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期近端胃癌患者需要了解,近端胃切除雙通道吻合是什麼東東?

2020-12-24 腫瘤科張成海醫生

首先了解下胃的基本解剖結構,入口「賁門」,即食管和胃的交界,類似閥門作用,阻止胃內容物返流進入食管;出口「幽門」,是胃進入十二指腸的通道,也是類似閥門作用,阻止膽汁返流進入胃,但是如果各種原因導致幽門鬆弛,可以引起膽汁返流;胃的其它解剖名稱可以參照下圖。

胃的解剖結構模式圖

「雙通道」顧名思義,就是兩個通道,就是食物經過食道後一條通路是通過殘胃進入小腸,另一條通道直接經過與食管吻合的空腸進入下段小腸。

雙通道吻合模式圖

雙通道的優點:1.保留部分胃,改善患者術後營養狀況,主要是減少貧血的發生,因為殘胃的存在,可以促進鐵離子和維生素B12的吸收,這兩種物質是基本的造血原料;

2.由於在殘胃和食管之間有一段空腸,減緩了甚至避免了胃液返流進入食管的情況,降低返流性食管炎的發生,改善患者術後生活質量;

3.為後期萬一膽道疾病或者十二指腸疾病提供了內鏡下檢查和治療的機會。術後可以胃鏡通過殘胃進入十二指腸或者膽道。

雙通道的不足:

1.手術操作相對繁瑣,對術者尤其是腹腔鏡手術的技術要求較高。較全胃切除增加了殘胃和空腸的吻合。

2.雙通道雖有上述優點,但是不適合進展期胃癌,進展期胃癌即使近端胃也有可能發生胃下部淋巴結的轉移(幽門上下淋巴結);如果腫瘤是瀰漫浸潤性,手術切緣可能不足。

但是,對於早期近端胃癌患者來說,目前根治手術方式可以選擇全胃切除,也可以選擇近端胃切除。過去近端胃切除不太被考慮的主要原因就是術後食管返流燒心症狀明顯,臨床一直在改進近端胃切除術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比如食管與殘胃前壁吻合,食管與殘胃側壁吻合,及其它改良方式,但是多數不能成為大家所推薦的方式;不過,目前雙通道的吻合方式,因為腹腔鏡下操作較順利完成,抗返流效果較好,逐漸成為目前近端胃切除後首選的吻合方式。但是,因為操作麻煩,較耗時,也是很多外科醫生所顧慮的因素。

