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官橋泗溪村養牛場與學校僅一牆之隔 臭味燻人蒼蠅亂飛

2020-12-12 閩南網

  養牛場外空地曬著牛糞。

  養牛場與學校僅一牆之隔。

  昨日,官橋泗溪村村民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0595-26531010反映,稱泗溪村有一養牛場與南山小學僅一牆之隔,養牛場整天臭烘烘的,不但影響周邊居民,還影響著南山小學師生。

  場外曬牛糞臭味撲鼻來

  4日下午,記者來到泗溪村,沿南山小學走訪,不時有陣陣臭味撲鼻而來。在小學大門口50米處,有一段圍牆為養牛場與小學共用,校門口雜草多,蒼蠅亂飛。

  養牛場大門前的空地上曬滿了牛糞,養牛場內,40多頭牛系成一排,地上還有一些糞便,臭味更濃。

  「我們養牛場已經經過生態處理,而且經過幾次整改,對周圍的影響已經降到很低了。」養牛場負責人林先生稱,養牛場於1993年成立,場外聞不到什麼臭味,到現在也沒有造成大的影響。目前,養牛場裡就剩四五十頭牛和兩隻羊,牛糞曬乾了可以賣,不會汙染或影響周邊群眾。林先生還表示,他考慮過要轉行,但畢竟牛還有這麼多,而且又養了這麼多年,處理需要一個過程。

  學校衛生受影響生源越來越少了

  由於恰逢暑假,學校沒有師生,記者電話聯繫了南山小學校長王加獎。

  王加獎表示,養牛場就在學校旁,影響肯定有。平常上課時,臭味會撲鼻而來。其次,學校周邊衛生很差,蒼蠅在學校「到處亂闖」,更重要的是,因為養牛場在學校旁,一些學生都到別處讀書了。

  在王加獎的幫忙下,記者來到小學教室看到,教室沒有開門,許多蒼蠅在外面飛舞著。

  「四五月天氣回暖時蒼蠅最多,有時候,老師上課都在打蒼蠅,影響上課質量。」該校教導主任李火波說,以前養牛場牛多時臭味更濃,這兩年淡一些了。養牛場在學校旁,使得學校的衛生一直提升不了,生源越來越少。

  執法人員將到現場督察讓養牛場改進環境衛生

  對於臭味,學生跟家長也是感同身受。「每次送孫女回家,經過養牛場時,蒼蠅蚊子都圍在我們身邊,很難受。」南山小學保安王文舉告訴記者,養牛場將牛糞曬在路邊,臭氣燻天。正是這個原因,他們村很多小孩已不來這裡上學,由於他在這個學校當保安,所以孫女才會留在這邊讀書。

  另外一名學生家長林先生告訴記者,小孩在學校上學時,回家都會抱怨學校裡有臭味,上課時蒼蠅還會圍著他們,很煩。

  對此,記者來到市環保局監督執法大隊反映情況,負責信訪登記的小黃稱,還未接到這個情況的投訴,他們會登記在冊,讓執法人員到現場督察,讓養牛場戶主改進環境衛生。

  市農海局畜牧科科長陳澤金表示,林先生的養牛場開了很久,也有註冊和工商執照。之前養牛場的牛更多,後來他們接到舉報,下去調查協調過,現在,養牛場的牛逐漸減少了,林先生正在籌劃轉行,但停養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實習生 蘇金燦 本報記者 傅梅香 文/圖)

