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2020-12-24 神州記錄者

時間裡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很走心,不敷衍。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用四年的時間繪就一幅70米長卷,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呼蘭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人文風貌全都收錄其中。上千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春夏秋冬變化裡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

畫家尹升在畫展上致辭

11月28日上午,「故鄉回眸」丹青長卷作品展在綏化市美術館低調開展,畫家尹升的七十米長卷《故鄉》引來數以百計的書畫愛好者,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

作品局部展示

有時候人的情感不用語言,一支畫筆足以。這幅名叫《故鄉》的畫作寄託著尹升和家鄉割捨不斷的濃濃情意。尹升的老家在北林區秦家鎮梨樹村,他是喝著諾敏河水長大的。在冰凍的河面上他用長鉤捕過魚;在春天的河套地裡他用鋤頭種過地。他的童年乃至整個青春的記憶全都定格在那個樸實無華的東北鄉村。

有時候記錄一地的歷史不必用史料,一幅畫作剛好。尹升的《故鄉》就是一幅綏化版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卷裡形象地刻畫了上個世紀東北鄉村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細節。圍坐在農家院裡露天辦婚宴,從手絹包裡拿出錢來「隨份子」,喝醉酒的賓客相互攙扶著往外走,仿佛在竊竊私語說著掏心窩子的話。畫卷裡一個鄰裡之間守望相助的東北村落仿佛觸手可及。

作品局部展示

記憶會遺忘,家鄉什麼樣子有一天也許會變得模糊。滄海桑田,即便是重回故地也未必是當年的樣子。尹升離開家鄉去參軍時只有18歲,歸來時已不再是少年。尹升是幸運得,他還可以藉由自己的畫筆回憶故鄉的樣子。我們也是幸運的,我們還可以憑藉這幅70米長的畫卷看到那些不曾經歷的歷史。

心有鄉愁,筆下就有思念。只要有畫筆,我們就可以記錄下那些美麗的過往。個體的記憶匯集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地方共同的歷史。在尹升的畫卷裡故鄉還是當年的樣子。

