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學生訪臺觀感:臺北淘書記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我喜淘書,且深感買不如淘,雖然二者本質上都是商品交易行為,但淘書之樂卻非買書可比。一則買書讀時常讓我有一種不適,仿佛自己的頭腦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一樣,淘書則不然,有一種眾裡尋她千百度後驀然回首的驚愕,亦有主動選擇與駕馭的快感;二則恰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教授在一次餐敘上與我談及的,我們大多數時間只不過是在重複閱讀那些我們已經知道了的東西,因此,書雖多,但可讀書少,弱水三千,可飲者不過一瓢;三則吾輩寒門學子,囊中羞澀,淘書尤其是逛舊書店淘書自然有經濟上的實惠,亦仿佛是因為少花了錢而對商業霸權進行了一場靜悄悄的符號學意義上的抵抗,減輕了知識的銅臭味兒。


  遊走臺灣兩月餘,繁華風物固然潤澤耳目,尤感欣悅的則還是臺北淘書的點點滴滴。

  臺北是書天堂,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誠品書店這樣基本上可以一站式購齊的大超市,亦有諸多特色書局和舊書店星羅棋布於華街陋巷,從「抵抗」意義上講,我尤喜後者。
 
  臺北市區較好的淘書去處有兩個,一個是臺大、公館附近,一個是重慶南路一段。臺大、公館附近尤以舊書店為多,且有些頗為雅致精巧。譬若臺大旁邊的一條小巷裡,即隱藏著一家「雅博客」二手書店,不是好心人介紹,還真不容易找到。店鋪以咖啡色和黑色為主色調,略有些嬉皮風格,中午十二點才開始營業,雖名為二手書店,其實大多藏書品相都可以打滿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文史哲理工醫都有,我在這裡淘到了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和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價格也不貴,百餘臺幣而已。葛蘭西的《獄中札記》近600頁的繁體譯本亦只需40臺幣,紙頁雖已泛黃,讀來倒更覺親切。丹納的《藝術哲學》(傅雷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也是我在此間獲得的至寶,這一版本雖由大陸所出,但想必即使在今天的大陸也難以購得了,更不用說其滿分品相了。此外還淘到許多關於媒介文化的名著,譬若約翰?費斯克的《傳播符號學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的創始人伊莉莎白?諾曼的《民意:沉默螺旋的發現之旅》、戴維斯和巴倫的《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等,這些名著迄今在大陸尚無簡體譯本,且譯者都是臺灣新聞傳播學界的名家,讀來自然甘之如飴。
 
  還需一提的是淘到了朱立教授早年的兩本中文著作:《吐露箴言》(1985)和《傳播拼盤》(1981),其中頗多發人深省之語,讀之當真有「給思想的小腳鬆綁」的快感。朱立教授生在大陸、長在臺灣,求學美國,就教香港,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還曾擔任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新聞系教授和劍橋大學沃福森書院的訪問院士,其中文著作本就不多,且年歲已久,更難尋覓。尤為有趣的是《吐露箴言》扉頁上還有其親筆墨寶:汪琪、家發指正,弟朱立敬贈,1986年2月。事後我向朱立教授提及此事,他莞爾一笑,言這些著作連他自己也沒有了,連連問我在哪還可以買到,想必還可以向汪、彭(家發)二師「興師問罪」了。


   茉莉二手書店在臺北名氣也頗響,目前已有四家分店,我去過的是茉莉臺大店,較雅博客規模略大一些,但竊以為正因其大而在人文氣息上略遜一籌,經管法律類書籍佔了大半。我在這裡淘到的唯一還比較滿意的書是愛德華?薩伊德的東方學成名之作《東方主義》(大陸亦有簡體譯本)。但茉莉亦有其長處,一是專闢有茉莉影音館,有許多舊CD、DVD和黑膠唱片,尤其是對黑膠唱片愛好者來說,這裡可算是一個好去處;二是有許多舊雜誌,尤其是英文原版雜誌,比如《紐約客》、《時代》、《經濟學人》、《讀者文摘》等,價格在20臺幣上下,較早的可以追溯到90年代末,對雜誌癖而言,亦是一個常常會有驚喜的小寶庫。此外,茉莉還經常搞一些好書拍賣,其中頗有許多珍品,比如臺灣1960年代末出版的影印胡適手稿全十集,系胡適夫人胡江冬秀贈與他人的樣本,上有其稚拙的題贈,只是競拍價已飆升到了40000臺幣之巨,非我等財力所能及。還有1960年日本名古屋出版的胡蘭成的《今世今生》(即《今生今世》)上下兩冊、張愛玲的小說《秧歌》(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54年初版)、1948年上海廣益書局出的古本紅樓夢、余光中早年的詩作《鐘乳石》等,都是些難尋的珍品,當然價格也均不菲。
 
