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發力視頻背後:順勢而為,能迎頭趕上嗎?

2020-12-21 和訊科技

新浪科技何暢

知乎以一種非常「拼」的姿態向視頻領域發起了進攻。

近日,知乎在App首頁新增「視頻」專區,並宣布以五億現金激勵、百億流量扶持等措施推出助力創作者進行視頻創作。除了入口獨立和補貼投入,知乎還上線了視頻創作工具,創作者可通過用戶提供的文字材料,自動配以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和動圖,生成視頻。

知乎副總裁張榮樂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透露,目前,知乎幾乎所有的團隊都承擔了視頻的相關任務,目的是讓知乎的內容生產分發和社區氛圍機制儘快適應視頻形式。他進一步提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知乎社區可以非常好地支持視頻媒介,而後者與知乎原有圖文形式的戰略地位一樣重要。

換句話說,知乎正借其全方位的動作告訴用戶:做視頻,我們是認真的。

兩個變化帶來的契機

知乎對視頻領域的探索由來已久。

早在2017年,知乎就曾聚焦問答場景,引導用戶上傳視頻回答,一年後,知乎首頁上線了「視頻」專區。但囿於當時知識類視頻所受關注度較低、製作門檻偏高等因素,知乎未能實現將用戶消費由圖文轉向視頻的順滑過渡,視頻專區成為了視頻回答入口。

但隨著抖音、快手、西瓜視頻、B站等平臺的反覆嘗試與加碼,知識類視頻在2020年儼然一塊香餑餑,伴隨著媒介升級的大潮,知乎也終於擁有了新的契機。

張榮樂認為,這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變化,一個發生在創作者端,隨著圖文創作者的視頻創作能力被逐步培養起來,圖文創作者和視頻創作者的界限不再像從前一樣明顯。另一個則出現在消費側,開始有相當多的用戶越來越偏好瀏覽視頻內容。「這兩個變化最終推動了我們在今年年中以比較大的力度在公司層面推進視頻。」

而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生產工具對於創作者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少知乎創作者製作視頻的流程通常是先撰寫文本,將文本改編成腳本後完善素材。在張榮樂看來,市面上的視頻剪輯工具並不能充分地滿足創作者的需求,仍然存在非常大的效率提升空間。也正是在這一前提下,知乎推出了自己的視頻創作工具:根據文字匹配圖片後,創作者可再圍繞文字內容進行細緻調整,還可實現一鍵配音和自動校準,視頻製作完畢直接上傳。據悉,該工具產品將在10月底推出第二個版本。

不過,知乎並沒有對團隊進行大範圍的調整,也未針對性地建立視頻團隊,而是在原有團隊基礎上,對產品線、內容線進行視頻的運營與產品化。

張榮樂形容知乎做視頻的動作是「順勢而為」。「就是很順其自然發生的事情,也沒有經過很激烈的battle說『我們要不要做』,完全是順應用戶需求。」

定位與圖文一樣重要

那麼,視頻在知乎生態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張榮樂告訴新浪科技,對知乎而言,做視頻並不意味著要從圖文平臺徹底轉變為視頻平臺,事實上,知乎所有的產品升級都圍繞著同一個方向——讓創作者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見解。「從今年開始,圖文與視頻是放在一起進行運營的,我們也發現,兩者並不是一個誰取代誰的關係,並不是有了視頻後,圖文就是消亡的狀態。」

何況視頻與圖文所擅長呈現的內容並不相同。圖文更適合高信息密度、專業性較強的內容,但在視頻狀態下,其信息密度可能會自動下降,反而是相對淺顯的科普、人文類內容更契合視頻的表達方式。因此,關於適合圖文和視頻的內容各有哪些、如何幫助圖文創作者更好地完成視頻製作,張榮樂和他的團隊也在不斷摸索。

談及知乎發力視頻的優勢,張榮樂認為,最大的優勢是知乎擁有非常多的優質圖文內容和圖文創作者。這其實相當於一座富礦,今年2月,被稱為B站財經版塊開山UP主的巫師財經陷入抄襲風波,其多個視頻內容被指抄襲知乎回答。與其讓富礦成為公有、被無情搬運,不如自己採礦,向上進階。