畫家尹升向書畫愛好者介紹創作心路歷程

來源:北林發布

相關焦點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2020-11-28 18: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96歲老人手繪泰州版「清明上河圖」 描繪15處標誌性景點
    4月9日上午,市區96歲老人吳怡壽書畫作品展揭幕儀式在市老年活動中心舉行,在參展的眾多題材豐富的書畫作品中,一幅《鳳城河景觀圖》甚是引人注目,該幅畫作圖文並茂,描繪了泰州鳳城河一帶的15個主要景點,各行各業的上百位人物,堪稱泰州版的「清明上河圖」。
  • 地鐵版「清明上河圖」亮相臺北地鐵站
    長25.5公尺的鐵路版清明上河圖,描繪出大臺北都會區鐵路立體化的未來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繪本作家幾米作品中,「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月亮忘記了」獸裝小男孩、「臺北捷運南港站2008年底通車,幾米繪本「地下鐵」作品中的故事主角躍上南港站牆面,使南港站成為極具特色的捷運車站。隨著三鐵共構的南港車站啟用,站內兩處新亮點昨天跟著曝光,增添民眾轉乘、候車時的視覺饗宴。銜接捷運南港站與臺鐵南港站的通廊上,藏有一幅長達25.5公尺、素有「地鐵版清明上河圖」之稱的鐵路立體化工程圖。
  •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閔行這幅古鎮版「清明上河圖」,在上面竟然可能找到自己的家 2020-12-24 0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圖)
    [核心提示]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吳亞明攝  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在開幕式致辭時,吳伯雄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是心連心的交流。此次藉助高科技的展覽給人很多啟示。中華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希望此類活動越來越多,兩岸互相學習,共同提升。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江南水弄堂,一幅現代版「清明上河圖」
    泰伯奔吳在無錫開鑿的伯瀆河和跨越京、津、冀、魯、蘇、浙六省市,溝通黃河、長江、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運河悄然匯合,在無錫清名橋附近形成了一個「人」字形河域。悠悠河水,款款淌過,經過千年的繁養生息,此處留下了一段「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絕妙景致,水川流不息,橋凝然不動,堪稱江南水鄉生活風貌的現代版「清明上河圖」。
  • 全國各大景區中的「清明上河圖」,你喜歡哪一個?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副描述北宋都城東京(又稱卞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的精品畫,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現真品已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極少展出,所以想看真品,恐怕不大容易,但想看「清明上河圖」,還是挺方便的,現在全國各大景區都有「清明上河圖」。一、名氣最大的「清明上河圖」—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 好一幅海上「清明上河圖」
    因為,在長達近30米的畫卷中,楊火根生動地將金山嘴的漁民生活、漁業生產、漁村風俗詳盡地描繪了出來,宛如一幅記錄海岸線上生產繁忙、民眾安居樂業的「海上清明上河圖」。《金山海漁圖》出自金山嘴,自然打上了濃濃的金山元素,滲透著上海歷史文化的印跡。楊火根在畫卷中還配有一段段的文字,其中有些「原生態」的詞彙,他不翻譯,現在的人還真看不懂。
  • 老人畫現代版「清明上河圖」12米長卷有上千人物
    邱恩祥所繪12米長卷(部分)廣場上,人們高興地唱著、跳著。一旁,有人拍照,有人拍手。不遠處,從售樓處走出來的幾位市民露出了笑臉。路邊的水果超市生意紅火,一位推著嬰兒車的媽媽開心地走過,買菜的老鄰居正投入地嘮著嗑。
  • 中原的「清明上河圖」
    《中原的「清明上河圖從空中看古香古色的文化古鎮,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圖」。許之豐攝影2020年10月11日記錄於駐馬店
  • 成都一「假」古鎮火了,號稱「清明上河圖」,斥資約20億不收門票
    成都一「假」古鎮火了,號稱「清明上河圖」,斥資約20億不收門票每一個人對於旅遊的定義不一樣,想要看的風景自然也就不同。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成都的一個「假」古鎮火了,號稱「清明上河圖」,這是斥巨資建成的,但是卻不收門票。說是「假」古鎮,其實就是城市為了發展旅遊業所建造的與古鎮一樣的構造的景區,這座火了的古鎮就是成都的龍潭水鄉古鎮。該古鎮投資了將近20億,經歷了4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
  • 用插圖記憶臨泉老街,這對夫妻繪出臨泉版《清明上河圖》
    臨泉籍連環畫家何保全和妻子於泉瀅,歷時近兩個月,構思創作了《沈集大十字街眾生百態圖》,再現了臨泉老街百業眾生相,集中描繪的104位人物栩栩如生,堪稱臨泉版《清明上河圖》。為了讓後人對臨泉老街有所了解,用書稿「記憶」拆遷的老街,把這段歷史一代代傳承下去,臨泉人文濤創作了《臨泉老街記憶》,並在臨泉縣文聯的幫助下,邀請連環畫家何保全和妻子於泉瀅創作插圖。何保全和於泉瀅夫婦在全國連環畫圈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連環畫報》《讀者》等多家刊物的籤約連環畫家,並曾為語文教材繪製連環畫插圖。
  • 福州版「清明上河圖」呼之欲出
    效果圖福網君了解到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將展現「清明上河圖」圖景一期工程已進入尾聲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空間布局確定為上下杭藝術商務區、上下杭百業體驗區上下杭月夜娛樂區、上下杭國際風尚區項目一期預計國慶前完成建設工作效果圖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 即墨古城夜經濟啟幕 再現青島版「清明上河圖」
    即墨古城致力於後疫情時代做好穩就業、保民生,在6月5日啟動發展夜市經濟措施,統一規劃、招商各種品類商家,在墨城南街統一經營,在東西門裡大街、南門裡大街還設有沿街攤位,讓市民遊客充分體驗即墨當地風味,再現青島版「清明上河圖」,煙火氣滿滿,同時拉開了即墨古城夜經濟的序幕。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局部。
  •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節嗎?不是的話,又是什麼季節呢?
    但是作為風俗,清明第一天人們紛紛「上河」的場景並沒有消失,所以選取清明節這一天來表現東京繁華的景象是具有代表性的。圖中多處可以看出清明節的端倪。一是在進城的轎子上插有花,這與《東京夢華錄》中關於清明郊外歸來「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的記載相符。
  • 大型系列融媒節目《發現廣東》打造當代廣東視頻版「清明上河圖」
    原標題:大型系列融媒節目《發現廣東》打造當代廣東視頻版「清明上河圖」   充滿東方韻味的四合院,一段頗具特色的廣東非遺文化——鶴山醒獅表演,拉開了啟動儀式序幕。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到底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呢?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長捲風俗畫,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圖中所畫是宋代清明時節的社會場景,然而,有人卻有所懷疑。如果圖中所畫的不是清明時節,又是什麼時候呢?作者為何又將畫作題上「清明」 二字呢?
  • 這條最低調的古街,被譽為泉州近代版「清明上河圖」,卻少有人知
    古街雖小,卻有著萬種風情因其風景神秀、人文底蘊深厚以及悠久的海上交通史而聞名遐爾被譽為近代版「清明上河圖」舊時,街市繁華來往客商比肩繼踵街中米店年深歲久,古街繁華漸退如今,老街仍靜守著舊時格局古舊的騎樓商鋪雖略顯疲態但風韻猶存成為東園鎮中最有味道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