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船舶網10月17日報導,一艘名為"VIETSHIP 01"的越南挖泥船在南海背著中國違法填海時遭遇"蓮花"颱風,颱風以每秒20米的速度將這艘排水量僅為750噸的非自航挖泥船吹沉,如果不是越南水上特工部隊和救援直升機及時趕到,那麼這艘挖泥船上的8名船員也將葬身魚腹。需要指出的是,在營救VIETSHIP 01號挖泥船的時候,越南救援隊派出了一艘小漁船載著5名救援隊試圖靠近VIETSHIP 01號挖泥船,但是風高浪急,這艘小漁船也被吹翻,5名救援隊除1人遊回岸上之外,其餘4人也被困在VIETSHIP 01號挖泥船上。
越南目前在南海非法佔據了大小島嶼29個,與中國大陸實際控制9個島嶼相比,佔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但是,越南佔據的這些島嶼普遍是小面積,無法生活無法駐守。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然後達成自己"長期堅守"的目的,越南從很早開始就首先對其中10個島礁進行了非法作業,其增加面積足足超過了60萬平方米,而最大的南威島,也被作為"核心島"而存在。但是,由於越南自身造船工業基礎太差,尤其是中越戰爭後,諸多資源遭受毀滅性破壞,使得本就脆弱的造船體系更加不堪。以此次沉沒的VIETSHIP 01號挖泥船為例,就是越南現階段所能達成的極限。如果要像中國那樣,依靠機械化設備實施"吹沙填島"的話,越南違法填島作業的效率還能繼續增加。但是,到目前為止,越南中大型挖泥船需要從歐洲進口,但是目前還沒有下文,而隨著VIETSHIP 01號挖泥船的沉沒,越南違法填島的作業將告一段落。
目前,中國掌握著世界最先進的挖泥船技術,世界最大的挖泥船"新海旭"號也已經投入使用。在過去的17年時間裡,中國最少建造了大小各式挖泥船56艘以上,不但在南海方向積極使用,還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了作業。為了保障自身挖泥船在作業時的安全,中國海軍和海警部門經常會在附近部署軍艦或公務船,島上的駐軍也能隨時提供支援。即便是遭遇了臨時突發情況,救援隊也能及時趕到實施救援。在這一系列的安全保障制度的牽引下,中國挖泥船目前還沒有遇到過任何險情,這方面就要強於越南。越南填海的方式是"肩挑手扛,圍堰填海"。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人人扛著麻袋,拌著建築材料,靠著手工的方式慢慢幹,這樣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質量也非常差。2015年,越南在南華礁附近的一座小礁上作業時,遭遇颱風"茉莉",礁石上的所有填島設備和已經造好的基礎設施全部覆滅。
南海經常會遭遇各種各樣的颱風,而且該地區的海況也十分複雜,小噸位的作業船在此常駐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行為。但是,越南迫於自身實力的不足,只能頂著損失去硬扛。這些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這樣的成績對比中國,還是不夠。實際上,現在南海問題的解決已經擺上了議程,隸屬於東協組織的越南在表態上也已經開始與東協其它成員國達成一致。目前,中國已經和東協十國達成了《南海行為準則》的一致,在這一框架下,南海問題的解決範圍僅僅是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事情,與美日澳等國無關,這種直接排斥外部因素的做法,是解決現今爭端的最佳方式。藉由目前中國和東協的經貿合作和防務交流,未來事態的解決會更趨於高效化。如果能夠"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話,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實際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這一號召仍舊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主權歸屬問題。按照當時中國提出這項號召的背景和行為,接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一號召,就意味著對方也默認了"主權為中國"的事實。當初,中國官方在提出這一口號是,原本是"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只不過"主權歸我"在這些年從檯面上劃到了框架內而沒有出現在號召上。也就是說,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前提是對方接受主權歸我的一切條件,當主權歸屬到中國之後,我們才能在未來站穩腳跟,在必要時也就具備了控制局勢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