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本電影市場回顧

2020-12-15 Mtime時光網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儘管中國搶過日本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頭銜已有多年,並且正在向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目標狂奔,這個被我們甩在身後的鄰國仍然值得關注,亦能從中獲得不少啟發。


  根據日本電影製作者聯盟發布的官方數據,2017年日本觀影人次約為1.74億,市場規模約2286億日元,約21.43億美元,約為美國的五分之一,中國的四分之一。(日本人口1.27億、美國人口3.23億、中國人口13.79億)


  2017年日本屏幕數3525塊,上映影片1187部,其中本土影片(邦畫)594部,進口影片(洋畫)593部,數量基本對半分。中國內地銀幕數5萬塊,2017年上映影片474部,包括國產片376部,進口片98部。相比之下,日本電影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觀眾選擇非常多。


(上映影片數量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2010年到2014年這幾年,本土片和引進片數量都有明顯增加。2014年之後,增速減緩,每年上映作品穩定在一千部出頭。


  據業內人士介紹,2010年開始洋畫之所以會出現快速增長,一大原因是隨著日本網絡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信息交流更加便利,情報獲取的面也擴大,特別是文藝片的引進量越來越大。而在網絡不發達的時候,大多只能依靠海外紙媒提供的情報選片。這也是日本全球化程度加深的一個反映。


  邦畫方面,由於市場的穩定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製作企劃發行上;另外,洋畫引進數量的增加,也令邦畫感受到壓力,促使自己製作出數量更多、內容更投觀眾所好的作品來。這也證明,開放市場下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所謂遇強則強,好萊「虎」的壓力對於本土片來說不一定是壞事。


(邦畫、洋畫市場份額對比)


  2017年邦畫市場份額54.9%,洋畫佔45.1%,邦畫連續十年擊敗洋畫。由於今年邦畫缺乏「爆款」,年度票房前十名中只有2部邦畫,之前不少人預測,2017年日本電影有可能在連贏9年後再次抵不過好萊塢的衝擊。不過最終數據還是證明了邦畫的穩固地位,儘管較去年差距縮小了不少。(去年邦:洋=63:37%)


  好萊塢電影曾經也牢牢吃透日本觀眾的心,在本世紀初最「囂張」的時候,邦畫被擠到只剩不到3成的市場份額。2006年情況發生逆轉,邦畫在新世紀首次贏了洋畫。經歷2007年的挫敗之後,從2008年到2017年,邦畫實現了華麗的十連勝。


2017年日本電影市場票房前20名

洋畫頭部佔優 邦畫中層穩固


(註:歸入此年度影片以下映時間為準;紅色為洋畫,綠色部分為邦畫。)


  在2017年日本票房前20名中,洋畫佔據11部,邦畫佔9部。在前10名中,洋畫佔到8席,邦畫只有2部,好萊塢影片在頭部的優勢十分明顯。


  位居年度票房榜首位的是迪士尼歌舞片

《美女與野獸》

,該片累計票房124億日元,連續七周登頂周末票房榜。2014年大爆的

《冰雪奇緣》

席捲起一陣迪士尼旋風,這陣風至今仍未消散,2015年的灰姑娘,以及

《美女與野獸》

,迪士尼的王子公主唯美童話讓日本觀眾欲罷不能。


  獲得年度票房亞軍的是J.K羅琳編劇作品

《神奇動物在哪裡》

,奇幻題材以及《哈利波特》系列在日本的超高人氣,是該片能獲得青睞的重要原因。日本影史票房前十位中,《哈利波特》就佔據了兩部,沒有第二個系列電影擁有這樣的成就。



  然而在十到二十名,以及上榜單沒有顯示的部分,則充斥著眾多本土片。從近幾年的情況可以看出,面對好萊塢大片的逼人之勢,日本電影已經摸索出了一條自己的生存之道——將重點放在中小型製作上,牢牢佔據中段優勢。這也是邦畫能保持十年不敗的根本原因。


