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2020-12-13 澎湃新聞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2020-11-28 18: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畫卷裡的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上千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春夏秋冬變化裡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

畫家尹升在畫展上致辭

11月28日上午,「故鄉回眸」丹青長卷作品展在綏化市美術館低調開展,畫家尹升的七十米長卷《故鄉》引來數以百計的書畫愛好者,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作品局部展示

有時候人的情感不用語言,一支畫筆足以。這幅名叫《故鄉》的畫作寄託著尹升和家鄉割捨不斷的濃濃情意。尹升的老家在北林區秦家鎮梨樹村,他是喝著諾敏河水長大的。在冰凍的河面上他用長鉤捕過魚;在春天的河套地裡他用鋤頭種過地。他的童年乃至整個青春的記憶全都定格在那個樸實無華的東北鄉村。

有時候記錄一地的歷史不必用史料,一幅畫作剛好。尹升的《故鄉》就是一幅綏化版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裡形象地刻畫了上個世紀東北鄉村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細節。圍坐在農家院裡露天辦婚宴,從手絹包裡拿出錢來「隨份子」,喝醉酒的賓客相互攙扶著往外走,仿佛在竊竊私語說著掏心窩子的話。畫卷裡一個鄰裡之間守望相助的東北村落仿佛觸手可及。

作品局部展示

記憶會遺忘,家鄉什麼樣子有一天也許會變得模糊。滄海桑田,即便是重回故地也未必是當年的樣子。尹升離開家鄉去參軍時只有18歲,歸來時已不再是少年。尹升是幸運得,他還可以藉由自己的畫筆回憶故鄉的樣子。我們也是幸運的,我們還可以憑藉這幅70米長的畫卷看到那些不曾經歷的歷史。

心有鄉愁,筆下就有思念。只要有畫筆,我們就可以記錄下那些美麗的過往。個體的記憶匯集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地方共同的歷史。在尹升的畫卷裡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畫家尹升向書畫愛好者介紹創作心路歷程

