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三大航三季度業績回升 南航率先扭虧為盈 Q4有望恢復去年水平

2020-12-21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1日消息:根據民航局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全行業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貨郵運輸量分別完成547.6億噸公裡、2.8億人次、476.5萬噸,同比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56.7%、56.4%、87%。其中第三季度恢復較快,全行業完成運總周轉量228.5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1.33億人次、完成貨郵運輸量176.7萬噸,同比恢復至年67.6%、76%、91.3%。另據相關媒體報導,今年前三季度,全行業飛機日利用率為6.0小時,正班客座率為72.0%,正常載運率為66.2%。9月份,運輸飛機日利用率已恢復到8小時,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載運率已分別達到79.4%和71.6%。

  三大航Q3營收623.65億元,Q3環比Q2減虧116.34億元

  近日,部分國內上市航司公布了Q3財報數據,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各家航司都遭受不同程度重創。據不完全統計,在綜合業績方面,Q3三大航營收共計623.65億元,其中三大航裡南航的營業收入最高達到263.86億,營收下降幅度相對最小。國航緊隨其後,Q3營收188.08億元,東航Q3營收171.71億元。此外海航、春秋、吉祥航、華夏航的Q3營收分別為81.33、27.82、30.01、13.41億元。另外從披露的數據來看,三大航Q1-Q3合計實現營收1561.04億元,三大航均為負增長,Q1-Q3虧損總額為266.8億元。其中一季度淨虧損140億,第二季度減虧至121.57億元,第三季度進一步減虧至5.23億元。Q3淨虧損最多的是海航為38.04億元。

  Q3南航等多家航司扭虧

  此外部分上市航司在Q3淨利潤均有大幅改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Q3部分航司的淨利潤已經轉虧為盈,其中南航(+7.11億)、廈航(+5.51億)、春秋(+2.59億)、吉祥(+1.96億)、華夏航空(+1.63億)。而國航和東航Q3淨利潤分別為-6.71億元和-5.63億元。

  民航專家林智傑分析,在三大航中,南航能夠率先在三季度盈利,主要有幾個有利的因素:第一個就是貨運業務,南航貨運還在股份裡,給南航貢獻了比較多的利潤。而國航和東航的貨運混改的時候已經從股份賣給了集團,所以沒法享受到貨運業務的紅利。第二個方面就是子公司的利潤貢獻,廈航三季度的盈利相對還不錯,這個對南航有比較好的貢獻。第三個方面就是整體市場的影響。南航的廣州市場恢復的相對比較好,也沒有遭遇到疫情的二次爆發,像北京之前有過一次,對國航有比較大的影響。東航大範圍的推廣隨心飛,承擔央企責任,同時實際上對企業的效益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Q3國內民航市場加速恢復,國際仍屬低位

  從部分上市航司公布的Q3客運運營表現可以看出,整體國內運力恢復明顯。

  (一)從旅客運輸量來看,9月南航、國航、東航、春秋航、吉祥航旅客運輸量分別為1118.56、782.4、898.32、204.3、183.44萬人次,環比增長分別為8.28%、6.93%、5.1%、-1%、2.9%。1-9月累計旅客運輸量分別為6427.5、4588.4、5050.6、1286.3、1047.4萬人次。

  (二)從整體客座率來看,9月份三大航國內客座率都恢復到77%以上,春秋、吉祥國內客座率分別恢復至89.3%、84.2%,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其中9月春秋航空整體客座率為(88.9%)、吉祥航空(83.51%)、東航(76.88%,)、南航(77.6%)、國航(75.7%)。從1-9月累計客座率表現,春秋依舊領先,1-9月春秋客座率(78.43%)、吉祥航空(72.83%)、南航(70.43%)、國航(69.9%)、東航(69.99%)。南航、國航、東航、春秋、吉祥航空國際客座率仍舊不高,分別為 58.25%、44.60%、48.08%、56.59%、 57.03%。

