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要爭奪小鎮青年,但逼格和價格都沒有

2020-12-20 中國新聞周刊

圖/圖蟲創意

如果要比賣衣服,柳井正近年來可謂春風得意。

今年69歲的柳井正從日本一家小商鋪起步,此後帶領優衣庫一路攻城略地,從日本邁向世界,打造了市值突破百億美元的亞洲第一服裝品牌。

一直強調規模的優衣庫向全球發力,但市場表現差強人意:日本本土增長疲軟,歐洲門店活力有限,美國的虧損也才剛剛抹平。唯一亮眼的,就是中國市場了。

一線城市的火熱助長了信心膨脹,優衣庫開店節奏加快,發力向二三四線下沉。在全新的環境裡,消費者會有多大認可?競爭對手的實力更難以小覷。優衣庫的願景看上去並不「穩」。

只是火了?

雙十一優衣庫在天貓上賣了十個億,它已經連續4年拿了線上第一,開在我們周圍的門店也越來越多。

「和優衣庫同等價位裡,難有更划算的選擇了。號碼對中國人的身材很友好,換季常能撿漏到非常便宜的貨。HM只便宜,面料不行;ZARA雖然有設計感但歐美碼略偏了點,質量也越來越堪憂。」王芸工作五年,對穿著已經有了選擇。

優衣庫的火熱似曾相識。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人們消費能力降低,時尚需求走弱,轉而青睞優衣庫這類性價比高的品牌,本質上是消費降級。近兩年,名創優品、網易嚴選等同樣強調「優質低價」的品牌旺銷,折射出中國顧客們的微妙變化。

性價比能通吃嗎?「如何把優衣庫穿出年薪百萬的感覺?」知乎上該話題關注最高的回答是:除了只捨得買優衣庫,如果年薪百萬,他應該會穿得高端點吧。對優衣庫最主力的25~35這一層顧客來說,穿衣時尚和檔次的追求越來越高了。BCG與騰訊數據實驗室聯合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顯示,平均年齡28歲的「千禧一代」已成長為奢侈品消費的主流人群,到2025年,預計「千禧一代」將佔奢侈品顧客人數的45%,勢必擠壓優衣庫這類主打大眾、平價品牌的市場空間。

平價的確能夠吸引廣泛的顧客,卻滿足不了所有需求。

襯衣、T恤、牛仔褲永遠是優衣庫的熱銷,個性時尚的款式卻並不豐富。它每年僅推出1000樣款式,相當於ZARA、H&M的1/10,顧客很容易審美疲勞。

「我看到的衣服都是高領棉毛衫之類的,確實沒辦法過時。」追求時尚的消費者剁手後只能靠搭配來緩解尷尬了。

優衣庫顯然意識到了這點。它學著像競爭對手HM那樣,與品牌、設計師推出聯名設計,但效果嘛……

優衣庫×星球大戰 怎麼也買不到版

2018年夏季與Marimekko聯名系列 不說了,辣。

款式有限,需求就有限,為了帶動購買只能經常打折,以量取勝。價格敏感的顧客們發現,優衣庫價格波動的幅度非常大。「真拿不準它的定價,一次是看上條標價299的牛仔褲,在「限時特優」249時候下手了,結果還沒等穿一周後就降到了199,好悔啊。」老粉楊洋對此略微不滿意。

曾經有內部員工爆料優衣庫的調價規律,已經成了買家們的購物攻略↓

網傳優衣庫商品調價標準

打折的銷售策略將優衣庫鎖在50%上下的毛利率區間,與HM(55%)和Zara(57%)相比均處於劣勢,一併拉低了公司淨利潤率。迅銷在對股東的資本回報率(ROE)上一直低於競爭對手。

優衣庫曾嘗試過漲價,但並不成功。優衣庫在2014、2015兩年分別提價5%和10%,結果導致顧客嚴重流失,被眾多競爭對手追趕,淨利潤暴跌55.1%。年報發布後股價一路走低,柳井正也從日本首富位置跌落。優衣庫已經觸到了價格上的天花板。

當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線上購物,優衣庫順勢推出線上下單、門店自提服務。它在全國擁有近630家自營門店,憑藉著打通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推廣銷售的全部環節,掌控著整條供應鏈的主動權,能夠有效控制成本。但這一模式也並非安全無虞,供應鏈的風險也相應集中了。為避免折損,優衣庫需要具備極高的風險防範和化解能力。

即便如此,優衣庫並沒有打算減速。官方確認電商側的投入運營將繼續加大,比例從現在的10%提升到30%。

未來的隱憂

已經成熟的中國市場上,維持可持續的規模和競爭力是優衣庫的生存規則。CMO 吳品慧表示,開店仍然被優衣庫視作在中國發展的基礎。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品牌在搶奪線下顧客,以往輝煌的Zara 和 HM 也頭疼於同店銷售增長停滯,暫緩開店。在這個當口,優衣庫的計劃顯得頗為激進。