相關焦點

  •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優勢有哪些?
    胃癌按照腫瘤侵犯程度的不同可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早期胃癌多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上腹部不適,進食後飽脹、噁心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隨著病情發展,病人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慾下降、乏力、消瘦、體重減輕,賁門胃底癌可有胸骨後疼痛和進食梗阻感,幽門癌會導致梗阻出現嘔吐,嘔吐物為隔夜宿食。晚期病人可觸及上腹部質硬、固定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 胃沒事=沒胃癌?專家澄清胃癌真相
    核心提示:胃不舒服=胃癌?胃沒事=沒胃癌?怎樣才能發現早期胃癌?胃鏡到底有何作用?這都是網友們極度關注的問題。聽聽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李初俊的獨家觀點。     前言:在百度裡輸入胃癌,一則題為「年輕女白領查出晚期胃癌」新聞點擊率最高。胃不舒服=胃癌?胃沒事=沒胃癌?怎樣才能發現早期胃癌?
  • 快速讀懂早期胃癌內鏡下規範化切除專家共識
    早期胃癌內鏡下切除主要包括: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並已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如何開展高質量的內鏡下規範化切除,以保證早期胃癌患者的良好預後,越來越受到了消化內、外科醫生及病理科醫生的關注。
  • 賁門癌是胃癌的一種特殊類型,相似疾病區分不易,檢查需仔細
    導語:說到賁門癌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是提起胃癌幾乎眾所周知。那麼什麼是賁門癌?跟胃癌有什麼關係?賁門癌是胃癌的一種,但是是一種特殊類型,發病部位是胃賁門部,它擁有自己的臨床表現和解剖組織學特性。所以,了解這種疾病很重要。
  • 長期有「飽腹感」 當心是胃癌早期
    胃癌這個「癌老大」是中老年腫瘤疾病中的一大殺手。胃癌的早期症狀若伴有上腹部疼痛,且能排除肝炎的,更應引起警惕。近日,市第一醫院普外科接連為6名老人做完了晚期胃癌的切除手術,年齡最大的有83歲,最小的75歲,這幾名老人都是在胃癌晚期才被發現,手術難度大,他們無一例外在胃癌早期被家人和自己戴上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的帽子,錯過了治療胃癌的最佳時機。
  •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近端小管重吸收哪些物質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材料:近端小管重吸收哪些物質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20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2020福建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複習資料,包括福建醫學類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麼,醫學基礎知識重點、答題技巧等
  • 海鷹裁掉老將近端鋒盧克-威爾遜
    美國時間周二,根據ESPN記者報導,海鷹將裁掉老將近端鋒盧克-威爾遜(Luke Willson)。30歲的威爾遜今年在海鷹近端鋒中只排第四,在格雷格-奧爾森(Greg Olsen)、維爾-迪斯利(Will Dissly)、雅各布-霍利斯特(Jacob Hollister)之後,鮮有上場打球的機會。
  • 【AbMole科研】半胱胺-比卡魯胺聯合治療近端小管表型糾正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半胱胺-比卡魯胺聯合治療恢復胱氨酸病中α-酮戊二酸與中近端小管表型糾正 腎病性胱氨酸病是一種嚴重的單基因腎臟疾病。該疾病由CTNS突變引起,編碼溶酶體轉運蛋白胱氨酸,導致溶酶體胱氨酸積累。單獨使用半胱胺治療可減緩疾病進展,但不能糾正已成形的近端腎小管病變。
  • 三餐不定壓力大致胃癌 胃癌患者不能吃什麼?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三餐不定壓力大致胃癌 胃癌患者不能吃什麼?&nbsp&nbsp&nbsp&nbsp我國每年新發現幾十萬胃癌患者,目前呈現日益上升的狀況。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
  • 胃竇部胃壁增厚是胃癌的症狀嗎?胃癌早期的體徵的了解
    關於胃竇部胃壁增厚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患者先明白胃癌是什麼。胃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屬於一種惡性腫瘤性疾病,是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出現病變而產生的。其發生的病理依據主要是以潰瘍型胃癌為高起增厚的盤狀病變,中央會出現一些外形不規則的潰瘍,周圍會隆起,基底表現出凹凸不平的現象。在切線位,x線圖譜中表示為半月徵,就是在充盈缺損的基礎上組成的一個龕影,或者說是邊緣表現為不規則的環堤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的胃癌症狀。那麼,我們要如何鑑別診斷呢?
  • 北京大學白凡研究組揭示結直腸癌近端淋巴結與遠端器官的轉移路徑
    原發性結直腸癌向近端淋巴系統及遠端器官的轉移是導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遠端器官轉移的發生是否依賴於近端淋巴轉移的形成是個頗受爭議的問題,並且近端淋巴結的轉移路徑因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而未被揭示。在本篇工作中,研究者嚴格篩選入組研究對象,全面精細取樣,創新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將癌灶克隆組成進行解析,重構結直腸癌在時間、空間尺度的轉移歷史與路徑。
  • 北京胃癌專家牛小培:反酸、貧血?年輕人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一些年輕人仗著自己歲數還小,就在平時的飲食中非常任性,這樣患上胃癌的機率大大增加,有些人由於對早期胃癌的一些典型症狀不是非常了解,以至於自己把它當成了普通胃病,發現的時候已經是胃癌晚期了,那麼年輕人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 晚飯吃得太遲會增加胃癌風險 最佳時間18:00-18:30·杭州日報
    而我一個朋友也是早期胃癌,沒開大刀,在內鏡下做的手術,才一年多時間,就復發了。」  切得多後遺症大,切得少要復發,早期胃癌治療如何選擇?邵欽樹教授做了解釋。  「胃好比一個上下兩端都帶『閥門』的容器,胃上部通過賁門與食道相連,胃下部通過幽門與腸道相連。正常人的胃部有兩扇『門』在把守。以往胃癌手術,大多屬於全胃切除或半胃切除,也就是說,需要把『閥門』一同切除。」
  • 夫妻一年內相繼得胃癌 醫生:你們吃得太素了
    一家裡,一對60多歲的夫妻兩個接連查出癌症,還都是胃癌,就不僅讓人害怕,還讓人警惕:家裡其他人會不會也患上癌症?是不是吃了什麼東西的緣故。這對夫妻,都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副院長、胃腸外科專家孫元水的病人。了解病史後得知,夫妻倆生活習慣相似,早上吃早飯,必定是用鹹菜下粥,而且平常吃得很素。
  • 胃癌術後二十年,才發現十多年的腹痛竟是白忍了!
    劉國勤副主任醫師說:「在患者的病情及影像檢查結果面前,我們作為醫生,一定要讓患者明白,是你的病情本身,應該通過手術來解除病痛,而不是介於可做可不做之間,另外一點,在患者的CT片子面前,一定要有準確的判斷與解讀,我們醫生知道片子上的圖像是怎麼回事,還要科學地解讀,讓患者也明白是怎麼回事。」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導致患者十多年腹部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 舊金山49人將籤下近端鋒萊文-託伊洛洛
    虎撲5月16日訊 舊金山49人將在近端鋒位置補強陣容深度。他在那裡完成21次接球取得263碼1次達陣,但是這一數據已經足以使他成為雄獅頭號近端鋒。缺乏速度從而無法完成大碼數進攻的託伊洛洛仍然可以在中短距離傳球進攻中成為一個大個子傳球目標。託伊洛洛熟悉49人主帥凱爾-沙納汗(Kyle Shanahan)的進攻體系,兩人曾經在獵鷹共事過。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導語:只是胃有點難受,怎麼會得胃癌呢?只是有慢性胃病,為什麼會發展成癌症?在醫院的腫瘤科,我們經常聽到患者和家屬有這樣的疑問!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胃潰瘍會讓人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有2%的患者可能發生癌變。3、殘胃炎一些經歷過胃切除手術的人,患殘胃炎的機率較高。
  • 生科白凡課題組揭示結直腸癌近端淋巴結與遠端器官的轉移路徑
    原發性結直腸癌向近端淋巴系統及遠端器官的轉移是導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遠端器官轉移的發生是否依賴於近端淋巴轉移的形成是個頗受爭議的問題,並且近端淋巴結的轉移路徑因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而未被揭示。研究人員嚴格篩選入組研究對象,全面精細取樣,創新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對癌灶克隆組成進行解析,重構結直腸癌在時間、空間尺度的轉移歷史與路徑。
  • 胃癌前病變篩查「三重奏」,你需要了解這些
    該研究共納入了近10萬例存在癌前病變的患者,而其中,僅有0.1%的萎縮患者,0.25%的腸化患者,0. 6%的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患者轉變成了胃癌,由此可見,這些「癌前病變」的癌變率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大眾不必過於過分緊張。但同時,也不能因為其低癌變率而放鬆警惕,不積極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