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滴滴和Uber,Lyft與巴爾的摩共享單車合作,可以騎單車了

2021-01-09 王春龍

2月16日消息,Lyft昨日宣布,這家叫車服務公司將與美國巴爾的摩市和巴爾的摩共享單車公司(Baltimore Bike Share)合作。Lyft的APP上終於也可以添加自行車共享服務了,同時還可以將一些自行車共享站改造成Lyft皮卡和落客區。Lyft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叫車服務公司,也是繼滴滴和Uber之後,提供汽車和單車服務的科技公司。

根據該協議,Lyft將在5個自行車共享站點上粘貼其標識,將其改造成「共同定位的交通樞紐」服務模式,提供自行車和皮卡拼車服務。這一合作的雙方——Lyft和巴爾的摩共享單車公司也得到了巴爾的摩運輸部的支持。為此,Lyft需要提供27萬美元的投資,來建設這些新的服務中心,雙方的合作周期為3年時間。

「是否有人正在騎著Lyft提供的單車,從郊區到城市市中心呢?或者你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通過一輛自行車,或者是Lyft司機提供的服務,都可以帶你去想要的地方。巴爾的摩的多樣化交通方式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麥克——Lyft巴爾的摩的市場經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Lyft和巴爾的摩共享單車公司為了本次合作,雙方的APP還進行了整合,但和滴滴或者Uber不同的是,Lyft用戶不能從Lyft的APP中預訂自行車,反之在Baltimore Bike Share服務中也不能預定到Lyft的汽車服務,雙方的服務都是即時的服務,只滿足當下需求。不過讓用戶感到高興的是,從現在到2018年2月28日之間,他們可以從任何一家lyft品牌的站點中獲得50%的折扣優惠。這顯然是與老對手Uber進行PK的一種福利措施。

共享單車現在很流行,尤其是在科技初創企業中。Uber最近在舊金山宣布推出了共享單車服務,而在遙遠的中國,滴滴提供的共享單車服務更多。回到美國,作為老對手,Uber比Lyft的優勢在於可以提供預定和即時兩種單車服務,並可在線上支付。目前Lyft與老對手還有一定差距。

