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跨境基礎設施的布局完善,有利於提升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聯通。通過基建的聯繫,香港能夠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近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即將開通之際,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接受南方日報等媒體聯合採訪時如是說道。
「雖然只是短短26公裡,但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廣深港高鐵把香港連接到了總長超過2.5萬公裡的國家內地高鐵網絡,這種聯繫是非常重要的。」
在林鄭月娥看來,高鐵對於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都有著重要意義,這種「連接」無處不在。比如,商界朋友能夠更方便地進入內地開展商務活動;香港市民可以坐著高鐵去內地旅遊;香港學生、青年則可以搭乘高鐵到內地學習、實習、工作。
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後,從廣州到香港僅需48分鐘,來往香港與深圳福田只需14分鐘。除了連接廣東省內的7個短途站點,從香港西九龍站發出的高鐵列車還將連接30多個其他省區市的長途站點。
「在旅遊方面,我是非常喜歡坐高鐵的。」林鄭月娥告訴記者,去年假期,她曾在內地深圳北站搭乘高鐵前往桂林旅遊。「以後,香港市民可以直接從西九龍坐高鐵到桂林,只要3個小時,不用轉車。相信高鐵會逐漸成為很多香港市民短途旅行中青睞的選擇,去昆明、廈門等城市旅遊非常方便。」
此外,林鄭月娥還計劃將高鐵作為前往內地短途出差的新出行方式。「我常常要去到深圳等內地城市開會,這時候高鐵是很方便的。從西九龍到福田,也就10多分鐘,可能比我去另一個辦公室見同事還快。」
對於香港特區而言,廣深港高鐵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首次開通高鐵,也是首次在香港境內的車站設立適用內地法律的內地口岸區,實施「一地兩檢」。
為了提升通關效率,西九龍車站分別設有「內地口岸區」和「香港口岸區」,並採用「同層兩檢」模式,離港及抵港旅客可在同一層內完成辦理出入境手續,無需在登車後再上下車進行邊檢。
「要把好的事情做好,還是要迎難而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建設歷時8年,作為參與者和見證者,林鄭月娥認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特區政府能夠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成功落實「一地兩檢」是最具挑戰,也最受啟發的。「如果沒有『一地兩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很多優勢無法發揮。」
談及「一地兩檢」在西九龍車站的未來實施情況,林鄭月娥表示很樂觀。「其實很多香港市民已經對『一地兩檢』的模式有所了解和體驗,比如深圳灣口岸。唯一的區別在於,這是首次在位於香港境內的車站內設立適用內地法律的內地口岸區。相信高鐵開通後,隨著市民感受到這份便利,會慢慢適應和習慣。『一地兩檢』是有法律根基的,通過本地法實現。」
林鄭月娥表示,高鐵香港段的26公裡是國家高鐵網絡的一部分,在建設、營運過程中,香港特區政府始終與鐵總保持著緊密聯繫,並形成了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和夥伴關係。未來,對於兩方共同將香港段管理營運好,她滿懷信心。
除了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蓮塘-香園圍口岸等多個連接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基礎設施也即將落地或開通。
「今年對香港來說非常重要,這些跨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讓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位得到了凸顯,有利於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形成。」 林鄭月娥表示,這些跨境基礎設施分布在香港的不同區域,與內地形成有效連接,通過基建的布局完善,將有利提升大灣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幫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記者】王佳欣 發自香港
【攝製】姚志豪
【統籌】吳哲 劉倩
【校對】馮志堅
【作者】 王佳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