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祖村店: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2020-12-26 魅力定興

近年來,定興鎮南祖村店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人民凝心聚力謀發展,團結致富奔小康。

「我們村外出務工的比較多,這樣一來,土地就撂荒了,我們一起盤活土地搞集體經濟,就是為了讓村民多一份收入」,村支書許繼正說道。為此,村裡聘請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進行實地勘察、採土化驗、科學規劃,建設了由村集體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科學開發、持續利用的百茂農業生態園,去年,村裡集體經濟收入總和達103萬元。集體經濟壯大了,農民的滿足感、自豪感、幸福感也就提升了。

為轉變經營思路,該村成立了「百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前期共投入500多萬元,佔地332.67畝,劃分為種植區、認領區、採摘區三大版塊。種植區的育苗、種植等環節均由該村自主承擔,建成高標準大棚35座,分別種植草莓、蘋果、葡萄等11個新品種果樹和西蘭花、甘藍等反季節蔬菜,專供高碑店新發地銷售;認領區將土地劃分為若干待人認領的小型地塊,地塊被認領後既可自行管理也可委託專人管理,讓城裡人在享受種植的樂趣的同時,吃上自己種的放心菜;採摘區種植有各類花卉苗木、綠地植被,讓遊客能品嘗到高品質的綠色無公害果蔬,同時感受到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機。

在集體經濟壯大的同時,為民謀福利也是該村兩委致力的工作之一。自2006年開始,每年為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大米;為70歲以上老年人舉辦新年茶話會,在生日當天送去生日蛋糕;給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慰問金;為老黨員、老幹部、貧困人口送去慰問品;全村每位65歲以上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取村級養老金50元;為每位退役、現役軍人在八一建軍節發放慰問金;為每位參加醫療的村民發放補貼金等,該村每年在全村百姓福利上投入資金達70多萬元,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可。

信息來源:定興鎮黨委

編輯:梁潔

歡迎關註定興縣委宣傳部

官方微信公眾號

轉載此文章須註明:魅力定興(meilidingxing)

