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城解史
眾所周知,領土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疆域不僅象徵著國家尊嚴,更關乎子孫後代切身利益,正因土地資源如此寶貴,所以自古以來侵佔他國領土之事屢見不鮮。清朝末期,清政府軟弱無能,列強趁機入侵我國,不僅掠奪大量資源和財富,還強佔大片領土,沙俄是其中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可是縱觀歷史,有一個國家同樣是我國鄰邦,其從未入侵過中國,但卻是除沙俄之外佔據我國領土第二多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首都努爾蘇丹,國土面積272萬平方公裡,排名世界第九位,擁有人口1800萬,是名副其實的地區性大國。哈薩克斯坦曾經是蘇聯加盟國之一,蘇聯解體後宣布獨立,其與我國存在領土爭議。要知道,很少有國家會主動放棄已經佔領的別國土地,但凡事都有例外,哈薩克斯坦在獨立後,就曾主動歸還我國部分領土,這不禁讓人感到意外,哈薩克斯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還得從兩國的歷史淵源說起。
如果仔細追溯哈薩克斯坦歷史,大家會發現,它原本有很大一部分領土也是屬於中國的,明清時期,哈薩克斯坦有許多小國都是中原王朝藩屬國,16世紀初,哈薩克斯坦分裂為大玉茲、中玉茲與小玉茲三個不同汗國。17世紀初,中亞地區一個新興遊牧民族政權---準葛爾汗國逐步崛起,在準葛爾汗國不斷入侵下,小玉茲為尋求庇護,主動申請加入俄國,而大玉茲、中玉茲則先後被準葛爾汗國吞併。眼見準葛爾汗國四處擴張,利益受損的清帝國開始採取行動。
1757年乾隆皇帝率領大軍擊敗準葛爾部,並在不久之後滅亡準葛爾汗國,解除了來自中亞地區的威脅,後來大玉茲與中玉茲先後對乾隆俯首稱臣,成為清朝藩屬國,被劃入清帝國版圖。19世紀清帝國國力衰弱,沙俄開始趁機染指哈薩克斯坦地區,不僅將哈薩克斯坦大部劃為己有,還強佔巴爾喀什湖以東的清將軍伊犁管轄區。雖然後來左宗棠收回新疆,但沙俄仍舊霸佔著我國2.8萬公裡的土地不肯歸還。
1936年哈薩克斯坦併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外強中乾的蘇聯轟然解體,可謂樹倒猢孫散,不僅其衛星國家全部叛離,就連曾經的加盟共和國也相繼反水,哈薩克斯坦也同其他國家一樣宣布脫獨立。在對蘇聯遺產進行分割時,沙俄早先侵佔中國的大片土地被劃歸為哈薩克斯坦所有,由此我國才與哈薩克斯坦有了領土爭議。
哈薩克斯坦獨立之後,我國就邊界問題與其進行磋商,希望能儘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人比較感動的是,哈薩克斯坦主動歸還了夏爾西裡、阿拉山口等10塊領土,總面積近1100平方公裡。目前,我國還有不少領土沒有收回,仍舊被別國佔據,但相信隨著國家逐漸強大,這些土地早晚都會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