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館(奉先殿)這裡需要額外購買門票才能進入
裡面一件件都是藝術品,很多我都是第一次看見,大開了眼界。
那時候的人做的都是藝術品,不光是鐘錶的用途了。
一件一件看是來不及的,只能走馬觀花的看。
每一件都是價格連城的,上面幾乎都會鑲滿珠寶等,閃閃的。
這個十分巨大的就是乾隆時期的硬木雕花式自鳴鐘,也是宮中存留最大的自鳴鐘。
故宮收藏的外國鐘錶中,英國鐘錶佔了約(看看上面鐘錶發展年表,這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18,19世紀後瑞士、法國的一些鐘錶也有收藏。
但英國鐘錶歷史還是比瑞士長一些,19世紀以前(包括19世紀)倫敦是當時歐洲鐘錶重要的集散地。
當時英國的鐘表製作行業非常發達,倫敦的一些鐘錶匠對中國市場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出現了許多為中國製作鐘錶的鐘表商,他們設計製造了許多具有東方風格和情調的鐘表,然後運到中國進行貿易。
後來,法國和瑞士後來利用新科技製造的鐘表也通過英國這個市場,成為清宮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
每天的上午十一點和下午兩點會在鐘錶館內舉行鐘錶展示,館內工作人員會給鐘錶上發條,每次展示為三分鐘。
讓人驚嘆的工藝,鼻子會動的大象,能滾動的車軲轆,會寫字的小人,各種各樣的聯動裝置都給人滿滿的科技感。
這塊九龍壁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皇極門外,是一面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年間燒制而成的。
目前只有三個保存完好的九龍壁一個在這裡也就是北京故宮另外兩個分別在北京市的北海公園和山西的大同
皇極門是故宮內廷外東路寧壽宮區的正門,進入這裡就是珍寶館了
在這裡碰到一個日本旅行團
珍寶館是一座寶庫,有各色寶石,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還有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
孝賢純皇后,乾隆帝原配嫡後,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也就是「延禧攻略」居中的秦嵐扮演的富察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
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乾隆皇帝86歲時禪位給了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於是這裡成了太上皇的他專門給自己修了一座養老院,這就是珍寶館。
雖說是禪讓給了嘉慶但是乾隆在臨終前的三年國家大事都是乾隆做決定,直到乾隆離世嘉慶才真正的能自己做決定,掌管國家大事。
館藏的珍寶大到賞玩珍品,小到日常用品等都有,大都選用昂貴材質製造,並由各地設計師打造。
去了珍寶館最大的感受就是皇帝真有錢,完全被裡面的珠光寶氣晃瞎了
這個叫全累絲萬年如意是乾隆皇帝過生日大臣們送的逼格真高啊
過了珍寶館繼續往裡邊走就是樂壽堂,乾隆皇帝曾經把這裡作為自己退位後的寢宮。
從外觀看樂壽堂為單簷歇山頂建築,面闊7間,進深3間,尤為奢華的是內部的裝飾,仙樓和東西稍間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格統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其間鑲嵌有大量的玉石和琺瑯飾物。
如今在樂壽堂的明間內陳列著乾隆年間玉雕作品,這塊叫青玉雕丹臺春曉圖山子,俗稱壽山,此玉料來自新疆和闐,重約三千斤。
【中國十大傳世之寶】這個叫青玉雕大禹治水圖山子。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重5330Kg。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京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惶西逃。
臨行之前,慈禧太后將幽禁在景祺閣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頤和軒,命太監崔玉貴等人將她推入貞順門內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珍妃井雖然只是一口井,但卻代表了一個王朝的走入沒落。
話說這個井口這麼小人是怎麼能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