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立功
匯集了河南當代著名作家李佩甫主要作品的《李佩甫文集》,近日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共15卷,490餘萬字。長篇小說卷中包括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生命冊》、「中國好書」獎的《平原客》、最新長篇小說《河洛圖》,以及當年引起文壇震動的《羊的門》等;中篇小說卷收入了作家負有盛名的代表作《無邊無際的早晨》《學習微笑》等;短篇小說卷收入了他膾炙人口的名篇《紅螞蚱,綠螞蚱》《畫匠王》等;散文卷是作家的首部散文集,時間跨度30餘年。
李佩甫是河南本土作家中第一位獲得茅盾文學獎者,他自1978年發表處女作開始,一直筆耕不輟,40餘年創作了490餘萬字。作品曾榮獲茅盾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好書」獎、人民文學獎等20多種文學獎項。「對文學的熱愛,是我一生的命題。」李佩甫曾如是說。他堅持以理想光芒照耀下的批判精神來透析社會、剖析人性,對時代變遷進行深入思考和表達,體現了一個作家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
省文聯和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日前舉辦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省文學界、出版界的作家、評論家、出版人齊聚研討《李佩甫文集》。
「李佩甫是河南最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也是最勤奮和持之以恆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根植中原沃土的經典之作。」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王守國說。
「在全國文學版圖上,李佩甫是中原作家的代表,文品和人品都是一流的。從李凖到張一弓再到李佩甫,他們代表了河南本土作家的創作水平。」河南省文學院名譽院長、著名作家張宇評價道。
「他的作品具有現實主義的大氣象。在當代中國文壇,他屬於極少數具有大責任、大情懷的品質型、厚重型作家。」評論家劉海燕說。
「他掌握了文學的根本的東西,一直寫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他最終找到了一個點:中原。他把他所有的人物都安放到了中原這片土地。」作家墨白從地域性觀照李佩甫的文學寫作。
「前輩們的身影很高大,為青年作家開闢了車轍和方向。」在省作協副主席、作家喬葉心中,李佩甫的創作是後輩作家持續創作的動力。
「李佩甫是用小說的形式在寫詩,屬於小說家中不寫詩的詩人。文集組成中原大地的文學物候表,河流、大地、社會、人物,裡面有文學四季,文學二十四節氣。」省文學院副院長、詩人馮傑說。
「《羊的門》完成了作家對一塊土地的認識。新世紀的20年,由《羊的門》開啟的『平原三部曲』系列,是李佩甫創作的爆發期。」著名評論家孫蓀審視李佩甫創作生涯40年,並以所書杜甫《望嶽》書法相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詩意,不但是對作家文學創作成就的概括,更有對老友文學創作新的期待與祝福。
《李佩甫文集》是集李佩甫40餘年創作之大成,也見證了李佩甫從平原出發,書寫中國和世界的文學履跡,是作家創作成就與文學歷程的集中體現。河南文藝出版社社長薛冠華認為,《李佩甫文集》的出版,是當代河南文學的階段性成果,是厚重河南、文化河南的一張名片,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重要成果之一。
2020年12月4日《河南日報》第19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