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吃幾乎都是海鮮,大多數的小吃攤夜市也以海鮮料理為主。賣紀念品的攤位夜市也以海鮮類產品為主,是夜市裡比較特殊的。
不過臺灣有些地方的小吃還是很有特色的,今天就來介紹一下臺灣哪些地方的特色美食有名,愛吃美食的吃貨們快來看看吧!不要錯過了這麼好的美食喲!
1. 基隆廟口夜市——天婦羅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不過它不是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等。
2. 臺北士林夜市——大餅夾小餅
臺北士林夜市有一種小吃叫「大餅包小餅」。原來是一張白色麵餅中包著一塊敲碎了的脆脆的酥餅,最初分有甜鹹等不同口味,如今更是發展到花生、椰絲、香芋、咖喱、麻辣等各種味道,也讓食客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3. 新竹城隍廟——新竹貢丸米粉
新竹米粉與新竹貢丸齊名,為臺灣新竹市的名產。新竹米粉之所以會名聞全臺主要是由當地的特殊氣候所致。每年中秋起迄翌年清明,東北風長驅直入到新竹後,受地形影響導致風勢驟轉,變為乾燥的風,也因此造就了新竹第一名產。
4. 臺中夜市——蜜豆冰
臺灣因為地屬亞熱帶,氣候炎熱,所以甜品也特別的發達。這裡要說的是臺中的傳奇——蜜豆冰,蜜豆冰對老臺中人而言滿載著深厚的感情與回憶,對不少從小吃蜜豆冰長大的朋友,是記憶中念念不忘的味道。
5. 彰化夜市——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是臺灣彰化縣的特產,據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一名肉圓攤業者吳許水桃所創。肉圓外皮多以紅薯粉製作,內餡視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異,但多數店家用豬後腿肉製成的絞肉,佐以香菇為主。調理方法是先將肉圓連同容器放入蒸籠蒸熟,固定外形,待食用時再油炸而成。
6. 臺南夜市——蝨目魚肚湯
蝨目魚肚湯,是臺灣大街小巷最常見的料理之一,新鮮的魚肚加上些許薑絲、米酒熬煮的魚肚湯,陣陣迷人的香味,清甜的湯頭與軟嫩的魚肚,讓人胃口大開,不需要多餘的調味,就是一道美味的料理。而喜歡重口味的人,也可以在品嘗魚肚時,蘸上些許的芥末醬油,微微嗆辣的口感,搭配上富含油脂的魚肚,絕對讓您一試上癮!
7. 高雄六合夜市——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 ,是臺灣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即成為「大腸包小腸」,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
8. 臺東——米苔目
米苔目是閩南語,又叫米篩目,漳州龍海特色小吃,是用米和紅薯粉做成的。製作米苔目的工序頗為複雜:先要將米浸泡磨成米漿,然後放進布袋加壓脫水成「飯脆」,將「飯脆」加入紅薯粉,揉搓成飯糰,再把飯糰做成細條狀,放到鍋裡煮熟撈起後用冷水衝洗,使之滑嫩。米苔目加入糖水、刨冰,可以做成冰涼可口的甜品,鹹吃則可以用烏醋拌食或放入柴魚熬煮成湯,再加入爆香的作料;像河粉一般熱炒的米苔目很有嚼勁,米苔目如今是閩南地區以及臺灣著名的美食。
看著這些美食真是讓我食慾大開啊!真想抽個時間再去臺灣品嘗這些特色小吃,突然發現有個吃貨朋友挺不錯的,她帶你去吃的永遠是最具特色的美食,之前要不是朋友推薦,我還吃不到這麼有特色的美食呢!吃貨們,看到這麼美味的特色小吃可不要錯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