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國際空白,我國首座懸索橋傳來新進展,專家:具有開創性意義

2020-12-11 1號哨所
「五峰山」長江大橋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在基礎建設這一領域的水平以及地位也越來越高。近年來,我國的基礎建設項目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世界紀錄,近日,我國的一個基建項目再次有了新的進展,據說,這一項目填補了國際的空白。

據媒體報導:我國的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的進展遭到曝光。據了解,這座大橋已經結束了連鎮高鐵聯調聯試任務,並且還開始進入了2020年年底前的通車準備。「五峰山」長江大橋為公鐵兩用橋,全長為6.409公裡,主橋最大單跨為1092米。該大橋設有設計時速為100公裡每小時的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以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每小時的4條鐵路。

「五峰山」長江大橋

根據公開的資料稱:「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同時,它也是世界上運行載荷最大、跨度最大以及運行速度最快的公鐵兩用懸索橋。它建成後,將能夠填補中國公鐵兩用懸索橋、中國鐵路懸索橋和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三項空白。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將會在國際範圍內首先建立起中國高速鐵路懸索橋的計算理論、相關技術和設計方法的標準。

據了解,在所有的橋梁結構當中,懸索橋屬於非常典型的柔性結構。它從力學的角度上來看,在幾千米的尺度上,懸索橋的結構非常輕盈,有非常大的變形空間,這樣一來,幾噸幾十噸重的汽車通過這座橋的時候所帶來的變形我們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

「五峰山」長江大橋

由此可見,我國的造橋技術的確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為此,我國工程院院士盧春芳說到:「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懸索橋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國際性突破、具有開創性意義。不得不說,通過這個基建項目我們看出,我國的造橋水平已經位於世界前列。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繼續發展下去的話,那麼,我國造橋的技術很有可能會成為業界的領頭羊。屆時,將會有更多的國家在基礎建設項目上求助於我國。

時至今日,我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已經響徹國內外,「中國基建」的名片也已經發往了全世界,等到有更多國家在基礎建設項目上求助於我國後,我們的基建腳步將會遍布全球。這樣一來,我國在賺取別國資金的同時,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會有非常大的提高。

「五峰山」長江大橋

不得不說,我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實至名歸,這次我們率先在國際範圍內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標準的這一消息,也是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大的鼓勵以及肯定。相信以我國的基礎建設技術水平來看,今後,我國將會在國際範圍內建立起更多關於基建的標準與制度。並且,我們相信,「五峰山」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後,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以及不一樣的體驗。(曲奇)

