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張瀅瑩 文學報
第三屆南丁文學獎
今天上午,第三屆南丁文學獎在鄭州揭曉,作家李佩甫憑藉長篇小說新作《河洛圖》獲獎。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南丁文學獎評委李敬澤為李佩甫頒獎。領獎時,李佩甫表示,相比於40年前那張引領他跨入河南文學界的表格,如今的獲獎,是來自南丁老師的一張「新的表格」。
李佩甫在頒獎現場
南丁文學獎以已故作家、河南文學領軍人物南丁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中原作家群建設和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2018年,該獎項由河南省文學院等發起舉辦,由瓦庫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用以表彰最近一年中創作出優秀文學作品的在豫或豫籍作家,每屆獎金不低於10萬元。前兩屆獎項分別授予了作家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天黑得很慢》、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家長》。
「南丁文學獎是凝結著中原文學共同體深厚情誼的一個獎。」李敬澤表示。自確立起,一個文學獎項就不斷以品質和內涵積累著自信,進而發揮其在獎掖、鼓勵層面的意義,和在地域乃至更開闊的文學視野下發揮重要影響。「舉辦至第三屆,獎項已擁有足夠自信,希望第四屆、第五屆南丁文學獎更加成為一個用於確立、用於發現的獎,越來越成為一個能夠深刻銘刻在作家創作和成長道路上,成為他們創作生涯中獲得至關重要的自信和肯定的一個獎,對此我充滿信心。相信它會成為中原文學和文化上閃亮的坐標。」
李佩甫作品 《河洛圖》
授獎辭中指出:「李佩甫的創作與中國新時期文學一同起步。他持續對中原鄉土進行書寫,堅持以理想光芒照耀下的批判精神來透析社會、透析人性,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通過多線並進的結構,溼潤、詩意而又蘊含意味、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對社會的深刻理解,繪就了中原農民的生存史、進城者的精神史、『背著土地行走』的知識分子的心靈史,涵蓋近70年時代變遷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一個專業寫作者應有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長篇小說新作《河洛圖》深入歷史的深處,將大量民間和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河洛康家這個中國『活財神』的創富傳奇,於商業韜略中體現生存智慧,揭示綿延不絕的國人心靈秘史和民族命運密碼,透視歷史、燭照現在、洞見未來,顯示出李佩甫不懈的社會關懷、思想探索和藝術堅守。」
(本報曾於年初就這部新作對作家進行深度訪談,詳情可點擊連結進入閱讀: )
站在領獎臺上,李佩甫面對南丁塑像默然肅立,深深鞠躬。他隨即表示,將捐出全部獎金,用於支持《南丁紀念文集》的出版以及獎勵提名獎獲得者。
南丁先生塑像
回望與南丁先生相識的那段歲月時,李佩甫數次哽咽落淚,恍惚中似乎覺得先生仍坐在臺下,而他還是那個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當年老師在的時候,領著我們參加很多文學活動。只要老師坐在那,我們就很坦然很放肆很自如。後來老師走了,再參加活動的時候,揚著一頭白髮卻感覺很不安很拘謹,忽然覺得後面沒有人坐鎮了。」他憶及四十年前南丁先生在一次會議中感慨於河南當時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創作的短板,提出「拉起一支中長篇創作的隊伍」,正是在這個口號之下,包括李佩甫在內的一批青年作家慢慢走近了河南文學,也走近了南丁先生。「我仍記得四十年前的夏天,老師揣著一個黑色小兜,在一個會上把我叫出去交談,後來又給了我一張表格讓我填寫,從此使我進入了河南作家的隊伍。」如今的獲獎,於李佩甫而言也許是在文學道路上的又一次出發:「敢於站在這裡,我認為是老師給我的一張新的表格。」
「南丁先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和園丁,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到了中原文學的建設和發展上。」河南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邵麗的話,將許多人的記憶拉回了多年前的文學現場。南丁先生曾任河南省文聯主席,主持創辦了《莽原》《散文選刊》等多種文學期刊,是河南當代文學60多年發展歷程最完整、最重要的親歷者和領導者之一。52歲起,南丁先生擔任河南省文聯主席,後任河南省作協主席,在此期間,他不斷壓縮自己的文學創作空間,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河南文學事業的建設中。在上世紀80年代初,河南文學界已有許多作家漸漸嶄露頭角,他們從事著農民、工人、教師、幹部到編輯、記者不等的職業,多分布各處、各自默默埋頭書寫。為發揮集群優勢,更好鼓勵和支持作家們的創作,南丁先生集合分散各地的創作力量,戲稱「搭個窩,你們在這裡下蛋吧」,「生蛋乎,不生蛋乎,全看你這雞了」。經他手調入文學崗位、包括夏挽群、田中禾、張斌、孫方友、李佩甫、鄭彥英、楊東明、齊岸青、趙富海等在內的作家群體成為了河南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從而對新時期「文學豫軍」的成長壯大發揮了關鍵作用。
嘉賓合影
南丁文學獎旨在推動新時代中原作家群創作繁榮,表彰最近一年中創作出優秀文學作品的在豫或豫籍作家。獲獎人選由南丁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評定。評獎委員會由以下人員組成終身評委:王守國、劉震雲、李佩甫、李敬澤、何弘、何向陽、張宇、邵麗、周大新(以姓氏筆畫為序)。南丁文學獎評選接受本獎各評委、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作協主席和副主席、本獎歷年的獲獎者、全國著名評論家等推薦的候選人,不接受個人申報。推薦候選人工作截止於每年9月1日前。候選人及其作品,由評獎委員會秘書處進行資格審查並形成長名單。長名單形成後通報給各評委,並接受其提名新的候選人。然後由秘書處進行篩選,形成不超過10人的短名單,從中產生得主。
本屆南丁文學獎最終入選的提名短名單的十部作品按發表出版的時間順序依次為:
提名作品:
谷禾《北運河書》
李佩甫《河洛圖》
侯鈺鑫《好大一棵樹》
李清源《箜篌引》
梁鴻《四象》
申劍《寸刀》
陳宏偉《陸地行舟》
張生《通向巴塔耶》
馮傑《北中原》
劉慶邦《女工繪》
入選本屆獎項的十部提名作品,囊括了從50後到80後等不同代際作家的創作,從題材上既有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也有散文、詩歌和理論創作,涵蓋了多個主要文體。作為評委之一,河南省文學院院長何弘認真閱讀了這10部作品,深感收穫良多,既欽佩不已又心懷感動:「這些作品充分表明了中原作家群、河南籍作家旺盛的創作力,以及在文學創作上的突出成就。基本上能夠反映一年來河南文學的成績。」
「在南丁先生的領導下,河南文學群落在中國文學版圖上豎起了重要的旗幟。」何弘說,「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懷念南丁老師,感念他為河南文學事業,為中原作家群無私奉獻的一切。」在他的記憶中,河南幾乎每一位作家都曾受過南丁老師的關心關懷,正是因為有南丁老師這樣的情懷、幫助和扶持,中原原作家群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以及河南文學界多年來老中青作家一直團結一致,維護著的良好創作氛圍。「相信整個河南文學界也會把南丁老師留給我們的這一筆珍貴財富繼承和發揚下去,共同推進河南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也以此作為對南丁先生的紀念和懷念。」何弘說。
何向陽、周大新、張宇、王朝紀等作家、評論家及多位提名作家、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的相關領導、中原作家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
新媒體編輯:張瀅瑩
配圖:本報記者攝、主辦方圖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李佩甫獲第三屆南丁文學獎:領取來自老師的一張「新的表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