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人口第二大城市,正在衝擊經濟副中心,綿陽會受威脅嗎?
四川第一大城市無疑是成都,而成都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這個城市在省內的情況是得天獨厚的,比第二大城市綿陽的經濟都要高很多,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四川的另一個城市,它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城市那就是南充。
-
四川副中心城市雛形已現!宜賓將成為四川第一個副中心城市!
自2018年四川提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發展戰略以來四川地級市的發展得到了明顯「提速」;在穩健提升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下,四川再次提出了建設經濟副中心的構想,一時間有條件的城市都紛紛開足馬力為創建省域經濟副中心做足了準備。
-
四川又一省級新區呼之欲出,綿陽能否藉此衝擊「成渝第三城」?
2000年,綿陽的GDP總量位居西部城市五強,排在重慶、成都、西安和昆明之後。不過,最近20年,雖然綿陽取得長足進展,但是卻面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局面。作為四川省內經濟總量第二大城市,綿陽與省會的差距不斷擴大。2000年,成都GDP為1313億元,綿陽GDP為318億元。2007年,綿陽滑出西部城市十強。2019年,成都GDP為17012億元,綿陽GDP為2856億元。
-
建設四川經濟副中心,這三個城市是最佳選擇!
四川副中心建設背景四川在重慶直轄後,原來雙核經濟帶動全川發展,轉變為單核,為了全省全局發展,不得不優先建設成都,扶持成都留住全川人才資金。如今成都已經成為西部綜合實力最強城市。為了協調全川經濟發展,平衡區域發展落差,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衝擊,副中心的建設是必不可缺的。建設經濟副中心推動全省城市加快發展,通過五年形成大城市和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副中心輻射帶動區域,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平衡發展。
-
四川地級市競爭激化,誰才是成渝第二城呢?
成渝合作、四川地級市進入競爭局面;這便是當前四川盆地發展的新格局。 成渝第二城?|成渝之後的概念 四川地級市要建設成為經濟副中心,必然要誕生出一個繼成渝之後的第三城;但從宏觀上看,成渝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當下難以分出;論總量肯定是重慶勝出,但重慶畢竟是一個省的體量,而且當下唯GDP論在城市競爭中愈發顯得沒有絕對性。
-
南充和綿陽,這兩座城市,誰更有能力爭奪「四川第二城」?
四川一直以來是一個一城獨大的省份,省會成都就幾乎佔掉了全省三分之一的經濟,全省也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成都,所以四川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成都基本上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四川綜合實力第二強的城市是哪裡呢?有人說是科技城綿陽,有人說是四川人口大市南充,那麼究竟是哪裡呢?
-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向何處去?
近年來,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不少省相繼建設了經濟副中心。四川省鼓勵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及達州7個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本文對各地經濟副中心城市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全國的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得怎麼樣?
