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花、泡沫、黏液……便便的4色7形,都是疾病的信號,3種快就醫

2020-12-07 科學家庭育兒

俗話說得好,大便是寶寶身體狀況的晴雨表。

辛苦養娃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款「叛逆大便」,讓老母親揪心難過、夜不能寐,恨不得直接上手做個「深度解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這些異常大便很可能提示著娃有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甚至肝膽疾病的風險!

哪些異常大便要送醫?哪些大便不用大驚小怪?

今天就讓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帶爸媽一起走進「粑粑」的世界!

1

4色大便含4種信號,2種快送醫

在細數異常大便之前,科大大首先要給大家講講健康大便是什麼樣子。

一坨上好的寶寶大便應該具備色澤金黃、稠稀得當、軟硬適中等特點。

只有讓娃多做運動,攝入足量膳食的纖維,才能使大便完成華麗的轉型。

於是,智慧的人們,又一次得到了自然的饋贈。↓↓↓

而娃之所以產出「多彩大便」,主要有食物和疾病2種原因。

以下4種顏色大便就可能預示著娃身體出了狀況!

預警1號:綠色大便

寶寶產出綠色大便,有可能是娃吃的奶有點涼了或者腹部、腳部受涼了。

應對:注意給娃腹部保暖,多數在幾天內恢復。

另外,母乳餵養或吃強化鐵配方粉和水解蛋白奶粉的寶寶,也可能出現綠便的情況,爸媽大可放心。

預警2號:黑色大便

食用大量含鐵豐富的動物肝臟、鐵劑等會使寶寶的大便變成黑色,如果寶寶沒有食用這些物質,就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應對:建議做個便常規加潛血,聽聽醫生的建議。

預警3號:血色大便

如果鮮血在大便裡面混著,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如果鮮血在大便表面附著,提示肛裂。

武漢晚報就報導過一則1歲半寶寶大便時流血,檢查發現是早期肛裂的新聞:

新聞來源:武漢晚報

應對:產出血色大便的寶寶一般同時伴有便秘或者遺糞。

一旦出現以上2 種情況,家長不要掉以輕心,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當然,不是所有紅色大便都是出血,比如吃了紅心火龍果後大便也會變紅哦!

預警4號:白色大便

膽汁是大便的「上色器」,如果大便「顏色盡失」很可能意味著膽汁不足,有肝膽疾病或腸梗阻風險。

江南時報就曾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應對:出現這種便便,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千萬別耽擱!

為了讓大家精準地辨識便便,科大大還準備了大便比色卡,其中1-6都是不正常的,7-9是正常的。

家長可以給便便對號入座。

除了顏色之外,爸媽還可以通過便便的形態來判斷寶寶的健康情況!

2

7種形態大便,最後1種最危險

首先說明,不是所有異常形態的大便都需要時刻擔心,有3種情況爸媽可以先觀察:

1. 泡沫樣便

寶寶拉出泡沫樣大便同時伴有酸味,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如果孩子只是偶爾有這種情況,多數可以自己調整好。

如果同時伴有腹瀉,母乳餵養寶寶需要服用乳糖酶,奶粉餵養需要更換無乳糖或者低乳糖奶粉。

出現此情況的寶寶大多會有腸脹氣,可以給寶寶做個排氣操: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輕輕抬起娃的腿,用TA腿貼近TA的肚子,稍抵一下就可以幫娃放屁拉粑。

2.粘液樣便

粘液是腸道的潤滑劑,一般情況下,大便中都有少量的粘液。

如果寶寶出現粘液便的次數較少,且飲食和精神正常,沒有腹痛,就可能是腸道受到輕度刺激後的反應,不用太過擔心。

但是同時大便帶血,腹痛、腹脹、嘔吐,就需要注意了,這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或腸道疾病的表現,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幹預。

3.奶瓣樣大便

奶瓣就是寶寶喝完奶後,沒有消化完的蛋白。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或較稀的情況,但生長發育、飲食等正常,可以繼續觀察;如果生長發育落後,則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損傷,需要到醫院檢查。

爸媽最不能掉以輕心的是以下4種情況:

1.兔子便便

兔子便便,顧名思義,就是像兔子便便一樣的便便。

出現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寶寶便秘了。

科大大這裡有一張布裡斯託大便分類表,爸媽可以根據便便的形態做出判斷哦!

建議日常多給寶寶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鼓勵多做運動。

早期便秘可以給寶寶吃火龍果、西梅泥,來幫助排便;如效果不理想應該儘快就診,否則容易造成娃習慣性便秘。

2.蛋黃湯大便

如果娃大便呈現黃色,水分多、糞質少,且次數明顯增多,小便減少,同時精神狀態也不佳,就表示寶寶可能得了病毒性腸炎,需要就醫。

3.豆腐渣大便

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形狀,表示寶寶可能患有黴菌性腸炎,需要就醫。

4.果醬樣大便

當娃拉出果醬樣血色大便,並伴有不明原因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嘔吐等症狀時首先該想到的就是腸套疊!