  重慶南路一段是臺北市有名的書局一條街,這裡匯集了臺灣商務印書館、三民書局、黎明書局等二十餘家書局。在日據時代,這裡就已經是臺灣有名的書店街了,後來正中、中華、商務、世界等老牌書局遷臺,更使這裡一度成為臺灣出版界的重心。然而,受到商業勢力的擠壓,如今殘存下來的書局也大多風雨飄搖,而且風格也大同小異,經管勵志類暢銷書和教科書撐起了此間的門面,人文氣息亦大不如前,只是商務印書館和世界書局還有點人文味兒,商務印書館空間也不像其它書局般逼仄,還在二樓設立了一圈臨窗的閱讀區,更是難能可貴了。
 
  與重慶南路書局已經沾染的濃濃的銅臭氣不同,水平書局位於師大附近的浦城街一號,是一個被許多臺灣人傳得神乎其神的書局。好友「貓」便力薦並邀我至此,稱這是全臺灣最便宜的書局,而且老闆夫婦均是懂書的人,且極為個性,據說是隨口定價,心情好、看你順眼(美其名曰有書緣),就能以超乎想像的低價售出,回去如果覺得不好看,還可以回來退換。傳奇歸傳奇,我終究沒有覺得此間的書有何特別之處,擺在老闆櫃檯前的,也不過是些在誠品都可以看到的暢銷書,我在這裡覓到一本羅傑斯的《創新的擴散》,但是折扣並沒有滿足我所聽聞的傳奇,更兼對老闆喋喋不休的推銷心生厭倦,頻頻說某某書是全世界最好看的書云云,於是作罷,畢竟我這樣的淘書蟲是不喜歡這類推銷術的。「貓」選了一本鍾曉陽的《停車暫借問》,倒委實比誠品和網絡書店便宜一些。此間空間擁擠地可憐,書架上的書緊如膠粘,要很用力才能取下來,甚至好多書就直接堆到地上,感覺只不過是進了一個圖書批發商的鋪子。然而老闆的一句話倒是說的在理,多一家書局,就少一間監獄。
 
  臺北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二手書展賣會,譬若政治大學的中正圖書館舉行過一次大型展賣,我淘到了李金銓教授1987年出版的一本《新聞的政治,政治的新聞》,對於了解華人小區新聞與政治的交光互影亦不失為一本有趣的書。還捧回一本厚厚的《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對於像我這樣進行傳媒學術研究的人而言,此書是一本必備的案頭書,且亦是作者贈與他人指正的,然而這個我並不認識的「他人」卻終將這本書丟棄了。女友近來做文化研究,央我買些這一領域的書,而我恰巧也在這類展賣會上淘到一本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和《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後者系由福山、亨廷頓、杜維明等關於文化的著名論述,是一本萬花筒樣令人思的佳作。若不嫌寄回大陸麻煩,倒還是淘一些大陸出版的新書海運寄回,算來也相當划算,比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的世紀文庫,好多品相滿分的書竟以10臺幣之價「免費奉送」,我只揀選了一本較薄的卡爾?雅斯貝斯的《時代的精神狀況》,5臺幣而已。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年出的《新聞文存》,收錄了松元君平的《新聞學》和徐寶璜、邵飄萍等的中國新聞學的開山之作,大陸亦不易購到,一些大陸舊書網站已經炒到了260元之高價,於此竟然免費贈送了,可算是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抵抗」。
 
  遠離臺北市區,有一個叫九份的勝景,許多臺北人周末會坐高鐵來這裡避暑玩樂,逛逛老街,賞賞海景,然最令我欣喜的是老街盡頭處的一間舊書店——九份樂伯書店。和臺北市區大多數二手書店的擁擠狹小不同,這間書店憑海臨風,坐擁二層小樓,書籍之多毫不遜色於臺北同儕,尤以人文社科類書居多,可真算得上是深巷裡的小家碧玉,而且書價也低。在這裡,我淘到了賈德?戴蒙1998年獲普立茲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此書我心儀已久,然臺北的書店賣得太貴,在此以區區100臺幣覓得,且嶄新完好,可不就是驀然回首發現了燈火闌珊處的她?蘇曉康、王魯湘的《河殤》、蕭乾的自傳《我的中國,我的歲月》、劉賓雁的自傳亦均已不足百元臺幣購得,臺灣輔新書局1989年出的《沈從文自傳》倒是和我案頭已有的金介甫的《沈從文傳》相得益彰,亦被購回,算是給老朋友找了個遠方的伴兒。此外還有林語堂、柏楊、胡適、錢穆等人的全集或雜著,價亦不高。四書五經、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古典著作的各種早年版本在此亦是俯拾皆是,有些書品相已然較差,但有版本癖者亦可納而敝帚自珍。


