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八旬村民在-20℃戶外用鐵桶如廁?「尬廁」不僅氣人,還涉不正之風!

2021-02-17 隨心雅園

為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如廁條件,瀋陽市於2016年到2020年間投入上億元財政資金。近日,新華社記者深入瀋陽農村調查發現,部分地方的改造廁所存在設計缺陷大、工程質量差、後續保障弱等多方面問題,近5年來,有一批改造廁所被村民用作堆放雜物等或徹底棄用,造成資源浪費。

這裡的「尬廁」真愁人:八旬村民在-20℃戶外用鐵桶如廁

「到晚上實在太冷,就只能在屋裡『方便』,再出來倒。」村民說。

寒冬的瀋陽,氣溫已跌至零下20攝氏度左右。記者在瀋陽市遼中區下萬子村一戶農家看到,西牆外放著一個墊著毛巾的鐵桶,居住在此的一對年逾八旬的村民就用這個鐵桶「方便」。

△廁所前堆滿了木板、秸稈等雜物,年逾八旬的村民用前面的鐵桶「方便」。(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攝)

而就在鐵桶後面,記者看到一座白牆皮、藍頂、約如電話亭大小的小房子,門口堆滿了木板、秸稈等雜物。村民告訴記者,這是2018年當地為他家改建的廁所,可根本就沒法用。「氣溫一低就結冰堵塞,咱也不能每次上廁所還都燒上熱水先衝一遍。」

記者在瀋陽市于洪區、遼中區走訪了多座村莊,發現改造廁所「沒法用」並非個案。

「你們看看誰家廁所這麼裝,把坐便器裝在灶臺正對面。」遼中區六間房鎮長崗子村一位大娘氣呼呼地拉著記者走進廚房,記者看到,馬桶正對灶臺,沒有進行任何遮擋。還有村民告訴記者:「改建廁所卻沒有上下水,完事我還得自己舀水衝,這不沒事找事嗎?」

△馬桶不但正對灶臺、沒有任何遮擋,還沒有上下水。(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攝)

還有村民反映,找專人來抽清集便塑料桶也是一筆開銷。「抽一次200元,要是用的勤,一年費用不少,沒人愛花這錢。」

「這就是勞民傷財,俺村幾乎沒人用,冬天放雜物,夏天接上水龍頭當淋浴。」在于洪區光輝街道三臺村,一位大娘向記者展示,她家的改建廁所裡堆滿了各類冬儲菜。

記者調查發現,除極少數村民家表示在夏天偶爾會用上改造廁所外,大部分村民都只將其用做儲藏室,還有人私自把廁所基坑內的塑料桶挖出來當廢品換錢。

這裡的「尬廁」真氣人:浪費很大還涉多種不正之風

記者發現,一批農村改造廁所被棄用,造成了可觀的財政資金等資源浪費問題,其背後則存在多類不正之風。

△早已被廢棄的房屋院內,嶄新的改建廁所特別顯眼。(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攝)

廁所改造建設中存在形式主義問題。記者在瀋陽市于洪區平羅街道三家子村發現,幾戶早已被廢棄的房屋院內,嶄新的改建廁所特別顯眼。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這戶人家已搬走10年了,當時按戶裝廁所,不管有沒有人住都得裝。」

還有些地方,部分村民既沒有拆除應該拆除的旱廁,又反覆參與改建,相關工作人員也並未核對情況,導致不少村民一家有三個廁所。

一些地方改建廁所方案嚴重脫離村民實際需要。記者了解到,2016年、2017年,有關部門將室內外農廁改建的補貼標準均定為2800元。於是,施工方便、造價較低的室外廁所成了基層改建的首選。但村民普遍反映,這些室外廁所沒有考慮北方冬季寒冷、管道冰凍堵塞的實際情況。2019年以後,廁改方案改為以室內廁所為主,但又缺乏提供定期清理糞汙等服務保障安排,造成村民生活不便。

部分廁改工程中存腐敗隱患。2019年至今,瀋陽農村廁改政府補貼標準為每座室內廁所4500元、室外廁所3500元。但不少村民反映,村裡通知室內廁改補貼僅為1500元且這錢也有人沒領到。「當時說是政府免費給挖坑,放個塑料桶,每家給補1500元用來買馬桶自己裝,但我們目前並沒收到錢。」瀋陽市于洪區平羅街道青堆子村一位村民說。

根治「尬廁」要靠科學決策、依法行政

廁所革命成效與鄉村振興進程息息相關。專家表示,瀋陽部分農村地區廁改進程中又見「尬廁」這一問題涉及科學決策、依法行政等多方面問題,不容忽視。

△改建廁所裡堆滿了各類雜物,成了村民的儲藏室。(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攝)

