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螢火」小書屋成了村裡孩子的好去處。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鄭州11月23日電(記者 史林靜)立冬後的豫北農村,寒意襲人。在石河村的西南處,一棟二層民房是全村最熱鬧的一戶人家。走進二樓西側的房間,2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擺放了兩個書櫃一個書架,書架上面掛著一張手寫的牌子:聽,書的聲音。晚飯後,陸續有孩子進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圖書。
這裡便是石河村「螢火」小書屋,也是許同傑的家。
石河村是距離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城25公裡外的一個偏遠小村莊。五年前,村裡的孩子許同傑在縣裡讀高中。那時,他在縣圖書館有六個借書證,每到周末都會借一大包書走。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圖書館館長範偉的注意。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範偉特地等候周末來借書的許同傑。聊天中,範偉得知許同傑自幼喜歡讀書,村裡的很多孩子也喜愛看書,但是村子離圖書館太遠,來往很不方便。許同傑去城裡上中學後,為了讓村裡的孩子每周都能看到新書,他就在縣圖書館辦了六個借書證。「每到周末我都會借包書帶回家,返校時再把大家看過的書帶回縣城。」許同傑說。
了解這些情況之後,滿足農村孩子對閱讀的需求,為他們進一步開拓課外閱讀陣地,延津縣圖書館決定在許同傑家設立「螢火」小書屋。2015年8月,石河村「螢火」小書屋正式成立。成立當天,縣圖書館工作人員帶來了650多本書,包括中外文學名著、歷史知識、棋藝、百科等等。
村裡的孩子一有空閒就到「螢火」小書屋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
這讓許同傑很興奮。「自己帶的書畢竟很有限的,孩子們太需要閱讀了。」許同傑說。「螢火」小書屋成立後,延津縣圖書館定期為小書屋更換圖書,解決了村裡孩子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狀況。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小書屋為基層群眾就近閱讀提供了便利,實現了圖書資源共建共享,也點亮孩子的大夢想。」範偉說。
自從有了「螢火」小書屋,石河村村民常感嘆:以前放學回家,孩子要麼在家玩手機、看電視,要麼在村子裡跑來跑去,一家人既擔心孩子學習,又擔心孩子安全。「這幾年,村裡的孩子就像串門一樣,沒事就來這裡看書,參加閱讀活動,他們正在體會書籍蘊藏的力量。」許同傑說。
許同傑(左三)為來借書的孩子做登記。受訪者供圖
如今,許同傑在外讀大學,照顧「螢火」小書屋的任務交到了56歲的母親婁季芬身上。「今天借閱情況怎麼樣,破損的都記錄了嗎?」每次跟母親視頻聊天,許同傑都要反覆詢問叮囑。「平時就是記錄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對破損的書籍及時登記聯繫更換。」婁季芬說,孩子們愛看書,這讓她幹勁十足。
現在,「螢火」小書屋的功能也在不斷延伸。縣圖書館會在節假日舉辦各類讀書活動,鼓勵孩子們相互交流和展示才藝。如今,越來越多的「螢火」出現了,延津縣圖書館在全縣設立20個閱讀服務點,小小「螢火」聚成基層閱讀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