截止目前,2020 年中國一千家門店的目標完成了近 63%。這意味著接下來兩年裡,它要保持每年近180 家的速度拓展新店,側重於向門店尚未飽和的二三線城市下沉。如何找到適合的店鋪並確保能夠賺錢,是當前的最大挑戰。

縱然二三四線城市的潛力更廣闊,但市場高度分散,競爭者眾多。「我國的服裝產業多年來側重於時尚度,基本款的供應商相對較少,產業鏈的整合能力也偏弱,優衣庫能夠迅速發展起來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一位銀河證券分析師告訴周刊君,下層市場競爭激烈,優衣庫往日的優勢能否傳導,仍是疑問。

2017年女裝品牌銷售額前十企業(單位:億元)

先期進入中國,以ONLY、VERO MODA、JACK&JONES為主打的時尚品牌綾致佔據了先發優勢——渠道。截止今年8月,全國已擁有7800多家門店。和優衣庫同樣走大型商超路線,但滲透率更高一籌。品牌在廣大二三線城市的萬達廣場、百貨店聯合開店,一度被認為是拉動商超業績的「三駕馬車」。

在新零售的節奏上,綾致也完全不輸優衣庫。今年雙11啟動會上,綾致與阿里的合作被當成典型案例來推介。早在去年雙11,綾致的交易額就已突破10億。

更為明顯的趨勢是,網際網路巨頭牽手服裝頭部企業,在資金和規模上推動競爭升維,優衣庫下探將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今年,男裝第一海瀾之家獲騰訊25億入股,同時成立的100億服裝產業投資基金將廣泛伸向產業長下遊;另一中高端品牌朗姿也與騰訊合作,加大發力數位化。

下層的小鎮青年們會買帳嗎?二三線城市消費力有限,相對價格消費者會犧牲掉品質上的要求。優衣庫的基本款對他們來說略貴,「性冷淡」、千年不變的款式對他們來說也不夠逼格,這兩點都不能滿足小鎮青年的消費需求。在競品很多的情況下,會更中意那些既時尚、價格又相對低廉的品牌。

市場和消費者習慣上的差異,優衣庫又到了需要重新思考定位的時刻。它起初進入中國時主打價低物美,但並未見效;在調整定位於白領、學生後打入一線市場才獲成功。現在又繞回了多年前的那個問題:如何適應中國消費市場的差異化,在新拓的市場中延續往日增長的奇蹟?如果中國市場發展後勁不足,整體的發展策略勢必受到影響。

2012年,受益於海外市場(主要是中國)接近70%的增長,柳井正喊出2020年要實現銷售5萬億、世界第一。而2016年整體業績滑坡,令他不得不宣布前番計劃失敗,目標降至3萬億。

優衣庫的實力配得上野心嗎?

優衣庫日本的門店數常年在 850 這一數字邊緣徘徊,業績增長難有驚喜,並不能指望由本土拉動整體業績。目光只能轉向海外。

看似豪賭的創始人柳井正又贏了。

2018年,優衣庫海外市場總收益首次超過日本本土市場:相比日本市場8647 億日元收入,6.7%的增速,海外市場貢獻了8963 億日元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 26.6%;經營利潤也與本土相當:日本優衣庫為 1190 億日元,海外優衣庫為 1188 億日元。迅銷方面預計,2019 年海外貢獻的利潤將超過本土。

2017年,優衣庫海外市場的營收貢獻已將近一半

但是在宏偉的海外擴張計劃中,除中國市場外一直都是困難重重。優衣庫進入美國十幾年遲遲打不開局面,近100家門店在本財年剛走出虧損的泥潭;2001年進入英國市場後,由於銷售慘澹,店鋪數量不得不縮至1/4。但優衣庫仍然認為,通過開設大型店鋪能在歐洲提高品牌影響力。

柳井正曾在自己所著的《一勝九敗》中回顧了優衣庫從小作坊起步,一步步成長的過程,最終總結為無數失敗的積累才能換得一次成功。突進中的優衣庫,還能火多久?