-
四川建設經濟副中心城市,第三名的德陽落選,這兩個城市呼聲最高
我相信很多人對四川省有交通閉塞、經濟落後等多種刻板印象, 那只能說是以前的四川省,現在回顧四川省的發展,勤勞勇敢的四川勞動人民創造了他們手中引人注目的「蜀地奇蹟」,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六,省會成都位居全國第八,名列國內新一線城市,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四川建設經濟副中心城市,第三名的德陽落選,這兩個城市呼聲最高
-
「成渝第二城」定了!四川這個城市迎來機遇,將成為經濟副中心
四川省作為「天府之國」,其豐富多樣的環境和宜人的氣候成為許多旅行愛好者嚮往的地方,此外,作為中國礦產資源全國前五大省,其工業也非常發達,基於該資源的積極提高也非常大,四川省獲得了突破4萬億的成績,另一方面,一個省的發達離不開省內其他城市的共同努力,如省會成都貢獻1.5萬億GDP,作為世界重要的電子產業基地
-
綿陽奮力衝刺 爭創四川省經濟副中心
近日,綿陽發布2020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在疫情衝擊下,綿陽經濟發展「韌性」得以體現,特別是工業投資逆勢增長,而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經濟發展呈現積極變化。觀察發現,綿陽良好的發展態勢,已保持了相當長時間。以該市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為例,國民生產總值創下新高——達到2856.20億元,增長8.1%。
-
成渝第二城,這兩個城市火力全開,結果你想不到……
那麼除了成渝兩座超級城市外,誰才是真正的成渝第二城?南充市區目前,南充被確定為川東北區域經濟中心城市,是成渝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並且南充處於成都、重慶、西安三個特大城市黃金三角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成渝之後的概念四川地級市要建設成為經濟副中心,必然要誕生出一個繼成渝之後的第三城;但從宏觀上看,成渝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當下難以分出;論總量肯定是重慶勝出,但重慶畢竟是一個省的體量,而且當下唯GDP論在城市競爭中愈發顯得沒有絕對性。
-
爭創四川經濟副中心 南充再放大招
而這一消息,被外界解讀為與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達州一同被四川定位為「區域中心城市」後,志在逐鹿「四川經濟副中心」的南充再放的又一「大招」。南充三環電子2018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正式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明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
四川未來吃香的城市,不是德陽也不是綿陽,這座城市被看好
說到四川,很多人知道這裡的省會城市成都,但對省內其他城市的了解很少, 這主要是因為成都成為了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依靠城市旅遊業發展成都也受到非常多的遊客的喜愛,成都現在正在建設第二個國際機場,所以未來成都這個城市的發展更有潛力, 但是你知道嗎?
-
四川第二大城市之爭:綿陽與宜賓競爭激烈,南充發展潛力巨大
在四川的城市群中,成都以絕對的領先優勢,傲視整個西部地區。而誰是四川的第二城,卻一直有不同的觀點。如果單純從GDP來看,綿陽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城。而如果從發展潛力來說,宜賓、南充等城市,也頗有希望。先來說說四川的GDP第二城綿陽,2019年,綿陽的GDP達2856.20億元,增長8.1%,距離3000億大關也僅一步之遙了。同時超過甘肅省會蘭州,有望進入全國GDP百強城市。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科教實力雄厚,環境宜居宜業。曾經先後榮獲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榮譽稱號。
-
從「高校專項計劃」的地域分布,看四川七大經濟副中心備選城市
,但由於距離成都太近,區域面積也不夠大,德陽並不能成為經濟副中心,融入成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第二,綿陽主城、南充主城、瀘州主城、樂山主城均不在這個專項計劃內,從這個角度講,這幾個城市經濟應該是更好,也是最有機會擔當經濟副中心的。
-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省人大代表、綿陽市委書記 劉超 賴傑 攝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姚茂強 周洪攀「綿陽的奮鬥目標很明確,就是對標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
城市雜談|答案即將揭曉,四川省經濟副中心日漸清晰
12月3日至4日,在成都舉行,會上再次提到了全省經濟副中心戰略,進一步明確了經濟副中心的空間範圍和內涵要求,全省經濟副中心的選擇更加清晰。全省經濟副中心經歷四次「風投」(7城候選,「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省級新區及本次會議),答案已經接近揭曉,那麼究竟是哪個或哪些個城市呢?
-
四川東北部最大的城市:總人口760萬,如今正在衝刺成渝第二城
成渝城市群是我國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特別隨著今年初,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了國家戰略,更是為這兩個西部明星城市賦予了更大的使命。但和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相比,成渝經濟圈目前還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除成都和重慶外,餘下城市的實力都還普遍不夠強大,完全無法與之同日而語。
-
衛星上看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城市規劃大氣整潔,不愧為成渝第二城
隨著四川構建省域經濟副中心規劃的提出,川北的南充也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種子選手,這座人口僅次於成都的四川第二人口大市,目前的GDP已經邁入了2000億俱樂部的行列,與綿陽、德陽、宜賓等城市雖然仍有一定的距離,但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