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牽手達飛阿聯航:四大聯盟主宰全球航運

2021-01-11 搜狐網

  本報記者 肖夏 上海報導

  隨著中海打破多年來不結盟的慣例,全球航運聯盟的格局已經悄然成型。

  9月9日晚間,

中海集運

(601866.SH)發布公告,稱已經於8日與法國達飛海運和阿拉伯聯合航運籤署了合作協議。

  這一合作被達飛稱為Ocean 3,簡稱O3。三家貨櫃班輪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運營商將在亞歐航線、泛

太平洋

航線和亞洲-地中海(黑海、亞得裡亞海)航線三條東西向的主幹線上展開共同投船、艙位互換和倉位買賣等形式的合作。O3的合作方是剛被馬士基和地中海兩家P3盟友「拋下」的法國達飛,而另一家阿拉伯聯合航運也是全球前二十大班輪公司之一。

  這是多年來堅持單打獨鬥的中海集運首次參與航運聯盟。儘管中海集運在公告中強調本次合作屬於開放型合作而非任何形式的聯盟,但從其目前公布的內容來看,與其他船舶共享協議(VSA)的合作方式並無明顯區別。

  如果最終都能成行,O3或許將是近期最後一個大型航運聯盟—全球前二十的貨櫃班輪公司有18家都在CKHYE、G6、尚在審批中的2M和最新的O3四大聯盟之中。

  上述聯盟的存在固然有助於包括

中遠

中海在內的各家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國內也有行業人士憂慮會左右航運市場。外經貿企業協會副會長蔡家祥就認為需要成立強有力的全球性船東組織來維護公平競爭。

  P3被否衝擊波

  根據中海集運發布的消息,O3具體將在15條航線上展開合作,中海在亞歐航線和亞洲-地中

海航

線上的周班航線服務將達到7班,而跨太平洋航線上的周班航線服務也將達到9班。按照計劃,O3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投入運營,最少將在市場上存在兩年半的時間。

  O3能夠出現,與今年6月P3被中國商務部否決有很大的關係。

  今年6月17日,商務部公告否決馬士基、地中海和法國達飛三家貨櫃班輪運營商的經營者集中申請,隨後三方決定停止推進航運市場高度關注的P3網絡準備工作。但馬士基很快在7月上旬給出了後備方案—與地中海合作的傳統VSA協議2M。

  這樣一來,法國達飛被拋在了身後。儘管馬士基方面也強調與達飛在南北航線上的合作並未受影響,但達飛在東西向主幹航線上勢必將面臨曾經的P3盟友的壓力。

  達飛亞歐航線的副總裁Nicola Sartini對行業媒體貿易風表示,達飛與兩家合作夥伴有很多相同的港口,這是三方決定合作的原因之一。

  此次O3對於中海來說也是頭一遭。在O3之前,中海集運和達飛、阿拉伯航運、長榮甚至中遠等也都進行過一些航線合作,但一直沒有與同行達成結盟關係。

  但中海卻是達飛不得不拉攏的必然選擇。馬士基和地中海提出2M後,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中就只有中海集運沒有結盟。

  中海儘管在公告中依舊強調本次合作屬於開放型合作而非任何形式的聯盟,甚至也極力避免船舶共享協議等字眼,但從共同投船、艙位互換和倉位買賣這些內容來看,O3與市場上已有聯盟的合作形式並無明顯區別。

  中海稱,合作後的航線將具備大船成本優勢。中海去年已經開始接受8艘10000TEU的貨櫃船舶,另外還將向現代重工訂造的5艘18400TEU的大船升級為19000TEU。而阿拉伯聯航則有8艘13500TEU的貨櫃船,達飛則有30艘10000TEU貨櫃船。這些大船的運營都需要優化網絡配置才能體現出成本優勢。

  此次合作的第三方還包括阿拉伯聯合航運。截至今年6月30日,阿拉伯聯合航運以29萬多TEU的運力排在全球貨櫃班輪公司的第19位。

  四大聯盟控制力

  O3具體的運力投放信息尚未公布,但已有消息稱O3將覆蓋132艘船舶。根據中海的公告,達飛和阿拉伯聯航的運力分別為160萬TEU和29.4萬TEU。中海集運半年報中顯示中海上半年的運力為66.9萬TEU,三者相加總運力將在256萬TEU以上。

  除了CHKYE、G6、O3和2M的成員企業外,全球前二十大貨櫃班輪公司中還有以星輪船、太平船務、南美輪船和漢堡南美四家沒有結盟,而這當中南美輪船(CSAV)已經決定與G6成員之一的赫伯羅特(Hapag-Lloyd)合併。剩餘的三家運力之和不到6%,且以星輪船和太平船務航線布局區域化,難以形成新的聯盟,未來還可能會在結盟同行的競爭下進一步縮小。  

海通證券

依據三家的船舶訂單測算,認為O3在幾大航線上的運力將佔到14%-20%之間,其中佔比最大的是亞歐航線,可能達到20.3%。不過這一數字遠不及此前已經投入運營的CKYHE聯盟和G6聯盟在泛太平洋航線上的運力投放,也不及2M在亞歐航線上的比例。正因如此,達飛認為O3預計在各地區海事監管部門處不會面臨太大壓力,應該能夠如期成行。