相關焦點

  • 五峰山長江大橋進入通車準備,填補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空白
    為了保障運行安全,就要以剛克柔,給柔軟的懸索橋添幾分「硬氣」。五峰山長江大橋採用了「桁架+懸索」的組合結構,把原本柔軟單薄的橋面板改成了堅固的桁架,增加了橋的剛度,也為建成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增添了可能性。
  •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建成通車,創多項記錄
    今天(12月11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鎮高鐵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大橋下層為4線鐵路,其中2線為連鎮高鐵,設計時速250公裡;2線預留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裡。上層為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   Ta是誰?為了保障運行安全,就要以剛克柔,給柔軟的懸索橋添幾分「硬氣」。五峰山長江大橋採用了「桁架+懸索」 的組合結構,把原本柔軟單薄的橋面板改成了堅固的桁架,增加了橋的剛度,也為建成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增添了可能性。
  •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建成通車 全長6.4千米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建成通車】今天(12月11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鎮高鐵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大橋下層為4線鐵路,其中2線為連鎮高鐵,設計時速250公裡;2線預留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裡。上層為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
  • 這座大橋將填補國際空白
    徐恭義說,然而通過百倍於汽車的一列高鐵時,相當於給大橋在短時內施加了一個巨大的荷載,給輕盈的懸索橋造成較大的幾何變形。而高速運行的列車,必須保持軌道具備相當的剛度,任何一點小小的變形,都可能導致安全隱患。 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為何採用懸索結構?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Ta是誰?為了保障運行安全,就要以剛克柔,給柔軟的懸索橋添幾分「硬氣」。五峰山長江大橋採用了「桁架+懸索」的組合結構,把原本柔軟單薄的橋面板改成了堅固的桁架,增加了橋的剛度,也為建成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增添了可能性。
  • 這座長江大橋將填補國際空白
    徐恭義說,然而通過百倍於汽車的一列高鐵時,相當於給大橋在短時內施加了一個巨大的荷載,給輕盈的懸索橋造成較大的幾何變形。而高速運行的列車,必須保持軌道具備相當的剛度,任何一點小小的變形,都可能導致安全隱患。  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為何採用懸索結構?
  • 在漢央企設計建造,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通車了
    中鐵大橋局提供長江網12月11日訊 12月11日10時10分,第一列高鐵從五峰山長江大橋呼嘯而過,標誌著由在漢央企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正線通車運營。
  • 輕柔的懸索橋怎樣穩穩地跑高鐵?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建設者揭秘
    輕柔的懸索橋怎樣穩穩地跑高鐵?他們這樣說。這一 " 最佳 " 橋位等待了半個多世紀五峰山長江大橋是連淮揚鎮高鐵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作為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這就意味著跨越能力大的懸索橋是過江的最佳選擇。但懸索橋一跨過江,又要跑高速鐵路,這在國際上都沒有工程先例,所以這一橋位已經預留了半個多世紀,一直未能實施。他解釋,懸索橋的優勢是跨越能力大,劣勢是荷載作用後變形也大,並且還容易晃動。
  • 我國首座山區特大懸索橋,耗資6.18億,修建時用火箭拋索架橋
    我國首座山區特大懸索橋,耗資6.18億,修建時用火箭拋索架橋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國多了一個稱號——「基建狂魔」,近些年來,我國完成了各項世界性工程。
  • 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開通了!
    連鎮高鐵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千米級公鐵兩用懸索橋, 是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先來看看五峰山長江大橋的"成長日記"。2016年1月1日,主塔鑽孔樁開鑽。五峰山長江大橋荷載的公路、鐵路車道數量和重量,都分別遠遠超過國際同類橋梁,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 多項具有國際意義填補空白
    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應妮)首次在線上舉行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5日出爐,多項具有國際意義並填補相關空白,其中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發現了世界最早玉器砂繩切割技術,比中美洲同類技術早六千多年。
  •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正...
    12月11日,經過時逾五年的艱苦奮鬥,由在漢央企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正線通車運營。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09千米,主跨1092米,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鐵路(正線2線,預留線2線),正線設計時速為250公裡。
  • 【衝刺四季度】世界上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中塔封頂
    【衝刺四季度】世界上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中塔封頂 2020-12-0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創下7項世界之最
    發布會中,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陳萬鈞介紹,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鐵路懸索橋;世界上公路鐵路車道數最多、荷載重量最大的鐵路懸索橋;世界上主纜直徑最大的懸索橋,單根主纜設計內力88500噸,主纜直徑達1.3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徑主纜;世界上陸地沉井基礎面積最大的懸索橋;世界首座採用板桁結合新型加勁梁結構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世界首次在鐵路道砟橋面採用軋制不鏽鋼複合鋼板
  • 實探連鎮鐵路聯調聯試 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開通倒計時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今年9月1日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以來,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二航局)參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已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測試,整體效果平穩,這意味著距離年底連鎮鐵路全線開通也更近一步。
  • 今天,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建成通車!
    12月11日中國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據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五峰山長江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介紹,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按中國高速鐵路標準設計的懸索橋,由於國際上還沒有在懸索橋上跑高速鐵路的工程案例,它的計算理論、設計方法以及建造技術等都面臨了許多技術考驗,由此刷新多項技術新紀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鐵路懸索橋;
  • 世界首座大跨度鐵路專用懸索橋鋼梁順利合龍
    由於單線列車每延米重量相當於8車道的公路荷載水平,大橋主跨660米,已超過千米級公路懸索橋的設計水準,設計難度非常大。為此,中鐵二院土建一院攻關團隊聯合西南交大、北京交大、中南大學、鐵道科學研究院、中鐵大橋局等單位,歷經5年,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經過上百次技術攻關活動,通過了6次國內專家審查和世界頂級設計諮詢公司丹麥COWI公司2次諮詢,開創性地解決了世界首座大跨度鐵路專用懸索橋的行車安全性、疲勞設計、關鍵設計參數、抗震與抗風、線型控制等重大技術難題。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 多項具有國際意義填補空白
    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應妮)首次在線上舉行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5日出爐,多項具有國際意義並填補相關空白,其中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發現了世界最早玉器砂繩切割技術,比中美洲同類技術早六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