更為關鍵的是,相比圖文,視頻更容易展示創作者的「人設」。如今知乎的商業化是會員付費和廣告「兩條腿」走路,付費內容也開始從圖文向視頻遷移。知乎踏上視頻賽道,也是為了在視頻大潮中留住創作者,以更強的表達形式、更高的漲粉效率、更廣的私域流量使得創作者的變現路徑更為通暢。

來自知乎的數據顯示,知乎已擁有每日億級的視頻播放量,幾乎一半用戶在瀏覽視頻內容,視頻創作者已接近50萬。

「我們期待視頻能夠作為知乎站內一個非常重要的消費場景和創作場景,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並由此帶來用戶數量的增長,形成良性循環,這對創作者的變現和公司的商業化都是更有價值的,會更有想像空間。」張榮樂說道。

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今年6月,B站正式上線一級分區「知識區」,由原有的科技區整合升級而來,以分享知識、經驗、技能、觀點、人文等內容為主,在B站學習似乎成了新的潮流。而被B站搶先卡位知識類視頻賽道的知乎,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知乎做視頻是不是太晚了?

「我不這麼認為。」張榮樂強調,視頻也好,文字也罷,都只是一個載體,核心在於內容,真正要比拼的是誰能抓住獨特的、佔領用戶心智的內容。他指出,在內容轉化的過程中,玩法也存在繼續延伸的可能。「比如一些人創作出了圖文內容,另外一些人善於使用視頻工具,那麼知乎可以作為第三方協調,將這兩類人結合到一起,進而貢獻更好的內容,收益共享。」

有別於B站內容類別的橫向拓展,知乎相當於在媒介形式上縱向加深,知乎要怎樣證明自己具備視頻屬性?這塊土壤又能否迎來豐收?張榮樂對新浪科技提到,做產品其實不需要證明什麼,知乎存在贊同與反對機制,這些反饋有助於知乎觀察用戶變化,對「做什麼樣的視頻」做出判斷。「我們堅信知乎不用去服務所有的用戶,這是我們一直比較明確的事情。」在他看來,今天很難有一個產品可以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在自己的賽道上做好自己的事情可能是最重要的。

然而,任何一種產品策略上的改變都可能對平臺調性帶來影響。張榮樂解釋,視頻在知乎App上是獨立信息流,並非所有用戶在任何時間都偏好在知乎消費視頻。當然,接下來知乎也會對此進行優化,以便使圖文和視頻的兼容性更強、消費更一致。

看起來,B站和知乎似乎都向對方邁出了一步。張榮樂向新浪科技透露,B站發展知識區的時間恰是知乎視頻起量的時間,雖然知乎與B站均為社區,但都有各自獨特的氛圍和機制。「我覺得至少在知識領域,市場上還沒有產品和知乎存在直接競爭關係,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太看對手在做什麼,這可能沒那麼重要。」

不論怎樣,知乎已經全面投入了知識類視頻的戰爭之中。張榮樂坦言,這不是來打一場撲騰兩三個月的戰鬥,而是一場至少會持續3-5年的戰爭。「我們把它當做一個長期的事情去做,視頻是融入到我們全組織的。」各平臺內容品類生態建設仍在推進,創作者搶奪暗流洶湧,戰爭遠未結束。那麼,知乎能迎頭趕上嗎?時間會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常安楠 )