  在今年洋畫佔據了票房前十中八席的情況下,邦畫之所以還能總體佔優,就是歸功於中段影片數量。2017年票房10-20億的影片,邦畫有25部,洋畫只有12部。


  「爆款」在中國仍是從業者們競相追逐的東西,而

現階段的日本已經擺脫了對「爆款」的依賴

。2016年即使沒有

《你的名字》

(213億)

《新哥斯拉》

(81億)這兩部「爆款」邦畫,邦畫的佔有率仍然能超過洋畫。

「爆款」的出現與否決定了差距的大小;在沒有爆款的年份,佔據票房榜中段的眾多邦畫,仍能夠維持邦畫總體不敗的地位。


  簡單來看2017年邦畫,每年都有新作的三大國民系列動畫《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精靈寶可夢》都有上榜。近年勢頭兇猛的柯南更以69億票房成為邦畫年度冠軍,另兩部分列邦畫第2、4位。這三大動畫已經成為穩定的票房印鈔機。



  暑期檔上映的

《銀魂》

成為邦畫真人電影冠軍,也成為2017年眾多真人漫改中最大的贏家。根據小說改編的真人電影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拿下邦畫真人電影亞軍,這部電影同樣有小慄旬出演。

小慄旬無疑成為2017年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日本明星。


  

洋畫現象


1. 後「冰雪奇緣」時代,迪士尼吃透日本



  2014年3月,迪士尼動畫

《冰雪奇緣》

登陸日本,票房一路高歌,連續13周奪下周末票房榜冠軍,以255億日元的成績躋身日本影視票房第三。《冰雪奇緣》的票房讓業內者都驚呆了,甚至有媒體以此為分界線,宣稱「後冰雪奇緣」時代的到來。


  迪士尼2015年

《灰姑娘》

,以及2017年的

《美女與野獸》

,都可看做

《冰雪奇緣》

風潮的延續。王子與公主般的唯美愛情故事,以及迪士尼堅持走的本土化策略,成為這些影片獲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據專業人士介紹,這些影片在日本的票房主要來自於配音版本,因此日本配音演員十分重要。

《冰雪奇緣》

由松隆子演唱的主題曲紅透日本,

《美女與野獸》

請來了新生代甜美系歌手昆夏美,和歌舞劇演員出身的山崎育三郎搭檔唱主題曲,(兩人也為影片角色配音)成為一大看點。



2. 好萊塢超英大片遇冷,男性觀眾非主力


  在日本,男性觀眾並不是進影院的主力軍,他們更願意通過租碟和網絡的形式看電影。當女性觀眾尤其是家庭主婦,她們捧熱了夢幻唯美的迪士尼電影,充滿荷爾蒙氣息的超級英雄大片遲遲難以在日本立足。



  在去年上映的漫威、DC超英大片中,票房最靠前的是索尼和漫威合作的

《蜘蛛俠:英雄歸來》

。在漫威的超級英雄中, 平民英雄「蜘蛛俠」因為接地氣,有親和力,會賣萌,一直具有較高人氣,當然影片都是日本的索尼出品啦。


      2002年-07年之間曾在日本公映

《蜘蛛俠》

電影三部曲,分別取得75億日元、67億日元與71.2億日元的票房,可以說是輝煌一時。2012年和2014年上映的兩部

《超凡蜘蛛俠》

退步不少,票房都在31億日元左右。


  作為蜘蛛俠回歸漫威宇宙後的首部作品,儘管可愛的小蜘蛛湯姆·赫蘭德在映前宣傳中親赴日本,又是打太鼓又是寫大字,但仍無法阻擋下滑的趨勢,最終以28億日元收官,可謂一部不如一部。



  另一邊,DC電影更要慘得多。《神奇女俠》比世界其他地區足足晚了兩個月上映,發行方的意圖可能是要趕暑期檔的好日子,再加上盜版在日本被隔絕得很好,因此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在超長的宣傳期後,日本人的耐心反而被耗盡,

《神奇女俠》

最終獲得13.4億票房,

《正義聯盟》

只拿下慘澹的11億票房。



邦畫現象


3. 真人漫改電影戰績,《銀魂》一枝獨秀


  近些年,隨著電視劇場版的紛紛終結,以及以

《死亡筆記》《浪客劍心》

為代表的超人氣國民漫畫真人化的成功嘗試,漫改成為本土真人電影中的重要部分。在過去的一年中,那些備受矚目的IP,最終結果如何呢?



