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外國友人被青田風光打動 寫英文詩表讚美

2021-01-12 麗水網

  大自然給人以許多美的感受與品位。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詩人寫詩讚美風景。古有李白被廬山美景吸引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今有許多農民詩人寫詩表達讚美新農村變化。最近,在我們青田,就有一首特別的詩,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為什麼這首詩能吸引到大家的關注呢?記者了解到,這首詩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首英文詩。英文詩的作者是一個美國人,名叫麥可·海曼,目前在佛羅裡達州蓬塔戈爾達生活和工作。

  據了解,麥可·海曼是一位歌手和詞曲作者,創作型歌手,經常被邀請在美國的公共活動中展示他的詩歌。他還與畫家Parks Reece合作出版了《野性的呼喚》和《蒙大拿州戶外》,還出版了《風暴之夏》和《遊泳河》,由和平河作家中心發表。

  近日,麥可·海曼作為188藝術倉庫的嘉賓來到中國,抵達青田後,就住在考坑村的曼山居民宿。「群山環抱、溪流環繞、古樹疊影、鳥鳴鶯歌。」是他對考坑的第一印象。覆蓋著樹木和竹子的陡峭山峰、清澈平緩的溪流、充滿了鄉土氣息的梯田農場、淳樸熱情的村民,考坑這個百年古村落用它獨特的歷史氣息和自然美景吸引住了麥可·海曼。

  如畫的風光讓麥可·海曼和同行的藝術家讚嘆不已,他們紛紛拿出工具開始寫生創作。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初到考坑的兩天都在下雨,給大家的創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可是隆隆作響雷聲和逐漸變厚的雲層。卻給了麥可·海曼不一樣的靈感。聽著大雨敲擊屋簷的聲音,山間溪水拍擊河岸的聲音,麥可·海曼文思如泉湧,寫下了《巖石上的茶樹》。

  詩中不僅有描寫當時情況的詩句——「山頂在雲層中消失,閃電和雷聲拍手,清洗乾淨了一切。在石頭上,水站立著奔跑著,尋找著,製造著,那些作響的小溪和河流。」也有麥可·海曼對考坑的感受與喜愛的詩句—「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難以拒絕、極度揣摩、無法描述。」詩句中包含麥可·海曼對美好事物的感謝,對青田風光的喜愛。

  麥可·海曼告訴記者,在青田的這段日子,許許多多的風景、事物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機會他還會來到青田,繼續用藝術的形式記錄表達青田的秀美風光。

  (來源:青田網 作者:黃玲曉)

