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究竟有多恐怖?在朱元璋手中崛起後,為何又被封塵了?

2020-12-09 艾晨書館

1.錦衣衛的崛起

前面我們說過,為了拔掉功臣這些刺,朱元璋起用了胡惟庸這個刺頭青。可是,在拔刺的過程中,胡惟庸漸漸跋扈起來,並逐漸把持了中書省等核心部門。

胡惟庸已經成為大明朝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自然也就光榮的成為了朱元璋的首要打擊目標。可是,胡惟庸身為宰相,在文官系統權勢很大,要收拾他,用朱元璋以前慣用的文官打擊文官的辦法顯然不夠用。

那怎麼辦?

朱元璋決定起用另一批特殊的人。

說起來,朱元璋也用了很多特務,而且頗有不拘一格用人材的意思,比如他曾經啟用和尚去打探情報。朱元璋先生以前就幹過和尚,知道和尚這種人可以穿鄉越省而不被人懷疑,是優秀的特工人員。還有軍官、文官甚至宮女太監都充當過朱元璋的耳目,他們都有一個名字叫檢校。就是皇帝特派員的意思。

但朱元璋知道,這一次面對的胡惟庸異常強大,在朝中同樣擁有不少眼線。跟這樣的人鬥爭,單槍匹馬的檢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有必要成立一個專業的特務機構去對付胡惟庸。

於是,在一個夜晚,朱元璋找來了儀鸞司的指揮使毛驤。告訴他,從今天開始,他的職責不僅僅是給皇帝開道,保衛皇帝的安全,還要負責偵聽天下的一切異動。而數年後,儀鸞司有了更為知名的名字:錦衣衛。

明朝成立後,朱元璋在京城設立上十二衛,其中的一衛為拱衛司,拱衛司又發展為親軍都尉府,後又更名為儀鸞司。在更名為錦衣衛後, 這個名字再沒有變動,一直伴隨著大明皇朝直到滅亡。這一支部隊也永遠是離皇帝最近的一支部隊。皇帝出行,離皇帝最近的持有大刀的侍衛人員就是錦衣衛。

朱元璋認為,只有這樣一支自己親自指揮的親衛部隊,才不會受到胡惟庸的影響。

於是,全新的錦衣衛產生了。新的部門當然有新的服裝:大紅蟒衣的飛魚服,意氣豐發的烏紗帽,也有全新的裝備:繡春刀。自然也得有新的名字:緹騎。更有新的任務,成為朱元璋的眼,成為朱元璋的耳,去打聽大明王朝每個角落裡發生的事情。

一名名緹騎出發了,他們隱身在黑暗裡,潛伏在各級官員所看不到的地方,源源不斷把官員或者百姓的一舉一動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當然,包括胡惟庸的。

2.跋扈的胡惟庸

胡惟庸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來臨,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子天下第一。有意思的是,他還將毛驤收為心腹。指使他找一些不怕死的人給他幹活。

於是,胡惟庸那些不平庸的舉動很快匯總到朱元璋的案上。

有一天,胡惟庸的兒子出去騎馬,在南京環路上飈馬,馬技不過關,摔到馬下,不巧被馬車給輾死了。胡惟庸大怒,本來這種事應該歸刑部管,胡惟庸真要報仇,隨便打聲招呼,刑部的人給車夫判個死刑,還能包裝成寬大處理。可是胡惟庸嫌太麻煩,不必麻煩刑部了,直接把車夫弄死了。

這說是事,也是事,畢竟一條人命。說不是事,也不是事。當朝宰相殺個馬夫,誰又敢管?

朱元璋要來管。

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裡,朱元璋把胡惟庸叫過來。

胡惟庸也知道攤上事了,一個勁解釋,車夫闖紅燈,無證駕駛,可能還是酒駕……自己一激動,就激情殺人了。

朱元璋只說了兩個字:償命!