  《銀魂》

由「漫改專業戶」日本華納出品,以39億日元的票房,躋身日影票房第三名,同時也是真人本土電影的第一名。這一成績超越了2012年《浪客劍心》第一部30億日元的成績。今年,《銀魂2》即將推出,它能否挑戰

《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

52億的成績?



4. 劇場版動畫系列,柯南登頂風頭勁


(三大國民系列動畫票房走勢)


  近幾年,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系列在企劃上別具匠心,票房獲得飛躍式的進步。自2013年《名偵探柯南:遠海的偵探》開始,至去年上映的《唐紅的戀歌》,已經連續5年更新系列票房紀錄。這部以大阪/京都為舞臺、融合日本傳統文化的《唐紅的戀歌》最終以68.9億日元,成為本土電影票房冠軍。


  《哆啦A夢》系列雖然不及柯南的持續強勢,也不像《精靈寶可夢》忽上忽下,自2010年以後,每年都穩定在年度票房榜6至10名之間。去年《哆啦A夢:南極冰冰涼大冒險》以44.3億的成績,僅次於柯南,成為邦畫票房亞軍。


  而《精靈寶可夢》系列在經歷了連續數年的下跌後,終於在2017年打了個翻身仗,成為邦畫票房第四名。

星戰系列在日本

規律:三部曲首部火爆,次兩部較弱


(註:加星號數字為推算票房;《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中)



  相比「星戰」正傳,外傳在日本的反響要弱許多,僅獲得46萬日元的票房,不過仍然躋身年度票房榜前十位。從上表可以看出來,每一個三部曲的第一部都會票房大賣,接下來的兩部會相對弱一點,這已經成為規律。


  不過總體來說,「星戰」在日本的票房十分優秀,日本也是亞洲稍有的具有星戰文化的國家。


  日本「星戰」文化的形成,大體有兩個原因。一是日本接受西方文化比較早,「星戰」系列所有影片都曾在日本公映;二是「星戰」的設定本身就與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星球大戰》

正傳第一部「新希望」1977年在美國上映後,次年7月1日就登陸了日本。日本發行公司拿到43.8億日元的票房分成,按照總票房55%的分成比例推算,該作品在日本的票房約為80億日元。另外,「新希望」1997年的重映版本也曾在日本上映,該作還有碟片版、電視版(共三版,由不同配音演員配音)、網絡版,日本觀眾受「星戰」文化的浸淫可謂是相當充分。


  1999年的重啟之作在日本掀起「星戰」系列高潮,127億日元的票房成為迄今為止系列在日票房冠軍,同時也躋身日本影史票房第17名。2015年新三部的開篇之作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以116億日元票房,位列影史第21位。


  另外,「星戰」在創作上與日本文化的淵源更是千絲萬縷。喬治·盧克斯曾坦言「新希望」的人物和故事借鑑了黑澤明1958年電影

《戰國英豪》

。「絕地」一詞據說來自日語時代劇的「時代」(JI-DAI);時代劇與「現代劇」相對應,多展現武士和日本刀劍。


  盧克所穿服裝與柔道服非常相似,這也可看做受日本武士道文化影響的一部分。而達斯·維達穿的是日本戰國時代風格鎧甲,三船敏郎曾透露曾有機會出演這個角色,不過由於忙著演黑澤明的電影,沒空抽身就拒絕了。


  最後,絕地武士也部分繼承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他們用光劍作戰,就像刀劍是日本武士的象徵一樣,他們操作光劍的方式,也與日本武士十分相像。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相關焦點

