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隨著兩位天津朋友的來訪,過了兩天友情交融,激情澎湃,觥籌交錯的生活,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對我來說,有朋自遠方來,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把酒言歡。
因此昨天也沒有更新文章,但一年多的平臺寫作也讓我養成了一個思維慣性,如果有一天沒有給大家提供新的東西,心裡就會有一種失落感。
今天兩位好友離開以後,就趕緊再整理些東西,給大家分享,幸虧在和二位的交流中也得到了一些新思路,因為那二位也是走遍全國的吃貨,所以我們的話題大多數也是在談美食,昨天我們曾說起一個話題,就是韓式料理的特色。
其實韓式料理作為一個自具特色的系列,很多品種在我們這裡也早已經開花結果,還有著不少的熱愛者,例如說冷麵、泡菜、烤肉等,都各自有著不少的擁躉,這其中也包括我。
不過在我們這裡的韓式美食,大多也都是因地制宜改良過的,本色的韓式國美食,也有著他們自己的存在方式,比如說料理方式和口味的多變,甚至到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有配方,還有家族傳承的口味等。
據說很多韓國的新娘進入丈夫的家庭以後,都要花一段時間和婆婆學習家族的菜譜,以便能更好地照顧家裡人的飲食。
那麼本色的韓式料理和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呢?今天舉個小例子,給大家分享5種韓國家庭常用的調味醬料,我們可以從這個細節上感受一下。
而其中的一些思路還是很有借鑑價值的,比如說芥末醬的調製方法,就比我以前給大家分享過的要精細些,轉變一下,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一個特色。
以下是5種調味醬的製作方法,為了更容易看懂,我把原來的計量單位杯和勺等,換算成了我們熟悉的克,大家參考:
1.調味醬:醬油80克、糖40克、料酒30克、蔥末20克、蒜末20克、芝麻油20克,芝麻鹽 (將芝麻仁烤熟後拌上鹽,磨碎)適量、黑胡椒8克拌勻, 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松仁等;
2.甜醬:醬油300克、玉米糖漿200克、糖100克、水200克、薑汁20克、料酒50克、黑胡椒末15克、少許味精放入鍋中,小火煮至濃稠,放涼即可;
3.醋醬:醬油80克、糖20克、芝麻鹽10克、 醋40克、蔥末5克,蒜末5克拌勻即可;
4.芥末醬:將200克沸水慢慢注入150克芥末粉中,慢慢攪拌,直至在碗中形成平滑的芥末糊狀,將盛有芥末糊的碗放在蒸籠中蒸10-15分鐘後拿出;
在芥末糊中加入醬油20克、糖60克、醋100克、鹽20克,拌勻即可。
5. 香辣醬:將辣椒醬100克、醬油40克、蒜末20克、蔥末20克、糖20克、芝麻鹽20克、芝麻油40克放入鍋中,文火煮至濃稠,放涼即可。
這5種醬的口味不同,自具特色,但和我們的口味相差也不大,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有機會感受一下。
自然門美食e道哥 愛美食的江湖派,講真實的故事,說樸素的思想,交有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