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寮鎮黨委、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與該鎮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子座談。受訪者供圖
今年高考,廉江市有17名考生收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其中有3人是和寮鎮人。他們分別是來自廉江市實驗學校的彭煜、彭治遠,廉江中學的張國榆。
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一年孕育出三學子同登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北大殿堂?
「牛娃」高分的「密鑰」
驅車從廉江到和寮鎮,40公裡的路程走玉湛高速僅用16分鐘。這個山區鎮已經融入廉江「半小時經濟圈」。來到鎮政府,鎮幹部忙不迭地介紹著今天高考和寮學子的喜訊:長吉埇村委會廣朗塘村的彭煜考取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和寮村委會楊梅村的彭治遠考上北京大學護理專業,佳場村委會黃垌坑村的張國榆考取北京大學護理專業。
每年中考、高考結束,村民群眾的話題總離不開哪家的小孩上了名校,哪家小孩上了重點高中。「今年鎮裡與清華北大學子召開座談會,還送了10000元慰問金。」一位鎮工作人員自豪道。
除了高考喜訊,和寮鎮委書記鍾桂林介紹了該鎮中考基本情況:「2019年—2020年,和寮鎮兩年中考成績有了歷史性的突破:800分以上的人數達15人,上廉江一中以上學校的學生逾百人。」
和寮娃兒為何這麼的「牛」?鍾桂林表示,除了老師教導有方,他們自身努力和家長重視的結果都是「密鑰」。
彭煜是今年高考成績被屏蔽的學生之一,很多人知道他是廉江市實驗學校的畢業生,但很少人知道,這位學霸是從和寮走出來的一名鄉村男孩。
現在的彭煜在清華大學讀電子信息專業。他說,從小學到高中,老師們耐心細緻教誨,學校積極向上的氛圍給了他無形的感召,父母親給了他諸多精心到位的呵護,這些是他曾經的動力,也是他未來的力量之源。
「清華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孩子能考出這麼好的成績,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的教育和老師們對彭煜的栽培。」彭煜的爸爸彭乃海希望彭煜在學業上要繼續攀登高峰,能學成回報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同是和寮人的張國榆在北京大學讀護理專業,他希望大學能研究醫療調理器械,學有所成後幫到母親緩解腰椎頸椎病痛症。張國榆爸爸張春發說:「孩子從小比較自律,在家備考期間,每天準時5:30起床大聲朗讀,至少保持1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令張國榆母親林疇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面對什麼樣的場合都能夠從容不迫,做事不急不躁。「能考上北大這樣的高等教育學府,感覺這十幾年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和寮學子馳騁足球場。受訪者供圖
抓常規保質量留生源
和寮鎮位於雷州半島北部,東連石角鎮,南接河唇鎮,西鄰塘蓬鎮,北與廣西博白縣的英橋、文地兩鎮接壤,是廉江市的一個偏遠的山區鎮,也是革命老區、庫區移民鎮。由於和寮鎮地處邊遠山區,一直以來留守兒童多,長期教育資源難以滿足群眾的需求,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前幾年,有的家長寧願將孩子送到四十公裡外的廉江市區讀書,也不願意讓孩子在家門口被耽誤。」和寮鎮鎮長唐上平說,看著優秀生源流失、學校整體的教育質量上不去,老師們也得過且過,越幹越沒勁兒。
近年來,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和農村教育事業,和寮鎮新一屆領導班子更是不斷研究探索、主動作為,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推動教育教學研究向縱深拓展,讓教育更符合當地人民群眾的需要。如今,和寮鎮的中小學不僅有了寬敞的教學樓,食堂、操場、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也一應俱全,學校硬體、軟體設施同步提升。
說起今昔對比的變化,唐上平興奮不已。「和寮的教育正不斷以嶄新的面貌出現,除了與時俱進的教學常規管理,這支嚴謹篤學、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是支撐起和寮教育大廈的根基,是和寮教育的中流砥柱。」
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寮從校長管理到師資建設多措並舉抓隊伍建設。壓擔子、抓考核、制定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目標管理考核方案、教學質量監測實施方案……教師對標對表,抓好學生優分率、及格率、平均分。
「沒有常規就沒有質量。」唐上平表示,除了精細化的管理機制外,創新性的課改模式成為這裡制勝的法寶。各小學建立學校教師住宿制度,定期不定期地抽查每所學校的教學質量,每所學校的全體教師參評課、期末召開分析會。每科教學成績倒數的老師要進行檢討,自我剖析原因。通過與檢討老師的談話等等方式,倒逼教學,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學上更有作為。同時,完善各學校飯堂、教職工宿舍等配套設施建設,生活上關心幫助教師,讓教師安心工作。
隨著教育資源的均衡,全鎮教育質量近年來不但走出了低谷,且連年攀升,生源留住了,教師穩定了,上重點大學人數劇增,高分層人數增多。
「和寮鎮的每一所學校都承載著山區孩子的希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是和寮鎮委、鎮政府傾力奮鬥的事業。」和寮鎮委書記鍾桂林表示,和寮的教育已經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接下來,該鎮將成立教育教學促進會,在全鎮營造獎教獎學的濃厚氛圍,推動和寮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撰文】張思燕 廖偉英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