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2020-12-10 中國臺灣網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2020年08月31日 09: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8月30日電 題: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記者 繆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有很多選擇,因為我在倫敦、洛杉磯、東京、臺北、高雄等一些地方都有家,但我選擇回上海的家,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簡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從小家境優渥的張簡珍,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本科就讀於臺灣東海大學法律系,後又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深造碩士和博士學位。2000年到北京創業,因當時外資的營商環境不完善,法治尚未齊全,遭受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但張簡珍一直堅信大陸是她未來紮根的地方。

  作為土生土長的臺灣高雄人,張簡珍對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深深著迷,兩岸同文同種更是她堅守的信念。除了要求完全接受美式教育的女兒,無論英文說得多流利,都要記得自己是炎黃子孫外,張簡珍自己在日本留學期間也時時刻刻向同學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張簡珍笑著回憶道:「因為我平時總是喜歡跟他們聊中國傳統的古詩詞,導致後來每次聚餐喝多了酒,他們都會跟我說,給我們念首李白的詩吧,結果念完一首還要再來一首蘇東坡的詩,一邊說日語一邊要用中文吟詩作對。」

  張簡珍表示:「我給他們讀詩就是要讓他們知道中國人的底蘊,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的優秀。」

  中國傳統文化拉近了張簡珍和日本同學之間的距離,也增強了她在大陸發展的歸屬感。「我一直說,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那麼我100歲的最後一天我還是要呆在上海,因為這裡是我的家,是我的第二故鄉。」張簡珍說。

  上海是大陸吸引臺商投資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末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43萬個,吸引合同臺資近424億美元。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上海臺企的生產、經營、銷售和市場拓展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身為上海臺資企業的「大家長」,為了幫助臺企加速復工復產復市,張簡珍帶頭積極融入後疫情時代大陸消費模式的轉變,化身「帶貨達人」,與多位知名臺商現身抖音短視頻平臺一起推介品牌、推銷產品。

  張簡珍坦言,新冠肺炎疫情讓臺商都處於沮喪的情緒中,上海各級政府的關心給了臺商溫暖,而緊隨其後召開的雙城論壇更是給了臺商新的希望。

  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上,北臺都會區合作與長三角一體化成為探討的一大主題。張簡珍認為,「長三角一體化把臺商帶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是當前臺商所面臨的一次重大轉型機遇和商機。」

  以張簡珍自己新投資的一個項目來說,如果該項目一直停留在臺灣發展,最多也就20萬個訂單,但到了大陸,一下就能翻十倍。張簡珍清醒地認識到,「大陸給了臺商臺青太多的機會,也讓臺商賺到了不少的財富,因而拿著在大陸賺的錢回臺灣搞分裂是一件十分令人不齒的事。」