  由於2M不需報送反壟斷審批,成行的可能性也大於P3。海通證券分析師姜明認為,四大聯盟的運力將佔到全球總運力的78%-80%。這意味著未來四大聯盟將提供全球貨櫃班輪市場的絕大部分運力,未來中小型的貨櫃班輪運營商將會進一步承壓。

  幾大航運聯盟是否會擠壓大量中小船東的話語權和定價權?這成為中國船東近期關注的焦點,也是其反對P3和2M的重要理由。

  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副會長蔡家祥對21世紀經濟報導稱,目前亞洲船東論壇和歐洲的國際海運聯合會等組織雖然存在,但更多側重於技術性的討論,面對大型航運聯盟用處不大。

  「在航運低迷的情況下,攜手合作降低成本避免資源浪費固然是好事,但終究解決不了運力過剩和無序競爭的現狀。」蔡表示。(編輯 楊顥)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911/n404219808.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導》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4-09/11/content_111003.htm?div=-1 report 3826 本報記者肖夏上海報導隨著中海打破多年來不結盟的慣例,全球航運聯盟的格局已經悄然成型。9月9日晚間,中海集運(601866.SH)發布公告,稱已經於8日與法國達飛

");}

相關焦點

  • 集運班輪聯盟備戰: 赫伯羅特吞下阿聯航 整合未結束?
    新的赫伯羅特將擁有237艘船、運力160萬TEU,將超越長榮海運成為全球第五大貨櫃班輪公司。  赫伯羅特此前已經與陽明海運、川崎汽船、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宣布成立THEAlliance。按照Alphaliner最新數據,吸收阿聯航後,THEAlliance運力將超過400萬TEU,強化與海洋聯盟(OCEANAlliance)和2M聯盟抗衡的能力。
  • 【巨頭大合併:一張圖解析全球航運聯盟,四大聯盟重劃勢力範圍】
    註:圖片來自物流指聞歐洲站,微信:wuliuzhiweneu目前,全球航運聯盟包括G6聯盟(赫伯羅特、日本郵船、東方海外、美國總統輪船、現代商船、商船三井);CKYHE聯盟(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和長榮海運);2M聯盟(馬士基航運和地中海航運組成的,佔有34%的市場份額;以及O3聯盟(中海集運、阿拉伯聯合航運和法國達飛輪船
  • 中遠集運攜三巨頭組「海洋聯盟」 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或洗牌
    央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馮會玲 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宣布其所屬的中遠集運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香港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和臺灣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的航運聯盟「海洋聯盟」,全球貨櫃航運市場將面臨洗牌。
  • 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宏海船務跟進調整海運附加費
    10月30日訊 據發改委網站30日消息,近日,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宏海船務積極跟進,對中國市場的海運附加費結構及水平開展了自查,調整不合理收費。
  • 【新聞】達飛海運和地中海航運加入TradeLens
    ━━━━━━5月28日,馬士基集團發布消息,全球航運企業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和地中海航運(MSC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宣布將加入TradeLens。隨著達飛海運、地中海航運、馬士基和其他承諾參與該平臺的航運公司的加入,TradeLens將可以提供全球海運貨櫃貨物接近一半的數據。 達飛海運和地中海航運的參與將極大促進TradeLens實現其願景,即在供應鏈上下遊創建更大的信任、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好的協作,以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兩家公司也將為推廣TradeLens貢獻一己之力,並為其客戶和合作夥伴在平臺上創建互補的服務。
  • 達飛海運收購東方海皇 航運史上第二大收購達成
    航運史上僅次於2005年馬士基對荷蘭著名航運企業鐵行渣華(P&O Nedlloyd)29億美元的收購。  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是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擁有22000名員工、170條航線和470艘貨櫃船。
  • 達飛和地中海航運完成TradeLens整合,作為基礎承運商加入IBM與...
    而這兩大全球航運領先企業的加入標誌著該行業到達了一個關鍵的裡程碑 — 告別舊方法,迎接新時代。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和 IBM 以及不斷擴大的TradeLens網絡,包括碼頭、海關、3PL 和多式聯運提供商共同引領新一輪轉型浪潮,旨在通過更便利、更快速、更可靠地共享文件和航運數據以及開展數位化協作,讓所有網絡參與方受益。
  • 全球三大航運巨頭
    集團旗下的馬士基航運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承運輸公司,服務網絡遍及全球。 馬士基集團旗下的馬士基航運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承運輸公司,服務網絡遍及全球。2014年馬士基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172名。 2、地中海航運有限公司
