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發展格局 展望「十四五」】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

2021-01-14 騰訊網

《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明方向——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

500千伏白邑變電站全景 雲南日報資料圖

全省綠色發電裝機佔比達85%,領跑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省內用電量、外送電量較2015年增長均超過40%,結束大規模「棄水」歷史;中緬油氣管道、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填補雲南石油工業空白,綠色鋁、綠色矽產業加速崛起……能源一躍成為第一大產業,雲南由發電、送電大省向發電、用電、送電大省轉變。

這一連串閃亮的數據與事實,不僅是「十三五」雲南能源產業交出的完美答卷,更為「十四五」雲南能源產業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回首「十三五」,雲南能源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向「十四五」,新格局之下如何育新機、開新局——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為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裝上動力強勁的「綠色引擎」,雲南能源產業重任在肩。

綠色為底 千億能源產業步履堅實

2020年深冬時節,雲南大地連日陽光明媚。世界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電站的主要送出「大動脈」——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提前半年投產送電,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送去源源不絕的「生態電」;珠江源頭曲靖,曾經的荒灘變身為現代工業園區,綠色鋁、綠色矽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綿延不絕的群山之巔,一座座風車迎風而立,轉出勃勃生機……因水而興的綠色水電、高速旋轉的風力發電、熾熱光照下的光伏發電、綿延的油氣管線,共同織出一張綠色能源大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著強大動能。

雲南能源資源豐富,水能、煤炭等資源位居全國前列,既是能源生產大省,也是綠色能源大省。「十三五」以來,雲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成效顯著,能源產業躍升為第一支柱產業,能源產業的「綠色」底色越發鮮明:綠色能源裝機佔比84%、綠色發電量佔比90%以上、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97%、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四項指標全國領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國家大型水電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國際樞紐雛形顯現;「西電東送」送電量累計突破10000億千瓦時,近100%為清潔電力,相當於減排8.25億噸二氧化碳、148.5萬噸粉塵,在為東部地區輸送綠色動能的同時,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和全國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前,世界能源格局正發生著巨大變化,綠色低碳成為不可扭轉的發展主流,清潔低碳是未來能源發展國際大勢。站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的交匯點,雲南能源產業如何乘勢而上,向著「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省」邁進?《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明了方向: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全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了2021年「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持續鞏固和擴大清潔能源優勢,優化供電結構,深入推進綠色能源戰略與綠色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的奮鬥目標。

500千伏烏勸甲線跨江跨省段走線驗收 雲南日報資料圖

任重道遠,時不我待。雲南能源「十四五」發展藍圖已繪就:緊緊圍繞「保供應、調結構、優運行、建機制」4個環節,推進實現3個目標,即雲南綠色能源的底色更加鮮明,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重要指標世界一流;全面建成「兩基地一樞紐」,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撐和保障;雲南能源在全國和全省的地位作用進一步鞏固提升。計劃到2025年,能源工業增加值達到2100億元;電力總裝機1.3億千瓦,綠色電源裝機比重達到86%;電源總發電量約4625億千瓦時。

新時期,雲南綠色能源迎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機遇,新目標也對做強做優能源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關專家認為,我省依託資源優勢,已經先行先試,綠色能源的基礎雄厚,在能源綠色化、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中有了「先手」棋,後手還有資源儲備,綠色優勢還將持續。「十四五」期間,我省能源產業發展形勢整體看好,技術進步和內外合作將給能源產業帶來新的機遇,能源新生業態將更趨活躍,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以及省內萬億級綠色製造業的布局將有力拉動內需,打通對外合作,將使省內外、國內外市場能源需求進一步提升。

「推動以綠色能源為主要特徵的能源高質量發展將是雲南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建成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主要發力支點。」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能源規劃布局將嚴格守住生態安全底線,堅決避讓生態紅線、旅遊區、城市布局區,布局區域向石漠化地區、乾熱河谷轉移。

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省能源系統將繼續發揮清潔能源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水電開發潛力,有序推進金沙江上遊等流域水電資源開發,審慎穩妥在適宜地區布局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推動煤炭產業集約化、高質量發展,提高原油、天然氣利用水平,立足綠色載能產業用電需求,優化配置能源資源,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推動能源產業由資源開發型向市場開拓型轉變,由「建設紅利」向「改革紅利」轉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產業轉變,建成國家重要水電基地、石油煉化基地及國際能源樞紐,為國家能源安全、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加速產業迭代 形成「多輪驅動」格局

隨著國際能源形勢變化,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能源發展面臨重要的戰略轉型期,能源資源對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越發明顯,傳統的能源模式已不適應綠色低碳的發展需要,雲南能源產業鏈需要不斷延伸,參與到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的發展中來。