  (三)國內航線需求已經基本恢復,國際航線各航司國際運力增長絕對值依舊在低位。9月份南航、國航、東航、春秋航、吉祥航國內RPK、ASK同比增速已經均已經轉為正數。分地區看,三大航國內航線 ASK同比增長6.96%,RPK 同比增長 1.74%;春秋+吉祥國內航線ASK同比增長 32.09%,RPK同比增長 27.5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春秋航空國內ASK同比提升了51.6%、RPK同比提升了46.7%。但同時由於海外疫情依舊形勢不容樂觀,國際ASK、國際RPK同比減少仍在90%以上。三大航國際航線ASK同比減少92.80%,RPK同比減少95.29%; 地區航線ASK同比減少90.82%,RPK同比減少 97.02%;春秋+吉祥國際航線 ASK同比減少 95.73%,RPK同比減少97.11%;地區航線ASK同比減少 85.91%,RPK同比減少 93.86%。

  多項利好政策疊加,Q4需求有望接近去年水平

  根據飛常準數據顯示,作為疫情恢復後首個長假,中國內地航線航班量及投放運力增長顯著,同比平均增長率超過12%,投放運力與今年疫情前峰值相比亦增加約7%。不過,旅客量增速未及航班及運力增速:10月1-8日內地航線平均客座率僅為77%,與今年疫情前相比仍有約10%的缺口。另一方面,長假依然未能帶動境外出行,中國內地通航國際及地區航班量繼續徘徊於去年同期10%的水平。而在具體航班航線表現方面,10月1-8日進出港航班量較多的機場有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昆明等;假期期間杭州、鄭州、西安、青島、貴陽、海口等地客流相對集中。此外,內地超過一半的千萬級機場在今年假期期間日均出港航班量相比去年假期(2019年10月1-7日)實現正增長。其中三亞機場日均出港航班量同比增長逾20%。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天河機場在今年假期期間日均出港航班量已恢復至去年的90%。

  另根據民航局披露,自2020年10月25日至2021年3月27日,中國民航執行2020/21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冬春航季共有近200家國內外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客貨航班計劃94809班。根據計劃,國內外航空公司共安排國際客貨運航班每周5090班。在國際航線航班客運方面,客運航班每周計劃592班(296個往返),同比下降96.8%,且具體執行將根據國家防控要求進行調整。國內19家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320班(160個往返)定期客運航班,通航37個國家、45個城市;國外共有86家航空公司從47個國家的56個城市飛往中國,每周安排定期客運航班272班(136個往返)。在國內航線航班(不含港澳臺地區)方面,各航空公司每周共安排國內航班86735班,同比2019/20年冬春航季增長20.2%。

  2020年8月,民航局首次出臺《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政策》。20冬春航季正式實施,具體政策包括對貨郵飛行航班刻安排窗口進行調整優化、大幅增加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供給,提高貨郵航班時刻協調配效率。在此指導下,冬春航季我國貨運航班(含客改貨)每周4498班,同比增長128.6%。國內共有14家航空公司安排國際貨運航班每周1768班,包括全貨運航班1372班、客改貨航班396班,通航18個國家、27個城市。國外共有65家航空公司從43個國家的87個城市飛往中國,每周安排貨運航班2730班,包括全貨運航班1408班、客改貨航班1322班。此外在港澳臺航線航班方面,各航空公司共安排港澳臺航線客貨運航班每周2984班,同比2019/20年冬春航季下降23.2%。

  從各航司運力來看,各航司內線時刻規劃數量同比去年同期都有明顯增長,具體數據上,國航、東航、南航國內運力增幅分別為15.8%、16.7%、15.9%,吉祥、華夏國內運力同比提升20.7%、15.1%,春秋航空國內運力計劃增長57.4%,海南航空國內運力計劃增長5.4%。

  從機場方面來看,9月民航局出臺政策放寬了涉及北上廣的部分國內航線的準入,進而提升國內一、二線機場的運力佔比,釋放了部分被抑制的航空需求。如浦東機場、白雲機場將大量國際時刻轉供國內,導致機場國內時刻同比分別將增長45%、23%,首都機場受轉場影響國內時刻數下降21%,但大興機場時刻將增長200%以上。

  民航專家綦琦表示,疫情在國內個別城市和省份的局部反彈不要緊,只要不是大面積,Q4我國航空需求還會維持較高水平,甚至會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重要時間節點是11月份。對市場需求的樂觀預期,國內航司還會繼續執行「以價換量」的策略。基於上述供求兩端的分析,第四季度國內航空市場仍將維持整體上供大於求的情況,低票價還會持續,關鍵時間節點是國際航空市場逐漸恢復,大量寬體機運力回歸到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後,國內航空的運力供給才會下降。但目前全球疫情的此起彼伏情況,還很難看到國際航線恢復跡象。平均低票價必然會引致並始終壓制國內航司的利潤空間。

