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傳奇》桑黛篇:因緣際會天註定,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2020-12-09 柿子樹下說情感

關於死亡,總是充滿好奇,好想知道關於死亡的一切,我們為什麼會死,死後會去哪裡,有前世今生嗎?為什麼會不記得前世的事情,難道真的是喝了孟婆的那碗湯嗎?

關於孟婆,大多的故事把她塑造成種齜牙咧嘴、佝僂著背的老太婆形象,甚至有點恐怖,卻沒有更多的筆墨去寫關於她的故事。

《孟婆傳奇》桑黛篇,這裡的孟婆不同以往,她美麗、善良、助人、達觀是美的化身,作為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個體,在一個宏大的前生今世故事中,也有著自己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作者李莎,李莎,希達工作室創辦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學研究生、香港大學整合行銷碩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專業。著作有《李莎的生活隨想》《孟婆傳奇:渥丹篇》《孟婆傳奇:桑黛篇》,李莎書寫的孟婆,故事驚心動魄、優美動人,她以女性的視角,呈現了一個美麗動人,聰明善良、性格剛烈的孟婆,用孟婆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因緣際會,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因緣際會早已註定

桑黛是這一屆的孟婆,生的極美,但是待人卻十分冷清。眾人接近她時,她總是客氣又疏遠,叫人挑不出錯來。

每日公務便是熬湯,並維護奈何橋的秩序,這些年來度化的人中,也有許多孟婆的故人,有認出她來欲上前搭話的,她都都輕輕閃開,一臉冷清,也有人指著她的鼻子大罵畜生,也不見她又半分惱怒,似乎永遠不會有什麼情緒起伏,只是手掌一碗孟婆湯,輕輕立在一旁。

直到孟婆桑黛與一名心存執念的錢婆婆達成契約,幫助其找回自己曾經賣掉的女兒,完成轉世輪迴。桑黛的故事也漸漸拉開序幕。

原來她曾是戰敗國公主的女兒,卻因緣際會嫁給了戰勝國的國王,又因母親始終未放下家國讎恨,起兵奪城,丈夫成染與母親拔刀相見。夾在中間的桑黛,痛苦不已,選擇帶著未成形的胎兒一起結束生命。

最後在找到錢婆婆女兒的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成然,當初的恩怨情仇再次歷歷在目,只是物是人非,重新審視,才幡然醒悟,因緣際會天註定,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幫助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羅曼,羅蘭曾說過:「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

生而為人,幫助別人就是成全自己,這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有機會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幸福,可以積攢我們的福報、我們的功德。

道長意外救了桑黛女兒的魂魄,悉心撫養,卻因為桑黛的父親成染給還未成形就夭折的女兒修建了寺廟,積累了福報,使得道長的修行進步飛快,得道升仙。

而成染因為救了不願被逼為娼險些凍死餓死的桃汐,帶回陵園悉心照料,給予桃汐父親般的關懷,卻不想眼前的女子正是自己的女兒。

驚心動魄的故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和事,卻好似蝴蝶效應,都被牽扯其中,而且皆因幫助別人最後成全了自己。

古人云,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來自積陰德。如果我們在幫助一個人,不是為了幫助別人累積未來的人脈,更不是為了所謂的投資與回報,那麼我們的助人行為往往會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一定的祝福。

種善因得善果

本來高中狀元,卻不想因為留戀煙花之地,給煙花子女題字,就錯失功名,而本來只是探花的他,寫文遠不及狀元,卻意外被皇帝看中,委以重任,為何?

原來,早年間探花的父親是走街串巷回收舊衣物的,有一天晚上,回到家裡發現收的一件衣服裡藏有100銀元,當下便立即返回找到那家,要歸還銀元,卻不想看見這一家三口上了吊,只留一個嬰兒在床上啼哭。

探花父親見狀,趕緊走上前去,一摸三人還有氣,趕緊救了下來,便問為何如此。得知原來這家被惡霸盯上,要求3日拿出300銀元,可是湊來湊去,只有100銀元,眼看著不夠,想到日後惡霸來了也沒好結果,又想到多次見過探花父親,感覺為人不錯,就把錢放進舊衣,作為贈與。