過去5年間,在綠色能源開發優勢不斷凸顯,綠色裝機、發電量不斷增加的能源發展格局鼓舞下,特別是面對日益嚴峻的棄水問題,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著力延長能源產業鏈,增加能源就地轉化率,提高能源對全省經濟支撐帶動,高水平、大手筆規劃以能源為代表的八大重點產業,提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並決定將綠色能源產業作為8個千億級優勢產業之首重點打造,能源產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綠色能源牌」產業體系中,綠色能源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備受矚目。圍繞綠色能源開發,綠色鋁材、綠色矽材一體化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電力和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等進展加快,雲南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綠色鋁工業集群,全球最大的光伏上遊產業基地,全球單體規模最大、工藝技術裝備及環保水平世界一流的全產業鏈矽化工產業基地初具雛形。

昆柳龍2標段全線貫通

走進位於曲靖市經開區的晶澳曲靖生產車間,192臺單晶爐整齊排列、高效運轉,經過40多小時的高溫燒制,一根根近5米長的單晶矽棒順利出爐,經過切片成為單晶矽片,用於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發電等,全過程實現自動化生產、實時監控、汙水零排放,成為從原料、生產到使用無汙染的綠色能源。與此同時,不遠處的曲靖隆基綠色水電矽材加工一體化建設項目基地機器轟鳴,土建施工、廠房建設、設備安裝、單晶棒生產同時進行。從籤約到一期首根單晶矽棒出爐,僅用了一年時間,不僅創造了光伏產業的「曲靖速度」,更彰顯著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決心。

曾經的荒灘變成現代化的工業園區,一座座標準化的現代廠房拔地而起,「先建後驗」「服務代辦」等機制打造一流「軟環境」,吸引隆基股份、晶澳太陽能、錦州陽光等全球光伏龍頭企業紛紛落地,龍頭企業的「磁場效應」逐漸彰顯,光伏產業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增長後勁。

在未來3至5年,曲靖將形成「矽棒—矽片—電池片—組件」的矽晶全產業鏈布局,預計可實現產值1500多億元,建成全球重要的光伏產業生產基地、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區目標指日可待。曲靖,這座雲南傳統的工業重鎮,正在打造「綠色能源牌」的實踐中華麗轉身,釋放強大的綠色發展動能。

放眼雲南,綠色能源正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在打造綠色鋁、綠色矽先進位造業集群,強化綠色能源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步伐堅定,不斷助力產業迭代升級,形成「多輪驅動」的產業格局。「綠色鋁和綠色矽拉動的電力需求以及自身達產後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將形成保持雲南省工業基本面良好的關鍵新動能之一。」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說。

施工時每個細節一絲不苟 雲南日報資料圖

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認為,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應該更多地體現雲南擔當,做好「綠色文章」,依託綠色能源資源優勢,建設綠色製造強省,聚力實現綠色資源產業化,產業體系綠色化,用雲南的「綠色製造」為全國乃至全球「製造綠色」。

「『十四五』期間,要以能源作為產業支撐,以產業促進能源利用,從源頭與消納兩端,促進我省能源產業發展。」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化石能源清潔化、集約化發展和綠色能源多元化、融合化作為發展思路,促進煤電、油氣產業融合,挖掘綠色能源潛在價值,形成包括以新能源汽車、煉化一體化為代表的的複合型產業鏈,這將是做強做優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路徑。

隨著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的興起,創新將為綠色能源提供新動力,雲南勢必成為我國綠色能源技術革命,尤其是在水電、風電、光伏、儲能等綠色能源領域推進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成為圍繞綠色能源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應用的新能源業態的重要先行區。雲南將依託綠色能源優勢在先行領域拓展創新,加快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構建綠色能源數據採集一張網,構建綠色能源大數據管理體系,挖掘能源產業發展新業態、新經濟、新模式,以創新和改革激發新的動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省要進一步完善能源體制機制,完善豐富能源上下遊產業布局,延伸能源產業鏈,加大能源科技創新,培育壯大省內企業規模,穩步推進國際能源合作。能投集團將繼續聚焦綠色能源、現代物流、數字經濟三大主業,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助力全省綠色能源產業做強做優。」雲南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說。

加強能源合作 譜寫「一帶一路」新篇

全長1506公裡的中緬原油管道從緬甸皎漂港馬德島出發,經緬甸以及雲南多地,為西南各省送去源源不絕的石油,這是構建我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中西南通道的重要工程,戰略意義重大。隨著中緬原油管道和雲南煉油項目及其配套的3條成品油幹線的建成投產,加快實現與周邊區域的能源網互聯互通,推進能源國際合作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夯實。

