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經開區北固鎮聯升村
村名片
聯升村位於遂寧經開區北固鎮,是園區唯一的省級貧困村,全村耕地面積1246畝,村民332戶1136人。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聯升村以突出民生為導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動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環境的改善,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大事記
●2014年,聯升村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
●2017年,聯升村與遂寧市碧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產聯式」合作扶貧,以村合作社181畝土地入股,參與碧茂公司在該村產業基地的生產經營並享受每年20%的利潤分成。
●2018年,聯升村爭取省級扶貧專項資金50餘萬元發展光伏產業,可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
●2018年,聯升村順利通過脫貧驗收,成功退出省級貧困村序列。
▲聯升村抓基建、強產業,於2018年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村美人富產業旺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李四海/攝
脫貧致富經
聚焦基建強基礎 發展產業增收入
聯升村換窮貌奔富路
遂寧經開區北固鎮聯升村因山高溝夾、道路不便,成為園區唯一的省級貧困村。如何順利實現「村摘帽、戶脫貧」?找到癥結所在是關鍵。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聯升村抓基建、強產業,並於2018年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村美人富產業旺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抓基建
村美人富產業旺
9月4日,從市城區驅車大約20分鐘便來到聯升村。放眼望去,一條4米寬的盤山公路蜿蜒開來,曾經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深入村子,記者發現,一條長約800米的產業路修建已接近尾聲。
據聯升村村委會主任朱建偉介紹,前期村裡修建了600餘米的產業道路,今年聯升村用好產業扶持資金,整合園區匹配的20萬元,繼續強化產業道路建設,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園持續穩定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方便村民出行,2018年以來,聯升村新建村道路2.2公裡,解決了88戶317人的日常出行不便問題,其中涉及貧困戶19戶47人,目前工程已完工,實現全村硬化道路到組。同時,通過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完成了小型水利工程方家堰塘和村裡的屯水田整治。
2018年5月,按照文化室建設「十個有」標準,聯升村建設好文化活動場地及相關文化活動器材,並開設農家書屋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比如為村民播放壩壩電影、舉行重陽節文藝匯演等,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2018年初,聯升村衛生室正式投入使用,並安排專業醫生為村民服務,解決了村民「看病難」問題。
基礎設施改善,還體現在民生服務上。在聯升村村道路旁,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引人注目。聯升村臨近城區,不少村民基於便捷的出行道路選擇到城區企業上班掙錢,可夜裡出行一直是個問題。太陽能路燈建設,有效解決了村民夜裡出行的照明問題。
「基礎設施改善讓村莊更美,也讓我們更舒心。」村民張鳳英的兒子在市城區一家電子企業上班,每月收入足夠支撐全家人的生活開支。她告訴記者,因為兒子腿腳殘疾,路沒有修通之前出門不便,如今道路修到了家門口,太陽能路燈按時照亮,這才堅定了兒子進城務工的決心。
強產業
拓寬村民致富門路
在聯升村柑橘果業園內,沉甸甸的果實已掛滿枝頭。村民劉蘭英和幾名村民忙著在果業園內鋤草。劉蘭英說,果業園建立後,她家的部分土地被流轉,她定期到這裡務工,每天收入80元。「活路輕鬆,比以前種地收入高了不少!」
眼前這片柑橘果業園是聯升村2017年發展的產聯式扶貧項目,今年將初見成效。為此,聯升村整合了村上51戶貧困戶的產業到戶資金10.5萬元、團市委幫扶資金11萬元、社會各界捐贈資金20萬元及其他資金共50萬元,成立了遂福養殖專業合作社,並引進遂寧市碧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技術和資金合伙人,由公司負責用專業的種植養殖技術來帶動聯升村發展,每年固定拿出3萬元給村集體經濟。
如今,通過碧茂農業的帶動發展,聯升村種下180餘畝柑橘、紅心獼猴桃、桃子等水果,還建起了魚塘。曾經的荒山變成了果園,閒置的水田變成了生態魚塘。村民通過合作社分紅、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據悉,碧茂農業在聯升村每年的土地流轉金支出約10萬元,每年的務工支出約20萬元。這兩項支出,為村民和貧困村民穩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在聯升村村道路旁,一棟紅色的鋼結構大棚正加緊建設。記者了解到,這是村裡新建的大型養殖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進一步帶動聯升村特色產業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穩定促進村民增收。」朱建偉表示,村裡將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用於村民分紅,優先推薦貧困戶到碧茂農業公司種植產業園務工。
與此同時,聯升村還依託離主城區近的優勢,將光伏發電項目建到了遂寧經開區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就近出售,為村集體經濟帶來穩定持續收入。
