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2020年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有疫情帶來的考驗,也有奮鬥創造的美好生活,更有各級黨委、政府堅守為民情懷,在「重點工作攻堅年」交出的亮眼的民生成績單。為此,大眾網·海報新聞策劃推出年終盤點「誰不說俺東營好」,聽聽人民群眾的生活變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索乃玲 東營報導
土地流轉政策實施以來,大量的年輕人都離開農村,外出務工、創業,村裡的留守老人群體不斷擴大,老人的日常照料成了社會性的大問題。記者從利津縣民政局了解到,自2020年5月1日《山東省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全縣共建起了45個「幸福院」,用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
12月16日,記者來到了利津縣鹽窩鎮張馮村幸福院,正忙碌著的廚師表示早上8點就來準備老人們的午飯了,「一元餐廳」裡歡聲笑語,四五十位老人正聊得熱火朝天,「我今年70歲,可是這裡最年輕的!」一位大爺臉上洋溢著幸福。
張馮村村民委員會主任聶旭剛告訴記者,村裡一共有700多口人,光70歲以上老人就有91位,曾為了村裡留守老人的照料問題輾轉反側。恰逢2019年6月,縣民政局組織人員去參觀廣饒縣東王村創建的「一元餐廳」,聶旭剛帶領村裡部分老人一同前往,回來後,聶旭剛立即組織召開了村委會,決定張馮村也要建一個「幸福院」,隨後便向利津縣民政局遞交了申請。
利津縣民政局根據《山東省養老服務省級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實施方案》撥付的12萬幸福院建設資金下來了,但是因為疫情原因,此事暫時被擱置。直至2020年4月份,疫情解封的消息一出,幸福院的建設項目馬上開始動工。張馮村幸福院面積大約在400平方米,其中設置了一元餐廳、夥房、活動室、男休息室、女休息室、理髮室,為方便老人看病,旁邊還建起了衛生室。張馮村幸福院在重陽節當天正式投入使用,村裡70周歲以上的老人,周一到周五每天只需要交一元錢,就可以憑就餐卡到「一元餐廳」吃飯了,周末給孩子們回來探望老人留出了時間。
為了讓老人們吃的好,他們精心制定了每周的菜單,葷素搭配,營養全面,村委會成員和網格員也都義務來餐廳幫忙。
聶旭剛說,「建起來容易,運營好才是關鍵」。據悉,縣民政局根據幸福院的設施及運營情況,將張馮村幸福院的等級評為二級,可以獲得每年2萬元的運營補助,村裡愛心人士也自主捐贈了現金及設施,「政府補一些、村裡出一些、社會集一些」,多方位立體化籌措資金,是幸福院持續運營的基礎。
「幸福院真好啊!」「一元餐廳真好啊!」「都說好!」這是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話。幸福院的建設,不僅實現了讓老人們能夠吃飽,更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實現了「福壽相伴在今朝,老有所依樂陶陶」。
【來源:海報東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