相關焦點

  • B站抖音合圍,視頻這碗飯知乎要怎麼吃?
    首先,視頻符合用戶內容消費的新習慣。李彥宏很早以前在PC時代提出過「讀圖時代」,能看圖就不看文字,是人性使然。從傳統的圖書,到網際網路時代的搜索、百科、知道、文庫和經驗,再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知乎,知識新產品不斷湧現的背後是知識傳播的方式之變,變化的核心方向,一個是知識傳播變得更加容易,進而惠及更多群體;另一個是知識生產門檻變得更低,很多蘊藏在大眾頭腦裡的知識被顯性化。
  • 內容啟示錄:知乎的十年,讓我們看明白了什麼?
    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一個內容社區無論多麼出身高貴、骨骼清奇,最終都必須「出圈」、擁抱最大量級的用戶;只有這樣才能流量最大化,只有流量最大化才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騰訊的任宇昕說,離「情感和世界觀共鳴」更近的內容,才是好內容;這樣的定義顯然與傳統作者圈的理解大相逕庭,很多同行都嗤之以鼻。
  • 知乎十年,獨一無二
    技術層面,在知乎E輪融資的時候,創始人周源還花了很大的篇幅為大家介紹知乎「智能社區」的概念。在知乎的AI中樞裡,問題路由、推薦算法等核心機制扮演了內容生產中樞調度的角色。這超越了原有依賴每個提問者自身社交圖譜進行問答邀請連接的機制,而是自動化、規模化的進行全平臺的問答連接。而在內容供給端,周源明確,知乎願意為所有的答主,提供足夠的賦能。
  • 網文作者收入超60萬,抖音B站時代知乎能靠網文活下去嗎?
    除了微博之外,知乎和豆瓣就都能排的上號了,作為曾經的凡爾賽文學的創新地,幾乎所有人都能記得知乎的那個經典梗「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這幾乎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對知乎的統一認知,但是隨著頭條、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新興網際網路平臺的崛起,知乎似乎變得有些落寞,曾經紅火的知乎還有希望嗎?
  • 看知乎的內容IP如何為品牌營銷賦能
    IP為品牌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商業價值,已成為不爭的事實。「IP營銷」已經成為營銷界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評判好的IP營銷的標準是什麼?關鍵是「內容」和「場景」。優質內容讓IP可以形成熱點,引發受眾參與互動和傳播;而好的應用場景,讓IP更加精準觸達受眾。因此打好「內容+場景」的這套組合拳,方能打通IP營銷的「任督二脈」。
  • 知乎App改版 增加「視頻回答」入口
    來源:中國新聞網3月11日,知乎App再次改版,視頻產品和功能進一步升級。增加「視頻回答」入口,視頻流歸屬在對應的問題下,首頁上的視頻專區不再保留。知乎的使命是「讓每個人高效獲得可信賴的解答」。因此,所有能夠提升解答效率、效果的形式和內容,知乎都在不斷引入並持續迭代優化。2017 年,知乎上線了在回答中插入視頻的功能,一直延續至今。從運營情況來看,視頻對一些問題的解答有獨特優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有用戶反映,知乎的視頻產品存在著「發布流程不夠優化」等問題,使用體驗有待提升。
  • 激進的知乎想成為下一個B站?
    然而隨著各大平臺對知識區域的發力,知乎也陷入了瓶頸,首當其衝的便是其內容困境。首先,問答模式見頂。由於人們對於新事物的追逐,熱點變成了知乎問答社區博眼球的工具。真正有價值的問題越來越少,知乎的問答模式陷入了瓶頸,難以持續吸引用戶。其次,內容生產者的出走。在內容平臺賽道的競爭中,內容的生產者無疑是各大平臺爭奪的對象。
  • 知乎首頁也要增加獨立視頻入口了
    文章轉自字母榜近日,字母榜獨家獲悉,知乎將迎來重大改版,首頁將增加獨立視頻入口。  知乎視頻之戰四大招  ●首頁增加獨立視頻入口。  ●籤下大V,鼓勵生產視頻內容。  ●對視頻內容提供空前流量現金獎勵。  ●上線視頻創作工具。  一位接近知乎的人士告訴字母榜,近期知乎籤下一批創作者,提供流量和現金補貼,鼓勵他們發布視頻內容。知乎內部已定下目標,年底前要培養出視頻領域的標杆帳號,打造出知乎「製造」的視頻IP頂流。
  • 知乎新增「視頻回答」入口 提升視頻回答功能的質量
    視頻傳輸已經成為了很簡單的事情。近日,國內最大的問答網站知乎就新增了「視頻回答」入口。知乎新界面昨日,知乎進行了一次升級,此次升級後,知乎口更明顯、流程更優化後,用戶發布視頻更便捷;視頻流歸屬在對應的問題下,更契合問答場景,既便於用戶帶著問題精確高效地尋找答案,也更好滿足用戶對視頻流的集中消費需求。