  • 2016年日本電影市場回顧
    時光網特稿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濃縮了諸多日本文化符號的「東京8分鐘」短片令人印象深刻,哆啦A夢、hello kitty、超級馬裡奧等日本經典動漫形象的的輪番登場,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推進文化產業、有目的地將日本特色文化輸出海外的決心。
  • 2017日本電影全掃描
    華納日本2017年最具話題的電影之一,木村拓哉時隔多年的電影主演作品,導演則是活躍於國際舞臺的知名導演三池崇史。這部作品早在2015年上旬就宣布了製作的消息,經歷了長時間的精雕細琢之後,本片終於要在2017年的黃金周檔期登場,目標是參加坎城電影節。影片除了木村拓哉之外,杉咲花,福士蒼汰,戶田惠梨香,市川海老藏,山崎努等領銜超豪華陣容。
  • 2016年日本電影市場數據盤點
    ,以 242 億日元(截止至 2017 年 2 月)成為日本史上國內票房第二高的本地電影,僅次於 2001 年《千與千尋》斬獲的 308 億日元。此外,相對於去年只有《妖怪手錶 2014》和《怪獸之子》兩部日本電影票房超過 50 億日元,而今年則增加到 5 部,大多為具有日本特色風格的動畫電影。
  • 日本電影在華十年沉浮大盤點
    2016年一部日本動畫《你的名字。》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讓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公司瞄準了日本電影市場。不少嗅覺靈敏的中國影人,開始盯上了日本批片的生意。2017年已有四部日本片引進中國,「藍胖子」依然最賣座,真人電影整體票房平平,今年預計還有《銀魂 真人版》、《聲之形》、《晝顏 電影版》等多部日本電影有望引進。這兩年日本電影在中國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過去十年又經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且聽時光君為您一一道來。
  • 模玩控:經典回顧!日本地區GBWC2017 經典高達模型作品回顧
    日本是高達模型的起源地,也是高達模改實力較強的國家,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日本地區GBWC2017 經典高達模型作品回顧,大家感覺哪款是自己的菜呢?!
  • 終見分曉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內容解析
    2017年即將進入尾聲,我們頻道對年度的電影市場盤點也正在進行。在這次的盤點中,我們將對今年的電影內容進行梳理,為您匯總出新鮮動態。對於各位網友來說,也可以在我們下方留言,盡情吐露今年的觀影感受!
  • 日媒:日本力爭以合拍片進軍中國巨大電影市場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日媒稱,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正在急劇擴大。2017年票房收入較上年增長13.5%,達到約559億元,是日本的4倍多,日方試圖進軍巨大的中國市場。據共同社5月5日報導,日本女演員池端玲名4月16日出席「北京·日本電影周」時,就進軍中國表示:「中國的電影市場非常巨大。希望合拍片越來越多,能有機會與中國演員合作。」同行的電影導演等也對參與中國市場表示期待。據中國媒體等消息,2010年以來,除2016年外的票房收入增速均超過10%。
  • 2017中國電影市場年報【綜合篇】
    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2017年的電影市場有回暖的趨勢,但相對於2015年以前動輒30%以上的年增幅,2017年的情況也不算好。同時,雖然市場的總量在增加,單體影院和單張銀幕的情況卻不樂觀。這包含了2016年和2017年新開的影城,如果僅僅看開業超過2周年的老影城數據,取得同比增長的影城比例更低。都說2016年是電影市場的低谷,從影院的層面看,恐怕更嚴峻的形式還在後面。全國票房百強影院TOP6:(全國票房百強影院詳細排名見附表四)
  • 「2017福州-日本電影周」29日開幕 日本優秀電影人匯聚一堂
    原標題:「2017福州-日本電影周」29日開幕 日本優秀電影人匯聚一堂      29日下午,作為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的「2017福州-日本電影周」在福州拉開帷幕。
  • 2016年日本電影市場回顧 動畫漫改制霸本土成輸出主力 洋畫步步...
    而2016年日本本土電影的表現也不啻為一個放大版的「東京8分鐘」。現象級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和IP真人電影《新哥斯拉》的登場,彰顯了傳統IP和動畫作品在本土市場所具有的絕對優勢。特別是《你的名字。》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創下的票房佳績,也為日本利用電影進行文化輸出,提供了值得研究與深思的經典案例。
