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二線城市新一輪的「搶人大戰」又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從12月以來,包括無錫、福州、青島、廣州、蘇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接連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條件。
在前幾天的文章裡,我們分析過了,今年樓市的關鍵詞之一便是「分化」,其實今年以來,城市之間的分化也日益加劇,尤其是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的分化,如今的一線城市是既不缺人,樓市也熱度不減;而一眾二線城市則面臨著人口短缺、樓市不景氣的現狀,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出現新一輪的「搶人大戰」。各大城市接連向落戶底線發起衝擊。
在青島大幅降低落戶門檻衝上媒體熱搜以後,才不到幾天的時間,蘇州便放出了更大的狠招,直接將青島擠下了中心舞臺,也進一步引發了媒體關於「租售同權」的關注和討論!
蘇州租房即可落戶
12月18日,蘇州市政府發布《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於該政策目標任務,12月22日,蘇州市相關政府部門解讀稱,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落實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深入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深化「人錢掛鈎」、「人地掛鈎」等配套政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蘇州落戶新政最大的亮點是,租房可以落戶。根據《意見》,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
在業內人士看來,租房可落戶能真正保障租客的權益,對落實「租購同權」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能夠緩解一部分住房需求,有利於平穩房價,推進市場健康發展。
「租售同權」這個詞,曾經在一段時間裡,一直佔據著地產板塊的媒體頭條,但如今已經被「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給掩蓋住了光芒,很少有人提及了。
落戶容易同權難
為什麼「租售同權」很少有人提及,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四個字:「知易行難」。
租售同權的內容,其實不難理解,那就是租房與買房居民享同等待遇,住建部有關負責人曾經表示,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明面上看,這一政策可以說是利國利民,尤其是對於一些外地人口和無房家庭來說,完美的解決了他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尤其是隨遷子女入學的問題,但這樣的政策,實施起來卻異常的困難。
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一房多權的問題。當租戶可以通過一套房子享受相關權益的時候,那麼房主是否可以享受呢?畢竟現如今多個城市的一些民生政策,都是跟房產掛鈎的,包括落戶,包括子女入學,甚至是醫保、市民待遇等等,。這就衍生出了很多的問題。
其次就是一個社會公平性的問題。比如說購房者和租房者之間的矛盾問題。中國有句老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公平問題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如果租房也能和購房者一起享受同等的權益,那麼之前很多人拼盡了「六個錢包」才買到的一套房子,其意義何在呢?
想想如今的青島,兩個定位不同的小區,共享公共空間,都能引發高檔小區住戶的不滿,接連不斷的製造衝突,更何況那些買了天價學區房的購房者呢?
因此,政策制定容易,實施起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青島租售同權進展如何呢?
這次蘇州出招,似乎要比青島狠多了,但其實,青島這幾年也一直喊著貫徹執行「租售同權」,但實際進展究竟如何呢?
在2020年5月,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青島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平穩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強化住房租賃市場需求側保障,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積極推進租售同權。按照通知顯示,依法登記備案的承租人,可以按照規定享有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社會保險、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證照辦理等基本公共服務,符合各區(市)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可以申請在居住證所在區(市)按照有關規定接受義務教育。非本市戶籍承租人享受以上公共服務須先申領居住證,本市戶籍承租人另有產權住房的,按其產權住房所在地享受以上公共服務。
但實際實施的效果如何呢?我們每個在青島工作生活的人應該都深有感觸,這座城市的很多市民權益仍舊是跟房產掛鈎,想要通過租房來享受購房的同等權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標籤: 二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