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課堂視頻
Lesson Video
《新旅遊環境下導遊的職業心態》(三)
重點筆記
Key Notes
A
導遊職業心態升級
01
旅遊要happy,關鍵在IP
●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
例如山西喬家大院,是晉商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環境之美、服務之美以及背後的中國古建文化之美,享譽中國乃至世界。而知名度和美譽度結合下,形成超強的吸引力。
●創意+積累+培育
例如平遙古城,創意層出不窮,打造了享譽全球的「又見平遙室內情景體驗劇」系列;平遙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攝影節等擁有極高影響力,獲獎作品屢創新高;平遙中國年,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發展。
●成長+品牌+擴張
無論是平遙古城還是喬家大院,都在不斷成長,通過不斷創新升級發展擴張旅遊市場,打造品牌影響力。
02
導遊的角色
文化傳播者
美照攝影師
購物指導員
才藝表演者
目的地講解員
團隊指揮員
遊客服務員
安全保衛員
矛盾調解員
...... ......
03
打造導遊的個性IP
1.修煉內功,提升講解技能
案例:盤山風景區導遊高建輝
高建輝,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優秀導遊員」稱號。「講解精彩像評書,語言幽默抖包袱,整理10多萬字盤山新版導遊詞……」高建輝與其他導遊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他會用說評書的方式來講故事,講解時滔滔不絕、頭頭是道而又環環相扣,特別引人入勝。為了吸引遊客的注意力,他還特別善於製造懸念,不少遊客都說他是「抖著包袱講盤山」。
2.利用網絡平臺,線上+線下
案例:「雲導遊」劉晶晶
年初因為疫情,雲和梯田景區以「雲旅遊」的方式,為旅遊復甦預熱,劉晶晶從導遊變身成了「雲導遊」。從一開始直播觀看人數只有個位數,到後來五一假期達到29.7萬的觀看量,每天漲粉1000以上,劉晶晶用勤奮努力換來了成功。直播之餘,劉晶晶還不斷看書和收集景區相關的故事和歷史,豐富自己的知識儲量。
3.知識型轉文化型
案例:杭州先生
杭州先生認為,杭州絕不僅僅只有西湖邊上的熱門景點,只有不斷挖掘很多外地遊客並不知道但具有潛在魅力的景點,尤其是具有風雅趣事的市井坊巷文化,以此塑造成為一個景點IP,傳播它的文化魅力,讓它不斷熱鬧起來。
4.講好中國故事
案例:李子柒
父母離異、爺爺去世,李子柒為了生活十幾歲便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銷售、酒吧DJ、自學做視頻等,這些過往化為生活動力,幫助其樹立了特色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了講好自己心目中的中國故事,光拍攝蘭州拉麵的一個幾秒鐘鏡頭,李子柒都事先花幾個月找師傅學習做拉麵的技能,用心展示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在這個流量變現的時代,李子柒用真心努力講好中國故事,給人們向上的力量。
5.娛樂+趣味
案例:90後導遊「冰蛋」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因用陝西話、段子等創意為遊客講解西安兵馬俑,90後導遊「冰蛋」在網絡走紅。在參觀兵馬俑之前,向遊客展示與兵馬俑的表情、五官「撞臉」的明星對比圖,遊客笑聲不斷。「冰蛋」本名叫張斌,他認為傳統的講解像在給遊客上課,但對遊客來說,「玩」才是前提。為引起遊客興趣,他開始改變原有的講解方式。在家「休息」的他,除堅持用自媒體帶來知識分享外,更多的時間是在「充電」。
6.強化危機意識
要始終保持旅遊行業敏銳度。AI主播、AI導遊、雲旅遊等各種方式層出不窮,甚至有數據顯示未來會在所有景區都推出AI導遊。AI導遊就是人工智慧電子語音導覽系統,如「鞠萍姐姐帶你逛北京動物園」,而未來AI推廣速度會越來越快。
B
課堂小總結
未來已來!「雲旅遊」已經如火如荼,大家要開始學會思考,在做好實際的導遊講解工作的同時,藉助線上+線下的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利用新時代的各種便捷方式,打造自己的IP品牌。終有一天,經過時間的沉澱,經過心態的調整和技能的升級,會打開屬於自己的廣闊市場。
原標題:《【文旅在線-文旅雲課堂】左現娟-《新旅遊環境下導遊的職業心態》(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