綏化籍軍旅畫家 尹升

來源:綏化廣播電視臺

原標題:《【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上千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春夏秋冬變化裡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全網唱響「誰不說俺家鄉好」 喚起鄉愁 漾...
    在收官之年、攻堅之年、交匯之年和承上啟下關鍵之年,市委網信辦自11月中旬開始,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誰不說俺家鄉好」主題網絡傳播活動。綏化的美景美名、好人好事正在網絡廣為流傳,裂變傳播。網友紛紛互動熱議,敘說鄉愁,讚美家鄉,滿滿的幸福感溢滿字裡行間,流動在網際網路上。12月2日,一場大雪過後,我們第一時間推出了綏化廣播電視臺微光工作室創作的短視頻《最美綏化飄雪時》。壯闊雪野,巍巍霧松,盡顯北國冬日之美。網友「自由飛翔」留言:「我們的家鄉實在太美了。」
  • 【誰不說俺家鄉好】 大雪綏化
    【誰不說俺家鄉好】 大雪綏化 2020-12-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安達市太平莊鎮十八村入選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
    【誰不說俺家鄉好】安達市太平莊鎮十八村入選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 2020-12-31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不說俺家鄉好】河灣灣——蘭西遊記
    這是一座因呼蘭河而得名的城市,因為地處呼蘭河西岸,故名「蘭西」。這座城市顯然和呼蘭河淵源深厚,我們順著哈黑公路一路向北行,在我們的東側不遠處,始終有一條河相伴而行,它一路向南流淌,匯入松花江。一路上,我們看似逆流而上,但蘭西縣地處河谷平原腹地,除中部拉哈山微微隆起一條南北縱線外,兩側地勢十分平坦,水流並不湍急,這條河就是呼蘭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蘭西兒女的母親河。
  • 「誰不說俺家鄉好」美景、美食、美心境「桃花源」裡話康養
    呼蘭河,綏化的母親河,滋潤著流域萬物生長。  慶安,三山環繞、九河匯流、七河之源,「七山一水二分田」。  青岡,國家級溼地公園,遊人如織;猛獁象博物館裡的猛獁象、披毛犀、野馬、王氏水牛等古動物標本,把人帶到弱肉強食的遠古洪荒,該縣也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猛獁象故鄉」。
  • 誰不說俺家鄉好 嶗山創意·創新·創作大賽網絡評選開始啦
    誰不說俺家鄉好?嶗山故事煥新顏!為了更好地挖掘梳理嶗山故事,創新嶗山故事的傳承和表現形式,讓嶗山故事成為承載嶗山文旅宣傳的重要媒介,由嶗山區文旅委、中共嶗山區委宣傳部、青島大學文化旅遊高等研究院共同舉辦的「誰不說俺家鄉好
  • 96歲老人手繪泰州版「清明上河圖」 描繪15處標誌性景點
    4月9日上午,市區96歲老人吳怡壽書畫作品展揭幕儀式在市老年活動中心舉行,在參展的眾多題材豐富的書畫作品中,一幅《鳳城河景觀圖》甚是引人注目,該幅畫作圖文並茂,描繪了泰州鳳城河一帶的15個主要景點,各行各業的上百位人物,堪稱泰州版的「清明上河圖」。
  • 地鐵版「清明上河圖」亮相臺北地鐵站
    長25.5公尺的鐵路版清明上河圖,描繪出大臺北都會區鐵路立體化的未來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繪本作家幾米作品中,「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月亮忘記了」獸裝小男孩、「臺北捷運南港站2008年底通車,幾米繪本「地下鐵」作品中的故事主角躍上南港站牆面,使南港站成為極具特色的捷運車站。隨著三鐵共構的南港車站啟用,站內兩處新亮點昨天跟著曝光,增添民眾轉乘、候車時的視覺饗宴。銜接捷運南港站與臺鐵南港站的通廊上,藏有一幅長達25.5公尺、素有「地鐵版清明上河圖」之稱的鐵路立體化工程圖。
  • 中國﹒澤州聚壽山五福文化旅遊節暨「誰不說俺澤州好」第三季啟動
    5月15日,在澤州聚壽山景區,中國﹒澤州聚壽山五福文化旅遊節暨「誰不說俺澤州好」第三季正式啟動。近年來,澤州首開全省之先河,連續舉辦「誰不說俺澤州好」電視競演,圍繞「文化+旅遊」大做文章,這既是澤州創新性貫徹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也詮釋了53萬澤州人民的文化自信。誰不說俺澤州好,澤州為什麼這樣好?澤州的好,是千年華夏時空「留」給澤州的。
  • 【誰不說俺家鄉好】不忘初心 期待更好的未來
    【誰不說俺家鄉好】不忘初心 期待更好的未來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05日 09:26 A-A+ ,每個人都會希望家鄉變得越來越好。  大娘:吃得好生活好,搞綠化、圍村路都修好了,村裡搞綠化搞的挺好,看我們的路,這不都修了嗎?  雲南民族村工作人員三木(佤族):唱歌歡迎朋友到我的家鄉
  • 老人畫現代版「清明上河圖」12米長卷有上千人物
    馬路上,車輛有序奔馳……這樣生動的畫面,多彩的生活,在12米的工筆畫長卷中,僅僅是一小部分。近日,67歲的邱恩祥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了首屆「幸福瀋陽」全民書畫大賽。這幅潛心一年多的巨作不僅曬出了他的家鄉巨變,也曬出了如今的幸福瀋陽。退休老師畫12米長卷曬「幸福」「我是一位美術老師,2011年從渾南二中退休了。」邱恩祥簡單地介紹了自己。
  • 好一幅海上「清明上河圖」
    因為,在長達近30米的畫卷中,楊火根生動地將金山嘴的漁民生活、漁業生產、漁村風俗詳盡地描繪了出來,宛如一幅記錄海岸線上生產繁忙、民眾安居樂業的「海上清明上河圖」。《金山海漁圖》出自金山嘴,自然打上了濃濃的金山元素,滲透著上海歷史文化的印跡。楊火根在畫卷中還配有一段段的文字,其中有些「原生態」的詞彙,他不翻譯,現在的人還真看不懂。
  •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2020-12-24 0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情歲月:於美紅《難忘故鄉那彎彎的河》朗誦 買潔
    ◆ ◆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節目﹣《難忘故鄉那彎彎的河》晾曬的衣服五顏六色地點綴著河的兩岸,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春的畫卷。我徜徉在這綠意流淌、水波蕩漾的河畔,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和溫暖的陽光,一種人間天堂的感覺油然而生。                     夏天,清澈的河水便成了玩童們玩耍和鄉親們納涼的好地方。烈日下,一群群玩童要麼光著屁股在河水中歡快地打水仗,要麼踏著翠綠的青苔在水中抓小魚、摸小蝦,要麼在激流中盡情地暢遊。
  • CCTV-1《生活圈》國慶特別製作「誰不說俺家鄉好」 | 山東臺兒莊:古城火龍鬧中秋!
    中秋國慶假期第一天,CCTV-1《生活圈》國慶特別製作「誰不說俺家鄉好」中播出,「山東臺兒莊:古城火龍鬧中秋 」!幾位老師傅將燒好的鐵水拍打至高空,瞬間綻放出耀眼的星光,隨著鋼花打出,赤膊的漢子們在鐵水流星中翻轉騰挪,一條長近20米的「巨龍」在流星下舞動穿梭,龍的每個關節也都冒出火花,漫天的鋼花不斷灑落,掀起一幅「人在龍中舞,龍在火中飛」的奇觀。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炫美磅礴的火龍鋼花。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圖)
    [核心提示]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吳亞明攝  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在開幕式致辭時,吳伯雄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是心連心的交流。此次藉助高科技的展覽給人很多啟示。中華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希望此類活動越來越多,兩岸互相學習,共同提升。
  • 「國慶特別節目誰不說俺家鄉好」之遊迎澤區:文化大牌 府城之旅
    今天的《1930看這裡》國慶特別節目,「誰不說俺家鄉好」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迎澤區。
  • 用插圖記憶臨泉老街,這對夫妻繪出臨泉版《清明上河圖》
    臨泉籍連環畫家何保全和妻子於泉瀅,歷時近兩個月,構思創作了《沈集大十字街眾生百態圖》,再現了臨泉老街百業眾生相,集中描繪的104位人物栩栩如生,堪稱臨泉版《清明上河圖》。為了讓後人對臨泉老街有所了解,用書稿「記憶」拆遷的老街,把這段歷史一代代傳承下去,臨泉人文濤創作了《臨泉老街記憶》,並在臨泉縣文聯的幫助下,邀請連環畫家何保全和妻子於泉瀅創作插圖。何保全和於泉瀅夫婦在全國連環畫圈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連環畫報》《讀者》等多家刊物的籤約連環畫家,並曾為語文教材繪製連環畫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