胡惟庸退下了,奇怪的是,朱元璋說得很兇,讓他償命,卻沒派人抓他。

胡惟庸放心了,皇上只是做做樣子,其實還是照顧我的。

於是,胡惟庸繼續在不平庸的道路上一路猛奔。

又有一回,佔城國的使者到京城進貢,胡惟庸沒讓使者給朱元璋叩頭,自己私下見了,就打發人家走了。

佔城國是越南的一個小國,說起來,就算報上去,朱元璋同志也不一定有功夫見。可是,見不見是朱元璋的事情,不讓見就是胡惟庸的事了。

朱元璋徹底爆發了,但他沒有把目標對準胡惟庸,而是對準了他曾經派進中書省,卻讓他失望的汪廣洋。而且也沒有用私見進貢使者的罪名。而是用毒死劉伯溫的罪名。

也不知道是查到什麼證據,竟然顯示汪廣洋跟毒死劉伯溫有關。汪廣洋就此被賜死。

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皇帝準備收拾胡惟庸了,因為當年帶著醫生去見劉伯溫的,其實是胡惟庸嘛。

大臣紛紛揭發檢舉,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竟然查出汪廣洋的一個小妾陳氏是罪官的女兒。這下事大了。因為罪官之女只有兩個出路,一個是進宮洗衣服,一個是賜給立下戰功的功臣家。汪廣洋顯然不符合分配條件。

再一查, 這個人是胡惟庸分過去的。

夠了,私殺馬夫、截流貢使、瓜分國有資產犯婦,每一個都夠殺頭,胡惟庸的腦袋再硬,也該掉下來了吧。

但朱元璋還覺得不夠,因為他有一個理想,不僅僅是打倒胡惟庸,還要打倒胡惟庸背後的體制:宰相制度。

3.一場虛構的刺殺

按周禮的說法,宰相是與皇帝分治天下的。而朱元璋顯然不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人。

那麼,怎樣才能通過打倒胡惟庸推倒整個宰相制度呢?殺個車夫,瓜分國有資產顯然是不夠的。

只有一個罪名夠,造反!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故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稱家裡的舊井湧出了醴泉,所謂醴泉,就是井水有點甜。胡惟庸稱這是祥瑞,邀請朱元璋前來視察並指導水井的工作。

朱元璋去了,走到西華門,也就是平時大臣上班進宮的門時,突然跑過來一個太監,上氣不接下氣,抓住朱元璋車駕的韁繩不讓走。

這是什麼情況?皇帝的馬車都敢攔。不等朱元璋吩咐,錦衣衛的人就一擁而上,一頓亂棍,將太監打得半死。這個太監叫雲奇,是東華門的守門太監,也就是傳說中的門衛,門衛為什麼攔駕呢?

雲奇被打得不成人形,話都說不出來,但手一直指著胡惟庸的家。朱元璋這才感覺不對勁。於是,站起來一看,大概朱元璋有千裡眼,一眼就發現了胡惟庸的牆上冒著槍尖。

朱元璋嚇出一聲冷汗,胡惟庸竟然給他設了一個鴻門宴!家裡有伏兵,準備刺殺他。

朱元璋立馬掉頭回家,然後下令抓捕胡惟庸!

很快,證據搜集上來,胡惟庸家有五百兵甲,甚至還有人告發,這些兵竟然都是日本來的倭寇。刺殺皇帝,裡通外國。夠了,胡惟庸死定了,宰相制度也可以扔到胡惟庸家那口有點甜的水井裡一起陪葬了。

這個故事相當驚險,但其實考證一下,是不太靠譜的。前面也說了,自從徐達請朱元璋看了一把刀,朱元璋就不隨便竄門了,何況這個時候,朱元璋跟胡惟庸已經感情破滅了,只差動手了。這個時候,別說胡惟庸家的井水有點甜,就算是冒茅臺,朱元璋也沒心思去

所以,這極可能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讓胡惟庸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管怎麼樣,胡惟庸死了,宰相制度也廢了。但胡惟庸案才剛剛開始。因為朱元璋不會忘記胡惟庸是淮西集團的人,而淮西集團的團長是李善長。

4.最後一根刺

李善長也算是個人精了。當年跟著朱元璋搞革命,只是朱元璋圖書館的管理員,後來竟然一一步步成為了大明第一功臣。

朱元璋一提起李善長,就說這是俺老朱的蕭何。

李善長很受用,但他忘了一點,劉邦還殺韓信呢,何況朱元璋。

其實,李善長也確實善於長命百歲。他身邊的同事一個個被朱元璋打倒。劉伯溫死得不明不白,楊憲莫須有被打倒,汪廣洋成了下毒犯,胡惟庸直接被打成了造反派。只有李善長沒事,他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他本人當了太子的老師。很明顯,朱元璋是要把李善長培養成善終之臣。