記者了解到,農村改造廁所棄用率高、存在腐敗隱患等問題,當地有關部門此前已有所察覺,並在2019年到2020年期間採取了一些措施並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出現了「正對灶臺建馬桶」「補貼上下不統一」「支付慢」等新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洪雷表示,瀋陽「尬廁」反映出中央關於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的法規政策在當地並未得到有效落實。農村廁改作為一項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因未嚴格按照相關條例要求進行決策導致決策質量存在嚴重缺陷或者發生腐敗等違法違紀的情況,應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其實農村廁所改造是否實用,當地工作人員去農民家一目了然」,李洪雷認為,相關工作負責人應更重視入戶檢查,避免紙上談兵,切實增強農民獲得感。

參與廁改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員建議:氣候寒冷、缺少上下水、糞便清理難是東北地區農村廁改的三大難點。因此,對居住條件允許的農民應以室內改造為主;缺水或用水不方便的地區推廣水衝式廁所,必須先考慮解決農戶的用水問題;應以村為單位統一提供抽掏服務,降低農民使用成本。

相關焦點

  • 衰漫畫:校園「廁訓」,衰衰如廁一心二用,同學們幫倒忙坑慘衰衰
    學校中的廁所裡一般會貼上一些文明標語,比如提醒衝水之類的,可衰衰學校的廁所中張貼的卻是「廁訓」,到底廁訓上都寫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故事找找答案吧!衰漫畫:校園「廁訓」,衰衰如廁一心二用,同學們幫倒忙坑慘衰衰大家有沒有發現衰衰校園中的廁所和童鞋們平時見到的不一樣呢?
  • 重慶完成農村戶廁改造87.99萬戶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9.67%
    而如今,白磚淨瓦、乾淨無臭的廁所已成為眾多村民家的標配。13日,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為持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讓「廁所革命」惠及更多村民,2018年以來,重慶市累計投入15.82億元,完成戶廁改造87.99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79.67%,累計完成農村公廁改造7407座。  「以前我們廁所建在豬圈屋,又髒又臭,蒼蠅蚊子滿天飛。」
  • 泰國「人妖」該如何解決如廁問題?男女廁都能進嗎?答案出乎意料
    泰國「人妖」該如何解決如廁問題?男女廁都能進嗎?答案出乎意料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像我國的漢文化和美食文化都特別的突出,而日本動漫文化也是聞名全球,韓國整容和娛樂也非常出名。
  • 星級公廁 一廁一景
    原本上不了臺面的如廁之事被刻畫得清新雅致。這是東莞首批50座星級公廁的統一logo標識,也是東莞正在開展的「廁所革命」的生動寫照。公廁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的尺子。為助力品質東莞建設,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2019年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因地制宜,管養結合,打造了一批高標準、人性化的公共廁所,它們秀外慧中,一廁一景,處處體現著精細化的城市管理哲學。
  • 村民修村公路酬勞竟是兩包方便麵 重慶紀委通報六起腐敗問題案例
    華龍網11月18日6時訊(記者 張譯文)為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增強紀律威懾力,今(18)日,重慶市紀委將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近期查處的6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合川區龍市鎮政府原工作人員兼海慧村黨支部書記劉康平,海慧村村委會原主任鄒小平、原委員肖永剛騙取國家改廁補助資金問題。
  • 高速服務區上演「男女同廁」現象的三大思考
    其實,「男女同廁」並非什麼新鮮事。每年的節假日,高速公路大型服務區或熱門景點都會有此類現象的發生。但像今年高速服務區那樣明目張胆,頗具規模的「男女同廁」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也引發了我對「男女同廁」現象的三大思考。
  • 古人「豬廁合一」糞便供豬食用
    西漢末期,廁所有了更具隱私性的圍牆,上廁所的陡峭木梯,被寬闊平緩的臺階或斜坡所取代;一些廁坑兩側還建有高出地表的腳踏;有的廁所中已經出現了兩個坑位,廁壁上設有窗戶或開有天窗來通風。到了六朝時期,廁所還設置了排汙圓洞,在內部結構和樣式上更加美觀,生活氣息更濃。
  • 俄羅斯最冷的村子:冬天如廁落地秒變冰雕,生活苦悶村民酗酒消遣