探花父親了解後,寬慰道自己有辦法湊足,叫三人耐心等候。於是回到家中,變賣租屋,又挨家挨戶去借,終於湊足300銀元,幫助那家人擺脫惡霸。

有因必有果,探花的父親救人於危難,積了福報,落在了兒子身上,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往往是為自己鋪路,因緣際會天註定,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相關焦點

  • 東臺,蘇州,因緣際會!
    東臺,蘇州,因緣際會!地處長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東臺因緣際會,深化拓展與蘇州的全方位合作。今天(11月28日)下午,在如詩如畫的「東方水都」「園林之城」——蘇州,市委、市政府舉行創新發展投資說明會,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客商以及蘇州、上海等地與東臺新特產業相關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校機構、重點企業、行業領軍人才等嘉賓客商300多人參加活動,達成了一批新的戰略投資意向項目。
  • 佛學智慧|菩薩道修行,讓因緣際會,更提醒我們需善待一切!
    受疫情的影響,相信很多人對待生活以及價值觀有了許多改變。我們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過完這個年,這場疫情結束的背後,我們是否更懂得了,當一切因緣際會時,我們是否更應當「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 佛說:你的姻緣,天註定
    可經歷過一些人和事後,心態有了變化,似乎冥冥之中,有雙看不見的手,在掌控我,不論我怎麼折騰,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或許這麼說有些玄乎,有點唯心主義,但有些言語,是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讀懂的,就像這句:你的姻緣,天註定。
  • 一切偶然,都是因緣際會下的必然
    經常有人會問教主,你為什麼會兜兜轉轉還是選擇了做茶?教主回答,趕巧了吧。 那你為什麼總能找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茶呢?嗯,趕巧了吧。 那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喜歡和你聊茶,喜歡找你喝茶呢?可能,還是趕巧了吧。
  • 源自梵文的因緣際會——一位仁波切的文化交流故事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源自梵文的因緣際會——一位仁波切的文化交流故事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5月中旬,一場拍賣會在北京舉行。拍品是四川阿壩更巴美多寺住持格桑多傑仁波切所作44幅梵文、古藏文佛經書法和唐卡,所得將用於梵文研究推廣和公益。
  • 因果關係是所有事物都是因緣際會和合變化的無始無終無自性
    佛教的因果關係,本質上說的是所有事物都是因緣際會和合變化的,無始無終無自性。換做我們更熟悉的一個德國人的話來說,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而且具有普遍聯繫性。。每件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內因(因)和外因(緣)。
  • 下一周起,煙花風月因緣際會,桃花星落定,舊愛回身,深情相許
    水瓶座人生中,水瓶座不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尤其是在遇到不確定的事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性格,穩紮穩打地往前走,決不會有任何的衝動,因為水瓶座明白,一時的衝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最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但水瓶座知道,雖然自己情商很高,也能及時解決各種問題
  • 武昌七日:一次影像與城市的因緣際會
    對一個熱愛攝影的人而言,行走中拍攝是探尋一座城市的最佳形式,為了使漫無邊際的行走變得有章可循,而又不僅僅是獵奇式的浮光掠影,工作坊的把「再發現」的對象指向了城市生活中的煙火氣息,用一種見微知著的日常視角,發現一片城區在經歷了2020年春天一場漫長的隔離之後的復甦重啟。
  • ...可以確定的是,這位當選總統因緣際會搭了一些順風車,最受關注的...