相關焦點

  • 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幾點思考
    青海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啟動實施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力爭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零收入」村。5月15日,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青海省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設立方案》,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指明了方向。  一、為什麼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 王新志:借鑑橫溪塢村經驗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橫溪塢村積極探索,大力發展村莊內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實現了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有許多先進的做法值得我省學習借鑑。 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橫溪塢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茶葉和竹子資村是橫溪塢村最大的優勢資源,在原本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經營模式下,經營效益並不是十分突出,平均每畝毛竹山只有200元的收益,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微乎其微。
  • 南安官橋鎮泗溪村:盤活農村資源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東南網12月11日訊(通訊員 陳建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南安市官橋鎮的泗溪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村,村中有不少閒置的土地。那麼,泗溪村是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呢?近年來,泗溪村依託南門溝獨特地理環境,入股泉州南安仙腳印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村企合作」的模式,盤活農村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0年被評為鄉村振興試點村。近日,記者來到泗溪村南門溝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園,工人正在整理田地。
  • 壯大集體經濟富民強村
    本報記者 茶志福    今日觀察    近年來,昆明市深入實施農村黨建引領發展工程和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百花爭豔」,全面動態消除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下一步,昆明市將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進一步探索符合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整體提升基層組織運轉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 昌吉州《關於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若干意見》精神解讀
    著力增強村集體經濟活力——自治州《關於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若干意見》精神解讀中國昌吉網訊(記者 左曉雨)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重要部署和中央、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做好扶持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具體要求
  • 瀏陽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啟動
    5月14日,談及今年發展目標,社港鎮淮洲村黨總支書記湯振宇信心滿滿。通過採取「支部主導、公司運營、全民參與、成果共享」的模式成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淮洲村多線布局發展蓮子和金針菜產業。2019年,淮洲村的蓮子和金針菜產業純利潤超過25萬元,進一步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推動了鄉村旅遊發展。淮洲村的發展是瀏陽加快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的代表。
  • 【鄉村振興】大林鎮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
    以肉牛養殖、錦繡海棠、藥材、葡萄、水稻、紅鮮椒為主導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全鎮現有公司4個、農村合作社109個、示範發展項目8個。2019年35個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趟出新路子大林鎮按照「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發展思路,推進「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黨員示範戶、貧困戶)」發展模式,實施拓寬集體經濟增收工程,著力突出基層黨組織領辦作用,抓好鄉村振興,推進「一村一品」,積極推動「黨支部+」產業模式,以點帶面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
  • 安徽省蕪湖縣六郎鎮新福村: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我要評論 近年來,安徽省蕪湖縣六郎鎮緊扣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和保證村級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舉措,其中以新福村為代表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尤為矚目
  • 麻慄坡縣「三聯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麻慄坡縣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夯實執政根基的重要保障,著力構建「改革+產業+項目」模式加快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截止目前,該縣102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其中:50萬元以上5個、10—50萬元49個,5—10萬元48個。
  • 長洲區:開發「回留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通過開發『回留地』發展村集體經濟,現在這裡是大廈林立了。」梧州市長洲區興龍辦事處黨建負責人介紹說。近年,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長洲區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引導盤活農村「回留地」資源,推行「農村股份合作制」,採取自主開發、合作開發、資源入股等多形式「組合拳」發展集體經濟,使得農村集體資產資本保值增值,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 東莞厚街鎮安排1.08億元專項資金幫扶、激勵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安排1.08億元專項資金,加快促進農村產業興旺 《方案》提出,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東莞市厚街鎮要安排1.08億元農村產業興旺專項資金,用於幫扶、激勵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統籌推進次發達村加快發展,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實施新招引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地方稅收留成按比例獎勵。
  •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帶動寶源群眾脫貧致富
    赤水市寶源鄉依託優勢資源,通過資金政策支持,引進企業興辦村級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 寶源鄉聯奉村抓住發展壩區為契機,對村裡的產業進行規模化、結構化調整,先後引進花卉種植、特色水產養殖等產業入駐,並將項目成功發展為村集體經濟項目。
  • 壯大集體經濟 築牢保障之基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村集體經濟的強與弱,直接關係著百姓生活水平的高與低。就如何發展好村集體經濟,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長灘村的實踐經驗值得進一步總結完善、深化提高。
  • 河北遷西:興城鎮舉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擂臺賽
    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從根本解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該鎮通過「黨委擺擂臺、村村大比武」形式,讓各村在擂臺賽上同臺角逐,展示風採,互促提升。45個村紛紛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搞設計、造環境、引項目、藉資源,暢談壯大集體經濟的好項目和好經驗,既有分好城鎮化「一杯羹」的城中村發展路徑,又有做好特色農業文章的郊區村發展典型,還有農事體驗休閒觀光的生態經濟發展項目,更有依託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一三產業的鄉村旅遊經驗,可謂亮點紛呈。
  • 昆明市著力拓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
    這裡花滿地、樹成行,水成景、綠滿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強勁,群眾正大步邁向小康生活。近年來,昆明市緊扣「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實際,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全域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斷拓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打造出了一批批像阿烏村一樣村容美、產業強、農民富的生態宜居村莊,全面小康路上特色亮點頻現,幸福生活故事格外動人。
  • 兗州區新驛鎮五條路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兗州區新驛鎮立足實際明確五條路徑,迅速吹響村集體經濟發展大比武衝鋒號,打響村集體經濟發展大競賽開山炮。今年年內,確保全面消除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確保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服務力實現新提升。  規範承包合同增收入。
  • 鉛山稼軒巖前村:借東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在省旅遊集團的幫扶下,我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有機茶種植等扶貧產業,通過有效運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8年村集體經濟達到了16萬餘元。我村從有名的集體經濟『空殼村』一躍發展為全鄉集體經濟第一的『富裕村』。」
  • ...大力實施「黨建+項目+資源」,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蓮鄉...
    湘潭縣:大力實施「黨建+項目+資源」,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蓮鄉經驗」 湖南日報·新湖南(通訊員 文武 彭成)今年以來,湘潭縣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根本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落腳點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為重點,深入推進「三年強村計劃
  • 邯鄲廣平:壯大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廣平縣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圍繞鄉村公園化、田園景區化、資源組織化、農民職業化發展目標,聚焦收入、就業、產業、人才、品牌、科技等核心要素,落實農林牧副漁,採取特色種養產業、股份合作、龍頭帶動、全域旅遊、農村電商、勞務輸出等12項工作措施。
  • 荔波縣拉片村「3335」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9年以來,按照省州縣「村社合一」工作要求,荔波縣拉片村結合村情實際註冊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核定資源資產972.35萬元,通過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爭資金、做文章、找出路,創新「3335」工作模式(即用活「三人」,健全「三制」,盤活「三資」,做活「五變」),以旅遊產業為主導,探索「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