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和外蒙古是怎麼來的?以戈壁為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地區

2020-12-13 斟北鬥

在當代,內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而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共和國。在歷史上,內蒙古和外蒙古地區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內蒙古和外蒙古同屬於蒙古高原,在古代居住著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蒙古等民族,這一片土地一直擁有一個不變的名字——大漠。在元朝和清朝時期,整個大漠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在清朝之後,外蒙古就失去了控制,走向了獨立。

一,陰山和戈壁:大漠南北的天然分界線

陰山,在地理上是季風氣候區和大陸性氣候區的分界線之一。在陰山以北,因為降水量較少,氣候嚴寒,生態自然也相對惡劣,廣闊的戈壁沙漠。在陰山之南,黃河從這裡經過,形成了沃野千裡的河套平原,因此河套平原是適合農耕發展的。正是由於陰山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成為了古代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爭奪的重要地區。

河套平原地形圖

當遊牧民族越過陰山,佔據河套平原之後,整個關中地區就暴露在了塞外鐵騎之下。當中原的王朝佔據河套平原,就可以依據陰山的天然屏障以抗衡草原民族。從戰國到秦漢,中原王朝就和匈奴反覆爭奪河套地區。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建立了騎兵,奪取了河套平原,並在河套地區進行移民,屯田,修建長城。戰國末期,匈奴強大起來,並趁中原各國戰爭之際奪取了河套地區。秦朝統一後,秦始皇又派遣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修建長城,移民實邊。秦末,匈奴再次佔據此地,並且不斷入寇。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收復河套平原,設置朔方郡。

陰山位置

可以看出,陰山和戈壁灘構成就是一道自然上和人文上的屏障。漢朝時期,人們將戈壁沙漠以南稱為「漠南」,戈壁以北稱為「漠北」。漢武帝於前124年發動漠南之戰收復了漠南,於前119年發動漠北之戰消滅了匈奴的主力。此後,匈奴的許多部族開始投降於漢朝,漢朝將他們大部分安置在漠南地區,以幫助漢朝守衛邊疆。

內蒙古長城遺址

前60年,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分,兩大匈奴以戈壁和陰山為界,南匈奴依附於漢朝,北匈奴和漢朝為敵。北匈奴西遷後,南匈奴遷入漠北,在48年又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建庭五原塞(包頭),依附於東漢,為東漢守衛邊疆。遷居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遷入中原地區,融入了漢族。

二,從北魏到隋唐:對抗的持續

魏晉南北朝時期,漠北地區先後興起了鮮卑,柔然,突厥等族。而河套平原就成為了這些民族入侵中原的跳板。魏晉期間,鮮卑族的拓跋氏就遷徙到了河套一帶。315年拓跋力微被封為「代王」,漠南成為了拓跋氏的南下的根據地。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國。前秦時期,代國一度被滅,在前秦滅亡後,代國又復國了。386年,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經過幾代國王的努力,最終在439年統一了北方。

北魏入主中原,遷都洛陽,推行全面的漢化改革,最終使得遷入中原的鮮卑族融入了漢族。此時的北魏就成為了抵禦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柔然的堅強力量。北魏和柔然圍繞著河套地區進行了大量的戰爭。424年,柔然可汗大檀入侵河套地區,被拓跋燾擊退。次年,拓跋燾深入漠北,柔然驚駭北逃。為了防禦柔然,北魏在河套一線建立了六鎮,集中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北魏設置的六鎮雖然在後期爆發了起義,動搖了北魏的統治。但是北魏對河套地區的經營,基本使得中原王朝在此立足了腳。

北魏衰落後,突厥強大起來。隋朝時期,隋文帝試圖分裂匈奴,支持突利反叛。599年,隋文帝讓突利在河套地區建國,稱為啟民可汗,建立了「東突厥」。從此突厥分裂為了東西兩部分,東突厥成為了隋朝的附庸。這一幕和漢朝支持南匈奴是同樣的戰略。隋朝末年,東突厥強大起來,不在臣服隋朝,河套地區因此失去控制。