相關焦點

  • 滴滴出行活兒全!託管小藍單車,殺入共享單車市場有何動機?
    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逐漸固化,特別是號稱最好騎的「小藍單車」在11月16日宣布公司倒閉之後,似乎在國內的共享單車市場只剩下兩大巨頭,OFO和摩拜單車。滴滴出行滴滴聲明根據最新消息顯示,滴滴出行和小藍單車達成的是託管合作,意味著滴滴出行並不會也沒有義務償還小藍單車所欠債務,小藍單車的押金、欠款等債務仍歸屬小藍單車,最近依舊無法完成小藍單車的押金退款
  • 滴滴旗下青桔單車進入洛陽,共享單車市場格局又有大變動!
    共享單車市場在摩拜進入美團,ofo走入阿里系,到如今的哈羅異軍突起,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可單單滴滴劍走偏鋒,另起爐灶帶青桔單車進入市場!似乎想和哈羅一起引領共享單車的未來?江湖似乎不那麼平靜了!滴滴專車今天改名禮橙專車!青桔單車又悄悄登陸洛陽!
  • 支付寶成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巨頭,單車之戰變成微信VS支付寶?
    今天,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funbike、優拜等6家共享單車品牌宣布與螞蟻金服達成合作,自4月29日開始,用戶直接通過支付寶首頁掃一掃,就可以解鎖這六個品牌的共享單車。網約車如此,共享單車也不例外。但在共享單車的局裡,除了阿里和騰訊的身影,還有滴滴的介入,而滴滴背後的投資者中,騰訊和阿里都赫然在列。這讓事情變得有點複雜。但整體來看,摩拜和騰訊的深度綁定已成定局,騰訊也早已成為了摩拜的第一大股東。所以,理所當然的,微信給予了摩拜最大的流量和入口支持,小程序、掃碼、九宮格,該給的都給了。當年對滴滴都沒這麼慷慨過。
  • 騎自行車可以賺錢,能否拯救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何去何從?
    共享單車最近猛料不斷,先是有騰訊科技爆出ofo帳面資金只剩餘6億元,以ofo運營成本計算最多維持一個月,另外ofo欠款供應商25億元,虧空押金共計30億元。甚至連投資人朱嘯虎也退出ofo,名下股份全部轉賣阿里,套現30億美元走人。
  • 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加速?滴滴青桔單車落地「分體鎖」
    在各地要求共享單車企業減量增效的情況下,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更進一步,或不斷促進共享單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青桔單車落地「智能中控 」9月27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通州芙蓉東路發現,非機動車停車區內有一批「無鎖」的青桔單車,但無法強行使用。
  • 共享單車又來「新人」滴滴旗下青桔單車悄然入鄭
    記者掃碼體驗了一下,通過滴滴APP進行掃碼認證,只需要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對青桔單車進行掃碼使用,得益於滴滴APP的高覆蓋率,這樣快捷的操作方式使青桔單車迅速被消費人群所接受。此外記者採訪發現,青桔單車首選在此進行投入,背後可能也是用心良苦。
  • 滴滴、美團入局!共享電單車復活,餡餅or陷阱?
    當時有「享騎電單車」、「街兔電單車」、「叮噹出行」、「優時智能車」等多個品牌進駐長沙,但很快隨著政府下發了一份關於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的整治文件,這些品牌被要求回收共享電動自行車,當時當地媒體還在議論「共享電單車將在長沙街頭消失」。但是最近一年來,共享電單車不僅回來了,而且數量更多,不僅有美團、青桔、哈囉等巨頭,還有一些人們從來沒聽說過的平臺。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而下沉市場就不一樣了,整體運營區域小、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我們在全國很多縣城都跑出過成熟的樣本。」 這種「小而美」的運營思路在而今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0年12月,騎電單車已投放至全國近200個城市,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00萬。
  • 共享單車還能騎多久?
    資本「退燒」後,擁有數億用戶的共享單車能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紛紛漲價:共享單車迎來「貴過公交時代」「從孩子學校到家大約4公裡,以前騎共享單車五毛錢,最多一塊錢,現在一塊五起步,有時要兩塊甚至兩塊五。」成都市民襲先生說,明顯覺得共享單車漲價了。
  • 共享電單車:兩千億市場的「新故事」
    早在2017年,摩拜和ofo就嘗試做電單車業務,但由於政策不明朗,後來北京等一線城市相繼發布文件,表示對共享電單車不鼓勵發展,隨後在二線等主要城市直接叫停了共享電單車。直到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正式出臺,行業的標準化,讓美團和滴滴迎來了最合適的上場廝殺的機會。
  • 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摩拜和ofo之外,早已「壽終正寢」的單車品牌在前期都拿到了投資者的錢。小藍單車A輪融資4億元、小鳴單車B輪融資數億元、騎唄單車A輪融資1億元......  風光之後,共享單車行業出現了最大的裂痕——行業老大摩拜和老二ofo合併失敗,相當程度上,也成為了共享單車賽道上最大的轉折點。  倔強的戴威,一路倔強。
  • Uber要在美國推出共享單車服務Uber Bike
    從下周開始,Uber用戶將可以租用由共享單車平臺Jump Bikes生產的自行車。該電動自行車配有一個小電動機,後者使用的是能夠重複充電的電池。當你爬坡比較費力時,它就能助你一臂之力。但說到底,還是要自己騎的,畢竟它又不是摩託車。具體說來,用戶可以通過Uber的應用程式,來租用這款無樁共享單車,費用是每半小時2美元。
  • 滴滴共享單車品牌「青桔」上線,雙雄爭霸或變三足鼎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在北京、深圳上線共享單車平臺後,1月25日,滴滴在成都上線了共享單車平臺,同時,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也同步上線,用戶可通過滴滴騎行小藍單車、青桔單車以及ofo小黃車。
  • 共享電單車進「城」三道檻:押金、體驗和投放許可
    一線城市的「二線」品牌「騎小遛電單車3公裡,最後花了十幾分鐘才找到停車點。」北京用戶李陽最近使用了一次共享電單車,本以為能省點時間,最後找停車點卻耽誤了不少時間。他開始有點懷念國慶在老家騎共享電單車出行的日子。
  • 滴滴自有品牌「青桔」共享單車上線 支持免押金騎行
    關於用戶關注的押金問題,根據託管協議,滴滴不會接盤小藍單車的品牌、押金、欠款等,但用戶可選擇將小藍APP內的押金、特權卡及充值餘額轉換為等值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昨日開始,成都的小藍單車用戶可以選擇是否轉換為單車券和出行券。經過滴滴維修後,部分小藍單車重新回到了成都街頭。滴滴表示,用戶在滴滴平臺進行芝麻信用認證後,可以免押金騎行青桔和小藍兩個品牌的單車。
  • 共享單車墳頭的「新生意」
    根據其提供的消息顯示,該賣家位於山東,每輛單車售價為180元,並表示「量大可議價,車子九成新沒有鎖」,共享單車的品牌則為早前被滴滴託管的「小藍單車」。記者通過「閒魚」與該賣家進行了聯繫,對方表示,他手上大約有百餘輛「小藍單車」,都是通過中間人獲得。至於單車來源,中間人告訴他,基本都是從社會上收來的。
  • 青桔單車獲10億美元融資?阿里、美團、滴滴角力,共享單車「三國殺...
    據《中國企業家》了解,哈囉單車在2019年年底也已完成新一輪融資。看似歸於平靜的單車行業,為何還能吸引大量資金加入戰局?融資之謎君聯資本在共享出行行業多有布局,投資過網約車公司神州優車、共享汽車公司立刻出行、共享電單車公司騎電單車等,對共享單車行業卻是第一次出手。
  • 共享單車中的小故事大道理
    在現而今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了。在從家到單位,從單位到家,人們在單車的往來穿梭中,工作著,生活著。在共享單車成為日用工具的一部分後,圍繞著單車引出的一堆故事,自家也忍不住發出不少感慨來。
  • 共享單車這三年……唉!-共享,單車,ofo,摩拜,小藍,悟空,町町,哈羅...
    在那個充滿激情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狂飆歲月裡,如果說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開啟了新出行的理念,那麼共享單車則把這種理念更加廉價化。正是有了共享單車,才讓很多人覺得去地鐵站、公交站,或者去附近的超市、公園,並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它的價格確實很便宜。如今,隨著ofo賣身馬上「既成事實」,共享單車兩大巨頭都已經名花有主。
  • Uber打車推行共享單車業務!每小時4美元?
    而在上月,滴滴拿下了「倒閉」的小藍單車,拓展了共享單車業務的份額,並投入計劃量產自主的共享單車,企圖突破固有的共享單車模式封鎖,依賴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市場覆蓋,「另立單車門戶」。當然,滴滴「夢想成真」!在昨天,滴滴已經開始在兩地(東莞、佛山)進行預投放,讓自己的免押金單車在接近飽和的共享市場,再分一杯羹。並且,滴滴更加寓意深刻的為單車起名:青桔,代表著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的果實含義。如此文藝的名字再加上滴滴在出行領域的霸主地位,青桔單車的入局,讓接近規範的共享單車市場,更加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