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江河 圖片由開遠市融媒體中心提供
周末時分,順著瀘江河前往南洞,沿途欣賞一下鳳凰溼地公園美景,到附近的通靈村吃吃農家菜,去南洞風景區納涼,是多麼地愜意。「景與城相互交融,水與城和諧共生」,開遠市自2017年實行河湖長制以來,著力探索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打造宜居怡人的生態新城。
站在鳳凰山頂的塔上,鳳凰生態公園一覽無餘,佔地約3500餘畝的鳳凰山、鳳凰湖、鳳凰溼地進入眼帘。一山一湖一溼地,美麗的鳳凰山上林木蔥鬱、百花片片;鳳凰湖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溼地裡,水草豐美,水鳥競飛。開遠市水務局副局長、市河長辦副主任刀貴榮說:「投資8.65億元打造的鳳凰生態公園效益初現,圍繞山、湖、溼地等元素打造的宜居怡人的生態新城已經形成。」
在與鳳凰生態公園相鄰的南洞河上,開遠市樂百道辦事處仁者村組長、南洞河專管員韋永軍正在打撈白色垃圾。「現在南洞河河道乾淨漂亮。」韋永軍回憶起以前的南洞河,雜草重生,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和死牲畜。自2018年擔任河長制專管員後,韋永軍每天都要帶著村民前來巡河打撈垃圾。經過宣傳和教育,村民和遊客素質逐步提高,河面上見不到垃圾了。
開遠市南洞河綜合治理項目,全長2.56公裡,投資1.08億元。依託南洞河水資源,開遠市在南洞河兩側建成陸生、水生植物區,利用相互交錯的生態系統打造有效的駐留雨水、淨化雨水和排放雨水的生態功能。雨季時南洞河河水濁度較高時,新建溼地系統可以幫助淨化,還可以給鳳凰溼地補水。
南洞河畔,有著11個村莊,通靈村是其中之一,南洞河改造好了以後,這個村子受益最大。村民陳加貴開辦農家樂,周末每天有5000多元的收入,他告訴記者:「隨著南洞河的風光越來越好,前來消費的人也越來越多。」村民李海燕投資100多萬元,將佔地5畝地的農家樂進行改造升級,目前餐廳還在升級裝修中,但已有旅行社上門前來與她尋求合作。
南洞河匯入瀘江河後,河流穿城而過。如今,5.36公裡瀘江河(開遠段)治理工程已經完成,投資8810萬元實施的瀘江河城區段兩岸3.7公裡的生態綠化、美化、健康步道、休閒廣場等項目建設完畢。岸邊,橡皮樹、亮葉榕、芒果樹、小葉榕、大葉香樟、天竺桂,行走在瀘江河岸兩邊,真可謂是步步見綠、路路有景。
據了解,為了建設美麗河湖,打造幸福開遠,開遠市專設河長制基金,每年市級財政預算專項基金200萬元,用於河道清淤、病死動物屍體清理、水汙染防治等。開遠市河庫管理站按行政片區進行設置,共設置城區、大莊羊街、東山、西山4個片區,每個片區設置具體工作人員,對片區內市級河長負責的河流、水庫、渠道實行專人管理。每年98萬元河長制專管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開遠市設置了48名河(湖)長制專管員對河湖庫渠水域岸線進行日常巡護和保潔。
「2020年以來共開展河道巡查300餘次,庫區巡查200餘次。」開遠市河庫管理站城區管理所所長馬雪波說,河(湖)長制建立以後,開遠市成立了水政監察隊伍。針對河道傾倒棄渣、河道排汙、庫區違建、非法取水、非法捕魚等現象了進行全面查處,2020年以來針對違法行為共開展聯合執法10次,排查發現「清四亂」問題11個,督促清理建築和生活垃圾320噸,拆除大莊水庫周邊違法建築1000餘平方米。
(責任編輯:盧曄 審核:盧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