   除是而外,我還聞知淡水有家不錯的二手書店叫做「有河book」,以詩歌等文藝類書籍居多,而且據說頗適合河岸閱讀,但我眼拙口訥,匆匆去過兩次淡水,都沒有發現這家招牌,只能算作是臺北淘書之旅的小小遺憾了。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學生訪臺觀感:一二三四逛夜景
    山東大學交流生與臺灣同學夜市一角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新聞傳播學院赴臺灣政治大學交流研究生 張超)  臺北的大學生似乎在夜晚更有活力,晚上11點之後市區大道上疾馳而過的機車多半是年輕人的坐騎
  • 煙臺大學學生訪臺觀感: 美哉臺灣 秀哉東華(上)
    按:去年9月至今年1月,煙臺大學化學生物理工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2006級學生王浩臻作為煙臺大學首批赴臺灣東華大學交流學習的五名本科生之一到臺灣學習四個月,現將他最近寫的訪臺觀感《美哉臺灣 秀哉東華》分上、下兩部分刊發。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觀感:臺灣北部三日遊
    (作者: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赴臺灣義守大學交流生  宋燕莎)  不知不覺,我來到臺灣已經有兩個多月了。這兩個月,我由最初對臺灣的新奇嚮往到現在的習慣與適應,這當中體會到了很多。不管是生活的物質方面,還是臺灣當地的文化與習俗方面,我都有了最直接感官感受。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觀感:臺灣的季節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作者:山東大學赴臺灣大學交流生 王楓秋)  臺北似乎永遠沒有冬天,我望著一月初仍舊綠油油的校園,想起山東早已是冰天雪地,心裡升騰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這樣的氣候,這樣不分明的季節更替,像極了臺灣人溫和而又禮貌的性格。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觀感: 生活在臺灣新竹清大
    狗在校園隨處可見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  (作者:山東大學赴臺灣清華大學交流生 張誠) 一轉眼,來到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已經有六天了在我們學校,只在圖書館入口處有幾臺供檢索用的電腦。而這裡每層都有若干臺檢索用的電腦,而且位置十分靠近書架,這樣一來,讀者在瀏覽圖書的時候就能夠隨時地檢索,十分方便。另外,圖書館裡有多人書桌,單人書桌,沙發等各種桌椅,書桌旁還會有常用的工具書讓人隨時查閱。讀者可以帶著自己的各種書籍來此學習,累了還可以在沙發上躺一躺,看看報紙。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態度也十分認真。記得有一次我出館晚了,已經不能借書。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觀感:新竹市一日遊
    作者在十八尖山公園    華夏經緯網8月18日訊  (作者:山東大學赴臺灣清華大學交流生 王超) 臺灣清華大學位於新竹市,6周的交流訪學活動也使我們對新竹市有了初步了解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觀感:走進臺灣的校園實習電臺
    華夏經緯網10月7日訊  (作者: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新聞傳播學院赴臺灣政治大學交流研究生 張超)校園廣播臺和廣播站是所有同學的美好記憶。清晨、午間或者傍晚,漫步在大陸的高校,你可能會聽到悠揚的音樂和輕鬆的播報。走在政治大學的校園裡,一切是那樣的安靜,難道政大沒有校園廣播嗎?
  • 山東財經大學2016赴臺灣銘傳大學研修學生訪學心得
    2016年秋季學期,山東財經大學選拔了37名同學赴臺灣研修訪學,現收錄同學們四個月的心得,有值得借鑑的臺灣歐美式教學方法、有狂虐「單身狗」的軟語溫存的爺爺奶奶、有值得沉思的臺灣青年人的某些意識、有對兩岸血濃於水情誼的感懷與期盼……會心之處,不覺莞爾,試饗。  銘傳大學位於臺北市,創立於1957年。2015年,山東財經大學與銘傳大學籤署了合作備忘錄和學生交流協議。
  • 青島市委書記率團訪臺 開啟青臺交流合作新篇章
    青島市委書記率團訪臺 開啟青臺交流合作新篇章 李群書記拜會連戰榮譽主席(圖片來源:國臺辦網站)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國臺辦網站消息,5月26日,中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青島市經貿文化交流團圓滿結束對臺灣的訪問。
  • 山東大學學生赴臺觀感: 一夢四十天?在臺灣清大交流心得