  • 不會吧不會吧,B站就想靠科普視頻,擋住抖音快手知乎的圍剿?
    ▲B站宣傳片《喜相逢》,主題為傳遞學習和興趣精神自2012年成立以來,B站科技區不溫不火,7年浮沉,終於在去年得到全面爆發,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B站泛知識學習類內容的觀看用戶數突破5000萬,學習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274%。
  •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從用戶構成、內容形態和商業模式各個方面,我們都能看到相對著存在的「兩個知乎」。它們互為表裡,共同構成了知乎精彩紛呈的景象。規則破壞者 vs 秩序維護者在知乎,有些人出言不遜,大肆騷擾,降低了他人的瀏覽體驗;另一些人從事虛假營銷、詐騙等活動,有的已經構成違法犯罪。在其它平臺,總有人盜用知乎站內原創內容,轉換為視頻等其它形式,造成盜版比原版還火,也讓創作者們深受困擾。
  • 9歲知乎「放下身段」,為自救「抄」起了抖音、小紅書
    以快手為例,據媒體估計只直播業務的收入就能達到 300 億左右,再加上廣告和帶貨提成,全年營收直逼 500 億。 渴望變現的知乎自然也希望趕上短視頻風口。 於是在去年 6 月知乎改版,直接在首頁新增了視頻專區,初步涉水短視頻。
  • 知乎開了家「知食堂」 知識玩起了「能好怎」
    知乎希望能從更貼近人們生活的角度,推動大家「發現更大的世界」。「食色,性也」,以食為先。於是知乎想到了從「吃」著手,讓知識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觸達更廣泛的受眾,幫助大家跨越認知邊界。在知乎上,有超2000 萬人次關注了跟「吃」有關的話題。知乎用戶們通過「問答」、「想法」、「知乎Live 」,甚至出版電子書等等方式,交流和分享與「吃」有關的知識。
  • 謝邀,人在知乎,剛聊完劇
    知乎發力影視領域的布局,看起來是2020年突然出現,其實是從知乎創立伊始就埋下的種子。知乎影視往事2013年以前,採用邀請制註冊的知乎,是一個精英氛圍濃厚的小眾社區。進入知乎的用戶都需要在專業領域有一定造詣。畢竟,這是一個李開復、雷軍等大佬都時常出沒的社區。知乎與影視的關係,在這一階段已經建立。
  • 請回答2020 知乎發布「十周年特別企劃」
    謝邀,這裡是知乎的答案。近日,知乎啟動「十周年特別企劃」,從大事記視頻、十年100問、十年十大盤點、十年軌跡、小藍星推薦榜、鹽選內容推薦等多個維度,回望十年間與用戶的共同記憶,以溫故知新的方式,迎接下一個十年的到來。大事記視頻 用瞬間見證十年記錄轉瞬即逝的美好,銘記直擊心靈的一刻。
  • 《唐人街探案3》重回春節檔;知乎上線視頻創作工具;《天涯明月刀...
    《唐人街探案3》重回春節檔;知乎上線視頻創作工具;《天涯明月刀手遊》將於10月16日正式上線 2020-10-10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歲的知乎抵達IPO路口,「曲高和寡」亮劍「娛樂至死」?
    本月知乎剛剛過完十歲生日,經過時間的打磨,現在的知乎還是最初那個知識社區、內容平臺嗎?上線僅一年的知乎鹽選會員也已經為用戶提供了超過5.7萬個知識服務產品,包括2000多場鹽選專欄,近1萬場知乎Live,3.4萬本優質電子書和講書,以及共計約1.1萬本國內外一線雜誌。 可即使如此,現在的知乎按照一些老用戶的話來說,似乎已經遺失了曾經的初心。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這兩位擁有近260萬粉絲的大V在上傳的自拍視頻中,朗讀了知乎用戶對二人的惡劣評價。至於為何發起這一活動,性感玉米給出的解釋是「讓我們直面知乎陰暗小人的攻擊」。  曾經高居「中國網際網路社區鄙視鏈」頂端的知乎,何以至此?  答案的線索,正在於知乎6年6500萬的爆發性用戶增長背後。
  • 一塊漢堡能不能敲開你的腦洞?知乎和肯德基做到了
    什麼樣的創意能讓用戶主動貢獻極具想像和價值的內容?這是很多營銷人常常捫心自問的問題。而就在不久前,知乎和肯德基竟然用一塊漢堡「敲開」一群用戶的腦洞。天馬行空的想像背後其實大有深意在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構想背後,是肯德基新品內涵理念的延伸。
  • 知乎公布十年百問榜單: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種陪伴
    繼「十年大事記」視頻、「十年十大」榜單之後,知乎發布「十年百問」榜單。該榜單綜合了2011至2020年,知乎上最熱門、最具價值、最富好奇心的100個優質問題,覆蓋科技、文學、時事、科普、電影等眾多領域。十年來,知乎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