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船閘辦公大樓及其小火車
世界上三大運河,最想去巴拿馬運河,親眼看看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梁」,終於有機會去看看了。當然要過巴拿馬運河當然要隨船舶穿過了!我登上的船舶為5250TEU的巴拿馬極限船,為啥說是巴拿馬極限船呢,因為船寬32米是巴拿馬運河通過的極限船寬(當然這是在原來的舊的船閘,目前新船閘可通過51.25米了)。行程是從太平洋一側到大西洋一側,船提前一天的晚上抵達運河外面,報告當局進行申請,因為第一次,當局要登輪進行各項檢查,確定你是安全的並適航的,審查船舶資料,勘察船舶數據,確定你可以安全通過。第二次就只是安全衛士檢查了。這時就開始排隊了,要依次按順序進入。
傍晚太平洋彼岸的天空
傍晚時分,駕駛臺向前看
天已黑,可見旁邊船舶的燈光
晚上除了看燈光,更重要的是用雷達
一切準備妥當,第二天凌晨就開始進入運河了;運河當地的引水及船閘工人陸續上船,引水在駕駛臺,船頭船尾各一隊工人,他們負責協調及帶解鋼索(拖帶船舶用),船上船員僅僅負責配合操作船上設備如纜機燈光等。
巴拿馬當地運河工人 上面就是拖帶船舶的「小火車」
船上帶的鋼索
巴拿馬運河拖帶小火車近照
真正進入運河船閘
進入後真正確認了為啥叫巴拿馬極限船了,進入後船兩邊真的是到邊了,還好兩邊都有橡膠碰墊,不然真不知道船會擦撞咋樣。
船已經到邊了!
巴拿馬運河是有高低差的,通過船閘的放水注水來抬升船舶。兩邊可以看到有坡度,船舶全靠岸上的小火車來拉動及調整,左右各兩個小火車通過鋼索來調整巨輪的位置。
軌道上的小火車
有坡度的軌道
船閘門 控制開合 調整水位
巴拿馬運河1913年建成1914年通航,200多年了,當時建的水泥閘體如今還在使用,可見當時建築質量多麼過硬。當時那些鋼鐵機械多已經淘汰換新,唯有水泥結構仍舊如此堅固。因此不要說鋼筋水泥結構年限有多久了,主要是你的建築質量管控的咋樣?
200多年了,當時建的船閘結構如今仍在使用
200多年前建的結構,使用至今;唯有鋼材已經鏽蝕不行了
過運河期間遇到一個看起來是華人的當地工人,可惜他不會中文,經詢問得知其真的是華人後裔,祖籍廣東,當時其前輩被抓勞工運到巴拿馬進行修建運河,如今已經好幾代過去,早已不會中文,只是改不了華人的樣貌。故事讓人感覺悲涼!
巴拿馬運河處於熱帶,兩邊有熱帶雨林的景色,讓人留戀!
從開始進口運河,到出運河到大西洋,整整從早忙到黑,終於駛出到寬闊的洋面。
忍不住仍要回望一眼巴拿馬,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