  • 回顧聖誕檔電影票房演變史,市場趨於冷靜,文化自信回歸
    不過近兩年,因為文化自信的概念被著重強調,聖誕這一西方節日的宣傳力度減小不少,平安夜和聖誕節對於電影市場的提振作用在收窄。回顧2014年到2019年一共6年聖誕檔期內地電影市場的情況,可以清晰看出這一西方節日對於內地電影票房的提振作用呈現著下降的趨勢(本文使用的票房數據來源於貓眼專業版、燈塔專業版)。
  • 數據報告:2017年上半年重慶房地產市場回顧
    2017年已然過去一半,回顧重慶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四大特點:國際奢侈品牌資源爭奪暫告段落,區域分布呈三足鼎立;寫字樓大量新增供應入市,但穩健市場需求推動空置率不升反降;倉儲市場成熟區域租賃情況相對活躍,新興片區尚未成熟項目租金水平較低;高端住宅銷售情緒保持高漲,市場成交繼續攀升。
  • 2017年日本即將上映的動漫大電影
    2017年日本即將上映的動漫大電影2017年又會有哪些即將上映的動漫大電影延續這一熱潮呢?你最期待哪部能夠引進國內?快來和小編一起提前看看吧。名偵探柯南:深紅的戀歌上映日期:2017年4月15日(日本)《名偵探柯南:深紅的戀歌》是《名偵探柯南》的第21部動畫電影作品。作品以大阪和京都為舞臺,講述了江戶川柯南與服部平次挑戰與百人一首相關的案件的故事。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上映日期:2017年2月18日(日本)《刀劍神域》作為國內大熱門日本動畫之一!
  • 高倉健「個人電影回顧展」 細品大師精彩佳作
    高倉健「個人電影回顧展」 細品大師精彩佳作 時間:2009.04.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日本漫改電影三十年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2017年堪稱日本漫改電影「元年」,除了是因為年內本土上映的漫改數量幾乎是歷年之最,還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距離日本影史第一部搬上銀幕的漫改真人系列
  • 「2017北京·日本電影廣角鏡」開幕式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王珊寧)「2017北京日本·電影廣角鏡」開幕式17日在北京的萬達國際影城舉行。「2017北京日本·電影廣角鏡」是正在舉行的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次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主題為「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4月16日至23日,6部優秀日本影片將在北京上映,其中包括《家族時光》、《四月是你的謊言》、《快樂婚禮》、《殘酷的青春》、《早安秀》和《本能寺酒店》。
  • 2017年日本電影旬報十佳影片出爐
    1月11日,日本第91期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獎公布結果,日本最佳影片為石井裕也導演的《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外國最佳影片為肯·洛奇(Ken Loach)導演的作品《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頒獎儀式於1月12日在東京文京市民大廳舉行,本次以2017年上映的電影為評選對象。
  • 2017年第三季度日本電力市場展望
    日本能源市場改革、新能源補貼政策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不斷擴大的燃電,使日本的電力市場正經歷快速的變化中。彭博新能源財經將季度對日本電力市場進行更新,本篇是該系列報告的第一篇。
  • 這幾部電影帶你回顧二戰史
    這幾部電影帶你回顧二戰史 2017年09月07日 17:23作者:孫端編輯:孫端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在這二戰勝利70周年的2017,由《星際穿越》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二戰電影《敦刻爾克》成為今年戰爭題材影片的焦點。
  • 2016年鋼市回顧及2017年市場展望
    2016年鋼市回顧   供給側改革主導下的2016中國鋼市,從15年開始的房價上漲到年初的新版「四萬億」新增信貸、房地產投資快速反彈,鋼材消費下降趨勢緩解;從15年下半年開始的鋼鐵企業停產到今年的去產能、環保限產,鋼鐵產量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