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聞】連線萬裡外「遠望號」上的年輕人:我們和嫦娥有個約定

2020-12-14 大河報網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方式將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按照計劃,「嫦娥四號」經過26天的飛行,將軟著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從而完成「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由遠望3號、7號船組成的測量船隊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圓滿完成了海上測控任務。

  此次海上測控任務,由分處不同海域、相隔1100多海裡的遠望3號船和遠望7號船接力完成,兩船主要承擔運載火箭三級第二次點火至嫦娥四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初期的火箭測量和嫦娥四號著陸器的測控任務。這次任務,測量船隊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對首次執行地月轉移軌道段任務的遠望7號船而言,測控難度和風險挑戰非同尋常,任務中,遠望7號船發現目標及時,捕獲跟蹤穩定,數據錄取完整,信息處理交換正確。

  測量船隊女生合影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飛天夢想,嫦娥奔月是其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故事。從事航天遠洋測控事業的遠望人,長期與大海朝夕相處,更是具備了詩人般的浪漫情懷和氣質。當浪漫的人遇上浪漫的事,就會有更多的浪漫故事。今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了遠在萬裡之外海洋深處的遠望7號,了解了測量船上一群年輕人的故事,他們有剛剛來到遠望號上工作的「新手」,有寶寶即將出生等待他回家的爸爸,有愛情長跑10年還沒時間與女友走進婚姻殿堂的大齡小夥……浪漫故事的背後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辛,還有親人無盡的牽掛和付出。

  縱然相隔萬裡,

  我也一片痴心為你

  「我倆是高中同學,算算時間,在一起也有10年了。」平時看起來像硬漢的氣象工程師王岑,也有一段柏拉圖式浪漫愛情。

  王岑與女友

  梔子花香、情竇初開的季節,也是學習最緊張的時候。王岑和女朋友杜海琴互相鼓勁,互幫互學,最終杜海琴考上四川大學,王岑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留在了安徽。大學四年,遙遠的距離並沒有阻止他們愛情的升溫。「有一次她坐火車硬座坐了一天一夜,來安徽給我過生日,第二天一早又趕回去上課。」王岑滿臉洋溢著幸福。「後來我們相約攻讀研究生,由於她的成績很好,可以直接保送讀清華大學的研究生,但為了能與我在一起,她放棄去北京的機會,來到中科大陪我一起讀研。那幾年,是至今我們在一起最長的一段時間了。」

  幸福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研究生畢業後,王岑來到遠望號船工作,而杜海琴去了法國巴黎第六大學攻讀化學博士,他們從當初的異地戀變成了異國戀。由於白天黑夜倒時差、海上信息封閉和學習工作繁忙等問題,要很久才能打一次電話。「前年我們去了太原,去年去了廈門,你看!這是我們在鼓浪嶼拍的照片。」王岑興奮地翻出手機相冊裡的「存貨」。

  機房工作的王岑

  談到未來生活,王岑滿懷憧憬的說:「我們約定等她留學回來就結婚,結束10年的戀愛長跑,步入婚姻殿堂,因為她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嫦娥,我會像守護她一樣守望嫦娥,把完成這次嫦娥任務作為送給她的禮物。」

  你為我育子持家,

  我唯有用成功來報答

  氣象技師王金平,這個航次與往常有些不同。白天他忙於嫦娥任務的氣象水文預報收集工作,晚上總要擠點時間來,給家裡打個電話,時不時的不自覺樂呵起來。問他為什麼,他總是神秘不語。再三追問下,他終於道出實情:愛人就要生二胎了,預產期在嫦娥任務前後。

  氣象觀測的王金平

  「我跟我愛人約好了,如果生的是女孩子,就給她起個小名叫小娥子。」王金平說,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由於工作忙他沒能陪在妻子身邊,多年來一直感到內心愧疚,沒想到愛人生第二胎的時候,他竟然又遠在萬裏海疆。

  「你選擇了遠望,就選擇了奉獻,作為遠望人的家屬,我還是有這種思想覺悟的,你放心好了,我能行。」妻子善解人意,總是這樣勸王金平。

  王金平婚紗照

  王金平說,家裡人都很支持他,這麼多年來,每當電視上有報導遠望號的新聞時,一家人一早就守在電視機旁。在他們心中,能成為遠望人、航天人的家屬,同樣是倍感自豪的。

  多年的守護等待,

  只因知道你早晚會來

  「老水手」陳龍,已經在遠望號工作14年了,作為大齡男青年,他的婚姻一直是各級領導關注的「老大難」問題。這次完成任務回國後,他就將告別單身,迎娶「嫦娥」回家。

  工作中的陳龍

  陳龍和女友佔葉欣能修成正果,是歷經無數的理解和包容換回的。相識初期,兩個人堅定的認為,只要真心相愛,異地戀沒什麼可怕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由於長時間出海,每次「消失」都是幾個月,看到別人談戀愛都是成雙成對、花前月下,佔葉欣也難免心生抱怨。對於女友的埋怨,陳龍也只能默默承受。後來,佔葉欣從各大媒體上看到遠望7號船的報導,逐漸理解了他所從事的工作,慢慢的開始原諒甚至為他感到自豪,現在經常給她小姐妹說要嫁給了「大明星」。