朱元璋對功臣們下手是狠了點,但他也需要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免得後人說他專門過河拆橋。

可是,後面還是出事了。李善長犯錯誤了。

這個事情還是受胡惟庸的牽連,具體來說,胡惟庸被判定造反,而胡惟庸還找了一個叫李存義小夥伴來共襄盛舉。而李存義正好是李善長的弟弟。

胡惟庸被處決後,李存義也被挖了出來。朱元璋想了一下,特地下詔,免死,流放算了。

很顯然,這是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這個時候,李善長應該給領導寫封感謝信,送個錦旗啥的,表示一下皇恩浩蕩,我們三百六十度如沐春風。

朱元璋發了赦免詔書後,一直坐在宮裡等感謝信,可是左等右等,都沒有來。

善長來上班,眼袋耷拉得跟蛋蛋袋一樣,就是不提這回事。

李善長壓根就沒想著要感謝領導。

李善長覺得完全沒必要啊,我弟弟是我弟弟,關我什麼事?我又沒造反。赦免他,是你的事情,跟我半毛錢的關係?

朱元璋怒了,這好比請人吃頓海鮮大餐,別人連個朋友圈也不發。

五年後,又出事了,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犯了點事。李善長給朱元璋打個報告,要求老朱看在自己面子上,赦免了丁斌。

可是,面子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個長在臉上的。

不提還擺,一提朱元璋就想起了五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你現在知道求我了啦。五年前,我放了李存義,你連個屁都不放,今天還指望我當好人!

朱元璋大怒,加重處罰丁斌,送到錦衣衛的詔獄裡學習學習。丁斌果然又供出了李存義當年那些事。雖然是老調重彈,但得看彈的是誰。

既然有人提了,那就徹底解決五年前的事吧。

李善長一家就此被團滅。

那年,他已經七十七了,再撐兩年,或者早死兩年,就沒這些事了。

當然,李善長這麼善於偽裝的人都被發現了,僅僅是刑部是辦到的。在朱元璋的後面,還有那一群穿飛魚服配繡春刀的人。

5.讓人色變的詔獄

錦衣衛四處潛伏,刺探情報,官員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沒有犯事,但朱元璋確實想找點事的人。那怎麼辦?還有詔獄呢。

錦衣衛下面有一個北鎮撫司,專門處理皇帝主抓的案件,稱為詔獄,實現了逮捕,刑訊、關押、處決一條龍服務。裡面提供各式服務,比較出名的有十八套。

比如挺棍、夾棍,腦箍、烙鐵及一封書、鼠彈箏,攔馬棍、燕兒飛或者灌鼻、釘指等等。包管站著進來,躺著出去。

到了後面,都打出了默契,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暗號:

一般人是:打著問。

重點服務對象加「好生」二個字,是好生打著問。

VIP用戶是:「好生著實打著問」,有了這七個字,跟中了七殺拳差不多,可以吩咐家人買棺材準備後事了。

要是在牢中受了刑怎麼辦?

有關係的可以送點藥,沒有的也可以自制,詔獄中的人自力更生,發明了輪迴酒。原料是十分綠色環保原生態的。據說生病時喝一口,含在嘴裡,必有奇效。後面的有一個叫章公綸的官員在錦衣獄裡呆了六七年,啥藥都沒有,一有頭昏胸悶眼花,馬上喝一杯輪迴藥,立馬見效。

日子一久,詔獄在監獄界如雷貫耳,被錦衣衛的緹騎抓到北鎮撫司的詔獄,住上兩天,如果被通知要移送刑部監獄,那簡直就是換到天堂一樣。

這說明,有比較才有真理。

有這樣的監獄做保證,錦衣衛的工作無往而不利,經過紮根基層,深入官場。錦衣衛創造性搞出了一個黑名單《昭示奸黨錄》,按單抓人,照人開打,打一個準一個。朱元璋的拔刺工作以及其它工作無不順利展開。光是胡惟庸案就消滅了三萬人。

那麼,錦衣衛在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不是會得到額外的獎賞呢?