相關焦點

  • 汙水直排農田 南安官橋泗溪村6個養豬場被責令搬遷
    生態園變養豬場 汙水直排農田 南安官橋泗溪村6個養豬場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目前已被責令搬遷 昨日上午,家住南安市官橋鎮泗溪村的沈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求助。海都記者現場走訪時看到,雖然養殖場周邊建有很多沼氣池,不過依然有一些養殖廢水溢出並排向山下唯一的一條水溝。而該水溝是附近幾百畝農田唯一的灌溉水源。因為廢水富營養化,稻田裡長滿蚊子幼蟲,秧苗爛根,村民只能不停補植。
  • 無災無害十來畝地瓜枯死 事發南安官橋鎮泗溪村
    辛苦種的地瓜田枯死,阿婆坐田間不知所措東南網7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楊江參 黃謹 實習生 林璐瀾 文/圖)南安官橋泗溪村很快,南安市農業局、官橋鎮政府和泗溪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都趕到了現場。「這些人查看後,初步排除蟲害等自然原因,建議我們報警。」林阿婆說,當時有人懷疑是被除草劑毒死的,但具體要專門機構判定。他們選擇了報警,南安官橋派出所的民警到了現場,拿走了幾棵地瓜苗說要回去檢測。
  • 改了民風正了村風 南安官橋泗溪村有個老年學校
    如果到時還沒有辦理的,損失可就大了,沒辦理好的農民朋友要抓緊了……」昨日,在官橋鎮泗溪村一所特殊的老年學校,校長林文實用閩南話,耐心地給村裡的老人們講解土地確權知識。去年11月,泗溪村開辦了這所老年學校。從那時起,每月初一,這裡都人滿為患。近日,記者來到這裡,了解老人們快樂的學習時光。
  • 泉州南安官橋一釣魚場 數千斤魚一夜間死光
    南安官橋一釣魚場,數千斤魚一夜間死光光!一夜之間,釣魚場數千斤魚幾乎死光,10多萬元的投資面臨血本無歸。張先生站在雨中,任憑雨水打在臉上,茫然地望著自己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釣魚場。今天,海都記者來到釣魚場時,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腥臭味,一名阿婆手拿網兜站在雨中清理死魚,越靠近魚塘,味道就越重,岸邊是一堆又一堆的死魚!
  • 南安官橋鎮泗溪村:盤活農村資源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南安市官橋鎮的泗溪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村,村中有不少閒置的土地。那麼,泗溪村是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呢?近年來,泗溪村依託南門溝獨特地理環境,入股泉州南安仙腳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村企合作」的模式,盤活農村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0年被評為鄉村振興試點村。近日,記者來到泗溪村南門溝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園,工人正在整理田地。
  • 緊鄰學校小區 隔牆就是公園 市人大代表建議遷移竹園垃圾轉運站
    垃圾車敞開垃圾箱傾倒垃圾,臭氣燻人,汙水橫流;因鄰近學校、居民區和兒童樂園,垃圾車進出還存在交通擁堵和安全隱患……日前,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期間,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針對福田區竹園垃圾轉運站嚴重擾民的問題,提出了《關於遷移福田區竹園垃圾轉運站的建議》,建議將該轉運站遷移
  • 南安官橋牛墟:延續 279年的「江湖交易」
    官橋牛墟從乾隆元年延續至今已279年,它是一個買賣雙方和「牙人」(牛師傅)的「江湖盛宴」,舊時因為農業需求,它不斷發展壯大,現今又因為社會變遷,一步步走向沒落。  如今,「牙人」的「相牛經」,已漸漸被遺忘,買賣雙方議價用的暗語,也慢慢調低了「音量」。賣牛人星夜兼程,雲集牛墟的場景,成了老人口中的過去。
  • 南安石井鎮區至「芯谷」園區、官橋至石井公交近期開通
    ­  近年來,隨著南安城市建設的發展,交通出行成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去年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為加快南安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助力全市經濟發展出謀劃策,關於公交的建議就有8條。­  其中,市人大代表王月嬌就提出了《關於調整優化交通線路便民停靠泉州濱海醫院站點的建議》。
  • 泉州南安市官橋鎮泗溪村:奏響「四部曲」為鄉村振興加油_中國經濟...
    泗溪村位於官橋鎮政府駐地西3.5公裡處,因四周溪流環繞,故取名為泗溪村,轄13個自然村,總人口7085人,黨員149名,現有耕地2400畝,山地16570畝,村民主要收入以農業種植和外出經商、務工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村。2019年被南安市評為「和諧村」、「郵儲信用村」、「先進治保組織」。2020年被評為鄉村振興試點村。