    崔可航與臺灣清華大學國際及推廣教育組餘怡德教授合影    今年暑假期間非常幸運能夠有機會到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交流學習40天,在這篇心得之前,我有太多要感謝的人,我需要最後一次完完整整地做一次致謝:    首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父母的養育和教誨,我不能夠有今天;    感謝我的母校山東大學
  • 山東副省長訪臺從高雄入境先訪臺南
    中新社臺北5月13日電 (記者 羅欽文 董會峰)4月開始的大陸高官訪臺熱到5月繼續升溫。福建省長黃小晶的「走親訪友做生意」之行剛剛結束,山東省副省長才利民14日又將率團抵臺參訪,展開「魯臺經貿文化交流周」活動。
  • 臺灣世新大學代表團訪問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1月10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熊杰、管理學院院長徐仁輝、學術交流中心林韋婷一行3人訪問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分校校長韓聖浩教授在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中心貴賓室會見了來訪客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團委書記楊玉、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徐希鋒等參加了會見。
  • 山東省長郭樹清訪臺 郭臺銘當場秀煙臺話(圖)
    山東省長郭樹清訪臺 郭臺銘當場秀煙臺話(圖)     山東省長郭樹清記者陳再興/攝影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年內來了兩次,不僅是走親戚,更是希望擴大交流合作的急切心情」,山東省長郭樹清28日晚在臺北表示,此行除希望深化對臺經貿產業合作,魯臺雙方將就港務建設、都市交通與環保、金融、旅遊及現代化農業進行交流。
  • 山東大學學生在臺灣觀感:難忘的露營
    露營的帳篷    華夏經緯網10月17日訊   上星期周末,我和在臺灣義守大學學習的同學一起來到了臺灣的最南部,度過了那傳說已久的露營!我參加的露營是臺灣南部9所大學的童軍社合辦的。我在墾丁度過從到臺灣到現在為止最美好的時光!     我們露營的地方是一個沿海的農場,說是農場,其實更像是一個度假村。農場建在山裡,綠的一望無際。在草坪上建有一幢幢的小木屋屋前屋後種有各種果樹,離小木屋百米之遠的地方是高級別墅區,每晚一人8800臺幣!我們自然不會住在那裡,但也不會睡木屋,而是住帳篷!自己搭建的帳篷!
  • 韓正旋風席捲臺灣 訪臺不虛此行
    4月7日下午,上海市長韓正與臺北幼兒園小朋友親切互動,獲贈5歲小朋友的畫作《美麗天空繽紛童年》。圖右為臺北市長郝龍斌,他獲贈的作品是《花樣活力繽紛童年》。(圖片來源:中新網)    香港中評社8日發表分析文章認為:作為首位訪臺的大陸直轄市長,韓正這次訪臺雖然僅有短短四天三夜,但臺灣政商界和媒體颳起的韓正旋風,讓韓正不虛此行。
  • 臺灣最美的大學(遊客必訪)
    除了九份、士林夜市、臺北101,你知道臺灣的大學也是開放給大眾進入的嗎?有些臺灣朋友會到大學裡跑步運動或遛狗,甚至還有人會在學校裡野餐呢!臺灣大學的學校普遍都有非常漂亮的校園環境,有的更是被列為遊客必訪的大學呢!以下這8間大學,就是被譽為臺灣最美的大學啦!不用花錢,又可以看到美麗景色,拍美照,感受臺灣大學的校園氣息,是不是太棒了呢?
  • 安徽省委書記率團訪臺_地方專題_中國臺灣網
    導讀: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率領的安徽經貿文化訪問團5月6日電抵臺,開始為期6天的訪臺行程。張寶順一行將在臺北、南投、嘉義、雲林等地參訪。安徽經貿文化訪問團考察臺灣,將達成兩地旅遊合作新目標。  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5月6日晚上,張寶順在臺北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張寶順表示,這幾年皖臺交流有很好的發展,人員往來密切。
  • 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臺灣彰化訪「神農」
    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在臺灣彰化訪「神農」     5月25日,來臺訪問的中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右)前往臺灣彰化縣社頭鄉。
  • 臺北訪書記:胡適紀念館賣的都是「白菜價」
    因為有了這位學運「老革命」的高效導遊,我的3天台北自由行雖然時間短,但行程緊湊,質量非常高。買臺版書去臺灣,當然要買臺版書。1月19號,臺灣「大選」結束後的第三天,我和兩位同學一起到達臺北。由於誤了第一班飛機,我們到達桃園機場時已經是晚上5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