腸套疊多發於嬰幼兒,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啥也別說了趕緊送醫!

家裡自從添了寶寶之後,曾經不化妝絕不出門的小仙女,一下變成「鑑屎達人」!

前一秒還在啃著美味的雞腿,後一秒寶寶拉了,恨不得立馬叼著雞腿扒拉粑粑,看看顏色、品品氣味…

其實爸媽們不用太焦慮,養娃的路上大家已經很辛苦了,只要寶寶吃的好、睡得好、精神狀態好,爸媽就不用過於追求完美的便便哦!

相關焦點

  • 便便裡藏著疾病秘密,出現這幾種便便,爸媽就要警惕了!
    但是,無論網上諮詢還是到醫院面診,跟醫生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便便量。寶寶7、8次便便都是放屁帶出來一點跟7、8次拉出來一大坨便便,這兩種情況可差得多。 綠色稀便 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有黏液,多因為腸道蠕動過快所致,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奶粉中含鐵量過高無法完全吸收,會出現綠色便便。
  • 寶寶拉這4種大便需要立即去醫院!可惜知道的太晚了!
    寶寶年幼,不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大便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通過觀察嬰兒大便,可以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今天就帶大家揭秘寶寶的便便!01新生兒的大便新生兒的胎變大多是黑色或瀝青色,出生3、4天後大便變成墨綠或金黃色,這叫過渡便。
  • 寶寶大便顏色,暗藏疾病信號!哪幾種需要去醫院?
    ■ 疾病幹擾便便顏色肝膽、胃腸道疾病,會改變便便的顏色。尤其膽汁的分泌,會讓便便呈現黃綠色;而便便在腸道的時間越長,腸道內的細菌作用越久,顏色越深。因此,大便顏色也是寶寶身體狀態,免費的健康指示燈!便便顏色,暗藏疾病信號墨綠色便便質感:粘稠隱藏信息:胎便■
  • 寶寶拉出這3種便便,趕緊去醫院檢查!
    寶寶拉出這3種便便,趕緊去醫院檢查! 當了父母之後天天都是圍著孩子轉,對寶寶的便便早就免疫,甚至還會拍照對比分析,研究研究,是什麼顏色、什麼性狀健不健康啊。不得不說這是個正確的做法,因為寶寶的便便確實很能反映寶寶當前的健康狀態。 寶寶正常便便是什麼樣的?
  • 寶寶3天沒拉臭臭,是便秘了嗎?崔玉濤教您「看便便,知健康」
    寶寶都3天沒拉了,是不是便秘了... ...關於寶寶「便便」的疑問,我們都可以從這本《崔玉濤圖解寶寶成長3—消化排便》中找到答案。寶寶各個成長階段「便便」大不同寶寶的大便,一直是讓媽媽們緊張、焦慮的問題。
  • 為寶寶便便抓狂的粑粑麻麻,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02 暗紅色大便 因血液和糞便均勻地混合呈暗紅色,又稱為果醬色便便。 常見於梅克爾憩室、腸重複畸形、腸套疊引起的腸壞死、結腸息肉等,這時的大便一般不乾燥。
  • 便便是身體的「檢測表」,這個時間、次數、狀態的便便才最健康!
    ,如果長期如此(超過6個月),最好上醫院看看便秘;3-4型:很健康,尤其是第四型,繼續保持哦;5-6型:通常是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要注意優化飲食。便便出現以下改變,要及時就醫:大便習慣改變:便便的時間、次數突然改變,以及突然的腹瀉或便秘;便型異常:便便突然變細,排出的大便帶血、有黏液;
  • 從寶寶便便能看出來哦
    3、如果糞便裡的紅色物質確實是血,而且是以條紋出現,糞便又非常硬,或寶寶在排便中顯出疼痛,那麼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大多數糞便帶血的病例都是這個原因。用熱水洗澡,調節飲食量,再配合藥物治療,可有良好的效果。 4、發現寶寶糞便中有血的第三類原因是許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
  • 大便發生這5個變化,可能是癌症的信號,現在檢查,或許還來得及
    大便異常與否,所反映出的問題可不單單只有腸道普通疾病如此簡單,就連器官癌變,都可能會通過大便發出異常信號。 比如近期大便有以下幾個改變、氣味發生變化,當心就是癌症來報導的信號,現在進行檢查,或許還來得及:
  • 狗狗便便顏色大盤點,哪種才是最健康的?
    1.黃色、褐色、黑褐色便便如果你家狗狗拉出來的是黃色、褐色、黑褐色的便便,而且不過於幹硬或稀軟、沒有惡臭、黏液。說明自家的狗狗身體還是比較健康,腸胃消化功能也比較好。3.黑色便便狗狗便便如果是深黑色,那麼需要注意了,狗狗的胃,小腸,十二指腸等消化器官有可能出血了。也有概率是狗狗宿便太久、食物顏色偏黑導致的。寵主平時需要注意別給狗狗餵容易劃傷腸道的骨頭,偶爾餵一些寵物益生菌,促進狗狗腸道蠕動排出宿便,就能解決黑便問題了。