河套平原

河套的失守導致關中地區再次暴露在了遊牧民族面前。隋朝,突厥就不斷入侵關內,隋唐之際的薛舉、竇建德、李軌、高開道、王世充都不得不向突厥臣服。唐朝建立後,突厥依然不斷入侵,626年,突厥軍隊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想要關中得以安寧,就必須重新控制河套平原。629年,唐朝出兵北上滅東突厥,佔據河套地區。之後,唐朝又以河套為基地,於647年滅薛延陀汗國,唐朝的勢力一度控制整個漠南和漠北。唐朝在漠南設置單于都護府,在漠北設置了安北都護府。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漠北設置機構。不過漠北的控制時間並不長,682年,東突厥復國,此後又有回鶻取代突厥,唐朝和北方汗國大概以戈壁為界。

二,內蒙古的外蒙古的形成

五代十國以來,漠南地區被西夏,契丹、女真等民族佔據。此後蒙古族興起,他們消滅了東亞大陸的所有政權,建立了強大元朝。由於蒙古的空前強盛,使得漠南漠北的民族都融入了蒙古族。但是漠南漠北還是有區別的,元朝建立後,在漠北設置了嶺北行省,是蒙古汗國本部。而漠南則屬於陝西、中書省等管轄。

元朝滅亡後,蒙古族就逐漸分裂為了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部分。由於該時期蒙古各部分裂,徵戰不斷,因而勢力不斷被削弱。明朝後期,林丹汗曾經一度統一了漠南蒙古,但是時間也不長。1632年,皇太極擊敗了林丹汗,漠南蒙古各部紛紛臣服於皇太極。清朝將漠南蒙古稱為「內札薩克蒙古」,簡稱為「內蒙古」,蒙古文意思是「陰山的南面」。

