,是烏龍山下,是寶成線,九州通衢,扼守蜀道咽喉。圖中是站在鳳凰樓上,俯瞰嘉陵江兩岸風光,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
廣元有個女兒節,聞名全國。女兒節產生於唐代中晚期,是廣元婦女紀念武則天的民間活動。相傳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在城邊嘉陵江畔蕩舟,一條烏龍出現,使其感孕後降生武則天。利州人民為紀念這位傑出女性,自唐代中晚期開始,每到正月二十三武則天生日這天,婦女們都身著彩妝傾城而出,匯集嘉陵江沿岸,燒香祭祀,蕩舟河灣,歌舞雜耍,紀念武則天,祈求烏龍再現,再感龍孕,再多生出幾位為天下婦女揚眉吐氣的女豪傑來。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不僅是封建社會傑出的政治家,同時她還是一位詩人,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全唐詩等錄有其詩46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有記遊抒情詩篇。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這首如意娘,就是經常被引用的經典。武則天身在感業寺,懷念溫柔繁華的後宮,對命運的安排不甘心不屈服,所以想要攀上唐高宗李治這條藤蔓,結果心想事成,當了昭儀,皇后。
川北名園此第一,天府傑樓卻無雙。站在鳳凰樓上,可以望見黃澤寺,還有千佛崖,滔滔嘉陵江,潺潺南河水,遠處的群山,層巒疊嶂。當年,武則天14歲進宮,給唐太宗李世民當才人。然後她執掌朝政42年,所以鳳凰樓是14層,42米高。站在鳳凰樓上,就像站在江西南昌滕王閣一樣,有一樣楚天極目的逸興遄飛,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廣元,朝天區,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到過的地方。
十四層高的鳳凰樓,每一層都有古代的傳奇女性介紹,圖中這個是卓文君,卓文君大家都知道,和漢賦大家司馬相如是一對眷侶。司馬相如談一手好琴,到卓王孫家裡去了以後,彈了一曲鳳求凰,結果被孀居在家的卓文君窺見,芳心暗許,於是偷偷跟著司馬相如回了成都。所以有了文君當壚的典故。她既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我們常說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就是卓文君在白頭吟裡面寫的。她精通音律,善彈琴。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將,重慶忠縣人,她的丈夫馬千乘,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世襲宣撫使,也就是土司。馬千乘去世後,因為兒子馬祥麟年幼,所以秦良玉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曾經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秦良玉去世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做的詩詞非常多,連冰心,郭沫若都寫詩讚頌秦良玉。
呂后不是一般人,她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生於公元前241年,死於公元前180年,她是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去世以後,呂后成為皇太后,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呂后開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她在執掌朝政期間,實行的是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漢文帝漢景帝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地處。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文景之治,與呂雉推行黃老之術密切相關。司馬遷史記評價了她。
冼夫人,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嶺南聖母,她是俚族女首領,將軍,冼夫人是壯族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冼夫人生於梁武帝初,後來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幫助馮寶平息廣東地區漢越衝突,增進民族和解,並招引海南島各族部落歸附梁朝。侯景之亂時,夫人率兵擊破高州刺史李遷仕,並與都督陳霸先聯合。她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為聖母。陳朝建立後,冼夫人即率眾歸附陳朝。後來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嶺南未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