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總會發光」、「上帝關了門還會為你開扇窗」......類似的「心靈雞湯」曾經激勵過不少人奮發圖強。
不過大量營銷軟文、謠言甚至騙局的植入,讓社交網絡上風靡的「雞湯文」們變了味,「心靈雞湯」也常常成了一個貶義詞。因此「反心靈雞湯」「毒雞湯」開始盛行起來。
然而最近,一段農民工寫給初中生的「心靈雞湯」卻火爆網絡。因為,那段寫在黑板上的寄語,真正充滿了厚重的正能量,也真正給了同學們心靈上的滋養。
寫下這段話的是農民工劉大剛。暑假期間,他在該教室粉刷牆壁時,想起了自己求學、打零工的日子,感慨萬千,於是抄下一段朋友圈的文字,來激勵初中生。
網友: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這些用生活沉澱出來的話,走心!
就這樣,一位農民工的心裡話,成為該校的「開學第一課」。
用「熬雞湯」的方式讓他人感悟的,還有四川的這位快遞哥。他會在通知學生取件的簡訊上,隨機附贈幾句勵志話語:
短秀菌:「是金子總會發光」這是「普通雞湯」;「是金子總會發光」然後帶一條金項鍊購買連結,這是「營銷雞湯」;「是金子總會發光,是石頭,無論怎樣都不會發光」,這是「毒雞湯」吧!而用自身經歷「熬製」、放的都是「真材實料」,帶的都是「真情實感」、這樣的「心靈雞湯」,才能真正給人以震撼和啟迪。當然,「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自己的切實奮鬥,永遠好過於總結別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