有這個想法的人,那還是不太了解朱元璋啊。

6.塵封的繡春刀

隨著胡惟庸、李善長這些刺一一被拔掉,朱元璋把目標對準了另一批人。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人不是胡李的餘黨,而是首任錦衣衛使毛驤。他罪名竟然是與胡惟庸結黨。

沒錯,毛驤確實跟著淮西集團混了兩天,跟胡惟庸關係也很近,幫助胡惟庸對付個把人,也不是沒幹過,但他是臥底啊,是按朱元璋的指示去幹的啊?難道真的像電影《無間道》裡說的一樣,電腦裡的紀錄一刪,誰相信你?

反正,朱元璋一說毛驤是胡黨人士,人人都同意。胡黨的自不必說,這些年被毛驤整慘了,不少人還受過他詔獄的熱情招待。非胡黨的也不含糊,畢竟毛驤在主持倒胡主業時,還超範圍經營,抓了一些非胡黨的人。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要打倒毛驤?

這其實不是問題,打倒毛驤是朱元璋的一貫風格。不打倒才奇怪呢。

朱元璋要打完收工了。朱元璋搞這麼多事,不是想把這個世界搞亂,他只是想拔掉刺,現在連李善長這樣的陳年老刺都拔掉了,還留著錦衣衛這種大殺器,只能影響世界和平。

錦衣衛這把繡春刀是時候抹血歸鞘了。而抹血之前,第一個要抹殺的是毛驤。

沒辦法,毛驤這些年下手下狠,得罪人太多。再說,他知道的也太多了,不,怎麼開創明朝新局面。

於是,從大局出發,毛驤這位無間道型的錦衣衛指揮使只好犧牲了。

除掉了毛驤,朱元璋又幹了一件事。

洪武二十年,胡惟庸案徹底終結,朱元璋把所有的大臣請到了錦衣衛的詔獄,然後搬出錦衣衛的所有看家刑具。看到大臣變色的臉,朱元璋溫和的說道。你們不用怕,請你們來不是體驗詔獄生活的,而是見證一件事情。

朱元璋下令將錦衣衛所有的刑具燒掉,滾滾濃煙中,那些讓官員半夜都嚇醒,那些讓官員上班之前,要跟老婆交待後事的刑具化為灰燼。

飛魚潛水,繡春歸鞘,錦衣衛的歷史剛剛開始,就要結束了嗎?

沒有,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可能是開始的結束。

不用多久,大明朝的帝座上將坐上另一個人,一個將錦衣衛重新推到巔峰的人。在他的手上,錦衣衛將正式擊倒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成為大明刑律的真正執行者。也就在他的手上,另一個傳奇的特務機構將應運而生。

想要更多的了解大明這個神奇的王朝,當然還是首選《明朝那些事》。

這套書特點:

一,白話文翻譯,誰都能看懂。

二,精裝,無論是收藏還是饋贈,都很有面子。

三,名家編著,國學大家點評

這套《明朝那些事》厚厚九大本,僅售125元,原價可是297元呢。

相關焦點

  • 錦衣衛橫行數百年,明朝滅亡時為何沒有出來救國?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錦衣衛就一直是皇帝的一把利刃,但是在明朝崇禎皇帝最無助的時候,依然不見錦衣衛的蹤影,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錦衣衛並非正規軍隊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稱帝後,為了能夠掌控和駕馭不法之臣,成立一個特殊的部門「
  • 錦衣衛:曾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昭獄臭名昭著,明朝一大弊政
    因此錦衣衛的官員往往囂張跋扈,當地官員看到身穿飛魚服的官員往往避之唯恐不及。刑部有大牢,錦衣衛也就自己的監獄,就是臭名昭著的昭獄。進去的人往往九死一生,很少有人能活著離開。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覺得錦衣衛權力過大,有仗勢欺人的意思,從中收回了一些權利;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結束不久,朱元璋徹底廢除了錦衣衛。覺得他們濫殺無辜,實在有點不妥。再者說這些開國功臣基本上到此已經被屠戮殆盡,給老朱帶來的威脅禍患也逐漸減小。朱元璋晚年跟朱棣晚年不一樣,經歷人生三大悲痛之後,朱元璋的心態從兇狠逐漸轉化為平和。
  • 明朝存在了200多年的錦衣衛,在清朝改個名字繼續作威作福
    說起錦衣衛,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耳聞,錦衣衛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立的「拱衛司」,一開始掌管的是皇帝儀仗,還充當皇帝侍衛的身份。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並且面孔也是亦正亦邪。但是到了清朝入關以後,清朝統治者依然仿效明朝的制度,把錦衣衛保留了下來,只不過改了一個名字而已。但是僅僅存在了一年,錦衣衛就被撤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明朝官員背後,永遠有著一雙朱元璋的眼睛
    明朝建立後,錢宰被朝廷徵召,出任國子助教,後晉升博士,任職校書翰林,其《金陵形勝論》、《歷代帝王樂章》等著作深為皇帝賞識。錢宰發過一通牢騷,第二天還得照常上班,朱元璋見到他,一臉壞笑說:「昨日你那首詩寫得不錯哈?可是朕並沒有埋怨你遲到啊!
  • 明朝的錦衣衛,為何設有南北鎮撫司?他們的職權分工有何不同
    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也就是他的特務機關。他能夠通過錦衣衛,知道任何一位大臣的所有瑣碎事務,顯然是為了加強皇權才設立的。錦衣衛旗下,又設立了鎮撫司。鎮撫司的主要工作,那就是負責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說暗查官員的私事,逮捕、審問一些有疑點的官員。
  • 明朝錦衣衛發明的「彈琵琶」,到底有多可怕?犯人撐不過1分鐘
    朱元璋創立錦衣衛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就面臨著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統治階級人數較少的困境。因此忽必烈採取了四等人制,把全國的人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前兩個等級是統治階級,後兩個等級是被統治階級。
  • 朱元璋登基後,採取了三大措施,目的是為了什麼?讓朱家傳承萬代
    第二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在應天即位稱帝,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四十一歲的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後,朱元璋就想到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當皇帝呢?讓朱家的皇朝傳至千秋萬代,那麼,朱元璋究竟怎麼做的呢?
  • 《慶餘年》範閒繼承的監察院和歷史上的錦衣衛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在電視劇《慶餘年》中,葉輕眉一手創立的監察院是慶國最強勢的暴力機構,它在陳萍萍和範閒兩代領導的手中都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它的設計初衷就參考了明朝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範閒接手監察院之後也進行了大膽改良,那麼它與歷史上真正的錦衣衛相比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優勢和明顯缺點呢?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 東廠、西廠、錦衣衛誰更牛逼
    朱元璋對錦衣衛非常重視,每名再其任職的「檢校」都是他親自選拔的,檢校們「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據《明史》載: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宋昨飲酒否?做客為誰?食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