  • 一絲甲午年的味道:日本三大航運公司的合併與百年恩怨史
    新海運聯盟影響較小,大概率仍屬THE聯盟。根據此前商定,目前現行的4大海運聯盟(2M、03、G6和CKYHE)將在2017年4月有所調整,調整後的海運聯盟只剩下3個:2M、OCEANAlliance和THEAlliance。三大日本航企原計劃皆屬於新聯盟中的THEAlliance聯盟。  這三家公司銷售收入按2015財年年報簡單相加達20,403億日元。
  • 達飛輪船:一季度盈利4800萬美元,獲超十億歐元貸款!
    自2019年完成對Ceva Logistics的收購,法國航運公司達飛輪船CMA CGM便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受疫情影響其今年一季度仍保持盈利水平。2020一季度盈利4800萬美元世界第四大貨櫃航運公司CMA CGM在上周五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
  • 海洋聯盟開通大連-美西貨櫃航線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唐學良)海洋聯盟大連-美西航線首航儀式,日前在大連大窯灣貨櫃二期碼頭舉行。  為服務東北新一輪經濟振興和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大連港集團把握國際航運市場發展態勢,以全球航運聯盟重組為契機,成功爭取海洋聯盟及THE聯盟的5條貨櫃遠洋幹線在4月上旬集中上線。本次開通的 「大連-美西」航線,每周一班,由大連港始發,掛靠連雲港港、上海港、寧波港、美國長灘港、美國西雅圖港,為大連至長灘、西雅圖兩點提供直航服務。
  • 中外海運龍頭東疆「箱」遇,達飛陸通落地
    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CGM)建於1978年,是世界五百強企業,是法國第一、世界第三的貨櫃全球承運公司,總部設在法國馬賽。目前,達飛集團在全球運營貨櫃船舶502艘,裝載力為2160萬標箱,在世界160餘個國家和地區設有755家分支機構和辦事處,其航跡遍及全球420多個港口,經營運行285條航海線,服務網絡橫跨五洲四海,是全球航運界的領頭企業。
  • 大陸航空與所有聯盟夥伴一起採用聯航電子機票
    休斯敦, 4月23日 /新華美通/ -- 美國大陸航空公司 (Continental Airlines) 今天宣布,隨著與 Air Europa 合作的聯航電子機票 計劃的執行,該公司已經完善了與其所有聯盟夥伴之間的聯航電子機票服務能力。
  • 三大巨頭告訴你,2020年全球航運有多難?
    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的統計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貨物需求大幅下滑.由世界最大的兩家貨櫃航運公司MSk和MSC組成的2M聯盟將在今年二季度停航亞歐航線和亞洲-地中海航線超過五分之一的航次。另一聯盟THE也沒好到哪去。該聯盟成員HPL、HMM、ONE和Yang Ming公司已經修改了5月和6月的時間表,以應對市場需求的減少。
  • 馬士基、地中海和達飛組海運P3聯盟 美國邀中歐討論監管
    據德國《世界報》16日報導,因為擔憂馬士基航運(Maersk Line)、地中海航運(MSC)和達飛海運(CMA CGM)組建的超級航運企業「P3聯盟」主導全球海運,本月17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主席馬裡奧•科德羅(MarioCordero)將歐盟競爭監管機構高級代表和中國官員員召集到華盛頓。
  • 剛剛,法國達飛CMA宣布又雙叒叕收購了一家歐洲船公司!
    而昨天,全球航運界的翹楚CMA CGM的表現再次讓我們牢記了C位的新內涵: C位=CMA在航運業的位置=牛逼+航運贏家。法國達飛CMA收購不停是的,又雙叒叕是法國達飛CMA,繼收購APL,ANL,CNC,DELMAS ,Mercosul Line和CEVA之後,昨天達飛輪船CMA宣布再次完成對一家歐洲貨櫃船公司的收購!!
  • 貨櫃運價上漲,航運市場回暖了嗎?
    三大聯盟中的多家航運公司也先後宣布上調亞歐航線和地中海航線運價。其中,達飛輪船一個月內兩次上調該航線費率,先是在5月中旬宣布從6月1日起運費上調300美元,至每40英尺貨櫃2000美元;隨後又在5月底宣布自6月15日起,每40英尺貨櫃再上調100美元,至2100美元。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和長榮海運等航運公司,也從5月中旬起,陸續提高該航線短期運價。
  • 圖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丨全球航運機構雲集上海
    上海全力推動航運領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國際航運機構集聚效應,一大批國際性、國家級航運功能性機構先後入駐上海。全球排名前十的班輪公司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全球四大郵輪公司在上海設立運營機構⌇全球十大船級社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上港集團⌇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之一,與世界上
  • 達飛輪船將在中國市場徵收低硫油附加費
    法國達飛輪船(CMACGM)宣布將對來自/前往中國上海港和寧波港的航線徵收低硫油附加費,原因是從2018年10月1日起,0.5%的硫排放上限控制措施開始在上述港口施行。這項費用將從2018年11月15日(始發港裝箱日)起徵收。達飛表示,該舉措是為了「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確保公司服務的可持續性和可靠性」。
  • 中海海盛6日復牌 擬剝離虧損航運業務
    中國證券網訊 中海海盛9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對上交所問詢函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逐項回復,對重大資產重組預案進行了修訂,經申請,公司股票將於9月6日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