40薦聞榜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三季度環比扭虧為盈
    招商證券(香港)11月2日發布對中國南方航空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三季度公司盈利7.1億元人民幣,環比扭虧為盈,符合預期公司在京航班已全部轉入大興,看好公司「兩場運營」前景根據民航市場復甦節奏和人民幣匯率預期變化
  • 燃油成本飆升拖累三大航業績
    燃油成本飆升拖累三大航業績     聚焦三大航企2017年中報,儘管三大航空公司的營業收入增加,但淨利潤受燃油成本大幅上升影響明顯。不過,鑑於人民幣升值影響,三大航累計匯兌收益大幅增加至25億元。
  • 三大航成績單大PK:南航營收最高 東航淨利逆勢增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三大航成績單大PK:南航營收最高,東航淨利潤逆勢增長 受疫情影響,2月三大航載客量下降逾八成。隨著東航和國航年報出爐,三大航去年成績單一覽無遺。南航營收最高,東航去年盈利逆勢增長從數據上看,三大航中,南航去年依然錄得最高的營業收入為1543.22億元,而國航和東航營收分別為1361.80億元和1208.60億元。其中,南航和東航依舊保持營收的正增長,分別為7.45%和5.16%,國航去年營收同比下滑0.43%。
  • 海航控股擬20.48億元收購長安航旅20%股權 拓展航空輔產業投資
    海航控股20億押注長安航旅具體來看,天眼查顯示,長安航旅成立於2016年11月16日,註冊資本100億元,主營旅遊、酒店、景區、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投資等。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2019年全年及2020年1-9月,長安航旅營業收入均為零,淨利潤分別為虧損5483.53萬元、2716.49萬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長安航旅總資產為27.93億元,總負債為608.67萬元,淨資產為27.87億元。採用資產基礎法評估,本次交易資產增值率為4.72%。
  • 上市航企2018年業績比拼,到底哪家最賺錢
    五一小長假前,八家航企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幾家航司的財報發現,去年由於油價上漲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大部分國內航企的淨利潤同比下滑,只有中國國航和春秋航空實現了逆勢增長。不過進入2019年,由於油價和匯兌損益的影響減小,大部分航司一季度帳面上的業績有所好轉。
  • 化工業需求復甦推動盈利回升 融資客近40億元布局
    根據生意社發布消息稱,12月2日,鈦白粉最新價格為16666.67元/噸,最近5天上漲4.17%,10天上漲5.26%,60天上漲16.28%。以中核鈦白為例,公司今年以來已有7次上調鈦白粉價格。對此,接受採訪的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化工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進而驅動化工板塊業績上行、股價走高。
  • 三大航節日期間增加航班
    記者昨天從三大航獲悉,各航司在中秋國慶期間增班,覆蓋全國多個熱門旅遊目的地。航司工作人員提示,由於國慶期間出行高峰集中,避開旅遊高峰出行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9月30日至10月8日,東航計劃運行航班24202班次,投入403.3萬座位(含中聯航),運力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東航計劃加密昆明至武漢、上海、寧波、合肥、鄭州、麗江、西雙版納,上海至張掖、南昌,西安至福州、成都、廈門,合肥至重慶等航線。備受關注的「進博號」彩繪機將在國慶期間執飛京滬快線,旅客可選擇虹橋-首都航班,有機會一睹「進寶」風採。
  • 美擬放開中國航班「禁飛令」國際復航有望常態化航空股集體飆升
    漫長的封鎖之後,隨著歐美實施經濟重啟計劃,各國航空旅客人數穩步回升。進入6月以來,全球各地航空業復飛班次增加。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6月3日報告稱,自4月21日以來,航班數量已出現30%的回升。昨天,美國航空的聲明又為航空股板塊打了一劑「強心針」,點燃了航空市場熱情,美國航空股又轟轟轟大漲了。
  • 南方航空深度解析:規模亞洲第一,經營波動彈性領先
    現階段對於三大航,大型商務 幹線對業績的貢獻程度更高,因此核心樞紐機場的時刻佔比以及時刻分布將對航司 業績產生重要影響。從 2019 年冬春換季首日起,南航計劃將首批 13 條航線、28 個航班率先 轉場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行,13 個航點包括胡志明、西寧、銀川、大慶、延吉、 鞍山、常德、義烏、遵義、銅仁、南充、長春、揭陽。
  • 數據輪番轟炸,這個暑期看國航東航南航起飛
    近日,三大航企國航(00753)、東航(00670)、南航(01055)均公布了6月營運數據,給極度悲觀的航空板塊添加了一絲暖意。國航同樣錄得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4.2%,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4.8%,平均客座率為80.6%,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6月份三大航運營數據仍在向好,這給指數4月衝擊階段高點後不到兩月時間跌幅超過35%的航空板塊,繼續提供著超跌反彈的動力。