  • 東廠、西廠、錦衣衛,皇帝不知依靠誰
    紹興、金華追加孟買、農民顆粒未收,但地方政府向中央隱瞞災害,盤查後向朱元璋報告,當地官員被詢問。朱元璋這樣評價手下的矯正。「有這個數,比如惡犬很可怕。」但是,矯正大部分屬於臨時抽籤,彼此沒有通俗性關係,為了有效地向最高決策者提供信息,對官僚群體進行有效的監視,特務的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逐漸提上日程。朱元璋手裡有一個親軍,是皇帝的女婿。
  • 明朝四大組織:東西廠、錦衣衛、六扇門,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但是卻也把錦衣衛推向了火坑,成為朝中百官的對立者,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朱元璋不想朝中大臣蒙蔽自己而已。 所以說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也就是歷史上洪武年間,浴肝錦衣衛的權勢是最大的,因為他們只會受到天子的管制,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幹涉他們。
  • 大明滅亡後,讓百官心驚膽戰的錦衣衛去哪裡了?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做人如果沒理想,跟鹹魚又有啥分別呢?—史蒂芬·周錦衣一出,血流成河錦衣衛源自朱元璋最初設立的拱衛司,後來升格成了親軍都尉府,設儀鸞司,最後到了洪武十五年,才變成錦衣衛。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錦衣衛權力一時無兩。朱元璋設錦衣衛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搞大治安,針對的範圍下到販夫走卒,上至朝堂大員。明初四大案,案案都有錦衣衛的身影。
  • 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
    胡濙是被朱棣安排秘密尋訪建文帝朱允炆(wén)下落的(這點沒聽說有異議)。如果沒找到,對胡濙而言,還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朱棣從床上爬起來陪他聊這麼久呢?所以基本可以推斷,建文帝被胡濙找到了。但建文帝在哪裡,最終建文帝跟朱棣是否再見過面,朱棣是殺了朱允炆還是放了朱允炆,這些就無從推測了。綜上,根據史料推測,朱棣找到了朱允炆。2、先說錦衣衛。
  • 大明王朝的一把雙刃劍:漫談特務司法機構錦衣衛
    明太祖為了加強專制統治,從而使錦衣衛的權力擴大,兼管刑獄、偵察、緝捕盜賊奸黨、監視文武百官。最高長官為指揮使,常由功臣、外戚任職,設同知、僉事等官職,其下有官校,專司偵察。錦衣衛屠殺文武大臣,鎮壓各地人民,羅織大獄,捕人甚眾。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由於朱元璋看到了錦衣衛的弊端,燒毀了錦衣衛的刑具,以示廢除錦衣衛的決心。
  • 朱元璋出街暗訪,扮成乞丐去要飯,為何回來後連殺五位大臣?
    所謂的朱元璋外出扮成乞丐微服私訪,在查明當地稅收真相後殺了五位大臣的事情,出自於《御製大誥》,是朱元璋為了從重處理犯罪特別是官吏犯罪,把自己親自審理的案件進行總結歸納,並就案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彙編成了一本訓誡天下臣民嚴格遵守的特別刑法。
  • 比錦衣衛都厲害的明朝司禮監
    雖然過去的事已無法改變,但通過多維度的分析,卻可以總結經驗,降低悲劇發生率!大家都知道明朝錦衣衛的厲害,但明朝有一個機構比錦衣衛都厲害。那麼明朝的司禮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機構餒?朱元璋剛創立大明王朝時,「司禮監」其職責如其名,主要負責監管宮內禮儀方面等事。由於皇宮內不能留男人,所以司禮監的組成人員為太監。明朝的司禮監是不斷發展壯大的。由於朱元璋深知,太監們因平時圍繞在皇帝身邊,所以無形中會有很多特權。
  • 明朝後期,崇禎手裡還有十幾萬錦衣衛可派遣,可他為什麼不用呢?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為了加強統治,監視大臣和百姓,特意設立了一個特務部門——錦衣衛,這個部門只聽命於皇上。後來,朱元璋撤銷了這個部門。但當朱棣登基時,他更勝於朱元璋,不僅設立了東廠,還恢復了錦衣衛。兩個部門互相監督,互相牽制。一時間大臣和百姓人人自危,互相提防。
  • 朱元璋深夜加班,宮女貼心送熱粥,朱元璋為何恩將仇報將她賜死?
    在你印象中,明太祖朱元璋應該是什麼模樣的?在我看來,自幼貧苦,歷經血火洗禮才登頂皇位的他手中沾染過很多人命與鮮血,應該是一個殺伐果決、心狠手辣的人,性格堅韌,氣質肅殺,面容如狼似虎,總之,是那種比霸道總裁還霸道無數倍的暴君!
  • 朱元璋為何下令種棉花?哥薩克騎兵為何瘋狂東擴?都和它有關
    所以並不出產鐵器和食鹽的遊牧民族,手中始終有趁手的兵器,鍋中的奶茶總是鹹香可口。正是這種現象的持續,讓北方遊牧民族可以長期存續並逐漸發展壯大,即使中原王朝傾全國之力,幾次大規模徵討,雖然在當時取得了勝利,但沒過多久就春風吹又生了。
  • 先有漢朝七國之亂,後有西晉八王之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分封藩王
    他建立錦衣衛,鎖扣大臣,手下大將被殺的殺,囚的囚。如果讓這些有能力的大將去鎮守四方無異於是放虎歸山,給了他們造反的條件,就算他在位時他們不反,等到他死以後不能保證這些人不反。於是,朱元璋不得不剷除這些有功之臣,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各地,鎮邊關內地。防社稷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