    媒體稱,可以確定的是,這位當選總統因緣際會搭了一些順風車,最受關注的數據表明 不同的新冠疫苗都能實現承諾。Vantagepoint Investment Advisers首席投資官Wayne Wicker說,政治上令人鬆了一口氣,加上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驚喜,確實使市場喜出望外。沒有人會料到本月份會如此讓人驚豔。
  • 釋淨空:每個人、每一樁事情,都有宿世的因緣
    每個人、每一樁事情,都有宿世的因緣,世間沒有偶然的事情,決定有宿世的因緣,真正是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佛家講果報有三種,第一種「現報」,凡是果報都有因、都有緣,因緣果報。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緣是現前的,現在所遇到的機緣,把你阿賴耶識裡面這些業因又牽引出來,於是變成現前的果報。
  • 佛教:因緣和合而生,這3種人可以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佛教:因緣和合而生,這3種人可以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佛曰,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佛教緣起論中認為,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森羅萬象,這些都是因為有因緣和合而生起。而最後的消失,也是因為因緣散盡。這裡的「因緣」不是婚姻愛情關係裡的「姻緣」。比如:芸芸眾生的一次相識,這就是因緣之一;再比如,你今天點開了這篇文章,這也是我們之間的姻緣;再或者,今天馬路上兩個發生刮擦的開車人,為此發生了爭吵,這也是因緣。只不過世間的因緣同樣也有著善緣,和惡緣之分。所以佛家認為,「因緣」也可以稱為因果。
  • 三本高質量修真小說:因緣際會登絕頂,諸天萬界我為顛,值得推崇
    因緣際會登絕頂,諸天萬界我為顛!李昊重生之鴻蒙初開之時,修煉《鴻蒙掌天訣》,終於踏上諸天萬界之巔,從此逍遙諸天萬界,最終收服諸天萬界,達成超脫!註:第一卷為洪荒,往後還有其它卷作者:軒轅昊天滅天十字訣洪荒末時戰四方春風何年度玉門?
  • 讀《孟婆傳奇:渥丹篇》有感
    嘗孟婆湯藥 悟別樣人生就像作者在前言中中提到的「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孟婆。或許,每一個人想像中的孟婆都是截然不同的,包括那碗「孟婆湯」的滋味和功效,也是眾說紛紜。」每個人所掛念的今生不盡相同,或是掛念愛人情深,或是掛念家人朋友亦或是放不下凡塵的金錢利祿,正因如此每個人心中那個帶走自己掛念的孟婆自也不盡相同。跨過這座奈何橋,你可知你心中的孟婆為何人?本書借孟婆的故事,用作者的筆觸譜寫獨一無二的孟婆傳奇,悟不同凡響的別樣人生經歷。忘卻了自己的前世的渥丹成為孟婆之後。
  • 臺灣人看大陸:青年因緣際會 互放火花光亮
    臺灣人看大陸:青年因緣際會 互放火花光亮 2016-10-24 09  不同於臺灣的一、二、三類組,大陸將學科分類為文科和理科,其分類和所習科目與臺灣大致相同,然而在臺灣屬於理組的地球科學,卻有部分內容是含入地理,規在了大陸的文科。其後對大學專業的選擇與考試制度,便也會根據文理的選擇而分流。  話頭沿襲考科,於是我們談到了各自所學的專業。發現「漢語言文學」和「中國文學」在兩岸同屬文學院,其所學與在大學中的定位也相似。
  • 因緣起,因緣滅
    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因果定律,稱之為「緣起」。
  • 因緣際會,屬於你的果報逃不了
    果報大致有三種: 一種是現世報。所謂現世報就是今生作惡今生報。這在我們看來是最殘酷的,而實際上卻是最好的。因為從作惡到發生結果之間距離比較短,還沒有養成非常惡劣的習氣,報的結果較小。就像我拿的這個杯子,扔到一米高,掉下來是快一點;不過掉下來之後頂多也就是裂成幾半而已,碎得不是很嚴重。
  • 《風味人間》:食物訴說的正是人與人之間妙不可言的因緣際會
    當看到數十種甚至上百種中外美食,在攝製組的精心勾連和巧妙安排下,妥帖和諧地歡聚一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編導們歷盡艱辛為我們挖掘全球美食背後的種種關聯和淵源,實質上是為我們找到了與世界相聯結的種種奇妙緣分。
  • 佛教高僧:人為什麼會「倒黴」?把這因果搞明白,就都知道了
    導語佛教有言,種諸善因,得諸善果。因果二字對佛教而言是放在很重要的地位的。佛經中就認為,無論是誰,種了因必得果,因緣果報,絲毫不差。不管我們的行為如何,最終都會承擔相應的後果。因此對於佛教而言,如果你一段時間很"倒黴"那便是你前一段時間裡面種下了這種"倒黴"的因。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一切都是註定好的。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