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縣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1944年陝甘寧邊區政府為紀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該縣為子洲縣。子洲縣處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腹地,境內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子洲東與綏德相鄰,西與靖邊縣相連,越往西行,地形慢慢的就由黃土高原進入毛烏素沙漠邊緣地帶了。
縣域境內有青銀高速公路、307國道、206省道外,2011年初橫亙我國東西的太中銀鐵路從子洲縣境內穿越,結束了子洲縣不通鐵路的歷史。
子洲火車站在縣城西邊的薛家崖村,距離縣城大約7、8公裡, 307國道從車站站前穿過。車站站房為中國傳統對稱建築,中間為單層候車室,兩側為層高二層的票房、辦公用房等,站房設計規規矩距,不像綏德、延安等站設計風格極具陝北地域特點。
太中鐵路主要是貨物列車為主,客車跑得較少,車站雖是一個縣城火車站,每天也只有6、7趟客車停靠辦理業務,從這兒出行旅客也不是很多。子洲與綏德間公路交通很方便,綏德火車站處於鐵路十字路口,各個方向的列車基本都在車站停靠,子洲縣群眾更多喜歡直接從綏德火車站乘車出行。
車站對面就是薛家崖村,村子不大,在307國道邊和後面的幾座土崖上,每家每戶的窯洞都在山坡上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從下往上,算起來足有七八層,幾條小道曲曲折折盤繞而上,將散落在不同地方的窯洞、院落有機的連接起來。忙完莊稼地裡農活的人回到家裡,吃完晌午飯或茶餘之間,走出窯洞,三倆人一堆,抽著煙拉拉家常,也其樂融融。
土崖之上的窯洞前、院落裡也零零散散栽有槐樹、榆樹,一眼望去,圓弧形的窗欞、院落裡的石碾、石桌,片石壘起的院牆,裸露的黃土,灰褐色的植被,與公路邊幾簇簇看起來有幾十年的老槐樹、老榆樹相互映襯,把地道的陝北地域特色,原汁原味黃土高坡上的粗獷地域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美不勝收。
由銀川開往西安的K324次列車進站停妥,列車員開門立崗作業,車站工作人員組織旅客有序乘,火車在這個小站只有兩分鐘停留時間,旅客上下車完畢,列車鳴笛啟動,駛向下一站綏德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