雲南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也是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前沿,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優勢積聚,具有區域國際能源樞紐的天然優勢。「能源是雲南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產業,也是服務周邊國家發展,提升和改善周邊國家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民生產業。」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推進雲南與周邊國家和地區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有助於推動雙向投資,拓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領域,為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帶來了新的動力。

多年來,與周邊國家能源互聯互通為更深、更廣的國際能源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周邊相關聯網線路建成投運,中緬原油管道全面投產,中老電鐵項目開工建設;中緬電力聯網項目籤署諒解備忘錄,中越、中老電力聯網方案得到越、老兩國政府同意並完成可研;國際產能合作碩果纍纍,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緬甸達克鞳燃氣電廠一期、寮國色拉龍水電站等建成投運,成為我國對外能源合作的典範;緬甸明林羌燃氣電站籤署諒解備忘錄,孟加拉國米爾薩萊燃煤電站、尼泊爾達瑪柯西—3水電站等籤署項目協議;能源國際貿易邁上新臺階,我省跨境電力交易平臺進一步建設完善,交易規模和活躍度不斷提升,來自越、老、緬三國的100餘家購售電主體註冊交易。

烏東德電站送電工程 通訊員供圖

對於雲南來說,跨境電網的建設將實現區域內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促進清潔能源產業體系發展,對改善周邊國家民生、提高供電保障、改善生態環境,加快雲南輻射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與周邊國家開展國際電力貿易的16年間,南方電網雲南國際公司充分依託雲南的地緣和資源優勢,通過13條電力通道,促進了清潔能源跨區域優化配置。自2004年通過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對周邊國家送電以來,已累計突破國際貿易電量600億千瓦時大關,出口電量同比呈現兩位數增長。

「『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全力推進與周邊國家高電壓等級電網互聯互通,力爭建成中老、中越、中緬等高電壓等級聯網項目,並積極跟進中老泰和中緬孟等跨區域聯網項目。」南方電網雲南國際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開拓中心經理程俊表示。

作為雲南最大的水電開發公司,華能瀾滄江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加強對沿線國家的能源資源開發與合作,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是我國第一個境外水電BOT項目,「亞洲第一長壩」柬埔寨最大水電工程桑河二級水電站成為中柬能源合作的典範,電站建設不僅推動了中國技術、標準、設備和管理「走出去」,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帶動了其他產業的聯動發展。

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雲南能源產業被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以能源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境外能源資源合作開發、擴大能源貿易為重點,打造跨區域國際性電力交換交易樞紐,健全國際合作與風險防控機制,支持能源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能源資源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將雲南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重要的能源匯集和交換中心。

中國工程院李立浧院士團隊分析認為,「十四五」及以後,雲南綠色能源發展可以定位為「南方區域水、風、光清潔能源基地」「南方區域間歇性電源互動協調中心」「中國與瀾湄國家能源互聯樞紐」,構築一張內聯外通的綠色能源網,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惠及周邊國家人民生活。

【一張藍圖幹到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

日前,《雲南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建議》指出,我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大健康產業具有明顯優勢,要倍加珍惜,集中資源持之以恆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持續推進綠色能源戰略與綠色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建成國家清潔能源基地、石油煉化基地及區域性國際能源樞紐。推進石化產業「穩油強化」,力爭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落地。深入推進煤炭行業整治。

「十三五」期間,我省相繼作出了做強做優能源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的決策部署,特別是2020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標,又作出《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將綠色能源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八大「千億級優勢產業」之首,更加堅定了我們推進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培育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的信心決心。