相關焦點

  • 保加利亞節目組赴青田拍攝:青田風情醉人心
    保加利亞節目組赴青田拍攝:青田風情醉人心 2018年06月21日 11:18   來源:青田僑報
  • 華僑成就的都市青田,就藏在綠水青山之間
    青田人也是一樣,清末民初年間有這麼一位不甘於現狀的青田人,他就是「吳乾奎」!據《青田縣華僑史》記載:吳乾奎,名仲奇,字乾奎,方山鄉龍現村人,家境清貧,當過長工,30歲時尚在遂昌燒炭。後經友人推薦,吳乾奎替寧波一商人作夥計,到東南亞一帶做販茶生意。因為人忠誠守信、辦事幹練、生意得心應手而得到器重,幾年後老闆便墊付資本,支持吳乾奎另立門戶。
  • 【386旅說青田】臺灣有條青田街——淺析青田與臺灣兩地的淵源
    有一本書的名字就叫《青田街七巷六號》。或許有不少人知道,青田是浙江省所轄的一個縣,那麼又有什麼地方把青田作為街道的名稱呢?通過最便捷的方法上百度搜索,其結論為在大陸還找不到有哪個城市的哪一條街,哪一條路是以青田為名的。
  • 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
    石雕小鎮巧遇歸來客隨心參觀故宮典藏的青田印章圖片展覽、盡興玩轉中國石雕小鎮的大小攤位、雲端圍觀高潮迭起的精品石雕拍賣會、現場聆聽石雕大師匠心傳承的《工匠精神·青田宣言》……從青田石雕博物館到甌南街道青田石文化創意街區,從山口鎮古色古香的清代宅院——林宅到青田石雕大師的母親山——封門山,一路走去,浸潤在濃鬱的石雕文化中,人們無不被對巧奪天工的青田石雕藝術所折服
  • 第三屆僑博會盛況空前,世界青田
    >),油竹街道的僑鄉進口商品城再次匯聚了青田乃至世界的目光。本次僑博會盛況空前,溫州、杭州、麗水等地遊客紛至沓來,海內外採購商、國際友人等齊聚青田。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屆僑博會的一幕幕精彩吧!,所有善款用途都將用於青田境內所需要幫助的慈善公益項目,為我縣慈善愛心事業貢獻力量。
  • 講述青田華僑文化影片發布會在青田舉行
    講述青田華僑文化影片發布會在青田舉行 2017年09月21日 15:18   來源:青田僑報
  • 兩個青田小夥兒為家鄉寫了首歌,還是一首原創RAP
    《青田town》歌詞  但這並沒有澆滅他對於說唱的熱愛,他每天開始看Rap教程,學作詞、聽旋律、練語速等基本功,自學說唱。  為青田寫歌 它是送給家鄉的禮物  「一直以來,印象裡關於青田的歌曲並不多,最熟悉的歌曲還數《青田女孩》,我很想為青田寫首歌!」談及創作初衷,林鑫鵬說,早在2019年,他就想創作一首青田Rap歌曲,但因故沒有完成。  近段時間,他聽了一個非常中意的伴奏帶,發現挺適合唱rap,便和吳嘉昊商量製作一首《青田town》。
  • 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僑鄉青田開幕
    青田向醫護人員捐贈青田石雕作品《共同抗疫》。 胡丁於 攝中新網麗水12月6日電(見習記者 胡丁於)6日,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下稱石雕文化節)於浙江青田開幕。青田石素有「印石之祖」之美譽,在明清兩代,青田石被廣泛運用於印章製作,受到歷代帝王的喜愛。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5件明清歷史雕作和1000餘枚印紐及一批尚未使用的青田石印。青田聘請首批青田石文化宣傳大使。 胡丁於 攝「故宮和青田有著穿越數百年的不解之緣。」
  • 臺灣|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 撰文|傅子莫  圖片提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網絡在大陸,作為一棟老建築,它們的命運往往有三種:第一種被圍起來建成旅遊景點,通常都會收門票;第二種是被荒置,屋舍破舊長滿雜草;第三種就是被拆了,老木頭被拿去做各種工藝品。
  • 在浙江青田,海溪粉幹,風味獨特,是青田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浙江麗水,青田美食,總是充滿鄉情味,各式各樣的傳統美食,還是那個的配方,那個熟悉的老味道。在青田,你常常會聽到「這是海溪粉幹嗎?」人們為何執著於海溪邊粉幹呢?海溪粉幹,不加任何東西,純用早稻米製作,過程非常辛苦,複雜。海溪炒粉幹的味道,更是令人懷念。
  • 青田華僑書寫的傳承之書,見證直面疫情的國家力量
    青田人也是一樣,清末民初年間有這麼一位不甘於現狀的青田人,他就是「吳乾奎」!據《青田縣華僑史》記載:吳乾奎,名仲奇,字乾奎,方山鄉龍現村人,家境清貧,當過長工,30歲時尚在遂昌燒炭。後經友人推薦,吳乾奎替寧波一商人作夥計,到東南亞一帶做販茶生意。因為人忠誠守信、辦事幹練、生意得心應手而得到器重,幾年後老闆便墊付資本,支持吳乾奎另立門戶。