  陳龍與女友

  兩個人的終身大事也隨著任務而改動,他們曾浪漫計劃去海南拍婚紗照,但由於出海前各項準備工作繁多,只好就在出海前草草地拍了個簡化版的。家裡定好的良辰吉日,也只能定在嫦娥任務完成後。「我們遠望人把對親人的浪漫和虧欠,都融在了嫦娥任務的精心準備中,完成好嫦娥任務,我就回家娶新娘!」陳龍高興地說。

  「一口玉中國,一瓦頂成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遠望人的家國情懷,就是最浪漫的情懷,遠望人與「嫦娥」們的約定是最堅貞的約定。

  連車都不會開,

  卻能駕駛兩萬噸遠望號

  顧敏,今年22歲,是遠望7號船的第一位女舵手。「連車都不會開的我,沒想過還能駕駛兩萬多噸的遠望號!」她有點靦腆地說。搞海上測控,對船舶航向和穩定度有著特殊的要求,任務時航向的改變,誤差不能大於0.5度,如果有絲毫的偏差,將會直接影響到測控精度,甚至是錯過測控時機,導致捕捉不到數據。

  操舵中的顧敏

  所以,舵手開船那可是馬虎不得!為了能在短時間內儘快掌握崗位知識,確保在出海時正常參加任務,顧敏與自己較真起來,一有時間就「纏著」駕駛員和其他船員請教問題、晚上熄燈後經常一個人到學習室加班學習業務、到聲音混雜的機艙練習聽令……最終她順利通過出航前的崗位考核。如今的顧敏不僅在崗位上能獨當一面,船上各項活動也總能看到她的身影。業餘時間,她還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擔任船上廣播員、主持人,有重大晚會時,還會經常上臺表演相聲、小品、舞蹈等節目,為船員們的海上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北方小姑娘暈船厲害

  每天堅持到駕駛室值班

  沈律辰,從蘇州大學畢業來到遠望7號船剛滿一年。對於一個北方小姑娘來說,出海更多的是好奇和新鮮,可是,大海用實力狠狠地「滿足」了她的好奇。記得上半年首次出航,陌生的航線,惡劣的海況,讓很多老船員都產生了暈船反應,她更是暈得昏天黑地。很多人都只能躺在床上來緩解暈船的不適,可她依舊堅持每天到駕駛室值班。

  沈律辰在海圖作業

  駕駛室是全船最晃的地方。她咬緊牙關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下去,自己可以克服暈船的,故事卻沒有像勵志小說的結尾那樣,她最終還是倒下了。崗位上的同事讓她回去休息,她也不再逞強。從駕駛室出來的她,面色蒼白,欲吐又止,扶著牆慢慢走回了宿舍。次日清晨,旭日東升,熟悉的崗位上又出現了她忙碌的身影。在此次嫦娥任務中,她的身上已毫無稚嫩的氣息,經過大海的錘鍊,她已經能夠沉穩應對各種複雜海況,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船隊裡最忙碌的姑娘

  哪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蘇靜,可能是這群姑娘中最忙的一個人。前一刻還在底層船艙整理庫房,現在有可能就在會議室布置會場,還沒等她來得及喘口氣,下一刻又要去上甲板掛橫幅插彩旗。小姑娘的老家在山東,她的身上瀰漫著山東大漢的灑脫氣質,幹起活來風風火火、說起話來乾脆利落。來到遠望號之前,她在社會上幹過很多工作。

  工作中的蘇靜

  到了這裡,才真正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事業舞臺。「媽媽,我們剛剛完成了嫦娥任務,電視裡有直播的!」剛撥通家裡的電話沒聊幾句,船內廣播裡就傳出找她的消息,匆匆和媽媽道聲別,她又急忙投入到下一項工作中去了。

  誰說女子不如男,正是有了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的勁頭,才繪就了遠望號上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在馳騁大洋、牧星海天的疆場上,書寫她們無悔的青春之歌。