  • 南安官橋竹口村:特色手繪文化牆 鄉村靚麗風景線
    村莊幾處舊宅卻讓人眼前一亮。一座石頭屋臨路的外牆上,畫上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戴草笠掛著毛巾的老人在犁田,前面一頭黃牛,惟妙惟肖。這副農耕畫,與村莊環繞的農田相襯託,很是漂亮。村中道路旁一幢二層的石頭樓房,外牆有了風景畫,遠處藍色的天空,下方竹林、綠樹成蔭,白鷺飛翔…… 竹口村這樣的大型牆體手繪畫有10多處,都是根據牆體的外觀、形狀,因「地」制宜設計、繪就。
  • 南安水頭、官橋和石井將聯動打造國際石材之都
    南安沿海三鎮將聯動打造國際石材之都東南網4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曾小琴)南安水頭、官橋和石井沿海三鎮將一體聯動,打造國際石材之都。昨日,海都記者從南安市委、市政府了解到,《南安沿海三鎮產城融合培育小城市綜合試點方案》(下稱《方案》),日前獲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南安沿海三鎮將力爭至2020年,城鎮化率達75%,石材產業集群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將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齊備、生態宜居、產城融合、享譽世界的國際石材之都。
  • 水頭與官橋概況
    水頭鎮位於南安東南部,全鎮面積117平方公裡,地勢西高東低,海岸線11公裡。它東與晉江安海隔「安平橋」相望,西與廈門接壤,南連石井,北接官橋。地理位置重要,是漳廈通泉州、晉江、石獅必經之地。國道324線及福廈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碼頭直通外洋。
  • 西安大融城樂樂茶店的麵包櫃內蒼蠅亂飛,顧客:噁心壞了
    11月14日晚,裡友南瓜豆豆向二三裡資訊反映,當日17:26分,他在位於西安北郊大融城的樂樂茶店內消費時,看到放置麵包的展示櫃內蒼蠅亂飛,而櫃內還放著待售的麵包,都是直接裸露著。該裡友稱,「當天排隊買飲品和麵包的人很多,麵包櫃裡蒼蠅亂飛,而麵包都是沒有任何包裝直接放在展示櫃內的,蒼蠅在上邊飛來飛去,真是噁心壞了!樂樂茶作為一家全國連鎖的網紅茶飲店,因為相信大品牌才選擇的,真沒想到,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對食品安全就這麼不重視!」
  • 廈門重啟樓市「限購」 南安官橋、水頭、石井房產再掀熱潮
    ­  從2016年開始,南安樓市就一路高歌猛進,特別是官橋、水頭、石井三鎮,表現十分搶眼。時間邁入2017年,勢頭有增無減,實際上不僅是泉州市區、晉江、石獅等周邊城市,南安也一直處於上漲的趨勢中。與此同時,受到市場認可度越高的樓盤,其成交量也越高,「開盤不久就售罄」屢屢成為開發商的金字廣告語。近日,南安第一季度的成交榜單出爐,市場的火熱也體現在了大數據上。
  • 南安普查全市486座宗祠 官橋水頭石井修得最多
    東南網2月6日訊(南安商報記者 蘇明明 朱晨輝 文/圖)記者昨日從市文體新局獲悉,南安宗祠文化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普查宗祠486座,鄉規民約36種,族規祖訓53種。此次普查自2014年6月開始,歷時半年多,目前全市26個鄉鎮街道田野普查已全部完成。
  • 南安官橋首批200多輛共享電單車投入運行!
    低碳出行,隨取隨用,停車無樁 隨著近年來共享單車在南安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上了 這種健康綠色的出行方式~
  • 百頭養牛場建設方案,養牛場賺錢必備,100頭養牛場投資多少錢?
    聽過許多人抱怨養牛不行,他們在入行前將養牛想像成一個暴利行業,入行後才發現與想像差距太大。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靠養牛賺到錢的人不在少數。科學合理標準化的牛場建設對後期肉牛養殖起到關鍵性作用,那麼建設100頭牛養牛場有哪些細節呢?
  • 石家莊一高校廚餘垃圾場餿臭燻天 鄰居叫苦一年多
    石家莊市綠朗時光小區8號樓的業主飽受僅一牆之隔的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垃圾場的困擾。對此,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表示,該校正在為垃圾場重新選址,儘快遷走垃圾場。圖為與8號樓一牆之隔的垃圾場。於先生供圖。據了解,石家莊綠朗時光小區位於石家莊市工信路與德昌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緊鄰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 安徽關係很密切的兩所大學,學校僅一牆之隔,校名還非常的相似
    這兩所高校就是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和合肥財經職業學院,別看這兩所高校一個是以安徽開頭一個以合肥,但是後面的名氣卻是非常的相似,一個是財貿職業學院,一個是財經職業學院,光是這樣不一定容易讓人混淆,關鍵是這兩所高校的校區還是緊挨著的,僅一牆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