    11月份絕不是去奧伊米亞康最好的時間,因為還不夠冷,最好選擇12月份至次年的一二月份,越是寒冷越能夠挑戰它極度的冰冷刺激。所以若是在室內修建衛生間,就會面臨衝不出去,基本用幾次那就滿出來,整個屋子都充滿一股不可描述的惡臭味。即便你受得了那個味,要想在冬天的凍土層鑿一個坑,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八旬阿婆意外掉落深井 村民們立即展開自救行動
    八旬阿婆意外掉落深井 村民們立即展開自救行動時間:2020-09-07 21:2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旬阿婆意外掉落深井 村民們立即展開自救行動 閩南網9月7日訊(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 通訊員 邱清津 陳杞銳)昨天下午1時8分左右,在漳州市薌城區石亭鎮高坑村的一條巷口處,一名80
  • 鐵桶上烤出的韓國味道-【釜山鐵桶海鮮燒烤】
    噼啪的炭火聲中海鮮的香氣也慢慢的升騰而起,讓人頓時食慾大開,口水橫流。 不怕熱的夾起一塊原味直接吃,口味重的泡在海鮮汁中加熱煮一會,這時一口冰涼爽口的燒酒乾杯之後,大聲的交談、歡笑,我想這就是快樂的市井生活吧。
  • 如廁排隊還要逐個敲門?上海虹橋火車站智能廁所讓你不再盲目守候
    在上海虹橋火車站或許不會再上演,這得歸功於虹橋火車站的這套「廁位智能引導系統」。在虹橋火車站出發大廳內,廁位智能引導系統讓如廁不再尷尬。在上海虹橋火車站的幾個廁所門口,都安裝了「廁位智能引導系統」,入口處都設有電子屏,屏幕上不僅顯示廁所內的空間平面圖和各個廁位分布位置,還用交替變換的紅綠人形圖標表示廁位使用情況,紅色代表有人,綠色代表無人,旅客一看屏幕就能清楚廁位使用狀態。
  • 媒體評高速服務區「男女同廁」:要風景更要方便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合一,不僅時間長,同時因為疫情防控,很多人大半年來沒有出遠門,探親訪友、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的願望更加強烈。於是,高速擁堵現象再次出現,尤其是臨近假期結束這兩天,除了擁堵,高速服務區如廁難,成了美好出行中的一大痛點。這兩天,一組某高速路服務區男女同廁的照片在網絡引發關注。
  • 有顏又舒適 京港澳高速長沙服務區「新」廁12月20日投入使用
    京港澳高速長沙服務區「新」廁將於12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圖為升級改造後的公共衛生間效果圖。圖為升級改造後的公共衛生間效果圖。目前,長沙服務區西區樣板示範公共衛生間改造工程已經完成80%。圖為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作業。
  • 兗州美麗鄉村改廁記
    後閆樓村支部書記閆現法介紹,「改廁這個工程不大,但它反映的是政府為民改善生活環境的大工程。預計將有100多戶農家告別傳統舊式旱廁,用上潔淨衛生的無害化廁所。」  改的不僅是廁所,還有思想意識。「北方農村幾千年使用的都是旱廁,原來漚肥,一年半載清理一次拉到地裡當底肥用,一到夏天臭烘烘,蒼蠅蚊子亂飛。」
  • 八旬老人養魚兩年 一夜間萬斤魚遭村民哄搶(圖)
    11月7日晚,八旬老人李志昂跟老伴辛辛苦苦在長泰坂裡鄉丹巖村黃西坑書庫,養了2年多的魚,遭當地百來位村民哄搶。昨日,仍有好幾位村民在現場捕魚李志昂老人講述當晚遭哄搶的情形水庫系老人兒媳3年前向當地村委會承包,因其兒子和兒媳無暇打理,於是兩位老人從安徽來到漳州負責打理。
  • 三甲醫院廁評|北大深圳醫院廁所高頻使用 紙簍滿溢無處下腳
    洗手臺上水漬較多,由於如廁洗手人數多存在清潔不過來的情況。記者發現,由於如廁人多,衛生間地面有不少水漬,並配用了風機。地磚使用了摩擦力較大的磚塊,不易打滑。另外,還設有衛生間保潔、檢查記錄表。記者看到,男衛生間管理表格上,廁所清潔從上午7點開始,每小時進行一次,除去中午三小時,清潔時間延續至下午17時。此外,對紙巾更換頻率也作了具體要求。
  • 多措並舉提高文明如廁水平
    公共廁所不僅關乎物質文明,也關乎精神文明。近年來,各地政府掀起了廁所革命的高潮,絕大多數城市出臺了廁所革命行動方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環衛部門)、旅遊部門、鄉鎮街道都加快了廁所改造提升和建設力度,廁所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部分群眾如廁不文明行為也偶爾見諸報端,說明在文明如廁方面還存在短板,在改善公共廁所設施和功能的同時,還需要同步提高文明如廁水平。
  • 讓「如廁文明」跟上升級步伐
    主城八區1300餘座公廁已完成廁紙、洗手液、香薰的安放工作;「三無三有」「四淨三無兩通一明」及「三淨兩無一明」等公共廁所管理達標制度全面落實;今年全市還將新建改建城鎮公廁132所,建設旅遊公廁159所……9月16日,昆明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的一組組數據,集中體現了近年來昆明針對公共廁所供給不足
  • 胡梧挺 | 鬼神、疾病與環境: 唐代廁神傳說的另類解讀
    無有疾,將如廁……無有至廁,於垣穴中,見人背坐,色黑且壯……頃之,此人回顧,深目巨鼻,虎口鳥爪……無有恐,先告其妻……婦猶不信,乃同觀之。無有坐廁,怪又見,奪餘一鞋,咀之,妻恐,扶無有還……無有請巫解奏,鬼復謂巫:「王主簿祿盡,餘百日壽,不速歸,死於此。」無有遂歸鄉,如期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