清朝版圖

喀爾喀蒙古直到1691年才納入了清朝的版圖,當時清朝將喀爾喀蒙古各部統稱為「烏裡雅蘇臺」。1731年清朝設置設立烏裡雅蘇臺將軍。清朝末年,喀爾喀蒙古逐漸被稱為「外蒙古」。清朝滅亡之際,俄羅斯就開始暗中支持外蒙古獨立,甚至也支持內蒙古獨立。最終外蒙古在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上被確立獨立。從此內外蒙古正式分家。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和外蒙古是如何區分的?依據是什麼?
    縱覽世界地圖,我們能夠看到在中國的西北部有一塊名為內蒙古的自治區被劃分出來,並與其北邊的蒙古國接壤。蒙古國是處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一個國家,在國內又被人們稱為「外蒙古」,以便於與內蒙古區分開來。從這兩個地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必然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淵源。
  • 內蒙古和外蒙古,一條國界線之隔,為何GDP相差11倍呢
    在我們中國這片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哪怕兩個地方相距不過百裡路,可說不定飲食習慣和方言口音以及經濟水平都大為不同。我們今天要說的兩個地方,則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一個地方是我們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地方則是內蒙古相鄰的外蒙古,兩個地方都屬於高原地帶,僅僅一條國界線之隔,為何GDP相差11倍呢?首先來說一說,我們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整個面積為118.3萬平方公裡,佔去了全中國的12.3%。因為地勢平坦,草原寬廣,所以畜牧業佔去農牧業的一半還多。
  • 蒙古為何分內蒙古和外蒙古?成吉思汗屬於哪個地方?
    其實蒙古是分為好多部落的,明末清初時期,蒙古主要有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喀爾喀等部落,在這些部落中,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位於蒙古的南部,也就是如今位於我國北方的內蒙古,而喀爾喀主要是在蒙古的北部,是今天的蒙古國。 蒙古最終成為「內蒙古」和「蒙古國」兩部分,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 外蒙古經濟和內蒙古相差18.8倍,原因有2點,網友:情理之中
    這些國家或大或小,但是風俗文化和地理環境,以及經濟人口都各不相同。例如今天要說的外蒙古和我們中國的內蒙古,雖然在地勢上相差不遠,但是經濟人口卻是霄壤之別。有人說:「外蒙古的經濟不如中國的縣城?」這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下面來細聊一番。(下圖為烏蘭巴託)內蒙古和外蒙古的地勢都屬於蒙古高原,因為其地勢平坦,兩地雖然有國界線之隔,但是畜牧業都較為發達。
  • 內蒙古與外蒙古有何不同?如今的命運卻大相逕庭!
    其實在古代中國甚至更大,並覆蓋了與我們接壤的許多國家,包括蒙古。 歷史上,蒙古曾經是我國的領土,曾經屬於內蒙古。由於某些原因,它出去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它變成了外蒙古。今年徐崢新電影的拍攝場景就在中俄國際火車上。 大部分時間都在蒙古和中國之間的邊界上,使許多非內蒙古人瞥見了蒙古的風光。相信大家都聽過《烏蘭巴託之夜》這首歌。
  • 內蒙古和外蒙古誰才是蒙古帝國衣缽的繼承者?
    蒙古帝國雖然僅僅幾十年就分崩離析了,但它對世界文明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遍布歐亞各地的蒙古各部族都以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自居,都認為自己傳承了蒙古帝國的衣缽。那麼到底誰才是蒙古帝國衣缽的繼承者?答案是內蒙古。第一,蒙古人起源地在內蒙古。蒙古人起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室韋人的一支,後來遷徙擴張到外蒙古,逐漸形成諸多蒙古部族。
  • 為啥俄羅斯遊客寧願來內蒙古玩,也不願去外蒙古旅遊?
    蒙古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水草茂盛,而且騎馬奔騰的地區,不僅如此,這些蒙古地區的風景還有人文風情更是吸引遊客絡繹不絕。但是有很多的去過外蒙古的細心遊客發現,前往內蒙古遊玩的俄羅斯遊客多不勝數,但是在外蒙古卻寥寥無幾,這是為什麼呢?一起去看看。
  • 黑戈壁的黑喇嘛很可怕?1924年被外蒙古特工斬殺,頭骨至今被保存
    路上,我們大約可以見到黑戈壁了,一片片的戈壁頑石,就被刷過黑油漆一樣的鮮亮。但黑戈壁卻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範圍包括內蒙古額濟納河以西,中蒙界山,阿濟山以南,祁連山山前洪積扇以北,新疆天山以東這一大片地區。這個區域要比內地幾個省的面積都大,但因為乾旱少雨,水源奇缺,長期無人居住,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
  • 外蒙古的中國情結
    遠東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又具體指的哪裡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近些年來,在國際上比較熾熱的一個詞是和遠東有著密切聯繫的,那就是「中東」地區。遠東地區主要包括:外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那麼至於金燦榮所言,俄國精英階層的推斷,外蒙古和遠東地區是要回歸中國的。這裡的遠東地區到底包括了哪些地區,我們無法得知。而本文只想研究探討一下與外蒙古相關的故事。
  • 外蒙古的領土比內蒙古大,人口卻只有內蒙古的八分之一,這是為何
    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沿海明顯和內陸多,而隨著沿海城市的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內陸人被吸引了。再放大到世界地圖來看,一般如果是所在地區屬於高緯度的地帶人口的密集程度也就相對較低了。領土面積大的地方一般總的人口數量就會比較多,可這個似乎普遍存在的規律卻不適用於內蒙古和外蒙古。
  • 在外蒙古因故獨立後,內蒙古為何沒有緊隨外蒙古的腳步?
