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1日訊(通訊員 陳建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南安市官橋鎮的泗溪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村,村中有不少閒置的土地。那麼,泗溪村是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呢?
近年來,泗溪村依託南門溝獨特地理環境,入股泉州南安仙腳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村企合作」的模式,盤活農村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0年被評為鄉村振興試點村。
近日,記者來到泗溪村南門溝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園,工人正在整理田地。泉州南安仙腳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甄小士告訴記者,今年是他們第一次在泗溪村這裡種植,除了葡萄外,還種植了貓耳藤200多棵,夫人李600多棵。
早在一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泗溪村村委會主任王春生告訴記者,為了盤活這一荒地,村兩委通過老人協會、村民小組,又分片包戶,一戶戶找村民溝通,把項目的意義和村集體的收入一一講清。
徵得村民同意後,泗溪村入股泉州南安仙腳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獲得20%的股份,以「村企合作」的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剩餘勞動力。
「現在這片土地不僅一年可以為村裡帶來2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幫助村裡解決了不少剩餘勞動力,有近30名村民留在這裡當幫工。」王春生說道。
「我們根據南門溝的地勢,做了一個整體的三期規劃,一期以特色農業為主。」甄小士告訴記者,他們還將繼續開發他特色文化以及建設遊玩設施。
除了村企合作之外,泗溪村還利用自然資源,改善環境,發展旅遊業。如今,在泗溪村南門溝腳下,一個碧水粼粼的水庫已經基本成型,工人正在砌築擋牆,這裡是泗溪村規劃建設的五七水庫。
「接下來,我們還將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民宿。」王春生說道,這樣既可以增加村民收入,還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