值班編輯:張茹

相關焦點

  • 優衣庫:如何把低價格做成高逼格?
    一般看來,服裝服飾分為兩種:一種是超一流品牌,品牌非常好,價格非常貴;另外一種就是沒有什麼品牌,很便宜,質量也不好,兩極分化很嚴重。 柳井正說:我就想做中間部分,價格比較便宜、質量和品質非常好。現在很多競爭對手也強調說,我們也擁有非常好的質量,價格也非常低廉,但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優衣庫。 一直以來,優衣庫的商業模式並不是什麼秘密。
  • 【春節特供·小鎮青年】你好,時髦新青年;再見,小鎮商業街
    機車夾克配牛仔小腳褲、「男友版」毛衣配迷笛裙,由於服裝價格低,小鎮青年們有更多的搭配選項,也有更多的時間在形象上進行嘗試。但這種被「擁護」的時光,張悅並沒有享受多久。她所在的小縣城,是一座用腳步丈量的地方。那裡沒有大學,為數不多的幾所高中也被大多數望子成龍的父母們視為不夠格的教育資源。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多來自這裡的少年開始湧向了周圍大城市的重點學校。
  • 非要「美國製造」?優衣庫說那就撤出美國-虎嗅網
    早先通用汽車在政府沒有徵收相應稅費的情況下,在美國賣起了墨西哥製造的雪佛蘭汽車,川普在 Twitter 上點名批評,讓通用在「美國製造」和「巨額邊境稅」裡做個選擇。不過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 CEO 柳井正最近表明態度,如果被直接提出要求「美國製造」,那優衣庫就從美國市場撤出。因為稅負加重,最後也只會通過價格上漲的形式進一步轉移給消費者。這樣優衣庫在美國簡直沒法做生意。而更為關鍵的是,在美國市場,雖然優衣庫目前的價格整體偏低,但依然被視為「過度索價」。
  • 優衣庫要做服裝定製了,目標要覆蓋全球,但中國還得再等等
    文:劉莎不是每個人都像模特一樣是衣架子,穿什麼都合適好看,尤其是對我們這種頭大身窄腿短臀扁的黃種人來說,買家秀經常是「災難片」級別的。但在服裝行業日益變成標準化流水線作業之後,款式更新雖然越來越快,那種完全貼合身材的定製服裝是越來越少了。
  • 聯名「真香」也要理性消費 優衣庫被瘋搶潮T價格猛跌
    來源:北京青年報品牌聯名對於追求潮流時尚的年輕人來說是「真香」,但是也要注意理性消費,不要被商家的飢餓營銷「套路」,更不應給黃牛可乘之機。鑽捲簾門、百米衝刺進店、十分鐘內買走所有T恤、扒走模特身上的衣服……6月初,優衣庫和KAWS聯名系列上市遭瘋搶的場面還歷歷在目,被黃牛炒到翻至八倍的價格如今已跌到逼近原價。據統計,這次KAWS聯名系列一共生產了100萬件,幾乎在一天之內售罄。在線下商鋪,不少搶購者不看尺碼,直接抱走整摞衣服。
  • 2019小鎮青年報告:2.3億小鎮青年的真實世界
    相比一二線城市的青年多數將住房列為最大支出,小鎮青年在這方面的擔心要小得多。有趣的是,不同於城市青年,小鎮青年的消費偏好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比如華東地區的小鎮青年將更多支出投入旅遊,西南地區的小鎮青年將更多支出投入到學習與進修,華北的小鎮青年則將更多支出投入到育兒與住房。  實際上,小鎮青年有明顯不同於城市青年的消費習慣,這裡揭開的只是冰山一角。
  • 和「優衣庫」相似度 99%,價格卻便宜一半……
    每一次的面料測試,和工廠的對接,都要花上整整大半年時間。但他從來沒有放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至現在,他還是這樣子做。對比起優衣庫的聯名款。Lativ 的聯名,是玩物君認為要更勝一籌的。但 Lativ 依舊是沒有代言人,沒有線下店。直至現在,也只有 13 年的時候,和蘇打綠聯合出了一款公益的聯名 T 恤。因為Lativ 認為,如果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請代言人和開線下店。
  • 國產電影上位 要靠《老炮兒》和「小鎮青年」
    【產業·公司】「小鎮青年」崛起,改變中國觀影版圖《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2016年的元旦過後,中國電影業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 優衣庫比以純、森馬們都要好?
    如果說美邦是「虛擬品牌管理」(即沒有工廠,而是專注於品牌管理,大多數快時尚品牌都是這樣),那麼以純就是在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的來說,以純產品年齡層次定位不高,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設計都是相當滿意的,沒有太大的潮感。細細回味,給人幾年前待在 pull&bear 的感覺。如今的國內休閒巨頭陷入了與國外快速時尚品牌的鬥爭泥潭。
  • 優衣庫:我們沒有偷偷漲價,只是增加了中高端產品!
    臨近年底,各大行業都開始了促銷活動,尤其是服飾類。優衣庫一直以來都是居民首選,實惠的價格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但今年似乎不太一樣了,走進優衣庫門店,以往79、99元/件的打底衫找起來都困難,199元以下的衣服也就只能在打折專區找找,799元、1299元的衣服更多了,整體的均價直線上抬。
  • 天冷也不怕,手把手教你在冬天做逼格達人
    MARTUBE暖手充電寶冬天除了自己要注意保暖,可別忘了家裡那位『寧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女王大人!這款充電寶別看它外形挺可愛,其實它還兼具了暖手寶的功能,小巧的體型集合了充電和取暖兩個模式,各自獨立式的設計保證了使用的安全,智能的55度恆溫技術,冬天逛街也不怕手冷,鋁合金外殼導熱好,摸著也舒服。
