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錦衣衛都厲害的明朝司禮監

2020-12-20 愛暢想歷史

分析歷史,就像交通事故分析。雖然過去的事已無法改變,但通過多維度的分析,卻可以總結經驗,降低悲劇發生率!

大家都知道明朝錦衣衛的厲害,但明朝有一個機構比錦衣衛都厲害。那麼明朝的司禮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機構餒?

明朝的司禮監是由皇帝身邊的太監組成的。朱元璋剛創立大明王朝時,「司禮監」其職責如其名,主要負責監管宮內禮儀方面等事。由於皇宮內不能留男人,所以司禮監的組成人員為太監。

明朝的司禮監是不斷發展壯大的。由於朱元璋深知,太監們因平時圍繞在皇帝身邊,所以無形中會有很多特權。朱元璋雖然用著司禮監的太監,但對他們防範甚嚴,甚至立下了「太監不得參政」的碑。但朱元璋死後,其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篡奪了朱允炆的皇位。由於朱棣身邊的很多太監,都為他篡奪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登基後的明成祖朱棣對他們委以重用。司禮監的太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打破了朱元璋立下的「太監不得參政」之祖訓。等到明宣宗朱瞻基當皇帝時期,由於他不像明朝前幾任皇帝那樣勤奮地親自批閱奏摺,便將大部分奏摺交由司禮監的太監批閱。明宣宗朱瞻基為了提升司禮監太監批閱奏摺的能力,還正式設立內書堂,並命翰林官專授小內使讀書。——從明宣宗朱瞻基開始,司禮監的太監逐步演變成了經過內書堂訓練,代替皇帝批紅的「秘書」。

明朝的司禮監權力最盛時,其掌事太監被稱為「立地皇帝」。隨著司禮監權勢的不斷擴大,出現了許多的權閹,如王振(王振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逐殺正直官員、大興土木在京城造豪華府第。明英宗稱他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爭相攀附。明英宗登基後第十四年,因為北方的瓦剌大舉入侵,王振便鼓動明英宗御駕親,但王振不懂軍事還要瞎指揮,遂導致明英宗「土木堡」兵敗後被俘。)、汪直、李廣、劉瑾、魏忠賢。他們這些太監,因為深受皇帝的信任,便可以獨自通過司禮監把持朝政。——司禮監的大太監權力最盛時,由於他們代為行使皇權,文武百官看見他們就像看見皇帝。

做個形象的比喻:錦衣衛、東廠、西廠等明朝廠衛系統,由於他們是替皇帝偵查、監聽、處置大明朝的方方面面,所以他們相當於皇帝的眼睛、耳朵、雙手;司禮監由於是替皇帝批閱奏摺,所以他們相當於皇帝的大腦。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下我吧!您的偉大關注,是小生孜孜不倦寫好文章的精神支柱!