據團市委辦公室主任、聯升村第一書記楊桓介紹,村裡的光伏發電項目於2018年開始實施,2019年4月開始併網發電。光伏發電項目每年能為聯升村帶來5萬元到6萬元的集體收入。目前,光伏發電項目已成為聯升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壯大特色產業、夯實增收基礎,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下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楊桓說,聯升村將在已有特色產業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加速土地流轉,探索建立好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村民穩定增收。
新村新事
住房安全有保障
24戶貧困村民笑開顏
新修的水泥院壩寬敞整潔,院壩裡的花壇內鮮花綻放,堂前屋後收拾得乾乾淨淨。「院壩是年初修的,現在我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心情也舒暢了許多!」說起自家的居住變化,村民楊本群顯得格外開心。
楊本群家因病致貧,家裡的房屋還是上個世紀70年代修的老房,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不僅讓楊本群家脫了貧,還改善了她家的居住環境。2018年,村裡出資1.1萬元為她家的危房進行了維修加固。隨之而來的改廁、改廚更讓她家用上了自來水和燃氣灶。楊本群笑著說,家裡還添置了衣櫃、電視等新家具家電。看著家裡、村裡的變化,她覺得未來的日子格外有奔頭。
為滿足貧困戶脫貧退出「一超六有」的標準,聯升村於2018年完成了17戶貧困戶的C、D級危房改造工作、7戶易地搬遷戶的房屋搬遷工作,村裡24戶貧困村民笑開顏。
百姓幸福事
「只要人勤快,致富就有希望!」
每天清晨,遂寧經開區北固鎮聯升村11組的貧困戶馮慶明都起得很早。他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出準備好的玉米粒,來到房後的山林裡餵散養的土雞、土鴨。看到奔湧而來搶食的家禽,馮慶明高興地說:「只要人勤快,致富就有希望!」
馮慶明通過種植養殖順利實現脫貧。李四海/攝
據介紹,馮慶明身患慢性疾病,為治病花光了家中僅有的積蓄,日子過得緊巴巴。2013年12月底,馮慶明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是向政府等靠要,還是自力更生?馮慶明自從被識別為貧困戶那一刻起,便立下了脫貧目標:「我們有手有腳,要靠發展產業來脫貧!」
2015年,馮慶明和兒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決定發展家庭養殖。他們第一批購買了600隻雞苗。為降低病害風險,他將基地建在房後的樹林深處,主要採取散養方式。
「把雞放養在山中,山裡的青草、昆蟲成了天然飼料,不僅降低了飼養成本,而且肉質鮮美。」說起散養的優勢,馮慶明打開了話匣子。2015年,馮慶明養殖收入超過18000元,加上新農保、低保補貼、糧食直補等政策,他一家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2017年,馮慶明向銀行貸款5萬元,購進第二批雞苗2400隻。馮慶明的兒子為減輕家庭負擔,在第一書記、村兩委和幫扶部門的幫助下,來到市河東新區項目工地務工。2019年,馮慶明一家家庭純收入達到33917元。
「今年我養了200多隻家禽,除了雞鴨鵝,我還種植了水稻、玉米。」馮慶明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雖然他已經脫貧,但還要繼續努力,做到脫貧後不再返貧。
人物訪談
聚焦產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
——訪遂寧經開區北固鎮黨委書記冉龍華
聯升村作為遂寧經開區北固鎮唯一的省級貧困村,已於2018年底順利退出貧困村序列。該村是如何聚焦產業扶貧、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記者日前採訪了遂寧經開區北固鎮黨委書記冉龍華。
據冉龍華介紹,2018年來,北固鎮組織資金1000餘萬元實施了C、D級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醫療代繳、免費體檢、大慢性病認定、衛生扶貧、防貧保險、村道路、小型水利及安全飲水治理、安全用電等扶貧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戶和相關村的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
「目前,全鎮貧困人口159戶483人已實現全部脫貧。」冉龍華告訴記者,為增加聯升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該鎮引進了遂寧碧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產聯式合作,由村級合作社(遂福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同流轉本村土地230餘畝,投資400多萬元發展水果種植、水產養殖。同時,利用市扶貧專項資金50萬元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於2019年4月建成並實現併網發電,月均發電量約5000度,2019年8月已結算第一筆發電收益(5-8月的發電收益)1.8萬元,全年總收益5萬餘元。
扶貧先扶志。今年,北固鎮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截至目前,在全鎮共開展業務技能培訓2次,培訓100餘人次,向參訓貧困戶贈送雞苗3800餘只。舉行區內大型企業進村招聘會2次,發放、張貼招聘啟事1000餘份,解決了166名貧困人口就業問題,其中104人選擇進本地企業務工,有力保障了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同時,北固鎮充分利用產業扶持基金,大力支持貧困戶增收脫貧。目前,全鎮產業扶持基金總額70.8萬元,已累計向全鎮貧困戶和村專業合作社發放借款28.8萬元用於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使用率40.7%。
冉龍華說,下一步,北固鎮將堅持高質量全面收官原則和零問題決戰決勝原則,不斷提高「兩不愁三保障」水平、脫貧質量、信息數據質量及貧困群眾滿意度,統籌做好中央、省級、市級、區級監督檢查反饋指出問題整改,認真圍繞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抓好各項工作,鞏固聯升村退出貧困村序列、貧困戶脫貧成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總體戰。
來源:全媒體記者 梁界波 梁惠
編輯:張霽雯 孫 各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
終審: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