  • 平和溪岸堡墅|致敬八零後高逼格青年 獻上精緻禮物
    八零後雖 「淡出」社會討論的話題,實際上他們卻以另一種姿態扮演著社會賦予的角色,我們定義他們為「八零後高逼格青年」。「責任」是「八零後高逼格青年」的標籤。八零後的父母沒有積累那麼多的財富,導致八零後既要有物質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擔精神方面的追求。
  • 優衣庫悄悄漲價真來了?要靠中國求生的優衣庫為啥還要逆市漲價?
    第一步,我們還是要客觀的說,為什麼優衣庫要選擇漲價呢?一是的確優衣庫的製造成本正在不斷上升。今年席捲全世界的疫情的確對於大部分的世界服裝企業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看到從阿迪達斯、耐克,到HM,再到前不久的艾格,以及中國的拉夏貝爾,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一方面由於大多數人家裡蹲和收入的降低,大家都沒有足夠的購買力來購買時裝了,一是用不上二是真沒錢了,另一方面,疫情也對全世界的供應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原本這些服裝企業可以在一些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很低的國家布局來推動自身成本的降低,但是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
  • OYO酒店大數據還原小鎮青年眾生相
    值得關注的是,平臺上的本地住宿需求持續增長,不論是大城還是小鎮,酒店都正在成為青年生活休閒的新地標。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我們不能只盯著乘飛機頭等艙、坐高鐵商務座出行,住五星級酒店行政套房,吃米其林餐廳的遊客群體,更要看到我們作為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那60多億遊客的市場基本面,那麼多小鎮青年和普羅大眾在異地他鄉的住宿需求,總得有人去滿足他們。」
  • 爆款搶購一空、戴著口罩試穿,年輕人為何不能沒有優衣庫?
    一位每年都要為優衣庫貢獻幾千塊的男士發現,當他的人生有任何場景式的服裝需求,都可以在優衣庫得到滿足。北京降溫了,要去優衣庫買秋褲,天氣轉暖了,可以買兩件優衣庫短袖,明天要出去爬山,得去優衣庫買件防曬衫,下周去旅遊,是不是去優衣庫逛逛?
  • 優衣庫陷入「暖冬危機」 ,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
    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去年抵抗住快時尚寒冬的優衣庫成為今年第一個受挫的服飾品牌。 據時尚商業快訊早前消息,優衣庫在韓國已有三家門店因業績不佳而關閉,連續兩個月錄得逾40%的跌幅,此前韓國市場的銷售額佔集團總收入的8%。不過Takeshi Okazaki強調,中國內地優衣庫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是集團海外市場業績的主要增長推動力,同時品牌正在加速布局歐美、東南亞和印度市場。 相較於其它市場,中國消費者對優衣庫的熱情在每一年冬季都衝上高點。
  • 為何那些曾經喜歡Supreme的人,現在卻被優衣庫搞得山窮水盡?
    接下來5月,JUMP合作系列又要來了,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名偵探柯南,銀魂等多部動漫都會登場。行行行,錢包是你的。關鍵是真太會套路了,優衣庫一件99,然後滿200包郵。搞得每次都要至少買3件,為了郵費,至少要再花99。好吧,不是為了郵費,單純只是衣服都想要而已。心疼完我的錢包後,入正題。
  • 「穿不起」的優衣庫
    這一點,王飛(化名)很有同感,年近40的他,近幾年都是優衣庫的常客,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優衣庫的死忠粉——你穿你的LV、古馳,我穿100塊錢的優衣庫,它不香嗎?李大鵬和王飛代表了一部分消費者的看法和態度,他們都曾是優衣庫的鐵粉,對優衣庫商品的價格變化比較敏感。這種變化可能與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的人工、市場行情、原材料採購成本等相關。
  • 潘寧和優衣庫:日本品牌的「中國特色」
    如果你還記得2005年底的優衣庫,你不會把它和後來所強調的「優質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那些看似和日本優衣庫門店裡沒有什麼不同的產品,無論是版型還是面料都沉悶低調,即便你不作比較,你也不會把它歸檔到優質產品裡。在2005年底擔任中國區總經理的潘寧,發現優衣庫在中國內地被視為一個低檔品牌,門店持續虧損,員工士氣低落。不久,他接到了優衣庫撤出北京市場的總部命令。
  • 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日元貶值 優衣庫商品價格將上漲5%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迅銷公司10日宣布,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日元貶值的影響,其旗下主要品牌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的商品價格將在夏季之後全面上漲5%左右。迅銷公司全面上調商品價格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