  • 三大需求繼續回升 經濟內生動能增強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 遠東宏信(03360)預期前三季度收入總額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集團根據外部形勢變化,及時優化經營舉措,固化經營基礎,整體業績呈現出逐季度改善態勢-截至前三季度,集團收入總額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歸屬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跌幅大幅收窄。集團經營管理各方面情況如下:傳統業務:新增業務保持向好勢頭,前三季度生息資產總額較2020年初增長約10%,息差較前二季度基本持平。諮詢服務費收入水平處於恢復進程中。
  • 「研報掘金」鋼鐵淡季漸過需求好轉 板塊有望在三季度迎業績估值雙升
    核心邏輯1、雨季後需求逐步回升,鋼材社會庫存繼續下降。上周截至8月13日每日建材成交均值為21.19萬噸,較前周下降1.85萬噸,同比升29.03%,建材需求保持往年最高水平。機構測算上周鋼材表觀消費量為1084.53萬噸,保持往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螺紋鋼表觀消費量373.30萬噸,較2016-2019年平均水平高9.06%(或31.01噸),鋼材需求在雨季後逐步回升。受益於鋼材需求的強勢,上周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繼續下降18.63萬噸。從建材成交及表觀消費量上看,鋼材需求在雨季後逐步恢復,而產量上升空間十分有限,預期鋼材庫存將持續去化。
  • 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
    原標題: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28日晚間,三大航先後披露2020年半年報。毫無疑問,航空運輸業是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三大航上半年營收降幅均在五成左右,淨利潤均由盈轉虧。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大航主要業績指標大幅下滑,但貨運業務降幅明顯低於綜合指標。
  • 萬達北文金逸前三季度總預虧超25億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萬達電影預計淨虧損3.8億至4.8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05億元。對此萬達電影表示,雖然自7月20日起已恢復營業,但全國電影票房尚未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由於境外疫情仍較為嚴重,公司下屬澳洲院線營業收入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影城折舊、租金、員工薪酬、財務費用等固定成本較高,公司主投主控的電影均未能如期上映,導致預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 2019年中國三大航數據盤點 國航最賺錢
    東航表示,2019年下半年,受到香港地區局勢動蕩和臺灣自由行受限等因素影響,需求大幅下降,客座率大幅下降,收益水平下降。這也導致在港澳臺地區的營業收入下滑,2019年,南航和東航在港澳臺地區航線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減少0.16%、4.26%。
  • 8月中國航班恢復最快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Q4季度依舊嚴峻
    從各個地區數值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相對恢復最快,亞洲整體地區運力的恢復相對更高,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從今年4月的最低谷的-53.9%,恢復至去年同期68%左右。此外拉丁美洲與西南太平洋兩大地區航班恢復最慢,8月整體運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6%和62.5%。
  • 永輝超市三季度業績增長的背後
    永輝超市三季度業績增長的背後來源:聯商網2019-10-25 11:16聯商網消息:10月22日,永輝超市(601933)發布三季度財報。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5.43億元,同比增長20.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8億元,同比增長51.14%。報告顯示,永輝三季度業績增長的原因有三點:其一為門店的收入增長,其二為投資收益,其三則是剝離虧損業務。
  • 南航貨運公司籌建初審同意:南航全額出資,或從上市公司剝離
    公示顯示,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額出資,其中貨幣出資4億元,實物出資6億元。此次籌建的負責人來自南航控股公司汕頭航空,為汕頭航空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偉;飛行負責人為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總隊訓練管理部原經理伍文彬;機務負責人為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機務工程部市場開發部原經理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