來源:智慧新鄉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遠望船隊護送「嫦娥」奔月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高超 亓創 我國24日凌晨用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5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
  • 遠望3號船精準護送嫦娥五號穿越黑障
    此時,部署在印度洋某預定海域的遠望3號船是返回器進入大氣層接力測控的「第一棒」,船舶安全航渡、精準測控目標,高標準完成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順利護送返回器成功穿越黑障區,為嫦娥五號安全「回家」提供了關鍵測控支持。嫦娥五號採用俗稱「打水漂」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
  • 遠望3號已抵達任務海域 迎接嫦娥五號歸來
    遠望3號已抵達任務海域 迎接嫦娥五號太空歸來記者今天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攜帶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嫦娥「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長徵八號公開亮相!
  • 「遠望5號」測量船將為「嫦娥」保駕護航(圖)
    關鍵詞:中日探月衛星中國「嫦娥」  比日本「女神」先進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設計「嫦娥一號」平臺和通訊的工程師高放向記者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平臺源自「東方紅三號」衛星,衛星箱體設計也基本相同。據透露,「嫦娥」為2.22米×1.72米×2.2米的六面立方體。加上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最大跨度可以達到18米,約有兩間房子的長度。
  • 護送嫦娥五號「回家」 遠望3號船抵達任務海域準備就緒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郭超凱 高超 亓創)記者16日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嫦娥「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遠望3號船將護送嫦娥五號穿越黑障
    #遠望3號船將護送嫦娥五號穿越黑障#】攜帶著約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遠望3號船已抵達測控任務海域,對任務海域的流速、流向、風向、風力等環境進行調查,各項模擬演練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遠望7號 大洋之旅
    遠望7號船長224.9米、寬27.2米、高44.2米,滿載排水量27000噸。在大洋上,如何駕駛這樣一艘巨輪呢?1996年出生的顧敏是遠望號上第一位女舵手。雖然有4年的航海經驗,但是此次大洋之旅,始終不敢怠慢,聚精會神地瞭望著海面情況。由於海面上沒有參照物,她還需要及時觀察觀測儀表和雷達的數據。
  • 我國2艘遠望號船聯手護送「嫦娥五號」飛天
    今天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 5 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2艘測量船分別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火箭升空飛行約6分鐘後,遠望 6 號船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火箭升空飛行30多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船上各系統迅速捕獲目標、精準實施跟蹤,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並利用器箭分離前後遙外測數據計算探測器入軌參數。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 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原標題: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嫦娥五號」順利飛天 2艘遠望號船在太平洋深處護航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4日電 (見習記者 席聰聰 通訊員 高超 亓創 胡孟哲 倪棟梁)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 5 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
  • 「嫦娥五號」將擇機發射 「遠望3號」今日駛離碼頭 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按照實施方案,「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擇機發射。今天(11月19日)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標誌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開啟年底任務衝刺模式。
  • 西方主持人報導嫦娥5號新聞時一臉酸相,網友:嫉妒使你醜陋
    嫦娥5號探測器著陸帶回月壤,舉世成就打翻了某些人的自尊心。近日,我國嫦娥5號探月工程成功結束,飛行器帶回了從月球上面挖出來的月壤並成功返回陸地,可就在舉國歡慶之時,西方媒體的報導明顯變了味兒。德國DW新聞電視臺英文頻道在例行播放中國嫦娥五號探月新聞的時候,主持人失去了以往播報新聞時候的熱情,轉而用非常輕浮喪氣的態度播報此次事件。接下來是旁白開始播報:「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號返回艙將於今天晚些時候在蒙古著陸。船上有大約兩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塵埃。
  • 國產麒麟作業系統:為遠望六號新一代測量船裝上中國大腦!
    國產麒麟作業系統:為遠望六號新一代測量船裝上中國大腦!遠望6號船是我國第三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此次出航是該船完成大修改造後首次執行海上測控任務。據報導此次大修,遠望6號船安裝11套大型天線,新增設備111套,船舶動力測控設備集成度得到提高,可靠性和操作性更強,中國電子旗下國產麒麟作業系統得到了應用驗證,船上各類型設備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 遠望5號船自太平洋凱旋
    解放軍報南京8月10日電( 高超、記者安普忠)今天上午9時許,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以及亞太6D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平安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此次遠洋航行,遠望5號船累計海上作業58天,安全航行15000餘海裡。
  • 【紫牛新聞】在愛爾蘭婚禮上搞笑樂翻天,這個段子手...
    本文原標題:《【紫牛新聞】在愛爾蘭婚禮上搞笑樂翻天,這個段子手新娘是揚州姑娘》原創:紫牛新聞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日前,一位中國新娘的愛爾蘭婚禮在網絡上熱傳。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神舟十號海上任務紀實
    半個多月晝夜奮戰,101個圈次,134個弧段,船員們堅持海上就是戰場,出徵遠航就是上戰場。把每一次當第一次,每一圈當第一圈,狠抓針對性訓練,嚴密組織船內聯調、全區合練和應急預案演練,以精湛嫻熟的技戰水平贏得了神舟十號海上試驗任務的全面勝利。
  • 精銳盡出,遠望號船隊保障「嫦五」飛天
    11月24日5時45分,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的宣布,遠在太平洋的兩艘遠望號船,幾乎在同一時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雖遠在大洋之上,但遠望人同樣激動與自豪!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嫦娥五號飛天,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精銳盡出。今年9月,遠望號火箭運輸船編隊出海,優質高效完成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及貨櫃海上運輸任務。
  • 明明有3000牛大推,嫦娥5號返程為何先用4臺150牛小推?
    嫦娥5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2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4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這4臺小發動機正常關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把8.2噸的嫦娥5號初期的組合體從地面起飛,發射到越過這個36萬公裡高的地月引力平衡點,需要消耗六七百噸的燃料和氧化劑。而返回時的剩餘組合體的總重只剩下不到4噸,只需要再助推消耗幾百公斤的燃料,就可以脫離月球的引力回家了。不過這裡似乎有一個疑點。這就是目前嫦娥5號軌道器上,還有一臺3000牛的,較大的主發動機。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_新聞中心...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