統籌:李向雄

策劃:羅蓉嬋 李星佺 自然

記者:段曉瑞 楊建華 李繼洪

編輯:樂誠弘韻

設計:李雪

相關焦點

  • 【聚焦新發展格局 展望「十四五」】雲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
    雲南的自然稟賦獨具「綠色 環保、原生態」的現代農業基因,是雲南發展的天然優勢。2018年1月,雲南省委、省政府在廣泛調研和系統總結雲南農業發展歷史經驗、發展狀況、資源條件的基礎上,作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決策部署。
  • 曲靖市打造「綠色能源牌」建設世界「光伏之都」
    曲靖市打造「綠色能源牌」建設世界「光伏之都」  綠色水電矽產業產能將達60GW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的重要決策部署,曲靖市堅持「兩型三化」發展方向,聚焦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集群、營商環境,全力打造千億級綠色水電矽材一體化產業園。
  • 展望「十四五」 見證新未來
    」展望「十四五」 見證新未來鄉村旅遊在保定迅猛發展。羅大慶 攝1月31日,在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對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全面展望。「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的五年。
  • 發電「十四五」競技場|國家電投:投注「新」能源
    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錢智民在8月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到,打好「三副牌」,謀劃更高質量的發展,主攻方向要進一步聚焦,技術要佔優、模式要佔優,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聚焦到比較關注的示範項目,「這才是『十四五』的大戰役。」 眼下,包括國家電投在內的各大發電央企,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
  • 《化工園區「十四五」規劃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徵求意見稿...
    ,是化工園區綠色發展取得根本性改變的關鍵時期,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化工園區的「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意義重大。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已編制完成《化工園區「十四五」規劃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徵求意見稿)。為了使徵求意見稿更加完善、科學合理,11月14日,《化工園區「十四五」規劃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徵求意見稿)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來自政府、協會及園區的近50家單位、80多名代表詳細討論徵求意見稿,為化工園區「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
  • 打造「大能源」格局 青島能源發展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海濱在致辭中指出,藉助12月11日青島市獲批開展國務院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東風,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青島能源集團打造「大能源」格局的統一部署,正式啟動組建青島能源發展公司。
  • 南航: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
    南航集團認真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十四五」時期是南航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的關鍵時期。我們將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思路、舉措,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民航發展、黨的建設等重要論述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部門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到「十四五」規劃中,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堅持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兼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真正使規劃成為統領南航工作的行動綱領。
  • 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綠意盎然——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提出「立足多樣性資源這個獨特基礎,打好高原特色農業這張牌」的重要指示要求,我省將現代農業發展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聚焦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肉牛、中藥材等8大重點產業,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 遠東智慧能源:釋放主業優勢,搶抓「十四五」新機遇
    「十四五」即將開局,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都進入收尾階段。那麼,如何前瞻性地把握「十四五」,以新思維、新動能來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就「十四五」電力規劃而言,我國正面臨能源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能源利用效率低等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以風光水儲輸滿足煤電退出後電力供應,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勢在必行。
  • 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
    「十四五」時期,武漢經開區將緊緊圍繞現代化大武漢建設排頭兵的使命擔當,突出打造「四個車谷」:打造「實力車谷」,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全力打造以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為支柱,以智能家居、綠色建築、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 南方航空馬須倫:聚焦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
    南航集團認真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十四五」規劃為突破口,統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是南航建設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的關鍵時期。
  • 2021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聚焦多變世界下的能源行業
    他分析指出,2020年非比尋常,新冠疫情在深刻改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同時,對能源行業也影響巨大。當今能源行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即碳排放成為能源發展的約束目標,清潔低碳成為國際石油公司的轉型方向,數位化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必然選擇,人才成為能源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中國石油作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商,形成了創新、資源、市場、國際化和綠色低碳五大戰略。
  • 湖北「十四五」規劃: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有序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五年以及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提供了總遵循。謀劃和推動湖北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切實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轉化為湖北的「施工圖」。
  • 濱海新區「十四五」規劃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訓詞精神,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全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努力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緊緊扭住「雙循環」,主動融入發展新格局。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力擴大內需,堅持開放發展,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要始終堅持「一盤棋」,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 「十四五」如何...
    「十四五」如何「開門紅」? 如何融入「雙循環」格局,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2018年初,雲南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 其中「綠色能源」產業已經成為了拉動雲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018年底,雲南省電力裝機容量達到9367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83.8%,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90.5%,均位居全國第1。
  • 遠東控股:發力新基建,跑出「十四五」加速度
    當前形勢下,新基建作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中。而伴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啟動,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位化發展等方向進一步明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基建築牢發展新基石,將成為重點工作之一。
  • 「十四五」張家界這麼幹:打造「兩地兩區一龍頭一家園」!
    為何提出這個戰略目標,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對此做了詳細解釋: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是針對張家界旅遊發展方面突出短板和與世界一流旅遊地區之間的差距,以及該市「十四五」處於旅遊業深度轉型提質關鍵期和黃金期的特徵及實際提出來的;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是根據張家界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效和持續推進的要求提出來的;
  • 注入綠色發展新效能
    本報記者 李春林 文/圖 聚焦 緊扣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部署,鎖住「世界一流、中國最優」目標,通過建立「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模式,臨滄全力抓實「一縣一業」示範引領,聚焦重點產業,打造一流「綠色食品牌」初見成效,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鏈條發展道路
  • 「聚焦新發展格局 展望「十四五」」雲南省經濟職能部門傳達學習...
    大家表示,要切實把學習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與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牢牢把握「十四五」時期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及早謀劃明年工作,全面開創雲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12月12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及時傳達學習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 10家電力央企紛紛發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
    眼下,包括兩大電網五大發電在內的各大能源電力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站在下一個五年的十字路口,中國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已然發生巨變,雙循環戰略、數字革命、能源革命、2060年碳中和目標等關鍵詞成為時代註腳,由此帶來的一系列新要求也將投射在電力企業的布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