    我國的歷史一直是非常精彩的,而且有所記載的朝代從強盛到低谷,也是一種必然的進程,除了嘆一聲可惜也就沒有什麼,唯獨有兩個朝代讓人忍不了,一個就是宋朝,整個國家受盡欺凌,還有一個就是清朝的末期。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更是惹得民心不穩,各地起義軍四起,搖搖欲墜的大清更加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位居最北方的大草原的蒙古也不安分了,不知道是沙俄攛掇的還是自己動了心思,開始謀劃著一場大變局。
  • 「內蒙古」和「外蒙古」在文化上有什麼差異?語言都是共通的嗎?
    目前,內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外蒙古也是蒙古共和國,那麼內蒙古和外蒙古有什麼文化差異呢?那麼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內蒙古」和「外蒙古」在文化上有什麼差異?語言都是共通的嗎?首先,畜牧業是蒙古的傳統產業,但現在,在外蒙古,採礦業已經成為第一產業,而在內蒙古,為了保護自然生態,有效地進行放牧,這仍然是壯觀的,其次,外蒙古的服飾和生活習慣與內蒙古有很大的不同,當你走在蒙古的邊境上,你會發現帶有俄羅斯元素的色彩更多,很難看到帶著錦帽和貂的蒙古服飾。
  • 黃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帶來了哪些影響?
    明朝後期,蒙古分為三大部,以瀚海(戈壁大沙漠)為界,其南部為漠南蒙古,即內蒙古;北部為漠北蒙古,也稱喀爾喀蒙古,即外蒙古;西部為漠西額魯特蒙古,駐牧於蒙古草原以西直至新疆準噶爾盆地。這時,由於滿族的崛起,蒙古就成為明朝與後金的主要爭奪對象。
  • 外蒙古和外東北,面積都很大,哪裡更宜居?
    概述外蒙古和外東北都很熟悉中國人的名字。這兩個地區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它們都是中國的故土,緯度高,人口少,面積大。外蒙古國總面積約180萬平方公裡,具體範圍包括蒙古國和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外東北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迪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烏蘇里河以東、庫頁島等近海島嶼,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
  • 黃金家族從何而來,外蒙古和內蒙古哪個才是真正黃金家族的後裔?
    在蒙古族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黃金家族,黃金家族有著草原一般寬闊的胸懷,狼一樣的勇猛和執著,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和艱苦後仍舊昂首挺拔,黃金家族黃的蓋世大英雄成吉思汗鐵木真,以這樣的氣概,統一了蒙古草原。那麼,蒙古黃金家族是怎麼由來的,還有就是外蒙古和內蒙古的蒙古人哪個才是真正的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黃金家族的出現跟古代很多帝王天生異象、天命所歸都有異曲同工之處,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天命所歸,鞏固自己的統治。蒙古黃金家庭的起源,其始祖母阿蘭,據記載阿蘭與她丈夫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在她丈夫死後又生了三個兒子。
  • 中國歷史:俄國策動外蒙古「獨立」與分裂蒙古
    6月,沙俄再次提出:如果中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不在外蒙古設治、駐軍和移民,它願進行「友誼調停」。中國政府拒絕了沙俄幹涉中國內政的無理要求。7月,第三次《日俄密約》籤訂,把我國內蒙古分為東西兩部分,俄國「承認」日本在東部內蒙古的「特權利益」,日本支持沙俄對西部內蒙古和外蒙古的侵略。9月間,俄、英就英國侵略西藏和俄國侵略外蒙古達成了「諒解」。
  • 都是蒙古,一個是外蒙古,一個是內蒙古,兩者的差距為何如此大?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是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也是曾屬於我國的,但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就宣布要脫離我們國家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烏蘭巴託的夜,很多人以為說的是內蒙古,其實烏蘭巴託是蒙古的首都。
  • 中國為何有外蒙古、內蒙古,這兩者有何不同,外蒙為何不是中國的
    通過現在的世界格局和亞洲版圖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有一個蒙古,還有一個是和這個接壤的蒙古,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中國裡面的蒙古叫做內蒙古,中國外面的叫做外蒙古,對於這樣的一個稱呼,不經就會有人這樣想,怎麼想呢?就是這個外蒙古是不是原來和我們的內蒙古是一起的,都是中國的領土呢?
  • 康熙大帝是如何統治外蒙古的?
    文|佳文清朝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它早在入關之前便已經取得了察哈爾、科爾沁等蒙古的支持,將內蒙古大部歸入自己主導的滿蒙聯盟之下。但外蒙古的歸附卻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明末清初的時期,在廣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前文所說的漠南蒙古在1644年前已經為滿清解決掉,林丹汗病死青海,他的子嗣們臣屬皇太極並獻上了元代的傳國玉璽。
  • 數百隻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在中蒙邊境地區覓食
    央廣網呼和浩特1月14日消息(記者鄭穎 通訊員陳鑫)內蒙古甘其毛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民警近日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大批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在甘其毛都口岸地區一帶覓食。這兩天,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境內的甘其毛都口岸地區,出現了數百隻野生黃羊和蒙古野驢種群活動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