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它身負多種厲害的頭銜:中華第一迷宮,北京第二個周口店,北京的敦煌,人文藝術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這些頭銜都指向北京郊區一個並不太出名的景點:延慶古崖居。在北京這個連小公園都可以聞名全國的中心城市,規模浩大的延慶古崖居居然仍然能保持低調。延慶古崖居坐落於京郊延慶西北部山區一條幽靜的峽谷中,距北京城區約90多公裡。遠,可能也是它長期以來保持低調的原因之一。
它是由一支不見史志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山崖上鑿建的居室,是目前我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在峽谷中一條不到10米寬的山溝兩側,距離谷底近10萬平方米的陡峭花崗巖石壁上,遍布著人工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它們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共有崖居洞穴170多個。
洞穴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連。洞穴內的石燈臺、石灶臺、石坑,布局合理排煙道、氣孔、戶樞、門框痕跡仍歷歷在目,功能齊全。這些石室洞穴,大的20多平方米,小的僅3―4平方米。其中以一明兩暗的三套間居多。功能類型有馬廄、居室、儲藏室、議事廳等,宛如一個鑿在山肚子裡的自然村落。
此外,房屋內壁都鑿得比較平坦,牆角線也很平直規整。屋內鑿有灶臺、床、煙道等。牆壁上還有一些壁槽,用於放置生活物品。在中區,最吸引人的要數單體石窟區。單體石窟分上下兩層,由8個大小不等的房間組成,下層正中為主室,並且鑿出歇山式屋頂,面闊三間。當地人稱這裡為「官堂子」、「金鑾殿」。這些都反映出當時的居住者十分重視生活的品質和細節,講究等級制度,並擁有一定的房屋建造水平。
延慶古崖居也被稱之為「中華一大迷宮」,是人類古文明的一個重要代表,至今仍自帶重重謎團。
最大的謎團就來自——是誰修建了這樣規模的古崖居?由於古崖居內房間的高度在1.7米到1.8米之間,存留火炕的長度大部份在1.6米左右,所以,考古界一度認為:這裡生活在古崖居的居民很有可能是矮人族。不過,這個論斷至今沒有找到特別有力的證據。也有專家認為是古代奚人所居(一個遊牧部落),是土匪窩,還有人認為是軍隊用的烽火臺,眾說紛紜。
而古崖居的建造時間也同樣困擾著無數學者。有人推測這座宏偉的建築群起碼需要100人、不間斷地開鑿五年才能成型。也有專家有認為延慶古崖居建於元,或魏,或唐遼。但是在歷史文獻中,沒有找到任何與這些石洞崖居相關的記載。而各個石洞裡幾乎什麼也沒留下,牆壁上只有鑿痕,沒有文字或圖畫,讓古崖居愈發神秘。
無論如何這些「千年之謎」,也足以讓人憑著一份好奇心,前往一探究竟。每到春季,古崖居周邊的山林重新披上嫩綠的新裝,百花爭豔,空氣清新,景色宜人。你們想去看看嗎?你更支持奚人說、屯軍說、避難說、還是矮人說?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地址: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鎮西5公裡處
交通:德勝門乘919路至延慶南菜園站,轉乘920路(下營方向)至古崖居路口站下。
門票: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