  精通日文,會講德文,能說英語……張簡珍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遊走在世界各國,她說:「當你把世界看完的時候,你會更愛咱們中國,更以是中國人而驕傲,更認同大陸和臺灣是一體的,只有『兩岸一家親』才能真正實現民族的復興。」(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在上海:上海,我的第二故鄉
    編者按:上海是臺商投資最集中的大陸城市之一,臺商在上海的投資項目到今年1月底累計已達到5100多項,在上海居住、工作的臺胞,已經達到數十萬人。  臺胞在上海的生活狀態和所思所想,一直受到臺灣島內民眾和海外的關注。
  • 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張簡珍:「我十分珍惜這份榮譽」
    一提起這件事,快人快語的張董就一臉興奮地接過了話茬:「這是上海婦女界的最高榮譽,我喜歡這個稱號並且感到榮耀,我也十分珍惜這份榮譽。」這是上海市首次為在滬臺胞臺商頒發此稱號。張簡珍之所以能獲此殊榮,內中凝結著18年來她在上海打拼的心血和貢獻。
  • 張簡珍任上海市臺協會長 為首位女性會長
    張簡珍(右)接替李政宏(左)任上海市臺協第九屆會長  據介紹,上海市臺協(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現有會員近2000家,下設15個區工委會、6個行業工委會以及12個工作部,並成立在滬臺灣校友會聯誼會。
  • 這位十九大代表是土生土長高雄人:臺灣何苦裹足不前?
    只不過這9人是在大陸出生的「臺二代」,而盧麗安則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1997年與自己的先生赴復旦大學任教。 1997年,盧麗安與家人定居上海;自2013年起任上海臺聯會會長一職,同時擔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盧麗安在採訪中娓娓道來自己定居上海的緣由。她稱,在英國念書時,結識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先生,兩人交往後「裸婚」。盧麗安的先生是「上海籍臺胞」。 盧麗安表示,上海是公公的故鄉,回到上海是先生的心願,也是兩人的共同選擇。
  • 臺灣大姐黃麗卿:把秦嶺鄉村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
    定居終南山麓 找尋心靈契合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黃麗卿2003年隻身一人前往古城西安創業,開辦了西安第一家滷肉飯快餐店。「年輕的時候為了家庭、孩子拼搏,現在孩子們也長大了,我也該為自己活一把,找找自己想要的東西。」2015年,60歲的黃姐放下了西安的生意,正式開啟自己的退休生活。
  • 2020年臺灣美食文化展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啟動開幕
    10月20日,臺灣美食文化展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啟動開幕。,上海市航空學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範鴻喜、副主任汪光弟,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簡珍,中國旺基金會總經理趙宏利,上海市臺協副會長林建雄、鄒錦章、劉達緯,協會秘書長汪友華,協會副秘書長史家怡,協會婦幼部長陳王利麗,協會運動工委會副會長鍾承翰等臺資企業負責人、高管代表,山西高平市代表、促銷團及媒體代表等約160多位嘉賓出席活動。
  •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其實對上海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建築!有著一個特別自豪的感覺!
  • 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第二故鄉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蘇州二月十八日電 題: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方式與大陸相近,都有大年三十夜「守歲」、「壓歲錢」等習俗。
  • 視頻連線送祝福 臺灣青年在上海圓「團圓夢」
    視頻連線送祝福 臺灣青年在上海圓「團圓夢」 2021-01-10 09:35: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 柴俊勇:鯉魚洲是我的第二故鄉
    柴俊勇:鯉魚洲是我的第二故鄉 大字 日期:2019-07-01 來源:南昌新聞網   編者按:近日,在南昌縣蓮花經貿節上,上海知青、上海法學家企業家聯誼會會長、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柴俊勇的發言
  •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步入新階段
    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招展布展部部長鬱京忠代表雙方籤署參展協議 沈傑 攝中新網上海6月18日電 (記者 繆璐)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18日在崇明會議中心舉行,這標誌著本屆花博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正式步入新階段
  •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香格裡拉,我的第二故鄉 文/杜永崗>曾經遠行,或正在遠行的人,都有一個第二故鄉。在這裡,藍水晶般的天空讓人心醉,雪山皚皚、巍巍冰峰雄偉壯觀,如茵的草地上犛牛成群,還有那水銀般的河流、綠得仿若裴翠的湖泊,和那夏天黃燦燦、秋天紅豔豔的狼毒花海,好一幅如夢如幻、美不勝收的高原盛景。在這裡,我聽聞了關於酥油茶的愛情傳說,學會了品鑑青稞酒的醇香,在各種特色美食中感受著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 臺灣展園將亮相中國花博會,這些亮點值得一看!
    昨天,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在崇明會議中心舉行,標誌著本屆花博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正式步入新階段。圖說: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中國花卉博覽會始辦於1987年,是中國規模極大、層次極高、影響極廣的全國性花事盛會,被稱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
  • 臺北縣盼上海世博會臺灣館落腳天燈故鄉平溪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中新網8月1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網上臺灣館)獲得媒體讚揚,預定在世博會結束後,公開標售。臺北縣府表示,會參加26日「外貿協會」舉辦的招標說明會,希望有機會爭取臺灣館落腳在臺北縣,「天燈」的故鄉平溪。據報導,目前爭取世博臺灣館的包括臺北縣、臺中市、苗慄縣、高雄義大世界等縣市府和民間單位,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李宗桂9日表示,臺灣館的主題造型是天燈,「天燈」的故鄉就在平溪,若能爭取落腳在平溪,最適合與貼切。
  • 繼蘇州、上海之後,這座城市又被日本人盯上,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繼蘇州、上海之後,這個城市一直受到日本人的關注,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你又是怎樣看?隨著我國的發展,很多外國人來到我國遊玩,其實在我看來,他們不僅來我國玩,更多的是去我國留學、工作,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決定?比如說,各種交通工具被吸引到了國外的交通工具等。
  •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臺灣展園」籤約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臺灣展園籤約暨場地移交儀式近日在上海市崇明會議中心舉行,這標誌著本屆花博會臺灣展園籌建工作步入新階段。  在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崇明區委書記李政等見證下,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招展布展部部長鬱京忠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參展協議;上海市臺協常務副會長陳正文、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籌備組招展布展部副部長顧培,分別代表雙方進行場地移交。
  • 上海人排外?卻有幾十萬日本人常住於此,稱上海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上海是我國一繁榮的國際大都市,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都是國內城市發展的領頭羊。上海各類企業雲集,吸引了大批國內人才在此發展。但是在上海的外地人卻總是認為,上海人很排外?但是這個「排外」的地方卻有幾十萬日本人常住在這裡,還稱上海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 臺灣移民:絲綢是杭州的好,旗袍裁縫是上海的好,生活還是故鄉好
    當時香港當地人管這些外來移民叫「外省人」,因為大多數移民都來自上海,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外省人」都是上海人的代名詞。這些上海人雖然拖家帶口地搬到了香港,經歷戰亂後經濟條件也大不如以前,卻始終盡力保持著當年的生活方式,穿旗袍,去歌舞廳,看電影,喝咖啡,一切照常。
  • 新疆—-我的第二故鄉
    18歲我才第一次投入你的懷抱雖然我已經返回出生地但我的心充盈著你愛的深沉魂牽夢繞我愛你崑崙巍峨戈壁遼闊天池美景如畫我愛你人們能歌善舞熱情奔放豪爽大氣我愛你和田玉溫潤哈密瓜甜蜜吐魯番葡萄晶瑩我愛你綠洲上的軍營白楊挺拔軍歌嘹亮所有的思念化為濃濃的新疆情結喜愛你的美食關心著你的一點一滴永遠的牽掛遙遠的回望我的第二故鄉美麗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