  • 醫生忠告:長期喝酒者,身體出現3種症狀,可能是癌症的警示信號
    有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以及5.8%的癌症死亡都跟酒精密切相關。那麼對於長期喝酒的人,如果出現癌變會有哪些身體信號警示呢?長期喝酒,身體哪些信號是癌變的徵兆?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引起警惕了:(1)不明原因的反覆腹痛很多胃腸道疾病都會導致腹痛,特別是對於長期飲酒的人,消化系統長期都處於一個刺激的狀態,肝癌、胃癌、胰腺癌等等都可能會先表現為腹痛,可能還會合併黃疸、腰背部不適、食欲不振、糞便惡臭等症狀。出現腹痛時應立即就醫查明原因,早日治療。
  • 寶寶便便好比餵養成績單,大便不正常如何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小貓膩0416@嬰兒的大便被當成餵養成果的成績單一樣,每次解開尿布都像是一次揭榜!便便的次數、多少、顏色等……各種性狀都被新手父母作為判斷吃沒吃飽、消化好不好、長的好不好、健不健康的依據。如果性狀正常,那麼皆大歡喜。反之,媽媽的奶水很可能就成為了眾矢之的!各種奶水不足、質量不好的說法開始砸向新媽媽,讓新媽媽信心受挫!
  • 拉稀不等於腹瀉,出現這5種情況,馬上去醫院
    但腹瀉不只是便便稀!看性狀:便便突然變得又稀又軟。看頻率:便便次數比平時多2~3倍。只有①+②同時出現,才可以說寶寶腹瀉了!寶寶便便稀軟,但次數未增多,不是腹瀉;次數增多,但便便性狀沒有稀軟,也不是腹瀉!腹瀉在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中高發,一歲以內的寶寶多見。
  • 小便泡沫多,異味重怎麼回事?醫生:或與四種疾病有關,別大意!
    但是,如果近期小便顏色不僅發黃,還伴隨異味、泡沫等異常,就可能是以下四種疾病到來的信號: 而當腎臟出現疾病後,比如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或腎衰等,患者小便次數不僅會發生改變,同時還可出現小便顏色異常發黃、尿液渾濁、氣味濃重、泡沫尿等多種症狀;
  • 貓咪常見的7種疾病:病因、症狀及治療方法,鏟屎官必看!
    養貓的寵主肯定遇到過貓咪生病的情況,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貓咪常見的7種疾病:病因、症狀及治療方法,給各位科普一下,每個鏟屎官都必看!一、貓蘚貓蘚,是一種貓咪常見的皮膚病,簡單來說就是真菌感染。另一種是因為居住環境溫暖潮溼,導致真菌感染。症狀:通常比較容易出現的位置是耳朵,下巴,初期會出現小面積的蘚斑,毛髮脫落,表面有乾燥皮屑,嚴重會出現皮膚潰爛、大面積斑禿等。
  • 孕期內褲上有這種分泌物,警惕危害胎兒的信號
    其成分主要有宮頸黏液、陰道上皮細胞分泌的黏液、前庭大腺分泌的黏液、陰道脫落的細胞、陰道壁正常菌群等等。正常情況下,生理性白帶量少、色白、帶黏性、無臭,其量及性狀也會隨著月經周期稍有變化,起著溼潤陰唇皮膚及陰道的作用;又因其中含有乳酸桿菌、溶菌酶和抗體,白帶還能把衰老死亡的細胞和致病菌排出體外,並抑制細菌生長。
  • 若有這3種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腎篩查
    但是,如果近期持續有夜尿增多表現,整夜小便次數超過了3次,總尿量超過500、甚至是800ml以上,這就可能是慢性腎病發出的信號;和夜尿頻繁比起來,小便次數減少更為可怕。而在腎功能嚴重損傷、甚至是喪失時,自然就會影響到小便次數,這種情況需及時就醫篩查;2、尿液表面有泡沫尿液表面出現大量泡沫,主要和生理因素、外界影響、疾病等三大原因有關!
  • 大便出現黏液是怎麼回事?嚴重嗎?
    接診醫生張淑紅聽了夏女士的情況,表示在我們的人體,正常成人每天能產生超過1000 ml的黏液,腸道的黏液是由腸黏膜上皮細胞中的杯狀細胞分泌的。黏液層是腸道固有免疫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禦外界各類微生物的侵襲,黏液就是黏膜抵禦外來侵略的武器之一,同時,還起到潤滑作用,能促進食物在胃腸蠕動的作用下進一步消化吸收,最終,有助於便便的排出。
  • 小便後看一眼,尿液顏色中可能隱藏著疾病信號!當心出現這種情況
    尿液顏色中隱藏的疾病信號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大概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排出1000~2000毫升的尿液。正常尿液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含有水和微量的無機鹽、尿素和尿酸,基本上不含糖分和蛋白質,尿質清澈無異物,幾乎無氣泡,即使有氣泡也會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