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廣州有家房企弄到了中國奧委會的授權,開發了好幾個奧林匹克花園,並且得以擴張迅速,以運動就在家門口叫響全國。像這樣大牌房企的動代號,背後是一段段秘聞。
這些代號背後是一段段秘聞,我不一定說得清楚。
1st
「奧龍計劃」:奧園︱政商
二十年前,廣州有家房企弄到了中國奧委會的授權,開發了好幾個「奧林匹克花園」,並且得以擴張迅速,以「運動就在家門口」叫響全國。
後來翻臉了,「奧林匹克花園」不讓用了。但是,那家房企已經搶先註冊了「奧林匹克花園」的簡稱——「奧園」。
沒有了「奧林匹克花園」,反正有「奧園」,購房者基本上搞不清楚兩者有什麼分別。
現在,這家房企就叫「奧園地產」。
2nd
「2342計劃」:萬達︱管理
從拿地到開業,萬達廣場的速度總是驚人。軍人出身的萬達老闆王健林,弄出了個叫做「2342計劃」的管理模式。
說起來很枯燥,大概就是「權責2條線」「流程3要點」「業務4前置」「考核2個燈」。
裡面有很多聽起來就很刺激的東西,什麼「報建超常規」啊,什麼「黃燈預警,紅燈殺人」啊,等等。總之,規矩很多很殘酷。
3rd
「海豚計劃」:綠城︱服務
就是讓物業服務公司每年夏天教業主小孩遊泳。冠上「海豚計劃」這個代號以後,是不是頓時高大上了很多?
就這麼點活兒,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又有幾家大牌房企,像綠城這樣每年夏天都吭哧吭哧地認真搞起來呢?
4th
「五棵樹計劃」:積水︱景觀
這家日本房企的名字,聽起來似乎有點怪,叫「積水」。它的「五棵樹計劃」,說起來特簡單,就是「3棵供鳥類寄居,2棵供蝴蝶棲身」。
道理大家都懂,差不多就是「以項目所在地自然生態環境為原型,嚴選各類當地樹種種植」。但是,真要不折不扣地幹成,沒那麼容易。
5th
「綠金行動」:金茂︱科技
從前,有一家房企叫做「朗詩」,後來它的一名高管去了央企「金茂」,於是就把所謂的「綠色科技」帶了過去,然後升級了幾下,就有了金茂的「綠金行動」。
既然是「綠色科技」,當然就很受政府部門認可。購房者認不認其實沒那麼重要,總之,是一套不錯的營銷說辭。
你覺得好,就好。
6th
「香奈兒之約」:龍湖︱商業
兩三年前,龍湖抽調了「8個部門的精兵強將」,實施這個「香奈兒之約」計劃。
據說,在女老闆吳亞軍的強硬命令下,這些精兵強將們在衛生間裡蹲了整整3個月時間——而且,主要是女廁所。
他們蹲的是自家購物中心的衛生間,最終研究出了80餘條成果,比如千萬不能讓顧客的手機丟進馬桶裡,通過設計改良。
那80餘條成果,整成了一份叫做《龍湖商業衛生間設計、建造標準及執行界面》的內部文件。
為什麼代號叫「香奈兒之約」?可能是因為,他們研究的主要是女廁所,為了討女人歡心。
7th
「海之子計劃」:中海︱人力
這是中海地產實施了很多年的一個校園招聘計劃。他們把名校畢業生弄進去,定義為「戰略潛質人才」,喚作「海之子」。
很多房企都學中海的這一招,比如碧桂園叫「鳳凰之子」,萬科叫「新動力」。
8th
「鷹隊計劃」:碧桂園︱營銷
碧桂園把旗下最優秀的銷售顧問弄到一起,組建了一支所謂的「精英突擊隊」,喚作「鷹隊」。
全國範圍內哪個樓盤銷售有問題,就把「鷹隊」拉過去支援,把「死盤」給救活。
不知道現在碧桂園是不是還這麼玩?
9th
「旭日行動」:旭輝︱慈善
幾乎所有大牌房企都說在做慈善,或大或小。旭輝的「旭日行動」,主要是資教助學。
旭輝的慈善做得不算最牛,但也不差。為什麼要把「旭日行動」列在這裡?因為,旭輝老闆看起來是個挺真誠的人。
10th
「光彩事業」:泛海︱政商
其實,這不是泛海的正式行動代號。泛海老闆獲得過「光彩事業20周年突出貢獻獎」——這是一個頗有官方色彩的獎項。
相關的報導說,這位山東富豪和他的泛海集團累計向社會捐贈達19億元人民幣,開展了140多個公益項目。
如果你仔細一點,也會發現泛海的不少拿地公司,其名稱裡帶有「光彩」字樣。
呃……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