相關焦點

  • 淺談明朝司禮監權利為什麼這麼大?又有什麼實權?
    錦衣衛屬於皇帝的私人衛隊,負責監視京城官民,但是東西廠除了有這項職能外,還負責監視錦衣衛。從上面三類特務機構來看,宦官才是明朝特務機構的核心人物。明朝的宦官和通常的朝廷一樣,設有許多衙門,其中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共二十四個部門,總稱二十四衙門。
  • 解碼明朝內閣與司禮監,兩個影響大明命運的神秘機構
    大家看有關明朝的小說或影視,有兩個名詞是經常出現的,就是內閣和司禮監,他們似乎都是明朝十分重要的機構,又似乎還彼此衝突和敵對,就好像明朝皇帝的左右兩隻手,同為皇帝服務幹活,有些時候又好像皇帝左右手中各執的矛和盾,互相攻擊也互相防禦。內閣和司禮監在明朝究竟是怎樣的機構呢?
  • 明朝北鎮撫司與南鎮撫司分管什麼?明朝還有哪些機構?
    對《繡春刀·修羅戰場》產生濃厚興趣,是因為在不經意間,看到了影片的文字簡介,最後一句道:「眾生如螻蟻囿於修羅場,逆鱗之戰,一觸即發......」繡春刀講述的是明朝的錦衣衛。這個機構很神秘。明朝北鎮撫司與南鎮撫司分管什麼?北鎮撫司,官署名。明朝錦衣衛所屬機構。
  • 內閣和司禮監:本意為輔佐朝政,為什麼反而加快明朝覆滅?
    明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領導的王朝,它不同於前面的朝代,明朝是一個廢除丞相的朝代。這一舉措是為了穩固統治,為了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建立了新的機構——內閣和司禮監,統治者卻沒想到這個本意為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的機構,最後反而加快了明朝覆滅,這是為何?
  • 明朝內閣,司禮監,朝廷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宣宗時期,為避免內閣一家獨大,同時也有偷懶的嫌疑,明宣宗就將原本屬於皇帝的「批紅」權交由司禮監的掌印、秉筆、隨堂太監負責,此後是「群臣奏進文書,由皇帝親批數本,其餘由司禮監官按閣票所擬字樣照錄,或奉旨更改,用硃筆批之」,除重要事務由皇帝親自批示外,其餘政務皆由司禮監代其處理。因此,自宣宗後,內閣、司禮監與朝廷的關係很簡單,「內閣」、「司禮監」與皇帝共同掌控朝廷。
  • 司禮監權限最初受到極大限制,宣宗之後其權力逐步擴大
    司禮監是明朝內廷管理宦官和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始置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初的司禮監並沒有太大的權力,反而處處受限。司禮監的崛起,與明朝的「票擬」制度密不可分,最終誕生出了王振、劉瑾、馮寶、魏忠賢等權勢滔天的大太監。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拂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一開始,司禮監的權威受到很大限制,玄宗以後,其權力逐漸擴大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591字,閱讀約4分鐘司禮監是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設置的管理宦官和宮務的內廷"十二監"之一,明初司禮監沒有太大的權力,但處處受限。四裡間的興起與明朝的"漂齊"制度密切相關,這一制度最終催生了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等有權有勢的宦官。司禮監成立之初,權力被牢牢地束縛在內廷。明朝建立之初,內廷宦官機構開始設置,隨著宦官數量的不斷擴大,這些管理機構也在不斷調整和增設。
  • 明朝司禮監陳矩,一個掌管東廠大權的好太監
    太監不管是在古時候還是在今天的名聲都不好聽,一說到太監,大家多是以鄙夷的眼光看待的。倒不是因為他們是不男不女的一群人,而是因為大家一聽到太監,腦海中浮現的便是一個奸詐貪婪,混亂國政的形象。
  • 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
    2、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答:1、大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禮部左侍郎胡濙(yíng)星夜來到宣府求見皇帝。此時永樂皇帝朱棣(dì)已經睡下,聽聞胡濙來見,急招入內,一直聊到四更天(凌晨1~3點之間)才結束。(載於《明史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 明朝七大權監實力排行
    三、大權獨攬陳矩和馮保陳矩是萬曆年間獨攬大權的大太監,但是其為人很不錯,在萬曆朝黨爭頻繁的時代,對朝局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頗受讚譽,官至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到了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陳矩以掌東廠兼掌司禮監印,集糾政、監察大權於一身。
  •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厲害的太監?是皇帝太昏庸,還是太無能?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
    鬥牛服是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明史·輿服志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可見錦衣衛地位之高。   2. 巡察緝捕。
  • 明朝最強錦衣衛指揮使:誅佞臣、護良臣、東廠廠公下跪請安
    而救駕有功的陸炳便更加受到嘉靖恩寵,此後便被提升為錦衣衛都指揮同知,開始執掌錦衣衛事務。 大明錦衣衛自此,開啟了陸炳時代,一個徹底把東廠壓在身下的時代,東廠廠公都向他下跪請安。
  • 錦衣衛:曾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昭獄臭名昭著,明朝一大弊政
    提及明朝,大家在想到天子守國門的同時,往往還有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其黑暗程度甚至有人超過清朝,比起清朝來如何如何暫且不論。明朝有好的可以值得稱讚的一面。不過也有非常糟糕的一面,錦衣衛便是讓後代歷史愛好者無數詬病的一個吐槽點。獨立於三法司,直接歸皇帝掌控。
  • 明朝宦官當道,包庇侄兒強娶錦衣衛小妾,結局出乎人意料
    明朝宦官當道,包庇侄兒強娶錦衣衛小妾,結局出乎人意料。 《明史·列傳第三十八》記載「會與瑄辨殺夫冤獄,益忤振,下獄,謫戍大同。」 由此得罪王振,仰瞻被關進錦衣衛監獄,後謫戍大同。
  • 大明王朝的一把雙刃劍:漫談特務司法機構錦衣衛
    (一)錦衣衛的產生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全國軍事政治經濟的大權都集中在皇帝一個人身上,而皇帝一個人又無法充分運用這些權力處理好全國所有政務
  • 明朝四大組織:東西廠、錦衣衛、六扇門,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明朝朱元璋因為自己的出生原因,所以對朝中大臣有著很大的不信任,為了讓自己可以掌握第一手朝中百臣的資料,於是錦衣衛就出現了,隨著明朝的一步步發展,之後東廠、西廠和六扇門相繼出現在其中。那麼這幾大組織當,誰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呢?
  • 明朝的錦衣衛,為何設有南北鎮撫司?他們的職權分工有何不同
    他們辦案,不需要金國三堂會審,全部都在私底下進行,所以說他們見不得光。鎮撫司還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主要負責錦衣衛的紀律問題,是管理自己人的,相當於錦衣衛紀檢委。而北鎮撫司則是對外的,專門負責皇帝下達的各種命令,相當於天津站的行動處。
  • 東廠、西廠、錦衣衛誰更牛逼
    後面的子孫們,繼續發揚老朱家傳統,所以大明朝先後出現了錦衣衛、東廠,西廠。這仨都是有皇帝直接指揮,從時間上來看,錦衣衛是最早的。錦衣衛的前身是「御用拱衛司」,後來改名「親軍督尉府」,是朱元璋最早成立的專門收集軍政情報的秘密組織,另外主要負責皇帝的儀仗和侍衛工作;公元1382年,老朱再次將這個組織改為「錦衣衛指揮使司」,正式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