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區,位於重慶主城西北方向,總面積755平方千米,轄9個街道、8個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當然我不會說縉雲山,縉雲山屬於北碚的門戶景點,自然不用說,很多人都知道,我比較喜歡去一些小眾的地方,比如:張飛古道、后豐巖
張飛古道
后豐巖觀景點
張飛古道已經成為了網紅地,前幾年去的時候,還是一條很古樸的沿江小道,現在政府投資打造,變成了一條沿江步道,雖然失去了一些味道,但是也增添了一些其他的味道;
后豐巖是戶外的一條徒步路線,全程幾乎是在深林小道徒步,途中有一處絕佳的觀景點,視野很寬闊,拍照很美麗。
這次昊子,不是介紹這個兩個地方,而是帶大家去一個新的打卡地,它也屬於北碚範圍,屬於北碚周邊景點,也不算景點,就是一個拍照很好看的地方
有沒有天空之橋的感覺,我一直想去,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拖到現在,重慶主城坐公共運輸去這裡有點麻煩,有兩種方式可到達,第一種方式:坐軌道6號線到達北碚,然後轉963,再轉962公交車,在柳蔭汽車站下車即可,第二種方式:坐軌道3號線到達雙鳳橋地鐵站,然後坐班車直達柳蔭即可;我是選擇的第一種方式,到達柳蔭後,你可以選擇徒步前往水渠,或者直接坐摩的前往,我是徒步愛好者,我選擇徒步前往,這樣更能看到更多有趣的風景,畢竟旅行不只是目的地。
在前往水渠的路上,大部分是鄉村馬路,旅行總是有意外的,沒走多久,就發現了一座石橋
這種石拱橋建築,在重慶也很少有了,簡單拍攝後,我繼續沿馬路前行,一邊欣賞鄉村風景,一邊去尋找新的美景
第二處石橋被我發現了,看到這處景點後,就離我們最終的目的地不遠了,大概行走半個小時左右就會到達水渠的下面
水渠有點高,恐高的人,膽小的人,估計都不敢上去
幸好的是,膽小的人,可以走中間的凹陷區域,比較安全,和當地人打聽,這個水渠叫「東升水渠」。
據《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志》記載,這些人工水渠修建於1970年,耗時10年左右完工,全長約43公裡,主要用於引流金刀峽鎮勝天水庫水源灌溉柳蔭鎮境內的農作物。
經過45年風吹洗禮,目前有14條人工水渠完好地保存下來。
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條主幹渠位於柳蔭鎮東升村,全長約1.5公裡。
修建水渠之前,柳蔭鎮由於水源匱乏,自然災害頻發,農作物收成慘澹,農民生活極為貧苦。水渠建成後,引來了金刀峽鎮勝天水庫的甘泉,柳蔭鎮成了北碚區農業大鎮。
如今,科技的發展讓柳蔭完全解決了用水取水難題,山坪塘、蓄水池和水管已經遍布全鎮,解決了群眾的生活生產用水難題,水渠也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變得乾涸,靜靜地矗立在山間田野
昊子有話說,從柳蔭鎮徒步到東升水渠,單程有8公裡左右,需要徒步兩小時,體力不好的,建議坐車前往。水渠上拍人物照,建議大光圈拍攝,給人視角很不錯,如果要拍很震撼的效果圖,建議採用航拍,拍出的照片,分分鐘刷爆你的朋友圈。
東升水渠我還會再去,因為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去再多次也是有值得,一次旅行的結束,代表下次旅行開始
關注我,和昊子去發現更多有趣的小眾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