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平湖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揭牌儀式和滬平城際鐵路新聞發布會舉行。
備受關注的滬平城際鐵路建設情況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將於今年年底開工建設,該線路起自上海金山區,先後途經平湖市、嘉興港區,終至海鹽縣,線路全長50.9公裡。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將於今年年底開工建設,該線路起自上海金山區,先後途經平湖市、嘉興港區,終至海鹽縣,線路全長50.9公裡。
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已列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2020年4月2日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成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專欄中市域(郊)鐵路重點工程,這也是長三角地區第一條跨省市快速市域鐵路。
按照初步方案研究,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自金山鐵路金山衛站引出,沿既有金山鐵路支線通道向西進入浙江,先後途經平湖市獨山港區、嘉興港區、平湖市,終至海鹽縣。線路全長50.9公裡,最高設計時速160km/h。
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是一條利用國家幹線、國家與上海合資鐵路幹線、市域鐵路實行資源共享,開行通勤化、公交化的市域列車鐵路。
該項目將金山鐵路從上海中心城區通過金山區直接輻射至浙江的平湖市和海鹽縣,最終實現上海與杭州灣北部近滬地區的一體化、同城化。
項目建成後,上海南站直達平湖,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
發布會上,平湖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回答了媒體提問。
1.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建成後,平湖到上海將進入通勤時代。
後通勤時代,隨著城市間時空距離的拉近,請問該項目對平湖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融入上海乃至長三角有何積極意義?
嘉興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平湖市工作部部長吳平:
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是當前平湖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今年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作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列入了該《規劃》。可以說,滬平城際鐵路對於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及平湖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概括為三個「加速」。
一是有利於平湖加速融入長三角軌道交通網絡體系。項目建成後,平湖將直接聯通上海重要鐵路樞紐上海南站,並能通過換乘、轉乘等方式,快速進入整個長三角軌道交通網絡,這也將大大壓縮平湖和長三角主要城市群的時空距離,為平湖融入長三角提供保障。
二是有利於平湖加速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布局。平湖是上海在杭州灣北岸的重要戰略協同區,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又是構建上海大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後,必將加速平湖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實現兩地功能布局相互融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三是有利於滬平兩地加速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後通勤時代,工作在上海、生活在平湖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這也將為兩地在科技、人才、產業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進而降低綜合成本,提高兩地的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及競爭能力,真正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2. 請問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在具體站點設置中有沒有考慮綜合交通樞紐,如果有規劃,那麼樞紐的具體情況又是怎樣的?
平湖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局長徐海飛:
平湖作為浙江融滬的前沿區域,在浙滬融合發展中承擔著橋頭堡的重要職能。同時,作為滬杭之間的重要節點城市,成為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支點,面向灣區,擁抱上海。未來,滬平城際鐵路、滬乍杭鐵路將在南市新區設平湖站。嘉興市綜合交通戰略規劃中蘇嘉平線、滬蘇嘉線軌道交通等城市軌道交通線也都規劃途徑平湖,為平湖跨越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平湖也將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著眼對外交通發展形勢,充分利用平湖水鄉生態底色優勢,平湖構想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夢高鐵樞紐站,結合滬乍杭鐵路平湖站打造綜合性樞紐,包含滬平城際站和嘉興市域軌道接入站點,打造平湖高鐵、軌道交通、公交首末、水上客運、出租汽車為一體的「五元換乘」綜合交通樞紐。
平湖高鐵樞紐站規劃,位於南市新區,靠近杭浦高速北側、南市新區海鹽塘東側,處於南市新區南北發展軸與南市新區生態廊道的重要節點上。南市新區30平方公裡總體規劃,包括鐵路站場核心區約251公頃城市設計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教授領銜設計。整個高鐵站的設計,成一個魚躍狀,具有極強的動感及科技感,建成後將成為平湖現代化城市新地標、平湖城市新門戶。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平湖發展優勢更加彰顯,高鐵樞紐站建成後,將有效優化平湖城市空間結構,提高城市交通可達性,大大減少通勤時間,具有重要的輻射、帶動功能,鐵路時代將使平湖融滬發展進入分鐘時代。
3.鐵路夢是平湖人民幾十年來的最大夙願,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召開,標誌著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滬平城際鐵路與另一條備受關注的滬乍杭鐵路有什麼區別?
平湖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曉東:
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與滬乍杭鐵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的區別。
一是規劃定位不同。滬平城際(金山—平湖)鐵路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中定義為市域(郊)鐵路,是一條以上海大都市圈向心跨區客流為主、兼顧沿線城鎮交流的都市圈市域快速軌道交通,是杭州灣城鎮帶與上海主城區融合發展的快速通道。滬乍杭鐵路(客線)功能定位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滬昆通道的輔助客運通道,納入上海鐵路樞紐總圖規劃。
二是功能定位不同。高鐵一般裡程比較長,只在主要的大站停靠,目的是在長裡程的線路上提速,高速到達。城鐵一般城市中間可以有很多個小站,旅客上車下車像坐地鐵一樣方便,必要的時候,城鐵可以連接地鐵。城際其主要特點是線路距離較短、列車班次便捷化、公交化、通勤化。高鐵可以帶動點與點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城際鐵路可以帶動一條線上的經濟文化發展。
三是服務定位不同。滬平城際鐵路的服務對象為上海市金山區和浙江省平湖市、嘉興港區和海鹽縣,服務半徑在100公裡以內,通過公交化的市域模式,實現近滬地區城市與上海中心城區的便捷通達。滬乍杭鐵路(分客線和貨線),(客線)服務對象首先是上海(主要是上海東站)和杭州這兩大長三角中心城市,其次是嘉興和金山兩大地級市(區),最後是桐鄉和平湖等縣級節點,服務半徑在100公裡以上,通過高速鐵路的運輸組織,實現滬、杭兩地及沿線城市的快速通達。滬乍杭鐵路(貨線)主要服務於上海港大、小洋山港區和嘉興港及沿線地方運量。
#嘉興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