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金華山成了朋友圈、短視頻平臺上刷屏最多的熱詞之一,並收穫了無數「粉絲」:一方面,「新十景」成了遊客們來金華遊玩必到的「網紅打卡點」,人氣爆棚;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本地市民發現這裡已完成了從雙龍洞時代到金華山時代的嬗變,紛紛攜家帶口上山休閒度假,重新發現金華之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金華山「新十景」吧。
智者寺
系南朝梁代樓約法師道場,又名智者廣福禪寺、智者聖壽禪寺,是金華山的千年歷史名剎,始建於南朝,是梁武帝蕭衍敕建的皇家寺院。它是旅遊區內的著名佛教歷史文化遺存,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智者寺的大殿達4256平方 米,九殿合一,是全國佛教寺院最大的單體建築。
毛澤東主席視察雙龍電站紀念館
位於金華山西旺村雙龍水庫庫尾,始建於1958年5月,是當時金華地委、縣委在金華山動工興建的8座梯級水電站之冠 。1960年3月14日,毛主席乘坐專列專程來此視察。聯合國亞太地區小水電會議代表以及10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曾先後前來考察學習。如今,雙龍電站已成為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鹿田書院
位於金華山鹿田村,海拔600多米,四周群山環繞,景色秀麗。原址為鹿田寺,建於南北朝時期(公元550年),距今約有1500年的歷史。常有文人墨客在此交流學問,宋朝學士朱熹就曾在此講學。寺廢后,清代金華八縣名流在此建鹿田書院,是金華市區現存僅有的一座古代書院,也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書院之一。1997年8月29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龍溪峽谷
雙龍溪峽谷,南起西旺村雙龍水庫,北至洞前村雙龍洞,長約4公裡,谷底開闊,東西寬約800米,是典型的溝谷地貌 。峽谷內森林茂盛,原生態植被保護完好,是進入雙龍洞景區的最佳徒步路徑。峽谷沿線有名人雕像(貫休、呂祖謙 、李清照、徐霞客、李漁、鬱達夫、黃賓虹)、摩崖石刻、休憩亭等文化節點和景觀小品,既是生態健身長廊,又是歷史文化長廊。
花海仙路
花海仙路西起羅店鎮裡宅村,東至赤松鎮鐘頭村,總長4.4公裡,是黃大仙祖宮與赤松黃大仙宮之間最便捷的交通遊線。沿線有美麗獨特的梯田花海,種植了28000平方米的馬鞭草,花期從5月中下旬持續至7月中旬,形成了「花漫金華山」的美景。花海仙路一經推出,即成為「網紅打卡點」。
蓮花觀景臺
海拔818米的蓮花觀景臺位於金華山西南山麓,視角開闊,是仰望星空、眺望金華城的最佳觀賞地,也成為高地露營、婚紗攝影的最佳首選地。立身觀景臺,近鑑玄水聖石,遠收百裡風韻;春觀爛漫山花,夏品群山滴翠;秋賞如花紅葉,冬領萬樹銀華。
金華山森林露營基地
是金華首個森林露營基地,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雙龍風景區西湖林區,風景如畫,集露營、休閒、娛樂、觀景為一體。基地可同時容納200多個帳篷,配備了停車場、衛生間、小賣部、餐飲等設施。
鹿女湖
「仙鹿回眸一瞬間,化作傳奇千萬年,天涯海角雲霧裡,滄海橫波在鹿田。」位於金華山黃大仙景區的鹿女湖, 海拔近600米,是省內少見的高山湖泊,湖面猶如一面明鏡鑲嵌在青山之中,湖水碧清如鏡,群峰倒影似畫,勝似「高山海景、人間仙境」。清光緒《金華縣誌》卷十六載「邑相傳宋玉女馴鹿而耕」,湖名因此而來。
霧凇雪景
金華山最高峰大盤山海拔1314米,山中層巒疊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素有「春夏看花海燈海,秋冬看霧海雪海」的美名,史志則稱其為「郡脈之祖山」。
雙龍工人療養院
浙江省總工會雙龍工人療養院是一家集避暑療養、休閒度假和會議會務為一體,按四星級旅遊飯店標準建造的新型療養院。地處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的核心景區。院區坐落在金華北山海拔586米處,負離子含量超越城區15倍。
【來源: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