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總是充滿好奇,好想知道關於死亡的一切,我們為什麼會死,死後會去哪裡,有前世今生嗎?為什麼會不記得前世的事情,難道真的是喝了孟婆的那碗湯嗎?
關於孟婆,大多的故事把她塑造成種齜牙咧嘴、佝僂著背的老太婆形象,甚至有點恐怖,卻沒有更多的筆墨去寫關於她的故事。
《孟婆傳奇》桑黛篇,這裡的孟婆不同以往,她美麗、善良、助人、達觀是美的化身,作為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個體,在一個宏大的前生今世故事中,也有著自己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作者李莎,李莎,希達工作室創辦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學研究生、香港大學整合行銷碩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專業。著作有《李莎的生活隨想》《孟婆傳奇:渥丹篇》《孟婆傳奇:桑黛篇》,李莎書寫的孟婆,故事驚心動魄、優美動人,她以女性的視角,呈現了一個美麗動人,聰明善良、性格剛烈的孟婆,用孟婆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因緣際會,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因緣際會早已註定
桑黛是這一屆的孟婆,生的極美,但是待人卻十分冷清。眾人接近她時,她總是客氣又疏遠,叫人挑不出錯來。
每日公務便是熬湯,並維護奈何橋的秩序,這些年來度化的人中,也有許多孟婆的故人,有認出她來欲上前搭話的,她都都輕輕閃開,一臉冷清,也有人指著她的鼻子大罵畜生,也不見她又半分惱怒,似乎永遠不會有什麼情緒起伏,只是手掌一碗孟婆湯,輕輕立在一旁。
直到孟婆桑黛與一名心存執念的錢婆婆達成契約,幫助其找回自己曾經賣掉的女兒,完成轉世輪迴。桑黛的故事也漸漸拉開序幕。
原來她曾是戰敗國公主的女兒,卻因緣際會嫁給了戰勝國的國王,又因母親始終未放下家國讎恨,起兵奪城,丈夫成染與母親拔刀相見。夾在中間的桑黛,痛苦不已,選擇帶著未成形的胎兒一起結束生命。
最後在找到錢婆婆女兒的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成然,當初的恩怨情仇再次歷歷在目,只是物是人非,重新審視,才幡然醒悟,因緣際會天註定,種下善因會有善報。
幫助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羅曼,羅蘭曾說過:「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
生而為人,幫助別人就是成全自己,這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有機會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幸福,可以積攢我們的福報、我們的功德。
道長意外救了桑黛女兒的魂魄,悉心撫養,卻因為桑黛的父親成染給還未成形就夭折的女兒修建了寺廟,積累了福報,使得道長的修行進步飛快,得道升仙。
而成染因為救了不願被逼為娼險些凍死餓死的桃汐,帶回陵園悉心照料,給予桃汐父親般的關懷,卻不想眼前的女子正是自己的女兒。
驚心動魄的故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和事,卻好似蝴蝶效應,都被牽扯其中,而且皆因幫助別人最後成全了自己。
古人云,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來自積陰德。如果我們在幫助一個人,不是為了幫助別人累積未來的人脈,更不是為了所謂的投資與回報,那麼我們的助人行為往往會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一定的祝福。
種善因得善果
本來高中狀元,卻不想因為留戀煙花之地,給煙花子女題字,就錯失功名,而本來只是探花的他,寫文遠不及狀元,卻意外被皇帝看中,委以重任,為何?
原來,早年間探花的父親是走街串巷回收舊衣物的,有一天晚上,回到家裡發現收的一件衣服裡藏有100銀元,當下便立即返回找到那家,要歸還銀元,卻不想看見這一家三口上了吊,只留一個嬰兒在床上啼哭。
探花父親見狀,趕緊走上前去,一摸三人還有氣,趕緊救了下來,便問為何如此。得知原來這家被惡霸盯上,要求3日拿出300銀元,可是湊來湊去,只有100銀元,眼看著不夠,想到日後惡霸來了也沒好結果,又想到多次見過探花父親,感覺為人不錯,就把錢放進舊衣,作為贈與。
探花父親了解後,寬慰道自己有辦法湊足,叫三人耐心等候。於是回到家中,變賣租屋,又挨家挨戶去借,終於湊足300銀元,幫助那家人擺脫惡霸。
有因必有果,探花的父親救人於危難,積了福報,落在了兒子身上,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往往是為自己鋪路,因緣際會天註定,種下善因會有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