  • 這一次,青田又憑實力圈粉了!
    這一次,青田文旅營銷團也帶著自己的滿滿誠意和青田特色再次來到古城蘇州,誠邀蘇州市民來青田、逛僑鄉、遊山水、賞石雕、購洋貨。分享會上,青田海外風情旅行社副總經理朱純純代表行業做交流發言,她對在場的來賓發出誠摯的邀請,她介紹說,僑鄉青田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白天在美麗的鄉村能吃到原生態農家菜,夜晚在霓虹閃爍的縣城可以品嘗地道的西餐、紅酒。
  • 青田街
    青田街,作為臺北聞名遐邇的文人生活圈,少見的濃密花木與靜謐的巷弄,周邊步行可抵達的師大夜市與永康街,吸引了許多個性咖啡館進駐。不僅情調足夠,周圍幾條馬路匯聚了美、法、意、日、韓、印、泰等多種異國美食,中餐也兼具臺灣小吃、滇緬家常菜與廣式茶點,可謂應有盡有。
  • 青田石知識大全
    ]----關注是一種支持,態度就在你手上!據《青田縣誌》記載,元時「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從明代中葉開始大彰於世,並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為印材替代金屬、牙骨,從此,石材刻印應運而生。青田石為我國篆刻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劃時代貢獻。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基調為寫實而尚意;手法有圓雕、鏤雕、浮雕及線刻;工序分相石,開坯,粗雕、細雕、封蠟、潤色等。
  • 青田鶴城鎮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2月25日 訊青田建縣後,縣治一直在鶴城鎮。早時稱縣城、鶴城、芝城,侯成城區,民國24年(1935)建立鶴城鎮。  古時青田有鶴,南青田建縣後,縣治一直在鶴城鎮。早時稱縣城、鶴城、芝城,侯成城區,民國24年(1935)建立鶴城鎮。
  • 高鐵開通,青田可以這樣玩!
    青田,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遊。是麗水市對外開放的東大門,與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溫州市相毗鄰。1月10日金溫高鐵已正式開通,青田站有14對高鐵列車,共28趟。總之杭州來青田只要2個小時,上海來青田也就3個小時!高鐵開通後到2016年2月7日前,乘坐高鐵到青田站下車的乘客包括麗水站,縉雲站下車的乘客,憑麗水三個站點高鐵票(車票當日起7天內有效,含車票當日)+本人身份證,可免門票暢遊青田所有景區!所有景區!
  • 點石成金 青田石雕
    石頭發現之始,浙江青田縣的先人便懂得利用其美,雕琢成器,於是便有了青田石雕。青田石  青田石是青田石雕的主要原料,產於「中國石雕之鄉」的浙江青田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與巴林石、壽山石和昌化石一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石」。
  • 青田|雲海漂浮是青山
    雲海之上是青山素有九山半畝半分田的青田>海拔1321米是青田第二高峰金雞山亦是瑞安與青田、溫州與麗水的分水嶺。金雞山屬南雁蕩山脈,位於青田縣城東南38公裡處湯垟鄉境內,與、接壤,面積約為20平方公裡,山上植被茂密,生態良好,800米以下以針闊混交林為主,800米上以高山灌木叢林為主,這裡是青田的主要林場之一,松樹和杉樹為主要樹種。
  • 青田:奔向全面小康 奏響時代強音
    華僑資源催生新經濟從浙南百山祖大山深處,自西向東一路奔流,甌江流經到中遊地帶,潤澤了一座風光秀麗的山城——僑鄉青田。數百年前,連綿起伏的高山阻礙了青田人的發展,他們只能在大山裡謀求微薄收益或背井離鄉遠赴重洋謀發展。清朝初年,青田人肩挑背扛青田石雕開始闖歐洲,往國外銷售。
  • 9幅手繪圖曝光,一眼看懂青田,愛上青田
    舊時的青田縣城紅色革命根據地用外幣交易是常事受到各國返鄉的華僑影響,青田人對咖啡的追求可謂日漸高漲,咖啡算得上這座小城的靈魂。在青田,這裡匯集了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名酒。就像咖啡深入青田的每一個角落,紅酒也成為這裡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品之一,家庭聚會、商務洽談、情侶對飲,甚至可以一個人小酌。可以高端至幾千幾萬一瓶的拉菲、木桐,也可以是中等價位的普通紅酒,甚至幾十塊的餐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